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奢侈品相关行业 4

发布时间:2020-03-03 17:03: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美丽的战场 ——佰草集欧洲生存记

2011年9月23日

全球化妆品的品牌竞争是残酷和无情的,若不到最激烈的市场第一线,就无法体验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更无法真正让中国品牌跻身国际名牌之林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LV旗舰店门口的求购队伍终日不断。就在这条堪称世界时尚与奢华核心的大街上,一个1×1.5米的货柜,是目前中国化妆品品牌唯一的位置,也是中国整个消费品品牌唯一的位置。

3年前,上海家化旗下品牌佰草集走出去,第一站即选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丝芙兰旗舰店,当时在国内外都引起轰动。前不久,当记者走进这家店,才真切体会到一切有多难:小小的中国化妆品置身于世界大牌的包围之中,身边时而新的品牌加入,时而一夜间消失;面对全世界“最挑剔”的消费者,谁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里,是“美丽的战场”。在化妆品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欧洲,3年前佰草集只有一个小小货柜。3年里,中国品牌就是靠着这样一个个货柜,不仅在巴黎站稳脚跟,销售遍布法国,还在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荷兰等地生根开花。去年,佰草集欧洲销售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今年预计仍将以80%的速度增长。

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化妆品品牌,凭什么在欧洲市场上立足?

最苛刻的巴黎

“把化妆品卖到巴黎,就像把煤运到纽卡斯尔一样。”这是佰草集在巴黎上市之初,海外时尚界的评价。

巴黎不缺化妆品,远胜于纽卡斯尔不缺煤: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法国欧莱雅总部在巴黎,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零售店丝芙兰总部在巴黎。世界各地的知名化妆品、服装、箱包等时尚品牌,无一不想在巴黎这一全球时尚之都占据一席之地。在这一点上,上海家化的思维和别的大品牌没有区别——不管成本多高、竞争多激烈、生意多难做,也要去巴黎。

2008年,佰草集在丝芙兰旗舰店上市。外界对于上海家化试水欧洲市场的举动感到惊讶,“一个中国品牌罕见地闯入巴黎人的生活,人们最初都有新奇感,但也仅仅是新奇感而已。”《美容周刊》杂志主编菲利普斯告诉记者。

抵达巴黎、参观店铺之前,记者特地拜访了这位当地化妆品行业的权威媒体人。虽然来过中国,对中国品牌和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但菲利普斯还是始终强调着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差异: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化妆品是相当“严肃”的行业。比如她工作的《美容周刊》杂志销售遍及欧美,一年的订阅价高达400欧元——这也折射出化妆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地位。“在欧洲卖化妆品很难,在法国更难,对于本国以外的品牌来说是难上加难,而中国品牌的生存难度用你们国家的一位大诗人的话来说,则是‘难于上青天’。”菲利普斯说。

“对于一个中国品牌,刚开始这里的顾客充满新鲜感,但新鲜退去之后,必须依靠过硬的品质。”菲利普斯提到,法国的顾客天天都能接触全球最新的化妆品,有很多“化妆品达人”。在法国,进口化妆品上市不仅要通过最严格的欧盟检测认证,还要经过每一位“专家顾客”的考验。曾经了解过中国同业市场的菲利普斯认为巴黎顾客远比中国顾客“懂行”,她们选购时会细看产品成分表,如果广告宣传的任一项功效与成分对不上号,顾客就会找麻烦。

“佰草集通过欧洲最强势的化妆品零售商丝芙兰上市,本身就提升了中国品牌的‘严肃性’,这几年来它又很好地保持了这一点。”菲利普斯告诉记者,她6年前就到过上海,参观过佰草集的生产研发工厂。她始终认为这是品质过关、可以信任的中国品牌,这一点是佰草集能在欧洲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

货架的争夺

丝芙兰店里,一个个1×1.5米的货柜,是佰草集在欧洲的“阵地”。在外界看来,守住阵地,就是胜利。

“去年我们只引进了3个新品牌,却有5个品牌从丝芙兰退出。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离开法国市场。”丝芙兰香榭丽舍店店长里格向记者介绍。

