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审判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30 08:34:23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审判读后感

《诉讼》读后感

弗兰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美国》、《诉讼》、《城堡》是其仅有的三部长篇小说。卡夫卡对现代人及现代社会的巨大的洞察力,他那源于犹太血统、*年代和炎凉世态的无家可归感,他那对人类苦难的战栗的眺望,他那对人生的崩溃的现场目击,都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现代启示录,构成现代人文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三部小说都突出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批判。《诉讼》是部非常抽象、离奇、纯粹卡夫卡式的作品, 卡夫卡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的,一方面他是个谈吐风趣、彬彬有礼、为人友善、外表讨人喜欢的职业公民,另一方面他却内心孤独,感到难与社会相容相处,是个生活上的失败者,这两方面的矛盾及其在这种矛盾中的痛苦挣扎造就了他的这种“卡夫卡式的写作风格。”

卡夫卡有付忧郁的面孔,我相信那是他灵魂底片的显像。照片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写真,但是照片透露了许多真相。Thomas Mann有一次形容卡夫卡的照片说,他的眼睛就像在做梦一样,但却带着穿透力。他长了一对招风耳,所以他的耳朵也就成为许多漫画家经常着眼的部分。Kafka是个矛盾的人物,他的身量高大(六呎以上),但是他却是个十足害羞隐藏的人,他的内在和外表刚好形成对比。卡夫卡犹豫不决的个性,使得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都成为了未完稿,《城堡》如此,《诉讼》更是一篇未写完的残稿。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出自卡夫卡创作能力,而是出于卡夫卡写作过程中的心情。在写作的过程中,一边是强力的创作欲望,一边是敞开心灵的恐惧,这一矛盾的心情,贯穿于卡夫卡的整个创作过程,也就是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卡夫卡的作品成为了未完稿。《诉讼》的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名银行襄理,一向为人正直,对工作认真并且充满上进心。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一个奇怪的执法组织无端宣布他被捕了。没有任何的指控的证明,而且前来逮捕他的人也没有任何的证件的呈示,一切都来得十分的莫名奇妙。经过审查,这个执法机构允许他继续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样生活,但随后又通知他,审讯时必须到场,而且审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是他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刚开是他并没有想过寻找律师的帮助,但在叔叔的坚持下,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名的指控将会对家庭造成影响,这使他不能不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案件。但他慢慢地意识到在如今的法律制度下,律师的地位是极其的低,除了那些与高等法官甚有交情的出外。所以最后他还是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多方打听,他才得知是一个极为秘密的法庭在审理他的案件。他始终也见不到法官,许多可疑的迹象是他终日惶惑不宁、心绪不宁。他决心反抗,并在一次审讯时当众抨击了司法机构诬陷好人、草菅人命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他四处申诉,并试图再次寻找帮助,他找过画家和谷物商等,但他们对他的案子不以为然,有的本身就是法院的人,有的则用自己对律师和司法人员卑躬屈膝的例子开导他。他跟法院整整周旋了一年,终于明白,他斗不过这个庞大的机构,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这种徒然的挣扎。在他三十一岁的生日前夕,他被两个男人带到采石场用刀刺死。 作者写这部小说虽然影射的是当时奥匈帝国的司法制度的内幕,讽刺了法的荒诞,揭露了资本主义官僚机构的腐败,但对与我们如今的司法制度也有非常大的警示作用。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程序正确的重要性,缺少了程序一切的司法活动不免显得有些慌乱无章。从我们熟悉的辛普森案件中,尤其看出程序正义的重要性,美国由为推崇程序正义。程序的正义保证审判程序的公正性、合理性,确保被告人等的诉讼权利得到维护,可以使裁判者从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认识案件事实真相,从而实现公平的定罪和量刑。保证刑事审判程序的公正性,可以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公正的审判程序无论是否有助于公正裁判结果的形成,它都具有一种独立的意义:使那些受裁判结局直接影响的人与代表国家进行追诉和裁判的司法官员一起,拥有平等的诉讼主体地位,能够平等地进行理性的辩论、说服和交涉,并对裁判结果发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官方对自己命运的判定,消极地听从国家权力机构对自己权益的处置,由此使其作为人的尊严得到承认和尊重。

首先我们关注小说的开头。K在三十岁生日那天早晨醒来时突然被宣布有罪。生日意味着什么?生日意味着我们出生了,但是出生并不是我们的意志,我们是被动的,我们被出生(be born),我们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考虑到卡夫卡对世界的悲观态度,那么我们可以说出生是一种抛弃。但丁在《神曲》的开头说,他在人生的中途,30岁时步入歧路,前有狼,后有狮,在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地狱、炼狱,在女友的引导下游历了天堂。因此30岁是个很有意思的分界,中国的孔圣也说三十而立。三十岁似乎是一个人智性觉醒的时期。如果说三十岁之前的人是做为一个自在的人而存在的话,三十岁以后的人做为一个自为的人而存在。在这个“新生”的早晨,K被宣布“有罪”。在被宣布有罪之后,由于早餐被黑衣人享用了,K只好找点东西当早餐,他先是找到了一只苹果,然后又喝了点酒。请注意在文本中卡夫卡对苹果的形容:“漂亮的”,这是在小说开头灰暗的文本中间唯一一个温暖的词。苹果而不是其他的水果让人想起《圣经》中的相关描述,苹果是知识之树上的果子,人类之祖因受到蛇的诱惑吃了这个果子后被宣布有罪而赶出了伊甸园。因此,苹果代表理性的觉醒,是人对自己无辜的一种自觉。吃完苹果后K又喝了点酒,这不禁让人想起尼采,K不但是康德以后--信仰的上帝被杀死以后,而且是尼采之后--道德的上帝被杀死以后的人,是自知自己的无辜而要求上诉的人。本来在上帝的法庭上没有上诉的可能,末日审判是绝对的终审判决,古人的罪是自觉的罪,是道德堕落意义上对上帝所犯的罪。现代人的罪感发生了变化,现代人所感到的是生成的无辜,是某种自然意义上的欠缺,是面对生命的偶然时的终究意难平。正是这种关于罪的感觉的颠转,造成K上诉的前提。整部小说因此很象<苏格拉底的申辩>,是在上帝面前对生存感觉发生变化的人类所做的辩护,或者说在上帝的法庭上辩白人生成的无辜。但是小说整个阴沉的格调显示了这种在神义论面前为人义论辩护的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整部小说的倒数第二章是K与教士的对话,然后,在最后一章,K在31岁生日那天被秘密处决。与生一样,远离上帝,现代人的死也变成了一种”横死”。 古人一般都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鬼者,归也。死亡是一种回归,对有永生信仰的人来说,死亡是一种判决,或者入地狱,或者进天堂。但是对于魅祛后的现代人来说,死亡没有意义,死亡是诸种偶然性中的一种,死亡不再是一种判决,死亡下面是无尽的虚无,死亡是对人生无意义的最深佐证。小说的最后,K仍然想着是否有改判的可能,秘密处死是不是必然的命运,黑夜里对面楼里的灯光昏暗,黑衣人的刀插进K的胸膛,并转动了两下,灯光逐渐模糊。

