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族团结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4: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族团结与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团结就是力量。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在“7.5”事件中,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打着民族、宗教和人权的旗号,煽风点火,歪曲事实,打砸抢烧,无恶不作,使原本安定、和谐的乌鲁木齐,变得血腥恐怖。一个个鲜活、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被恐怖分子扼杀,大量公私财物被严重毁坏。热比娅带给包括乌鲁木齐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是那刻骨铭心的伤痛!

真相可能一时地被某些别用有心之人歪曲,但始终是无法遮掩和颠倒的。从旧社会到新中国的建立,及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的喜人变化。国家经济发展了,国际威望日益提升,安居乐业奔小康,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极大地提高。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西方一些媒体刻意歪曲,混淆视听,想方设法利用“片言只语”做文章。西方有关国家为境内外的“三股势力”提供包庇、纵容和资助,他们是唯恐中国不乱,想利用恐怖手段,达到制造社会混乱,破坏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阴险目的,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所鄙视和痛斥的!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现在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材料与社会发展

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与自动化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大学生道德与社会发展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

金融机构发展与社会发展

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 —作业

社会发展与化学论文

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与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与社会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