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知识经济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2: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然而,“地沟油”事件无疑又掀起了另一轮食品安全**。以卫生部、商务部以及部分媒体公布的数据与报道的事件,探析了不安全食品现状、出现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得出了不安全食品产生的各种原因,无论是在源头还是生产加工,都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结论,并阐明措施,以期能引起对食品安全政策的一系列反思。

关键词:市场经济;食品安全;经济增长

—、食品安全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关于食物,中国人有着惨痛的族群记忆,吃过观音土、掰指头数过粮票和肉票。这些匮乏造成的记忆,已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但近年来,中国人再一次被“吃”困扰,毒奶粉、毒馒头、地沟油和瘦肉精充斥于饭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但是,近几年来, 中国人再一次被“吃”困扰如苏丹红一号、“红心”鸭蛋、北京“福寿螺事件”、广东“云斑裸颊虾鱼”事件、大闸蟹涉癌、致癌“民工粮”、甲醛银鱼事件、奶粉肾结石事件、橘虫事件、鸡蛋三聚氰胺、大头娃娃事件等, 地沟油和瘦肉精充斥于饭桌,就连学校附近的商业街也出现了地沟油,无疑又掀起了另一轮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

二、食品安全问题成因

(一) 如果从经济角度着眼剖析食品安全问题,还得从源头谈起。和以谷物为代表的淀粉类食物相比,以蛋奶肉为代表的高蛋白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粮食和劳动,因此价格也更贵。也就是说,生产力和收入决定食物结构。这个关于食品的最基本的热力学原理,即使在工业技术,也没有太大改变。但是收入却与食品结构存在矛盾性。如果一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呈金字塔形或哑铃形分离态势,基尼曲线陡峭,低收入人群占比较大,且收入远低于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受到的“拖拽效应”就变得严重。于是,低收入人群想购买的食物品类、实际价格,与他们的实际购买力之间就产生了巨大差异,导致“低价预算和高价品类”的畸形需求。现在国内基尼曲线陡峭,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据统计,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仅占到整个收入份额的4.7%,而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从某程度上而言,多数国人都是被“拖拽”着,处于不同程度的畸形食物需求中。在贫富分化严重的状况下,“拖拽效应”把低收入人群的食物品类拉入较高层次,而因此而产生的畸形需求,则导致强烈的议价行为和价格敏感性消费,把高品类食物的价格拉入较低层次。于是,相关食品在这两方面意义上都产生了“跨界”。此类“跨界食品”,如奶粉、红酒,集中体现了“拖拽效应”和畸形需求,也成为最容易滋生假冒伪劣产品的土壤。

(二)若从生产加工方面来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加工厂

商难逃辞咎。当今世界是个竞争的社会,处处蔓延着惨烈的硝烟,为摆脱被淘汰的命运,为谋取暴利,,许多没有先进技术的厂商选择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而低价的背后往往是成本的降低,那么如何使成本降低呢?不良厂商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选择用低劣的原材料、偷工减料、掺假、滥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成本,生产出价格低廉的产品以吸引老百姓的眼球。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肆意横行,造成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严重。有些生产者故意使用劣质原料,在食品中掺假使假,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用病死畜禽肉加工熟食肉制品、用工业皮革残品生产假奶粉、水果表面用染料涂色,等等,所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法分子甘愿冒着的危险和不顾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产劣质食品,生产数量惊人。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一)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目前从民生层面探讨得比较多,但其对消费增长潜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与发达因家不同,食品支出至今在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国自1980年以来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1990年以来平均为24.12%。而2010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76%。可见,如果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观,国民的消费潜力将被抑制,扩大消费市场也将遇到阻力。发达的今天,也没有太大改变。

(二)在当代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市场准入条件也越来越苛刻。提高食品卫生检测标准,把食品安全作为“关口瓶颈”,已成为制约国际贸易的寻常策略。

中国作为WTO的新成员和农产品出口大国,一些国家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为手段,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2年初,日本认定我国的出口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大大提高进口蔬菜的技术标准,将蔬菜检测安全卫生指标由6项增加到40多项,鸡肉检查项目为40多项,果汁检查80多项,大米检测91项。据初步统计,受其影响2002年中国对日出口57亿美元,增幅为零,占比从2001年的35%下降至32%,2003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0.2%。此外,2002年欧盟全面封锁我国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理由是药品残留超标,仅此一案就涉及我国94家企业,贸易金额达6.23亿美元;欧盟对蜂蜜的进口标准突然提高了100倍,且对其认为污染水(海)域的水产品完全禁运;美国以反恐为名,于2003年12月开始执行食品注册通报制度;近年来,加拿大、墨西哥、匈牙利等国均对我采取了各种贸易技术性措施。受此影响,2002年中国禽肉产品出口下降32.9%,畜产品下降4.1%,蜂蜜下降16.7%,对欧盟动物源性产品出口下降46.2%,使我国食品出口受到沉重压力。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四、改善对策建议

(1)从生产源头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商家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合格的商人是通过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来赚钱。民以食为天,商家本身也回避不了食品消费者的角色。为了自己和周围人的的身体健康,商家应遵规守纪,保持诚信,尽到相应的社会责任,把诚信二字贯彻到食品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企业资本积累贵在有道,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就是自掘坟墓。有报道说,双汇集团至少因“瘦肉精”事件损失了100多亿元,中国企业每年因缺乏诚信而招致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多亿元。

(2)信息进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披露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食品安全。重建政府公信力。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政府主管部门在执法的时候,不应该受到“影响就业~ 影响财政收入”等等因素的影响。而足执法严格,对所管辖企业的违法违规操作绝不姑息,净化消费市场,对劣质产品的负外部性进行惩罚,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使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注重地方政府的监管角色不被经济发展角色所转换,确保食品生产安全。

(3)消费者应理性消费。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能只注重价格,同时应注重质量。应学法、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陈华,2006年中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2006年12月22日《中国日报》

「2」 「3」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04 年9 月 [ 2] 王长征.企业并购整合[M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 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M ]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5」 「6」 高宏星.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2009 翁士洪.整体性治理及其在非结构化社会问题方面的运用

「7」 陈 共.财政学[M](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

微观经济论文

旅游经济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问题

经济论文题目

区域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读后感

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