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过多的时候很容易凭借自己的感情来判断事情,做出一些错误或无效的行为,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理智的判断与冷静的头脑,我们往往认为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我们需要时间来接受事实、重获理智,但在这段时间内思维可能更加混乱,就象约瑟夫·K起初认为他那无中生有的案件是个朋友对他所开的玩笑那样荒谬无比,更何况在很多事件里拖延意味着临近毁灭。但很多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与不同,认识事件的程序也有所不同,做出的反应同样会有千差万别,而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尽量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理智、更加机敏,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本身是我们无力左右的的时候,凭借我们成熟、理智的头脑来调节我们的心态,在冷静的状态下做出有效的行动。

其实像约瑟夫·K的这种情况不单是在他的那个特定的时候才拥有的,在现在的现实生活中同样拥有着这样的事情,只不过现在经以往更文明、方式更隐秘、行动更诡异罢了,司法的黑暗不健全是在跟随时代脚步前进着的,它的完善是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的,它的黑暗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因为它是人的机构,有人的地方就必然会有黑暗和阴谋的,而卡夫卡的这部小说不但揭示了当时帝国司法的黑暗更说明了人的无奈。正如作品最后所说“月亮的光芒正以别的光线所没有的纯洁和宁静映照着万物”这不是他对这个社会的心声吗? 打破传统小说形式的《诉讼》,与《城堡》一样,同样没有清楚的时空定位,也无明显的结构和情节发展,有的只是周而复始的事件,莫名其妙被控的约瑟夫‧K,渴望获得一个公正的审判。K却始终见不到最高法官、进不了最高法庭,随后K荒谬地被杀身亡。藉着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铺张缺乏特定时空的场景,卡夫卡营造出人类脱离上帝之后的失序、失灵,他急于说明远离上帝之现象的感觉,凸显人类一旦离开了「那不可摧毁的」,生活就只会剩下荒谬与虚无,丧失生存的意义。《诉讼》和《城堡》的主人翁,终生和官僚的「中间阶层」打交道,始终到不了最高层,中间层次无可救药的错综复杂,正是卡夫卡悲观绝望所在,是阻隔在人与上帝之间巨大的鸿沟,甚至使人失去看见上帝的可能。卡夫卡的遣词用字是极为平凡的,当我们在阅读他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时,就会很轻易地发现他总是运用着那么简单而写实的笔调,彷彿这些故事是绝对真实合理的。不错,「真实合理的荒谬」这句话在卡夫卡的作品里一点也不矛盾。他把最真实的人性隐藏在最不可思议的情节下,不夸大,也不渲染。不可否认的,卡夫卡的作品中偶有一些意识流的手法,也有晦暗而沉重的压迫感这些都是他和一般读者之间产生距离的原因。﹙他不但生前与人有疏离感,连死后也是如此﹚。不过,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卡夫卡作品中趣味的一面。譬如说,除了讽刺现实的甲虫之外,在他笔下的鼹鼠也会在纷歧的穴道中焦虑不安,狗则会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这些都是存在主义的先兆。当然,最大的特色就是犹太式的自我嘲讽﹙或是对人性的嘲讽﹚以及荒谬诱人的情节了这些都足以让读者的想象力恣意驰骋。于是,卡夫卡就这样地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推荐第2篇:《东京审判》读后感

在中国漫长而又悠久的历史中,其中有一段历史深深的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在那段日子里,多少爱国人士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希望挽救自己的国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罪行,最终,在二战结束后对战犯的审判中付出了他们该付出的代价。电影《东京审判》记录了这一审判过程。

《东京审判》是在一种沉重而肃穆的气氛中缓缓揭开了序幕,黑底白字,简洁而富有历史的韵味,主人公那深沉的声音,带着我们走近了那段仿佛已经在记忆中淡去封尘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场对战争罪犯的审判随即开始。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来自美、中、苏、法、英、的11名法官相继奔赴东京。受当时国民政府委任,梅汝璈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大公报》记者肖楠随行报道此次审判。1946年4月19日,审判正式开始。审判过程中,日本辩护律师团副团长广濑一郎公开置疑所有法官的资格,其疯狂和嚣张令法官们震惊。 7月5日,审判继续开庭,面对山口正夫的缄默,国际检察局亮出神秘王牌,前日军陆军省兵务局局长田中隆吉和清末代皇帝溥仪的相继出庭,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让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一系列日本侵华事实和分裂中国的阴谋浮出水面。血的证据面前,东条英机、土肥原贤

二、板垣征四郎等战犯心惊肉跳,度日如年。南京大屠杀作为单独单元进行审判。松井石根极力狡辩、抵赖、推卸、否认,中国检查组当庭展示搜集到的证据,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事实在世人面前展现,让包括和田芳子在内的日本人陷入信仰坍塌的痛苦之中。土肥原贤二以他多年做特务头子积累的经验,利用英美法系的漏洞保持沉默,使得检察团及法官们无从下手。板垣征四郎在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倪征燠面前低下了头颅;东条英机在季南面前彻底溃败。东条英机失利的消息传遍日本,被仇恨吞噬的北野杀害哥哥正夫、妹妹芳子,最终在肖楠的手里熄灭仇恨的火焰。审判因量刑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

法官座次安排是中方法官代表梅汝璈体现维护民族荣辱,体现他爱国的第一件事。各同盟国也许根本就没想到中方会因座次安排此事提出异意,并且会据理力争。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社会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他们以为安排中方代表参加就已经是对中国的厚待了,而且还没把中国安排在苏联代表旁边,这是很全面的考虑了。梅汝璈第一次提出异意时,用的是很平和的态度,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法官团重视这个安排来表现对所有战胜国的尊重。第二次宣布座次的会议前,法官团秘书通知梅汝璈准时并着正式法官袍参加会议时,他的凝思表现出他对公正安排的怀疑。果不其然,维持原来的安排。这次,梅汝璈用行动表达了他的抗议,用力地合上笔记本,决断地起身离席,留下满场的谔然。韦博爵士追出向梅汝璈解释,梅汝璈慷慨激昂地表达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受的苦难最多、时间最长、损失最大,而且按照日本投降签署次序来安排座次也是最公平的。他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欲退出预演,以示抗议。即使这样一个

