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漫谈溱潼水云楼

发布时间:2020-03-04 10:13: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漫谈溱潼水云楼

漫谈溱潼水云楼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081蒋云鹏

指导教师:徐永战

【论文摘要】:溱潼,是一座被绿水环抱,风光旖旎的历史文化名镇,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人文古迹。特别是镇上寿圣寺内的水云楼,因明代成化年间泰州儒学家储巏长期居此读书做诗,而名闻遐迩。

【关键词】 :溱潼古镇

水云楼

历史沿革

建筑特色

【Abstract】: Qintong, is a surrounded by green water, beautiful scenery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 dating back over a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many of the human heritage.Holy Temple town life, especially the water Yun Lou, Taizhou Chenghua period due to the Ming Dynasty Confucian Chu Quan long-term residents of this reading poetry, and famous far and wide.

【Keywords】: Qintong town

Shui Yun Lou

History

Architectural Features

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

溱潼有着悠久的历史资源。溱潼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1千多年,而从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麋鹿角化石等充分说明,数千年前,这里就是先民聚居之所、麋鹿生息之乡。悠久的历史给小镇留下了众多的古景古迹。目前,镇区拥有2万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随处可见老井当院、麻石铺街。镇内古树名木众多,有唐代国槐、宋代万朵古山茶、明代黄杨、皂荚、清代木槿,无不印证了古镇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位于镇区一古民居内的万朵古山茶,经国际、国内茶花专家论证,该古山茶始植于宋代末期,为名贵的松子品种,花开万朵,全国罕见,世界少有,堪称“神州茶花王”。

溱潼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小镇四面环水,风光秀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犹如东方威尼斯。镇南5000亩的喜鹊湖水质优良,物产丰富,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拥有湿地生态保护区、地热温泉、国家级珍稀动物麋鹿保护区等自然资源。溱潼地溱潼镇—基本情况

千年古镇——溱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苏中里下河腹部。溱潼镇地处苏中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20°05\',北纬32°19\',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全镇总面积40.5平方公里(含溱湖风景区),人口3.6万人,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其中古镇区面积0.54平方公里,居民8000多人。溱潼历来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江苏中建史课程论文

知道老师:徐永战

1 处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交汇处,独特的水系条件,加之境内湿地的过滤、交换功能,从而使溱湖水质优于周边地区,所产水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以溱湖簖蟹、溱湖青虾、银鱼、甲鱼、水蔬等水产品为主的“溱湖八鲜”更是名闻遐尔,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纷纷前来品尝,赞不绝口。

溱潼有着深厚的人文资源。古镇自古以来尊教崇文,人文荟萃,历代的进士举人达100多名,明代吏部尚书储巏在古镇水云楼读书,清代大词学家蒋鹿潭在此久居,写下了《水云楼词》,清代进士苏州府教授孙乔年所写的“溱湖八景”诗篇流传至今,郑板桥登水云楼题下“得来湖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的名联,此外,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高二适、著名词作家阎肃、石林等都曾挥毫寄意,吟咏溱潼。当代更有以李德仁、李德义“弟兄二人四院士”为代表的600多名杰出人才分布在世界各地。

溱潼镇—历史沿革

清康熙时,早期的溱潼人依靠着肥沃的土地和无垠的水域,过着农耕与取鱼为生的日子。清嘉庆年间,因当地人取河道之泥烧制砖瓦,大建房屋,便有镇里七座形似馒头的砖窑上,高挂起七盏窑灯,人称溱潼为“七星村”之美名。

晚清民国之际,溱潼镇进入重要的商品经济发展时期。此时烧砖瓦的窑,逐渐迁往位于镇西南的湖西庄。由于溱潼居于三县交界,附近姜堰、兴化、东台所属的里下河大平原,是生产小麦、棉花和水稻的粮棉之仓。加之,这些地方通往溱潼的水上交通极为便利,溱潼便成了大规模棉粮集散地。此外清朝词学家蒋鹿潭在此久居,写下了《永云楼词》。诗人吴嘉记、画家郑板桥、学者孙乔年、民国元老于右任,都曾挥毫寄意,吟咏溱潼。清光绪末年,粮食生产局面达到鼎盛,仅镇上就开有粮行10余家。经济的繁荣,带来镇区新的变化,大规模的建设进入了全盛,一座繁荣富裕的溱潼镇建成了,也极为难得地保留了一座原汁原味的历史古镇。

黄桥战斗前夕,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管文蔚同志贯彻“联李反顽”方针,与国民党中建史课程论文

