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审判质量

发布时间:2020-03-02 07:54: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审判质量

(南菊娥2012/6/20)

按照县政协民主评议法院的工作安排,两个月来,在政协领导的带领下,先后到重阳等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县法院、部分法庭调研、座谈。期间,我又访问了法院的一些工作人员。这些活动加深了我对法院、法官工作的了解和理解。现就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审判质量作如下发言:

一、成绩来之不易

县人民法院有127名工作人员,其中有法官职称的72人,内设25个职能部门和6个基层法庭。近年来,他们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重队伍管理,重作风转变,重文化引领,取得了执法办案积极有为,审判质量不断提高,创先争优成效明显,自身建设面貌一新,司法公信力持续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全市排名由2008年倒数第一名前进到2011年第二名,并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法院,着力维护了全县经济社会公平正义,成绩有目共睹。可以肯定地说,县法院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好,他们为富强、秀美、和谐、幸福的新西峡付出了无数艰辛和汗水。在我看来,他们的工作亮点很多,如:在法官政治思想工作上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廉洁审判文化建设成绩特别显眼;在法官业务考核管理上突出了绩效管理工作,工作效能、效率、效果同步提升;在法官综合素质提高上突出开展了 - 1 -

“评、学、比、创”活动,以评案卷、学先进、比贡献、创佳绩为抓手,将公正廉洁、一心为民、创新争优、和谐司法等理念渗透到法官心田,极大地提高了队伍素质,激发了法官工作热情,有效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问题有目共睹

一是面临“案多人少”的巨大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亦渐多渐浓,各种矛盾纠纷大量激增,大量案件涌入法院是不争的事实,如:县法院近来年均受理各类案件3500件左右。但一线法官中减去长期有病不能上班的仅有50余人,年人均结案近70件,一个法官五天就得审结一案。工作量和压力特别巨大是法院的首要问题、头等难题。法院共设25个职能部门,除去领导和50岁以上身体有病的法官,每个职能部门平均不足5人。下辖的6个基层人民法庭,除城郊法庭外,每个法庭仅有2—3人。加上陪审员仅仅能组成一个合议庭,碰上疑难复杂案件需下乡,开合议庭,法庭就会出现前走后空现象。例如:米坪法庭才2人,但管辖桑坪、石界河、米坪、军马河四乡镇,服务大约8万人,2011年1月至今,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50件,人均受理案件75件,法官太忙太累。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诉讼成本低。二是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增强。三是基层法庭人员配备不足。

二是涉法信访压力不堪重负。目前,涉法类滥访、重访、缠访、闹访现象还较为突出,基层法院涉法信访压力仍然很大。虽然近年来案件调解率大幅上升,但是部分案件最终还要判决,必有一方当事人败诉,而一部分败诉方、甚至有的胜诉方当事人却上访不上诉,信访不信法,把败诉和不能执行的责任全推给法院,到法院胡搅蛮缠,毫无理由提条件。当事人为达到给法院施压的

目的,动辄赴省进京上访,甚至采取哄闹、围堵、耍泼等极端手段。加之上级部门的信访观念和对下级的考核“指标”不尽合理,涉法信访没有终结的标准,甚至有的地方把涉法信访的责任全部打包压给法院而无论法院有无过错,致使基层法院的信访压力不堪重负。如:县法院,仅2011年就安排国家、省、市信访值班40余人次,占全院干警总数的三分之一,先后赴京赴省接访60余人次,赴市接访80人次。再加上一些涉法信访人员受利益诱惑,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为此而枉支钱物20余万元。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既严重制约了基层法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也给基层法院工作者带来了负面的极其严重的心理影响。

三是队伍建设愈来愈难。近年来,随着公务员招录工作的全面推开,基层法院队伍人员结构有了一定改善,但留不住人的现象普遍存在。2005年至今,法院通过全省统一招录,新进人员13人,但流出法院系统的法官就有5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法院工作量大压力大吸引力低。

三、几点解决建议

1、积极从自身做起,努力强化自身队伍建设。

县人民法院应该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人民满意型”法院,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工作目标,采取抓纪律作风建设、抓领导班子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等有效措施,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审判质量。