小问题,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座位的安排,也象征着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及对死去的数百万亡灵的哀悼。韦博以这只是彩排供媒体拍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决定及中美关系来试图打压梅汝璈,他没有放弃、没有屈服于权势,他说的“如果这些照片和报道传回国内,我的软弱令国人蒙耻”、“我对这是麦克阿瑟的决定表示怀疑”及“我会向我的政府申请,如果不获批准,我将自行辞职”充分表现了他维护国家尊严、民族荣辱的坚持。他是中国的法官,意味着他要为中国做到一名法官应该做到事,尽到他的责任。梅汝璈这个11人的法官团中最瘦小的法官,令所有其他法官对其肃然起敬。从梅汝傲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也体现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他始终维护着自己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所以在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的坐在了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在法庭最后环节的工作——判决书的书写问题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凛然正气和爱国之心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和尊严。当时,有人主张判决书统一书写,但梅汝璈认为,有关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部分,中国人受害最深,中国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因此,这一部分理当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经过他的交涉,由这次历史性审判而形成的长达90余万字的国际刑事判决书,留下了梅汝璈代表4亿多受害中国人民写下的10多万字。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是啊,他在审判日本罪犯的过程中,用尽自己一切所能用到的方法来维护我们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他的爱国之心不就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地方吗?

在电影的过程中,日本人也有他们的爱国之心。

北野雄他是爱国的,他绝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所热爱的国家会在中国犯下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国家正处兵荒马乱之际——长岛原子弹事件刚使日本人民损失惨重,国家首领又被送上军事法庭。每一个日本青年都对外国势力充满了无限憎恨。他认为是中国给日本带来了灾难。当他知道弟弟战死在中国战场时,他更加痛恨中国,他心里的复仇的种子不断增长。当正夫告诉他弘已使他杀死的,这导致他疯狂了。偏狭的国恨家仇以及当时军国主义的过度侵害只能使他最终走向毁灭。

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相信看完这部影片,很多观众会重燃爱国之情,也相信很多观众也增加对日本人民的仇恨,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决不是影片所期望的结果。

爱国主义绝对不是无尽的仇恨,对他国的鄙视,而是要我们学习影片中梅汝傲法官在和外国势力交接中不卑不亢,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在关键时刻站起来,大喝一声:“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推荐第3篇:读后感东京审判

不能忘记的血史泪

----观《东京审判》有感

二年三班〃徐婉怡《东京审判》被称为中国人必看的一部电影,但是,在我看来,全世界的人都应该来看一看这部电影。正如电影中的主人公所说:“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这是令国人无法忘却的一段血史泪。

《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有这么一个场景特别震撼人心:在一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她于是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了,春花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这些,真实而客观,战争不仅害了中国人,同样也对他们的本国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所以这一场审判就更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们讨回血债的不仅是中国人,他们更应该向自己的国人

有一个交代。在这场审判中,我们不仅要惩罚战犯,我们更应借此敲响警钟,要远离战争,珍视和平。

当看到影片中那些个甲级战犯在审判台前仍然不可一世,神态傲人,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承认自己有罪时,我真的无比愤懑。联想到今天的日本,大摇大摆地参拜靖国神社,公然修改历史教科书,右翼势力活动猖狂,不难想见,他们虽已被国际法庭绳之以法,然而他们的阴魂依然不散。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仍然让人心寒,也许,如果可能,他们应该看看这部影片。

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

我相信,很多人看《东京审判》时,一眼就认出了明星朱孝天,却不知道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谁。今天的“栋梁”们对明星的了解远远多于历史。我们真的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我们很多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距离战争的硝烟已经太过久远,对战争的了解少得可怜。除了我们自身的原因,恐怕还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战争的宣传不够———我不是说要宣扬战争鼓动战争,而是指应当通过媒体使人们更了解战争。 记住这些名字吧:东条英机,日本法西斯魁首,内阁首相,陆军大臣,陆军大将;板垣征四郎,陆军大臣,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大将;

土肥原贤二,策划和组织“九一八”事变的主犯,陆军大将;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罪魁祸首,华中方面军司令,陆军大将;广田弘毅,侵华战争主谋之一,内阁首相;木村兵太郎,关东军参谋长,缅甸方面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武滕章,南京大屠杀主犯,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陆军中将。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名字,不是因为他们“流芳百世”,而是为了记住战争,那些苦难与耻辱。

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些伟大的中国人致敬

推荐第4篇:东京审判读后感

东京审判读后感 共有范文三篇

范文一:

《东京审判》——国人必看。为什么?冲着它的名字,想着它的内容,就足以让我、让很多国人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愤恨和爱国的冲动。就在前半个小时,我还在电影院里默默的体会着这部电影。现在,在刚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我没有做任何事,只是打开电脑,开始记录我的感受和思考。这是值得留下的记忆。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让我比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时候,几个主角义愤和激情的演说辞让我对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亲身坐在电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时候,整个过程却只有一种木漂于水的轻浮感。明知道这些历史足以让人的心感到压抑和刺痛,但是这些历史的负重却堵塞在咽喉处,缺少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力量,让这些负重瞬间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淀——然而,没有!!!整个过程中,感受不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主义以及其伴随的杀戮、血腥给人带来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国对历史事件激辩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恶受到惩罚以及和平得以彰显的快感和激动。

总而言之,缺乏——震撼力。

影片是从中国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将整个庭审过程中的一些节点作为重点,还穿插了中国记者和日本记者之间的恋情,某些日本人的觉悟,某些日本青年对战争的曲解、对中国的仇恨心态以及报复行为,日本老兵在战争后留下的阴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战争中响应国家号召被侮辱后的恐惧等等。

印象比较深的重点情节:一是庭审刚开始时梅汝?H对审判座次的据理力争;一是两醉酒日本人被美国司机开枪打死的情景;一是溥仪的作证;一是美国法官对东条英机的盘问,以及东条英机最后死硬承认如果可能还会将侵略战争继续进行的丑恶嘴脸;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弹打死时的情景;最后是对死刑进行投票的情节。

然而,让我不太满意的恰恰就是这些重点情节。这些情节并没有深化和细腻,无法让人将感情投入,甚至是我这个满怀激愤、时刻准备投入情绪的观众都无法将感情沉淀下去。整个影片中其实时刻都存在爆发点,况且有刘松仁和曾江这两个老牌的实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将这些情绪表达出来。然而,不知是编剧的原因还是导演的原因,这些情绪激动的演员却在阐述一些空洞的说辞,完全没有力度。这就好像朝你打过来一个大拳头,让你颤抖,让你恐惧,但是打到身上却没有想象得那么痛。