里格的自信不是凭空而来。午夜时分,香街上除了酒吧、咖啡店,只有这家丝芙兰店灯火通明,人流如织,而这只是丝芙兰在法国的一个缩影。采访中,不论是当地媒体、公关公司,还是消费者,都用“最强势”三个字形容这一化妆品零售巨头,这也是上海家化与丝芙兰合作、帮助佰草集进入欧洲市场的原因。

尽管强势,丝芙兰仍常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海选”新品牌,将这些新军收编成为丝芙兰的“独有品牌”,不断制造新的销售增长点。“目前,佰草集在丝芙兰店里的地位很特殊。”在里格眼中,“特殊”有着两层含义:一是因为佰草集来自中国,有着独一无二的品牌特点;第二个原因更直接,那就是在法国丝芙兰的各种“独有品牌”护肤品中,佰草集的年销售额已经占据头把交椅。

香街丝芙兰店里目前有41个独有品牌,里格认为“其实每一样都有特殊之处”。与佰草集比邻的是日本的KENZO和以色列的AVAH品牌,KENZO虽是日本产,却和丝芙兰同属LVMH集团旗下,并已成为欧洲主流奢侈品牌;AVAH以来自死海为卖点,新近走红,非常畅销。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只有最终能生存下来的产品,才具有“特殊价值”。

“特殊”的说法,也在另一家丝芙兰店店长口中提到。著名的老佛爷百货附近,丝芙兰奥斯曼店每天有近千人的客流,同样是巴黎生意最好的化妆品商店之一。店长卡琳娜女士告诉记者,佰草集刚进入奥斯曼店时,丝芙兰安排它与其他几个品牌分享一个5层货柜,去年由于这个中国品牌销量的增长,奥斯曼店决定把佰草集从货柜的两层扩大到五层,独立占据整个货柜。

虽然只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改变,但在这里,货柜哪怕增加一层,都极为不易。“好品牌太多了。”卡琳娜指着佰草集的“邻居们”介绍:法国本土品牌SAMPAR,销售排名欧洲前三,只有一个货柜;高端法国品牌SISLEY,有两个货柜„„“我们特地将佰草集陈列在迪奥、兰蔻等大品牌的另一侧,这些奢侈品牌有大量忠实消费者,他们一转身,就能看到佰草集。”店长向记者介绍她为中国品牌特别开出的“小灶”。

“不怕虎”的孩子

和许多中国企业“带着劳动力”走出去的模式不同,佰草集来到法国,拉起来的是一支完全当地化的队伍。3年来,佰草集欧洲的核心员工只有几十个人,其中有两个曾在巴黎留学的中国人,其余全是法国人。这个平均年龄在25—30岁的团队,帮助佰草集从最初的一个货柜,扩展到在80多家丝芙兰店内销售,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佰草集在法国刚起步时,连一份像样的合同都无法提供给当地员工,只能按日薪结算。这些员工可不是一般“做销售的”:他们每个人都会说两种以上语言,有人有博士学位,有人曾为迪奥等奢侈品工作过,还有一位长得酷似法国影星苏菲·玛索,往店里一站,顾客自然聚过来。核心员工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挖角邀约”,只要一天不开心,第二天就会走人,谁也拦不住。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留了下来呢?1982年出生的王琳洁,头衔是佰草集法国市场运营主管,她在写给佰草集公司总经理黄震的一份述职报告中解释原因,听上去也颇有80后的味道:“我们就像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在欧洲大陆冒险。佰草集就是我们的孩子,怀胎十月,最为痛苦。但我们相信,我们孕育的将是一个美丽又聪明的宝宝。她会成为我们的希望。”