2、强化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

在调研中我认识到要切实提升案件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廉洁,就要明晰审判组织和机构的职责,使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做到管理到位但不越权越位,使院长、庭

长的指挥、引导和指导作用在其管辖的职责范围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应该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各项工作都能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减少推诿拖拉现象。例如为保障困难群众正常行使诉权,如对追索劳动报酬、医药费、生活费、赡养费等涉及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案件,全部开通审判执行绿色通道,实行“三优先”原则,即优先立案、优先审理和优先执行,让群众感受司法的温暖。

为妥善化解纷争,应该探索建立多元解决纠纷的调解机制,建立法庭、乡镇、村三级联动的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长效机制,在立案前、审理中、判决后实行全程调解,充分运用法官释明权,多做解释,说透道理,做到多调解少判决,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从而实现最佳司法效果。

3、规范执行行为,破解执行难题。

建立执行案件工作流程、重大案件挂牌督办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为避免执行员掌管案款出现问题,所有的案款均由院财务统一收取、统一付款。先后推出执行案款台账制度,随机确定评估、拍卖机构,对有争议案件采取执行听证制度等,增强了执行工作透明度。为避免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以及行政干预,少数复杂案件通过上级法院交叉到异地法院执行。对那些刻意逃避执行的单位和个人,适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曝光,全面监督、限制被执行人的行为。建立职能部门参与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协调各部门充分协助法院执行,排除非法干扰,保障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畅通进行,以此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使法院执行进入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4、健全公开走访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建立健全科学、畅通、有效、透明、简便的民意沟通表达长效机制,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向社会公开举报信箱、电话和民意沟通电子邮箱,并派专人负责值守、转接、处理群众来电来信,并及时给予回复,较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建立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倾听民意的机制,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并建立健全案件反馈和回访制度,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5、统筹配强三个资源,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配足配强一线法官。西峡经济社会已走在全市的前列,民事、商事、刑事案件增多是必然的。为此,建议县里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政法人力资源配备,依情合理增加法官编制,特别是一线法官编制,尽最大力量降低非法官人员所占编制,让法官在法院、法庭里占主流。二是增加必要的工作经费。我县山高路远,民众居住分散,加之现代社会人员资产流动性大等因素,给法院工作增添了不少工作量。为此,县里应据实给法院增加必要的工作经费。三是给予必要的物资支持。法官常年奔波在一线为党为民辛劳,他们是经济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身体上精神上消耗很大。因此,县里应给与特别的物资支持,让法官们能愉快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6、相互理解积极配合,共创西峡法制社会。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理应是具有法制精神的人。为此,建议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界层人士都要树立法制精神,理解法院工作,支持法官工作,配合好法院的审理、判决、执行工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人应带头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共谱共创西峡法制社会环境。积极正确导向,做好社会舆论工作,深入宣传法制精神、法制人物,以案说法,教育和引导人民依法办事。法院内部应进一步努力做好做实法官暨其他工作

人员政治思想工作,进一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干部活力,积极矫正极少数法院人的“上升空间小,交流空间少,外部进不来,内部出不去,工作压力大,精神多懈怠”消极思想。努力使法官保持良好的思想、精神、工作状态。对无理上访的涉法案件当事人员,绝不能打着为了和谐社会的幌子去迁就纵容他们,要理直气壮地大张旗鼓地狠狠予以严厉打击,以弘扬正气,歼灭邪气,维护起法院权威和法官良好形象,让法官扬眉吐气,让坏人胆颤心惊,让坏事遗臭万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相信我西峡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能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切实加强民商事、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努力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努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不断开创我县人民法院队伍工作的新局面,提高审判质量,为富强、秀美、和谐、幸福新西峡的经济建设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审判质量队伍建设主要问题

完善监管机制 提高审判质量

加强保育队伍建设,提高保育工作质量

提高审判质量效率 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

提高法院审判工作

落实审判管理措施 助力案件质量提高1

提高审判执行工作质效

全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审判质量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审判质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