不知道是否导演的角度太过客观,却又极力的想用情绪来煽动观众,以至于在影片的拍摄中产生一种情绪上的矛盾。整个影片中贯穿的真实的历史胶片,以及不断出现的字幕,使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让人有一种被人搔你痒痒但是又无法发笑的难受感觉。似想爆发,却如鲠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还有一点也存在着失误,那就是整个情绪的导线都是集中在中国法官身上。中国法官力争座次问题,中国法官说服大家赞同死刑,似乎整个的审判都是中国人在主导,都是中国人在利用大多数的权力来对日本进行镇压和报复。这样容易误导观念,误导情绪。

在演员方面:首先,溥仪的出场应该是一个爆发点。在这个情节上,应该是让溥仪用平静而朴实的语气诉说让别人气愤和窝心的事实,但是溥仪的表现更像是在做秀,有很着迹的伪君子的圆滑和无赖;其次,“小偷”和尚的回忆,情绪激愤是对的,但是他回忆的内容还无法让别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颤栗,应该换个内容并且继续细腻;再次,美国律师对东条英机的盘问是很不错的一个部分,有情绪也有内容;还有就是那个日本辩护律师,让他的辩护词更为卑鄙和狡猾一点,也许效果会更好……类似的小角色还有很多,但是都有一个总体上的毛病——没有细腻和深化,只是粗线条的描绘和表演者的冲动肯定是无法让人有情感上的共鸣。

不过,这些的表演者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现都比较到位。而且,这些演员从外形到气质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比较符合,在选角上没有太大的参差,可以表扬。

另外,影片的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有不连贯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断裂的迹象。比如对东条英机审判的那个场景,镜头对准了东条英机的头顶处,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后下一个画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国律师的脸上,如果从头顶处往下推进,再缓慢过渡到律师的脸上,效果会很好。不知道导演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疏漏,显然监制和剪切的工作没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够。

总而言之,鄙人认为这部影片原本应该拍得比现在的更精彩,演员的表现总体上还是不错的,音效也还是有分量的,画面还算精致;但是剧本显然没有写到位,该入的不入,该出的倒是出的很开;导演、监制、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来,真的很平静,还会有一种很窝囊的感觉。不过,这部影片的意义以及本意还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电影这样的宣传手段将历史的真相揭露到国际社会面前。不过类似作品的后继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剧本的深度和力度问题,不要再浪费这些优秀的实力演员。

最后,考虑到配音的不真实性,鄙人觉得还是再重看一遍原声片比较好,也许没有加工过的声音会比配音后的更有震撼力。

东京审判读后感 范文二: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梅汝傲的名言。

其实那段历史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就不会不知道。刚刚从电影院看完《东京审判》,耳边还回响着梅汝傲那些激昂的话。

第一次让我震撼的,是当所有法官,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国以后,梅汝傲把本子一关,头也不回的离开会议室。从梅汝傲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但是梅汝傲也有过无奈,有过彷徨,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抽着烟,虽然他用“威胁”的方式,来说服大家,必须证明中国的位置,但是命运,不一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最后的胜利,当然是属于梅汝傲的。所有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的坐在了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对战犯实行不实行死刑的时候,梅汝傲把一杯水砸碎在地上,开始了他的说服工作。当他打开信封里的投票纸,把笔拿起来,在“YES”上重重的勾了一个圈,然后把投票纸放回信封里,叠好信封,最后投入投票箱。这是他作为中国法官,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当最后的票数为5比5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紧张了,其中也包括梅汝傲。当最后从主法官口中念出“YES”的时候,梅汝傲胜利了,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如释重负。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

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不错,特别是在军事法庭里的戏,那种刷的声音,很有震撼力。那几个日本演员,真的演的很好,坐在我旁边的几位老人家,都说他们像真人。松哥演当然一个字形容“棒”。几乎全部的英文台词,虽然我听不懂讲什么(当然,下面有中文翻译),但是能听的出,松哥花了很大的时间在这方面。不过唯一的缺憾就是,里面松哥只有的几句中文,是用的配音,配音人的声音,本人不敢恭维。

东京审判个人觉得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如果对那段历史不了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不足的就是,内容还不够多,可能因为时间关系,很多东西,只能走马观花,不能把东京审判全部呈现在大家面前。《东京审判》无法承受之重:对日本右翼说“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不可忽视的篇章: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开庭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战犯,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开庭818次,法庭纪录4.8万余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证据40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荒木贞夫等16人被判终身监禁,东乡茂德等2人被判有期徒刑(其他其3人或病死或发疯),史称“东京审判”。时隔60年后,青年导演高群书将此事件搬上荧幕,《东京审判》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话题。

从整体来看,《东京审判》是部大历史小架构的影片。影片以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位日本战犯艰难的审判过程为大背景,重现各国法官和检察官等国际法律人士经过漫长的努力、权衡后将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二战元凶送上绞刑架上的历史,由此构成了影片的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影片隐去了远东大审判时世界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际会,缺少时代的宏图壮卷,将故事仅仅设定在法庭、会议室、酒店、芳子家等有限的空间展开,重中之重的法庭对峙与辩论虽然有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震憾效果,但运镜比较单一,反复采用淡出淡入的切换。

在剧情的设计上,影片穿插了《大公报》记者肖南和日本姑娘和田芳子、日本青年北野雄一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构成了影片的辅线,通过各个人物最终的命运,完成对政治战争的诘问与反思。山口正夫的妹妹山口缨子响应政府号召从军服务却成了日本侵华军人泄欲的工具,北野雄一的弟弟本来是一个纯洁的小孩却变成了杀人魔王,山口正夫战后人性复现自杀未遂却死于日本民族激进分子枪下,战争令和田芳子为情所困最终死在喜爱自己的人的枪下,所有这些将战争对平民百姓的戕害和对社会的荼毒表现得极为透彻。

不过,对于《东京审判》这样一部带有强烈民族色彩和浓厚政治话题的影片来说,从人文思想作出分析显然不如挖掘与影片相关的现实和历史更具有价值。

首先,影片辅线中的数个人物具有现实的象征意义。他们看似与常人无异,实则可看作是当今日本国内多种对华势力(团体、派别)的代表。谢君豪饰演的日本愤青北野雄一充满着对中华民族的仇恨,大和民族狭隘的怒火甚至让他丧失了起码的理智与人性,这与当今在日本国内兴风作浪、煽动仇华情绪、散布反华论调的“大日本诚流社”、“大日本同志会”、“日本关东军”、“防共挺身队”、“忧志会”等右翼团体的所作所为血脉相承。曾志伟扮演的山口正夫是一个战后返回日本的参战军人,目睹并亲身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平民的屠杀,战争消烟渐渐散去后未泯灭的人性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反思自己的罪行和错误,甚至面对中国人下跪谢罪,此类人因反省战争而对中国人有负罪心态,因而在后来致力于中日友好,成为当今对华友好派别的一部分。酒店中的女店员是世代期求中日友好、排斥和远离政治战争的日本人民的代表,他们同样受着极端右翼分子的误导与威胁。