就是年轻的梦想,让初生牛犊们不分国界,不惧艰难,互相信任。他们虽然都是高材生,却做着“最基层”的工作,在充满刺鼻香水味的丝芙兰店里,每天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佰草集法国上柜头两年,核心员工之一的法国姑娘马希娜刚结婚,却迎来没有夜生活、没有周末的时光。有段时间,她一回到家都会跟丈夫说做不下去了,要离开佰草集。

可年轻人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去年圣诞节前,巴黎下起暴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但当时正是人们采购圣诞礼品的高峰期,丝芙兰店照常营业,马希娜等人在积雪中走了一个小时去上班。当时,王琳洁出差上海,她接到马希娜打来长途电话,对方用完全嘶哑的声音汇报情况:丝芙兰店里员工不足,佰草集的人成了主力军,几天暴雪中,她们以最少的人力,贡献着全年最大的产出。

“法国团队非常优秀,所以我们也给海外团队充分授权。”黄震介绍,佰草集在欧洲,从基层员工至公司最高层,仅有2级汇报层,产品促销、营销活动、预算支配等,都放权让当地团队来做。黄震表示,最近佰草集已经进入欧洲机场免税店,开辟了一条新的海外销售渠道,下一步还计划试水美国市场。这支年轻的队伍,将是佰草集继续海外开疆拓土的主要依托。

时尚巨头的艺术基金会

2011年09月22日

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Prada 基金会、路易·威登创意基金会,是与国际奢侈品行业紧密联系的3 个当代艺术基金会。他们的主人依次是赫赫有 名PPR 集团老板皮诺、Prada 集团创意总监缪西娅和LVMH 集团总裁阿诺。这些大鳄有着怎样庞大的商业帝国和非同寻常的收藏故事?他们各自开设艺术基金会的目的是什么?基金会运营的路线和方式又有何不同?且看下文浅谈。

近年,国际时尚界与艺坛跨界交流大放异彩。与本世纪初相比,有更上层楼之势。 差不多所有著名品牌皆透过赞助、委托创作或成立艺术基金会等策略,与艺术圈子 建立起伙伴关系。双方以尊崇创意、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基础,令此类合作模式生机 蓬勃。路易·威登品牌正是玩转艺术跨界的翘楚。以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创意为宗旨的LV 创意基金会则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而Prada 基金会,更不走寻常路,宣称基金会和Prada 时装互不相干。但因为Prada 基金会常年举办颇有特色的当代艺术展览和活动,由此带来的看似无关无用的影响力,当然会给Prada 时装带来潜移默化的品牌提升。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则是“退休”后的皮诺用心耕作的自留地。在经历了一辈子商业上的打拼之后,皮诺选择在晚年以基金会的方式与更多人共享

艺术的乐趣与智慧。

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

弗朗索瓦·皮诺

弗朗索瓦·皮诺,是法国5大富豪之一。他的家族控股了Gucci、YSL、Ermenegildo Zegna、拉图堡酒庄、佳士得拍卖行、法国电视一台,同时还有法国著名的《焦点》杂志、法国最大的连锁书店FNAC等。皮诺还是极具实力的当代艺术收藏家,藏品多达2000多件。2006年和2009年,皮诺相继拥有了自己的两座私人美术馆:位于威尼斯的格拉西宫和海关大楼。可以说,皮诺是现今全球当代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图11)

“排兵布阵”两座艺术行宫

赶在今年6月4日第54界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之前,法国富豪、大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 Pinault )可谓“排兵布阵”,用两个全新重量级展览来为他所拥有的两所私人美术馆定义其未来的功能。

两个展览只有一位策展人,就是皮诺近期的参谋——卡罗琳?布尔乔亚(Caroline Bourgeois)。6月2日,她在格拉西宫(Palazzo Grai)推出了《世界属于你》(The World Belongs to You),展品包括委任创作和场地特定的装置。在这些作品中,来自世界24个国家的艺术家们纷纷表达了对带有扩散、多样性、运动和游牧特征的全球化世界的反思,以及对开放和对话的渴望。此前4月10日,她已在海关大楼(Punta Della Dogana)开幕了另一个展览《颂扬怀疑》(In Praise of Doubt),意图“重新评估地域性艺术的传统局限,以及我们如何与他者和世界发生联系”。这两个展览上,中国艺术家孙媛&彭禹、杨诘苍、张洹、曾梵志以及陈箴的作品,也得到良好地呈现。