知道老师:徐永战

漫谈溱潼水云楼

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在溱潼夏家汪成功地进行了水上商谈。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这里是中共民主政权兴东行署辖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四月民主政权兴东县溱潼镇设在这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民主政权兴东县兴南办事处设在溱潼,1945年10月民主政权溱潼县成立。

1949年5月19日中共苏北区党委决定撤销溱潼县,溱潼行政区从原国民党时期的东台县划入泰县,为泰县溱潼区。建国以后,此地行政区辖几次更变,1999年9月,溱潼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再度合并为溱潼镇。当代著名气象学家朱乾根、画家朱铭、雕塑家吴为山、作家周桐淦等都是古镇的骄子。

溱潼镇—交通情况

溱潼地理位置比较优越,靠近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水陆交通便捷。陆运:镇东宁盐一级公路,镇西盐靖高速公路(在本镇留有互通口),镇区向南不远即到东西向328国道。

海运:距上海港250公里,公路运费2000元人民币/20FT集装箱,距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泰州港35公里,邻近的南通港、扬州港可提供便捷的出海通道。

水运:省主航道泰东河与姜兴河南接长江、北枕淮河,西临京杭大运河,东近黄海。内河航道能通行300吨的船舶,水运约占总运量的40%。

铁路:宁启铁路穿越于此,西接南京站,东到南通、启东,2003年通车,目前主要利用沪宁线,沿途有上海、昆山、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地。

航空:距南京禄口机场204公里、上海虹桥机场243公里、南通兴东机场142公里、常州奔牛机场105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300公里。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溱潼“更加”能较快地接受上海及苏南大中城市的资金、信息等辐射。

水云楼—历史演变

水云楼在溱潼古镇古寿圣寺大殿后。寿圣寺原在古镇镇区南部,建于宋咸淳年间,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前泰州所属(未分置东台)范围被“十四大丛林“之一,为传贤式住持。寺广有殿宇92间,高大宏伟,气势恢弘,前后四进大殿分别供奉“四大金刚”、“哼哈二将”、“弥勒”、“十八罗汉”、“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规模比之今扬州大明寺不相上下。

寿圣寺最后一进大殿即为水云楼,取水云苍茫之境意。乡里间还另有一说,寿圣寺南面有一个名叫“火叉头”的地方,镇上的人认为这是常使溱潼地区失火的原因,所以盖寺楼用”水云“二字克之。莫衷一是,还是前者意境好,水光湖色,很贴近楼外风景。

水云楼建得是十分讲究的,周边风景也是异常的美丽。清道光年间的《东台县志》称其是溱潼古迹,并且绘了一幅水云楼图附于其后。观其图,可见当日水波云影,楼台耸立,树木扶疏,风帆远近,景色十分雅致。楼上下各阔有十间,楼顶中央嵌有一块据说在端午节正午能闪闪发光的金瓦。楼前悬有清末贡生袁阜存所题“水流云在”四字金匾,楼前楹柱上,刻挂着清末东台名士王殿舫撰写的对联:

香火结姻缘,买棹来游,访莲社高峰、柴墟旧迹

水云开画本,凭栏小憩,看白鸥秋浴、黄犊春耕。

据史料记载,水云楼建于明初,明代泰州才子吏部侍郎储巏青少年时,寓此楼读书,曾书楼匾“水云楼”,寺处镇南,所以也称“南楼读书”,为“溱潼八景“之一。乾隆年间进士孙乔年有诗赞:

登临纵目瞰三湖,帆影迷离戏水凫。料得储君居此日,课余闲睡一尘无。

中建史课程论文

知道老师:徐永战

漫谈溱潼水云楼

水云楼—名士遗闻

当然,说到水云楼的骚人幽赏、名士遗闻,不能不说到清代著名词家江阴蒋春霖寄居水云楼之故事,以及其词集《水云楼词》与水云楼之间的渊源。

《清史稿》载:“蒋春霖,字鹿潭,江阴人,寄籍大兴。咸丰中,官东台场盐大使。工词。时方乱离,傍徨沉郁,高者直逼姜夔。困於卑官,孤介忤时,益侘傺。舟经吴江,一夕暴卒。春霖慕性德饮水、鸿祚忆云,自署水云楼,即以名其词。”