观影前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远东大审判”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华民族半个世纪抗击日本侵略的总结陈词,对于这么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题材为什么直到今日得以以光影的形式呈现呢?仔细分析,《东京审判》实际上是中日关系发展现状的一种影视化的历史诉求。

回顾逝去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并没有出现以影视形式再现这一题材的时机与需求。新中国成立之后,与社会主义改造、打破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农村联产承包、国企改革等国内大势对应的是中日民间交流的不断加强、中日正式建交、中日关系良势发展、高层互访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在抗日题材的影视方面基本上延承的是政治意识主导下的样板戏:“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等。即使是近些年“意识形态之手”放松了对艺术创造的政治管束后,中国电影人关注的依然是诸如《太行山》之类的抗日战争本身的题材,对于“东京审判”这样具有历史定论定性的题材一直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小泉内阁的上台,日本保守右翼势力日益猖獗。从日本政府炒作停止向中国经援,挑起与中国东海石油之争,到日本高官散布中国威胁论,呼应美国反对欧盟对华武器解禁;从日本给予李登辉入境签证到日美发表联合声明“协防台湾”;从日本政府接管钓鱼岛灯塔,到政府审定的美化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与慰安妇的存在之教科书出炉;从日本官员散布中日战争是“由于中国挑衅”而爆发的论调,到日本众议院通过执政党提出的“战后60周年决议”,公然将“殖民统治”和“侵略行为”词句删除;这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恶意挑衅,为中日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在中华大地上从民间到官方有了再一次需要让日本人正视那段侵华历史的心理情绪与需求。于是,针对日本官员公然否定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之公正性的电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所以说,《东京审判》无疑是顺应大势和满足民族内心渴望的时代作品。导演为此也将重点放在审判本身,通过对国际检察团与日本战犯及其律师团针锋相对的辩论的影视化还原,以铁一般的证据证明远东大审判结果的合理性和历史真相的不容否认性。不难看出,当代日本右翼势力所持的论据与六十年前日本战犯与律师团的言词大同小异,在影片中驳倒后者也就是在现实中对前者的有力批驳。

《东京审判》以审判战犯为核心和基础,最终将立足点放在了日本政要与“靖国神社”这一现实关系之上。影片最后以字幕的形式交待了“东京审判”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对于日本战犯的种种“处理结果”,清清楚楚道出了将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灵位移到靖国神社的事实。很显然,这是对小泉不顾中国反对一次又一次地参拜“靖国神社”的回击:历史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东条英机等人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是杀害中国平民的罪人,作为政府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自然是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狂妄举动。

不论是导演身负重债拍片的义举,还是影片所承载着的民族意愿,不论影片本身激情四溅的法庭论战,还是影片再现无法忘却历史的艺术价值,《东京审判》都是一部值得让观众送上掌声的电影。但是,对于那段沉痛的历史来说,仅仅靠《东京审判》这样的影片是远远不能承载的,它(们)远远不能真正让大和民族认清历史的真相,远远不能让大和民族反思过往的淘天罪行。

今年5月2日,日本《朝日新闻》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日本人不知道东京审判的内容;在20岁至30岁这一年龄层,10人中只有1人知道;有17%受访者根本没听说过东京审判。这是多么令中国百姓惊愕的结果,这又是多么令中国人民沮丧的现实?在我们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痕,却在伤痛制造者的后代们中间是那么的无足轻重?日本人对于侵华历史的冷漠从重可见一斑。对于连“东京审判”都不知道的日本民众,一部名为《东京审判》的电影又怎么会让其正视过往的历史?又怎么能让其相信远东大审判的公正性呢?

再看看当前小泉对华的强硬政策,如果说以前选择8月13号或17号参拜“靖国神社”还算有所顾及的话,那么今年一意孤行地提前于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完全是对受害国赤裸裸的蔑视与挑衅。在中日两国关系陷入建交以来的最低谷时,我们怎能企求用一部电影去换回日本人正视历史的态度呢?以何种态度何种理念对待日本这样一个为“耻感文化”所误导的近邻,也是每个中国人在看完《东京审判》后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审视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大陆学生和数位台湾学生留学日本,在历史课上,日本教员提出了甲午战争的合理性,数位台湾学生沉默不言,大陆学生却与教员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并怒而出走,自此再也不上历史课,谁料学期末考试,数位台湾学生成绩都不合格,大陆学生却顺利通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人自卑、变态、欺软怕硬的心理。除此之外,相信大家都还能清楚地记得小泉在2005年5月9日世界各国政要参加的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上紧跟美国总统布什时的奴才嘴脸。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名著《菊与刀》中深入分析了日本民族的精致心灵和侵略意识两大特征。事实上,臣服强者欺凌弱者同样是大和民族的本性。大唐盛世时期,日本人谦虚向中国学习,敬大唐如师长;20世纪美国主宰地球成为“世界的警察”,日本人唯美是从,甘作小弟。即便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主战场在中国,战后(乃至今天)相当部分日本人如《东京审判》中醉酒的两个日本军人挑衅梅汝璈时所言:“支那猪,我们是被美国打败的,不是你们中国!”

如今的日本政坛已是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中国人民要捍卫民族尊严,让日本人真正承认、彻底反思侵华历史,唯一的方法就是将自己塑造成象美国一样的国际巨人。因为,唯有强者才能让日本低头并屈服。如何成为国际巨人,伟人早已告诉我们唯一的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

谢晋老先生认为:《东京审判》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的确如此。《东京审判》关乎的是一段中华民族不可也无法忘却的记忆,是每个中国人必须牢记的历史。但是,电影无法承受历史与现实之重,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们更应该清楚怎样才能阻止历史悲剧重演!