主要由皮诺本人藏品组成的这两个展览,意欲将他的威尼斯艺术项目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马丁·贝森诺(Martin Bethenod)——前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Paris\'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Fair)总监——去年被皮诺任用管理格拉西宫及海关大楼的新领导方向下,格拉西宫将会成为一个做长期循环展的空间,稍后会变成皮诺藏品的永久陈列中心。换言之,它会变成一处拥有长期规划的传统美术馆。

大力赞助曾梵志个展

而就在威尼斯双年展之前一周,皮诺亲自前往香港佳士得春拍,为其基金会所赞助的曾梵志个展(佳士得主办、上海外滩美术馆协办)剪彩。对于曾梵志的作品,皮诺力挺:“无论是抽象或是具象的手法,无论是表现主义的或是沉思式的基调,曾梵志作品的表现力来源于其回忆与现实之间那永恒的张力及其在浓重的历史积淀和当代现实之间的不断切换。”此次展览中,曾梵志还挑选了一幅估值为1,000万港元的作品《豹》参与慈善拍卖,结果被中国企业家赵志军以3600万港元竞得,拍卖收益则捐赠给大自然保护协会。拍后,担任该慈善拍卖的拍卖官、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高逸龙(Francois Curiel)言简意赅地把话说圆满了:“艺术让国际知名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先生、欧洲的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中国的上海外滩美术馆及佳士得走在一起,并携手举办这次曾梵志作品展及慈善拍卖,一起向全球观众推广中国艺术并支持环保公益。”

格拉西宫+海关大楼

皮诺是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而且,他愿意与尽可能多的人分享自己对艺术的激情。所以,当他的藏品足够丰富之后,皮诺便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艺术基金会,梦想拥有自己的私人博物馆。他说:“收藏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不能只是简单的量的堆积。一个热衷艺术的人总是乐于分享他的热爱、感觉、发现,甚至疑问。一个做法就是在如博物馆这样的专门场所,尽可能多地展出艺术品,或者将艺术品进行巡回展览。”

然而,因为实在无法忍受法国官僚体制下的繁文缛节,这位PPR掌门人在2005年4月终于宣布放弃在巴黎建立博物馆的计划,转向意大利威尼斯大运河边的格拉西宫(Palazzo Grai),一时间震动法国艺术圈。Grai有“厚重、肥胖”的意思,符合这座巨大白色宫殿的线条。此座宫殿是18世纪威尼斯新古典风格,至今已经有234年历史。皮诺以3700万欧元买下它99年的运营权以及80%的收益分成后,邀请著名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进行细致改建,并于2006年4月盛大开馆,首展为《我们往哪里去?》(Where Are We Going?)。(图12)

2007年6月,皮诺又击败拥有70年历史的古根海姆基金会,获得威尼斯旧海关大楼(Punta della Dogana,17世纪的老建筑)的运营权。同样经安藤忠雄改建之后,海关大楼于2009年6月6日正式开放,这正是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前一天。其翻修后的标志性圆顶外观,充分彰显出繁复宗教雕塑艺术的优美神韵。谁能想到,就在这样一座充满历史感的古老建筑中,现在正陈列着世界最顶尖当代艺术家的大作。(图13(1)、(2))

此外,在众多城市的公共与私人机构的邀请之下,皮诺陆续在威尼斯之外展出了不少他的收藏,例如2007年在法国里尔市的特里波斯塔尔展览馆(TriPostal)举办的“时光流逝”(Paagedu Temps)、2009年在莫斯科曼尼科夫艺术馆(Melnikov Garage)举办的“世界的特定状态?”(Uncertain Etatdu Monde?),以及同年在法国布列塔尼(Brittany)的迪纳尔市(Dinard)举办的“谁会惧怕艺术家?”(Quia Peurdes Artistes?)。