正史中对《水云楼词》的诠释显然是个错误,太有牵强附会之嫌疑。海红词人盐城周梦庄先世曾经是蒋春霖在溱潼一时的至交。梦庄之父于盐城珠溪建茧园,有花光云影竹木之胜,蒋春霖于道光年间尝往游咏,曾手绘己像留存以为念之。周梦庄先生在《买陂塘.题蒋鹿潭小像》一词后跋语:“江阴县志谓鹿潭慕成容若之《饮水词》与项莲生之《忆云词》,自署水云楼云,实妄言推测。宋汪元量号水云,有《水云词》,谓其慕汪元量又何不可尔!不知鹿潭尝权东台盐官,境内有水云楼,在溱潼镇寿圣寺内,为明吏部侍郎储巏读书处。鹿潭与黄婉君常常借居,故其词集遂沿用其楼名也。”

清代《复堂日记》对蒋春霖词有这样的评价:“水云楼词,婉约深至,时造虚浑,要为第一流矣。”这“婉约深至,时造虚浑”当都与鹿潭词的内容有关。《水云楼词》中的大部分词是都是蒋春霖在流寓泰州、溱潼、东台间所作,以在溱潼周边水乡地区所著为最。泰州的地望,在过去交通闭塞的年代里,有其得天独厚之处。地江淮腹地,时非南北交通要冲,又得里下河水网密布相护,因此

少有战火。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攻克扬州。严酷的战争环境下,人们把泰州看作是世外桃源,江南文人学士前来泰州避难的如过江之鲫,蒋春霖也是其中一个。咸丰二年,他得以署理泰州富安场盐大使,虽然才是个初入流的小官,但几年的薄宦生涯是词人生活上优哉优哉的黄金时代。咸丰七年,因母亲故世去官丁忧,烽火年中,得扁舟以浮家泛宅,从此流寓于泰州、东台水网之间,客居溱潼泽国孤寺,穷愁潦倒,生计艰难,仰人鼻息,过着凄清贫苦的生活。

水云楼—建筑特色

水云楼上下两层各十间,进深10多米。如果你看见《东台县志》中的《溱潼水云楼图》,便可当年天光云影,楼台耸立,树木扶疏,风帆远近,景色十分雅致。楼上雕梁画栋,古意盎然。明代的水云楼四角翘起称“泛角”,但却毁于咸丰年间的的一场大火。后来住持和尚大更重砌,改为“不泛角”。楼顶中央嵌有一块国宝“汉瓦”,传说每届端阳节正午能熠熠发光,楼前额书有“水云楼”三个擘窠大字,是功成名就的吏部侍郎储瓘所写。门顶上高悬一块金匾,上有北魏正书“水流云在”四个大字,为清朝光绪24年贡生、东台书家袁阜存所书。正厅中间的一座大玻璃龛内供的是观音菩萨,左侧是光绪皇帝赐给乡先贤李凤章的万岁龙牌。大量的古典经书收藏于楼上的东西两室内。水云楼是许多许多文人雅士常常聚集的地方,他们品茗、饮酒、赋诗、笑谈。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夏正浔先生曾告诉我,楼上楼下的主要厅室内,悬挂的名人字画较多,大约有二百多幅。有赵子昂的八骏图、郑板桥的字、瘿瓢子黄慎的画,清代谭延闓,近代于右任等撰写的中建史课程论文

知道老师:徐永战

漫谈溱潼水云楼

楹联。郑板桥的一副对联为:“得来湖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谭延闓写的是:“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语出诗人杜甫的《江亭》,那种心境与世无争,倒有一番理趣。这是宣统二年,水云楼重建时谭老先生派人送来的贺联。更为有趣的是,于右任先生也高兴地为水云楼写了一副对联:“高松来好月,青天养片云。”此外,还有许多雅士名儒所赠的一些大幅字屏和珍贵古玩。

结语

今天,当人们慨叹今昔变化,思考更新更好更快地发展的时候,更加感到古镇有史以来所有的文化的积淀,异彩纷呈的习俗,古朴淳真的风情。抚今追昔,人世沧桑,一切都湮没于滚滚的历史烟尘里,面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胸中怎能不飞溅起一朵朵民族情感的浪花!

【参考文献】

[1]《泰州县志》 [2]《姜堰县志》 [3]百度百科 知道

[4]谢孝苹著·古今掌故 [5]冯其庸.蒋鹿潭年谱考略·水云楼诗词辑校[M].济南:齐鲁书社,1986

溱潼水云楼

溱潼古镇区旅游景点导游词

溱潼实验小学创建特色工作总结

水云晶公司简介

江苏省初中物理实验教师网络培训小结(溱潼二中周华林)

溱湖导游词

论民俗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溱潼会船节为例

水云中学学校运动会开幕词

水云轩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陈水云副队长述职报告

漫谈溱潼水云楼
《漫谈溱潼水云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