东京审判读后感 范文三:

使我能得见此片。片子结构紧凑,情节曲张有度,伴随着富有吸引力的画外音,将我们带到那个错综复杂的时刻。

影片以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为开始(心里暗爽),便很快进入了一个小高潮,梅法官和肖南外出是遇到两个喝醉酒的前日本军人,他们不停的叫嚣着,“是美国人打败了我们”“支那猪滚出我们的国家”,并向手拿枪支的司机挑衅,被忍无可忍的司机当场击毙,这只是一个开端,却非常巧妙的揭示了当时问题的复杂。日本军人和民众对中国的蔑视和敌视必然会给审判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何况我们的检查组只有几个人。

果然,在随后的发展中,日本的庞大的辩护律师团发出了挑衅,置疑远东国际法庭法官的合法性,要求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法院进行审理,如此的无视国际法则,即使美国庭长都无法容忍,勃然大怒,援引盟国最高指示强行压制了日本的气焰。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法官们马上又面临了又一块硬骨头,被告席上的日本战犯拒绝认罪,或装疯卖傻(火大的很),或一言不发,或强词夺理,丫丫的,这些家伙要是坐在我面前,我非有枪毙了他们,没枪掐死他们不可。幸好我们的检查官和大律师皆百战精英,以确凿的证据,犀利的言辞,灵活的语术将这些粪坑里的石头一一砸碎,看着他们低下昂起的头颅,着实大快人心。

那个环境轻松的小酒馆,那个极端困惑迷茫的北野雄一,那个喊着“狗日的日本鬼子”的和田正夫,那个倒在枪口下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千叶,以及那个和田正夫杀掉的从未出现的北野弘二,让人愤怒,让人思索,让人感慨,让人悲凉。

进入判决阶段,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紧紧揪住了我的心。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YES”“YES”“YES”“YES”,MY GOD!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有一刻我会喜欢这GNY的英语。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名字:土肥原贤

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记住并永远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后人。

而今,这些曾经给中国人民,给亚洲人民造成深重苦难,巨大损失的恶魔们却被供奉到了日本的靖国神社,供其朝拜,这种公然给战争罪犯招魂的行径是对正义的亵渎,公理的践踏,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警惕那曾经肆虐在我们家园的野兽再次回魂,危害世人。老少爷们们,鼓起勇气,澎湃血液,随时准备给那些野兽以致命的一击吧!

推荐第5篇:《东京审判 》读后感

观看《东京审判》有感

这部影片以肖南和梅汝璈为主线,法庭上日本律师与国际法庭律师的对决为主要情节发展,以一个日本家庭对日侵略战争的逐渐认识其本质并且情感逐渐发生变化为主要视线,揭露了日为外发动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的罪恶。

在这部影片中,本以为肖南会是一名舌战群雄的律师,没想到他只是整个故事的看客,通过了他,把日本的侵略战争和一个平凡的日本家庭联系起来。在这个家庭中,有以下成员:雄一,弘二,缨子,坂田君,芳子。弘二随部队去华,参与侵华战争,战争结束后,弘二杳无音信,缨子也去华参与战争服务大队,战争结束后也杳无音信。对此,雄一,一度以为是中国侵害了日本,对中国人有极大偏见,这也是广大日本人的一个认识误区,例如,日本两个士兵遇到肖南和梅汝璈开车过来时,用酒瓶砸车,还一直谩骂中国人,后来发生了冲突,两个日本人被一个外国司机击毙。不是战争,却仍有死亡出现,结果让人痛心。两个日本人死后,他们家人伤痛欲绝的哭声,让我也产生一丝悲恸之感,任何一人的生命,在他降世时,他并不完全属于自己,他还属于他的家人,他的朋友,甚至他个国家。因此,日本侵华战争,在南京屠杀的三十多万中国人,不仅仅是三十多万人的不幸,辐射出来的是一个民族一个人国家的悲伤。

后来缨子回来了,她一度精神失常,因为在华她见识到了日本军的罪恶,而这些罪恶竟然也降临到了她一个日本女人身上。这时,雄一的情感出现了一丝波澜,但民族情感还是让他更愿意相信是中国伤害了日本,而不是日本揉虐了中国。

在后来,坂田君回来了(即他们的大哥),坂田君看到肖南他们后,二话不说,直接下跪在他们面前,大声喊道“该死的日本鬼子”,一个日本人在骂他们的军官士兵,可见日本在华犯下的罪行对他的震撼有多大。随后而来的雄一目睹了这一幕,他情绪再也不能平静了,他深深的反思,内心一直有两股势力在冲突,一是日本错了,二是日本是对的,他深陷烦恼中。

再后来,一道消息传来,他再也不能平静了,因为他的兄弟弘二已被证实死了。他要去弄清事实的真相,于是他在法庭上旁观国际法庭对日本的审判。当日本被爆出一个又一个残暴的罪恶,当日本主要战犯在舌战中一个又一个被控诉得低下头颅时,当一名日本军官被提问:“如果,日本没有被制裁,你们都被无罪释放,你们还会不会发动侵略战争?”,如果有理智的人,肯定会给出一个否认的答案,可是这个日本军官沉思一会儿后,给出一个爆炸性的答案“是的,我会的”,整个法庭再也不能平静了,雄一也不能平静了,他听到了自己不想听的答案。内心的两股势力交锋到了白热化,最后强烈的民族情感让他失控了。他用枪指着昔日的中国朋友,肖南。而,他的哥哥坂田君此时爆出一个让他彻底疯狂的秘密。他的哥哥说,弘二是他杀的,弘二在没参与战争之前是一个多么纯洁的孩子,可是在侵华战争时,他却失去了人性,失去了情感,像魔兽,时时刻刻准备伤害别人,为避免他做出更多伤天害理的事,于是把他杀了。雄一,越听越激动,一切都朝着自己的对立面发展,而这一切时时刻刻在拉扯着自己的神经,此时他彻底走火入魔了,他用枪指着自己的哥哥,按上了扣板。哥哥死了,随后,他用枪准备杀了肖南,他的姐姐却为肖南挡了一枪,离开了人世.......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却因为战争最后变得支离破碎。或许没有战争,肖南和芳子会成为夫妻,雄一和肖南也会是好朋友,这一个日本家庭和和睦睦地过日子。可是战争改变了一切,我们诉控战争,我们爱好和平,只因战争会造成伤害,只因战争,让美好的生活处于迷雾之中。

推荐第6篇:东京审判读后感

东京审判读后感

(一)

在中国漫长而又悠久的历史中,其中有一段历史深深的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在那段日子里,多少爱国人士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希望挽救自己的国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罪行,最终,在二战结束后对战犯的审判中付出了他们该付出的代价。《东京审判》记录了这一审判过程。