由于在商业和艺术领域的突出贡献,在美国权威杂志《艺术评论》(Art Review)年度评选的“最具艺术影响力100人”榜单(The Art Power list 100)上,皮诺稳坐2006和2007年的头把交椅,2008年仍名列第8位。2011年刚出炉的榜单上,皮诺依旧稳定在第8位。

白手起家的商业大亨

1936年8月21日,皮诺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的尚热罗市(Champs-Géraux)。作为锯木厂老板的儿子,皮诺高中辍学就开始经商。从贸易公司淘来第一桶金后成立了PPR集团。

1999年,皮诺在收购了古琦集团(旗下品牌包括:古琦Gucci、伊夫·圣·罗朗 Yves Saint Laurent、宝缇嘉 Bottega Veneta、塞乔·罗西 Sergio Roi、宝诗龙 Boucheron、斯特拉·麦卡特尼 Stella McCarteney、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和巴黎世家 Balenciaga)之后,其控股的巴黎春天集团(Pinault-Printemps-Redoute,简称PPR)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公司。

2003年,皮诺将他的集团委托给儿子弗朗索瓦·亨利·皮诺(Francois-Henri Pinault)管理,自己则将更多精力放在艺术收藏与私人美术馆的营建上。

快速囤积艺术品的野心

他并非生来热爱艺术。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皮诺看到法国纳比派画家保罗·塞吕西耶(Paul Serusier)的一幅乡村风景画之前,他从未踏进博物馆半步。多年后,当谈起此作,皮诺仍兴致勃勃:“那幅油画的主题是在一处农场院子内的一个女人。它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每当我凝视这幅作品,我就越发喜欢,越能发现其深意。尽管之后我的品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至今还保留着这幅作品。这第一次的收藏经历打开了我的眼界。从此我开始收藏令我感兴趣的19世纪末的作品,后来我又发现了抽象艺术,它引导我慢慢转向当代艺术。”

正如他所说,皮诺日后频繁出入画廊和拍卖行,购买毕加索(Pablo Picao)、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费尔南达·莱热(Fernand Léger)等20世纪早期画家的作品。巴黎艺术顾问马克?白龙杜(Marc Blondeau,曾经也是引导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和皮埃尔?贝杰Pierre Berge构建收藏的主要艺术商人之一)是其当时艺术收藏的左右手,促成皮诺“高价”买入不少珍藏。譬如,白龙杜曾向皮诺推荐一件荷兰大师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经典格子绘画《表格II》(Tableau Losangique II)。在做足功课后,皮诺最终以880万美元的惊人天价买下他的第一件现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而上世纪90年代初,当华尔街投资客纷纷落跑的时候,皮诺抓准良机,开始积累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美国战后艺术家的作品。(图15)

皮诺快速囤积艺术品的故事充满野心,堪称是这一代富翁们暴敛当代艺术的缩影。和皮诺一样,LVMH集团总裁伯纳德·阿诺(Bernard Arnault)在艺术品市场上也是一掷千金,两人经常为某件艺术品兵戎相见,在拍卖场上演出了不少好戏。

给年轻收藏家的建议

迄今皮诺已经拥有2000多件艺术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收藏。而当问及对年轻收藏家的建议时,皮诺的回答简约而质朴:“应该是与艺术同在。一个年轻的收藏者应持续不断地去了解信息,去观看,去参观,去比较,去阅读„„一句话,去自我学习。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和品位,而不是着迷于流行或者行情,它们不会让你走得更远;同时,应该知道如何保持理性和激情之间的平衡,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当然也不要忘记做长远思考。”

点评:皮诺为何收藏? 弗朗索瓦·皮诺这位白手起家的大富商,平日只能像孤独的雄狮一样焦灼而清冷地生活,大家对他都或多或少敬而远之。只有和那些触动心弦的艺术作品安静相处时,和那些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在一起玩时,皮诺才得以放下他的身价,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受。这种相通的默契,这种难得的放松,或许是他欣赏和收藏艺术的源动力吧。

分析称蒂芙尼或成为收购目标 要价可达120亿美元

2011年09月23日

美国奢侈品珠宝商蒂芙尼(Tiffany)在终止与瑞士名表商Swatch的合作关系后可能会成为被收购的目标。该公司的投资者有望从并购交易中获得34亿美元的额外收益。蒂芙尼自经济衰退以来市值已增长近两倍。

据彭博社报道,作为全球第二大珠宝零售商,蒂芙尼的市值已从2009年6月时的31亿美元激增至86亿美元。美国资产管理公司Fifth Third Aet Management认为,在本月Swatch宣布提前16年终止与蒂芙尼的20年钟表合作协议之后,蒂芙尼可能要求高达40%的溢价或要价120亿美元出售公司。

Merriman Capital与Caris & Co认为,鉴于Swatch与蒂芙尼的合作终结为潜在的收购交易扫清了障碍,蒂芙尼如今可能会吸引奢侈品巨头法国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和瑞士历峰集团(Cie.Financiere Richemont SA)的收购兴趣。分析师预计,蒂芙尼在未来两年内能实现销售额增长逾30%,因为该公司主要通过在亚洲和欧洲增设专卖店,令其大部分销售额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

PPR全球收购提速 GUCCI品牌在华加快开店

2011年09月30日

从2004年在大中华区的4家奢侈品店发展到目前的98家直营店,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团PPR完成在中国市场的圈地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

现在,这一速度可能被再度刷新。

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零售集团PPR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皮诺特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将在中国加速扩展其业务和营业额,特别是在新的城市开设新的门店

“在一线城市,我们也从原来的业务领域扩展到男装、童装等一些新的领域。”他说。

来自PPR的消息显示,目前其在中国境内的98家店中,主要的利润增长来源于三个品牌:古驰 (Gucci)、宝缇嘉 (Bottega Veneta)和巴黎世家。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PPR最大的海外市场,并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贡献更大的利润。

作为全球排名第三的奢侈品集团,PPR集团创立于1963年,旗下拥有古驰 (Gucci)、宝缇嘉 (Bottega Veneta)、圣罗兰、巴黎世家等9个品牌以及体育运动品牌彪马(PUMA)

2004年开始,PPR开始加强针对中国市场的业务,将超过60%的投资方向倾斜于中国市场。截至2011年6月30日,PPR集团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已经占据集团奢侈品业务总体营业收入的20%。

“2005年以前,那时市场发展的空间还不是那么理想,所以我们当时的发展还比较谨慎。” 皮诺特告诉记者,“但是最近5年来,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让我们扩展。”

皮诺特透露,已经确定将来几年内加快在中国的开店速度,“比如GUCCI在将来的三五年还要不断开新店和特色店。”他说。

与此同时,PPR也加紧了在全球的布局速度, PPR方面确认,正在与意大利顶级男装品牌Brioni谈收购——如果此项收购顺畅,PPR将得以弥补其男装品牌的缺口。

据路透社报道,PPR报出的收购价格预计在3.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2004年,奢侈品与零售所贡献的收入分别占PPR集团总收入的18%与82%,到了2010年,这组数字变成了57%和22%。2011年上半年,PPR的奢侈品牌销售额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23%。

“我们在收购这方面的策略原则,就是要对现在的业务组合进行互补,考虑到它的价格、定位以及风格方面的互补性质。”皮诺特谈到。

他透露,由于目前PPR在女性成衣方面已经有4个品牌,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新的收购计划,但是在饰品、男装领域,无论是规模、价格差异方面的产品还有很大增长余地,现在有可能进行收购的领域,一个是表,另外一个就是珠宝。