《东京审判》是在一种沉重而肃穆的气氛中缓缓揭开了序幕,黑底白字,简洁而富有历史的韵味,主人公那深沉的声音,带着我们走近了那段仿佛已经在记忆中淡去封尘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场对战争罪犯的审判随即开始。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来自美、中、苏、法、英、的11名法官相继奔赴东京。受当时国民政府委任,梅汝璈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大公报》记者肖楠随行报道此次审判。1946年4月19日,审判正式开始。审判过程中,日本辩护律师团副团长广濑一郎公开置疑所有法官的资格,其疯狂和嚣张令法官们震惊。7月5日,审判继续开庭,面对山口正夫的缄默,国际检察局亮出神秘王牌,前日军陆军省兵务局局长田中隆吉和清末代皇帝溥仪的相继出庭,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让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一系列日本侵华事实和分裂中国的阴谋浮出水面。血的证据面前,东条英机、土肥原贤

二、板垣征四郎等战犯心惊肉跳,度日如年。南京大屠杀作为单独单元进行审判。松井石根极力狡辩、抵赖、推卸、否认,中国检查组当庭展示搜集到的证据,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事实在世人面前展现,让包括和田芳子在内的日本人陷入信仰坍塌的痛苦之中。土肥原贤二以他多年做特务头子积累的经验,利用英美法系的漏洞保持沉默,使得检察团及法官们无从下手。板垣征四郎在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倪征燠面前低下了头颅;东条英机在季南面前彻底溃败。东条英机失利的消息传遍日本,被仇恨吞噬的北野杀害哥哥正夫、妹妹芳子,最终在肖楠的手里熄灭仇恨的火焰。审判因量刑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

法官座次安排是中方法官代表梅汝璈体现维护民族荣辱,体现他爱国的第一件事。各同盟国也许根本就没想到中方会因座次安排此事提出异意,并且会据理力争。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社会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他们以为安排中方代表参加就已经是对中国的厚待了,而且还没把中国安排在苏联代表旁边,这是很全面的考虑了。梅汝璈第一次提出异意时,用的是很平和的态度,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法官团重视这个安排来表现对所有战胜国的尊重。第二次宣布座次的会议前,法官团秘书通知梅汝璈准时并着正式法官袍参加会议时,他的凝思表现出他对公正安排的怀疑。果不其然,维持原来的安排。这次,梅汝璈用行动表达了他的抗议,用力地合上笔记本,决断地起身离席,留下满场的谔然。韦博爵士追出向梅汝璈解释,梅汝璈慷慨激昂地表达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受的苦难最多、时间最长、损失最大,而且按照日本投降签署次序来安排座次也是最公平的。他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欲退出预演,以示抗议。即使这样一个小问题,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座位的安排,也象征着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及对死去的数百万亡灵的哀悼。韦博以这只是彩排供媒体拍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决定及中美关系来试图打压梅汝璈,他没有放弃、没有屈服于权势,他说的“如果这些照片和报道传回国内,我的软弱令国人蒙耻”、“我对这是麦克阿瑟的决定表示怀疑”及“我会向我的政府申请,如果不获批准,我将自行辞职”充分表现了他维护国家尊严、民族荣辱的坚持。他是中国的法官,意味着他要为中国做到一名法官应该做到事,尽到他的责任。梅汝璈这个11人的法官团中最瘦小的法官,令所有其他法官对其肃然起敬。从梅汝傲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也体现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他始终维护着自己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所以在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的坐在了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在法庭最后环节的工作——判决书的书写问题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凛然正气和爱国之心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和尊严。当时,有人主张判决书统一书写,但梅汝璈认为,有关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部分,中国人受害最深,中国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因此,这一部分理当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经过他的交涉,由这次历史性审判而形成的长达90余万字的国际刑事判决书,留下了梅汝璈代表4亿多受害中国人民写下的10多万字。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是啊,他在审判日本罪犯的过程中,用尽自己一切所能用到的方法来维护我们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他的爱国之心不就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地方吗?

在本书中,日本人也有他们的爱国之心。

北野雄他是爱国的,他绝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所热爱的国家会在中国犯下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国家正处兵荒马乱之际——长岛原子弹事件刚使日本人民损失惨重,国家首领又被送上军事法庭。每一个日本青年都对外国势力充满了无限憎恨。他认为是中国给日本带来了灾难。当他知道弟弟战死在中国战场时,他更加痛恨中国,他心里的复仇的种子不断增长。当正夫告诉他弘已使他杀死的,这导致他疯狂了。偏狭的国恨家仇以及当时军国主义的过度侵害只能使他最终走向毁灭。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相信看完这部影片,很多观众会重燃爱国之情,也相信很多观众也增加对日本人民的仇恨,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决不是影片所期望的结果。

爱国主义绝对不是无尽的仇恨,对他国的鄙视,而是要我们学习影片中梅汝傲法官在和外国势力交接中不卑不亢,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在关键时刻站起来,大喝一声:“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东京审判读后感

(二)

日本发动的法西斯战争,不仅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日本国民带来了深久的隐痛。战争就像一个怪兽,吞噬着生命、荣誉、国土,也在吞噬着热血和理想。如今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人们淡忘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中日八年战争,看了《东京审判》并不是要我们引起我们对日本的仇恨,而是告诉我们事实,让我们记住历史,接受教训,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生活。

虽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还是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在审判开始,关于各国法官座次排序的时候,中国被排在了美国英国之后,然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抗战时间最长,牺牲最大,应该排在第二位,而不是在英国之后。

在面对卫勃庭长说:“这次审判是采用英美体系,对于这次审判是件愉快的事情”,梅汝璈博士据理力争说:“这是国际法庭,并不是英美法庭。我来东京不是为了愉快,我的祖国,遭受日本侵略长达五十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审判日本战犯,是一件严肃、沉重的任务,绝不是愉快的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打过霸权主义的存在,大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着政治。所以我们要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这样在政治上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梅汝璈博士的据理力争为中国赢得的不仅仅是面子,更是尊严。()这其实是对中国的一种侮辱,梅汝璈博士据理力争,争得第二的位置,挣得其实不是位置,而且不仅仅是面子,更是中国的尊严,更是对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肯定。

广濑一郎作为东条英机的辩护律师,在上庭的时候提出要求庭长卫勃回避本次审判,而且对法庭上的所有的法官的资格提出异议,认为这次审判完全依据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和偏见,依据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民间感情来主宰这些曾经为亚洲和平和共同繁荣呕心沥血的公务人员的生命,对法庭的公正性严重质疑,也为法律的尊严感到悲哀。还说日本同中国之间的战争只是兄弟间的争吵。我想他是多么愚蠢,竟然把那么残酷的战争说得那么轻松。那么多的人命在他的眼里似乎一文不值,这样的人又是多么的可悲,一点都不懂得对生命的敬畏。也许是他们受军国主义、大日本主义、天王主义的毒太深,但无论如何战争是错误的,他们应该承认而不是狡辩。