南美洲将成零售新战场

2011-10-08

南美洲成为下一个零售业角力的战场,因为巴西、乌拉圭和智利等国家的发展潜力,比中国和印度更为惊人。

据台湾媒体报道,管理顾问业者科尔尼(ATKearney)的全球零售发展指数(GRDI)报告,在接受调查的30个新兴市场中,南美洲今年排名的进步幅度最大。该公司合作伙伴班沙巴特说,这项统计已迈入第十个年头,今年共有四个南美洲国家进入前十名,是历年来首见。 班沙巴特说,南美市场的零售支出十分稳健,而且由于都会区庞大人口的可支配支出日益增加,对外商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此外,南美增长多由内需带动,当地政府通常采取放任手段(例如不启动价格管制),对外资接受度很高。

班沙巴特说:“南美洲已经准备好拥抱下一波零售增长。在这些市场投资品牌别有意义,因为只要吸引到年轻消费者中的一大部分,长期下来这群顾客会随着品牌增长。”

乌拉圭今年排行第二,从去年的名次攀升六位;今年排行第三的智利,去年还在第六名,这两国都紧追在排名第一的巴西之后,成为目前开发中地区最吸引人的市场。智利第一季经济增长年率9.8%,乌拉圭6.8%,巴西为4.2%。

目前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到精品龙头路易威登(LVMH),都争先恐后攻占这块潜力市场,无惧于信用泡沫疑虑。为了抑制通胀升温,智利和乌拉圭央行过去两个月来先后调升基准利率,巴西央行去年底也上调存准率。

从 LVMH 集团到 蒂芙尼 ,奢侈行业开始面临危机考验

2011-10-12

一直免受低迷困扰的奢侈行业现在终于也开始头痛了。从全球最大的LVMH奢侈品集团到蒂芙尼珠宝公司,股价都大幅下跌。不过新兴市场对奢侈品牌仍然追捧有加,这使到它仍然能够赚得盆满砵满。

虽然一众奢侈品行业公司管理层仍然坚称“一切都好”,但投资者却持不同意见。

从夏季至今,在十月中旬第三季业绩还没有公布之前,股市股价就已经平均大跌超过15%。

在巴黎股市,龙头股LVMH(旗下品牌包括路易威登,纪梵希,酩悦香槟,唐培里侬香槟王,克里斯汀·迪奥香水和Sephora)的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已经跌破超过14%。

它的竞争对手PPR集团及其旗下一众知名品牌公司(古琦,巴黎世家,伊夫·圣罗兰)同样不能幸免:跌幅达到19%。

瑞士历峰集团的股价下跌将近20%。集团旗下包括多款知名手表和奢侈品牌:卡地亚,江诗丹顿,伯爵,积家,万宝龙和名士等。

从8月1日至今,意大利普拉达(跌幅40.98%),萨尔瓦多·菲拉格慕(跌幅32.8%)和Tod’s(跌幅32.45%)都表现疲软。英国巴宝莉则下跌将近13%,美国蒂芙尼下跌则超过19%。

继年初的开门红之后,法国著名爱马仕公司的股价也开始下滑,在一个月内下跌接近14%。

Bain & Company公司分析师Joëlle de Montgolier表示,“投资者预期经济放缓”。

这个预期与奢侈行业本身的周期性发展有关。换而言之,当外围经济环境正常时,它就会表现良好。但当经济放缓增长时,它也随之疲弱。

Xerfi顾问公司则警告,上半年“发展迅速,但下半年则情况开始出现微妙,原因是欧洲经济形势不稳定以及对美国经济健康的忧虑”。

破纪录盈利开始接近尾声

很多分析师计划调低奢侈行业的盈利和销售预测,认为此前的预期过于乐观。

Xerfi认为,这些著名品牌在2012年的营业额增幅只有3.7%,2013年则是5%达至2050亿欧元。

CA Chevreux公司的预测更为暗淡低迷:大品牌公司明年的内部增幅将有可能减少一半,由2011年平均预期的16.5%下降至2012年的8.5%。

这是否意味着此前破纪录的盈利时代已经结束?法国兴业银行警告,“在经济衰弱的情况下,销售会萧条,盈利下跌9%”。

2009年的金融危机阴影仍然让人记忆尤深,这导致整个行业出现全面灾难,股价大出血。销量下跌7.8%,到2010年才反弹增长12.7%。

不过奢侈行业仍然可寄望于中国等新兴国家。中国可谓奢侈行业的乐土,令整个行业得以翻身。奢侈品牌在中国上半年录均得惊人增幅:LVMH集团为26%,爱马仕为30%,古琦则为31%。

兴业银行分析师认为,“亚洲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将增加10%至12%”。

品牌同时也可以动用传统抗危机武器:减少成本,推出系列入门产品以避免商品滞销。

“上下”一年间

2011年10月12日

“上下”一岁了,在思南公馆办了一场人与自然手工艺复兴作品展,展览很用心,整个老式洋房内全部用手编竹子围绕,地上铺满茶叶,仿佛到了山间。

展览开幕前的媒体见面会上,CEO和创意总监蒋琼耳介绍了“上下”品牌这一年间的作品,有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的摇椅,有需要2000工时制作的“君子”麻将,还有需要1920小时制作完成的薄胎瓷大腕“天籁”。看到这不禁感叹这些是日用品还是艺术品?

此前曾听蒋琼耳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说奢侈品并不是价格高低问题,而是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作需要多少时间和用什么材质和工艺。

“上下”这个表现中国文化和美学精髓传承,推崇“绚烂而平淡”生活方式的品牌所有产品都采用最佳材质,紫檀、和田玉、蒙古羊绒等,工艺上则还原中国传统工艺,手工制毡、竹编无一不需要大量人工。

但是,“上下”终究是一个商业品牌,如艺术品一般生产产品要如何满足店铺销售的需求呢?目前“上下”在上海香港广场有一家店铺,Hermes集团总裁Patrick Thomas并未透露具体销售数字,但表示销售表现超过预期,且多数消费者是中国人。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信息,因为提起“上下”就会想到上海滩和夏姿陈。上海滩无疑做的是游客生意,所以机场里店铺开的最多,价格上也比较平易近人,产品上只要你能想到它就用“中国”的感觉做出来。夏姿陈是当代东方风格的品牌,作为巴黎时装周官方时间表发布的品牌遵循服装品牌的运作规律。

原先以为“上下”脱不开上海滩或夏姿陈这两种中式感觉品牌的运作方式,现在发觉“上下”完全以复兴中国传统工艺为己任。这需要大量金钱、人力和时间来投入,即使学术机构或博物馆都未必能静下心来做,更何况是一个有商业目标的品牌,大概只有爱马仕集团有这个决心和耐心。

多年前读拉尔夫劳伦传记,他一直希望把自己品牌塑造成爱马仕一样,但是他也知道如果那样他的品牌就不能卖Polo衫,也不可能有50亿美元生意,而当时爱马仕只有10亿美元规模。

现在,爱马仕集团的生意超过20亿欧元,启用了新的女装创意总监,与LVMH集团的大战也取得进展,这都发生在上下这一年间。

其实,“上下”为什么中国人买的多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它是爱马仕集团的奢侈品牌,而是因为它真的很中国,老外一时还看不懂这些内敛而高雅的中国生活方式产品,茶具、醉器、功夫茶桌,他们也用不上。

据说,“上下”明年会在北京开店,巴黎也在计划中,我只是比较想知道在巴黎“上下”会卖些什么产品给老外。

奢侈品行业分析

奢侈品行业分析

奢侈品行业分析

奢侈品行业大趋势预测

奢侈品行业分析报

中国奢侈品行业报告

中国奢侈品行业人力资源报告

中国珠宝奢侈品行业之我见1231

中国本土奢侈品行业在复苏

奢侈品

奢侈品相关行业 4
《奢侈品相关行业 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