在《东京审判》过程中,在问到发动这场法西斯战争是否有罪的时候,土肥原贤

二、板恒征四郎等等一声声无罪,在我耳边环绕很久都无法散去,一声声无罪,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我想他们怎么这么顽固不化,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还认为自己没有错,认为自己做的很正确。对待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手软,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我对审判中东条英机的话语记得最深刻,他说,日本帝国的政策乃至当年合法,其职位的官吏所奉行的方针,不是侵略也不是剥削,只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程式列事。他还说如果他和他的同僚无罪释放的话,他还会继续发动战争。看到这里不仅心里生气,而且有点担心。生气的是日本竟然把发动这场战争说成是正义的,好像他们受审判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现如今,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战争,参拜靖国神社等等。日本的各种动画片、电影进驻中国,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意识,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而如今中国却很少有人记得那八年的战争,中国对这方面的教育业越来越少。现如今的中国人沉浸在各种娱乐之中,各地大办娱乐节目,其实这会麻痹中国人的意识。作为当下大学生的我,其实以前也不是很了解这段历史,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好好了解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的教育也应该更加重视那段历史的教育,接受经验教训。

书本开头通过梅汝璈博士给我们描述了战后横滨和东京的凄凉落寞的惨象。横滨和东京所有的工厂都被炸毁,街道也都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受伤的民众。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杀死了日本十多万民众。美国在东京投下两千五百万吨的汽油弹,炸死东京八万多人。在中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烧杀抢掠,在南京杀了30多万普通民众和士兵,中国总共死了三千五百多万人,无数的地方被毁灭,成为一片废墟。从以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发动的这场法西斯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不仅是对中国的灾难,对于日本来说也是巨大的灾难。这给我以巨大的震惊,我知道利益是战争的目的,但是生命不应该比利益更重要吗?生命不应该比利益更值得敬畏吗?生命不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吗?难道在他们眼里生命就那么不值钱吗?我始终坚信生命永远不应该被利益所代替。

正如梅汝璈博士说的:“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我并不是提倡我们要记恨日本人民,要报复他们,但是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不应该止步不前,要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教训,绝对不能让历史重演。

东京审判读后感

(三)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有这么一个场景特别震撼人心:在一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她于是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了,春花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这些,真实而客观,战争不仅害了中国人,同样也对他们的本国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所以这一场审判就更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们讨回血债的不仅是中国人,他们更应该向自己的国人有一个交代。在这场审判中,我们不仅要惩罚战犯,我们更应借此敲响警钟,要远离战争,珍视和平。

《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

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些伟大的中国人致敬。

推荐第7篇:东京审判读后感

东京审判读后感更多相关范文>>东京审判读后感共有范文三篇范文一:《东京审判》——国人必看。为什么?冲着它的名字,想着它的内容,就足以让我、让很多国人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愤恨和爱国的冲动。就在前半个小时,我还在电影院里默默的体会着这部电影。现在,在刚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我没有做任何事,只是打开电脑,开始记录我的感受和思考。这是值得留下的记忆。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让我比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时候,几个主角义愤和激情的演说辞让我对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亲身坐在电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时候,整个过程却只有一种木漂于水的轻浮感。明知道这些历史足以让人的心感到压抑和刺痛,但是这些历史的负重却堵塞在咽喉处,缺少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力量,让这些负重瞬间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淀——然而,没有!!!整个过程中,感受不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主义以及其伴随的杀戮、血腥给人带来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国对历史事件激辩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恶受到惩罚以及和平得以彰显的快感和激动。

总而言之,缺乏——震撼力。

影片是从中国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将整个庭审过程中的一些节点作为重点,还穿插了中国记者和日本记者之间的恋情,某些日本人的觉悟,某些日本青年对战争的曲解、对中国的仇恨心态以及报复行为,日本老兵在战争后留下的阴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战争中响应国家号召被侮辱后的恐惧等等。

印象比较深的重点情节:一是庭审刚开始时梅汝?H对审判座次的据理力争;一是两醉酒日本人被美国司机开枪打死的情景;一是溥仪的作证;一是美国法官对东条英机的盘问,以及东条英机最后死硬承认如果可能还会将侵略战争继续进行的丑恶嘴脸;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弹打死时的情景;最后是对死刑进行投票的情节。

然而,让我不太满意的恰恰就是这些重点情节。这些情节并没有深化和细腻,无法让人将感情投入,甚至是我这个满怀激愤、时刻准备投入情绪的观众都无法将感情沉淀下去。整个影片中其实时刻都存在爆发点,况且有刘松仁和曾江这两个老牌的实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将这些情绪表达出来。然而,不知是编剧的原因还是导演的原因,这些情绪激动的演员却在阐述一些空洞的说辞,完全没有力度。这就好像朝你打过来一个大拳头,让你颤抖,让你恐惧,但是打到身上却没有想象得那么痛。

不知道是否导演的角度太过客观,却又极力的想用情绪来煽动观众,以至于在影片的拍摄中产生一种情绪上的矛盾。整个影片中贯穿的真实的历史胶片,以及不断出现的字幕,使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让人有一种被人搔你痒痒但是又无法发笑的难受感觉。似想爆发,却如鲠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还有一点也存在着失误,那就是整个情绪的导线都是集中在中国法官身上。中国法官力争座次问题,中国法官说服大家赞同死刑,似乎整个的审判都是中国人在主导,都是中国人在利用大多数的权力来对日本进行镇压和报复。这样容易误导观念,误导情绪。

在演员方面:首先,溥仪的出场应该是一个爆发点。在这个情节上,应该是让溥仪用平静而朴实的语气诉说让别人气愤和窝心的事实,但是溥仪的表现更像是在做秀,有很着迹的伪君子的圆滑和无赖;其次,“小偷”和尚的回忆,情绪激愤是对的,但是他回忆的内容还无法让别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颤栗,应该换个内容并且继续细腻;再次,美国律师对东条英机的盘问是很不错的一个部分,有情绪也有内容;还有就是那个日本辩护律师,让他的辩护词更为卑鄙和狡猾一点,也许效果会更好„„类似的小角色还有很多,但是都有一个总体上的毛病——没有细腻和深化,只是粗线条的描绘和表演者的冲动肯定是无法让人有情感上的共鸣。

不过,这些的表演者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现都比较到位。而且,这些演员从外形到气质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比较符合,在选角上没有太大的参差,可以表扬。

另外,影片的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有不连贯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断裂的迹象。比如对东条英机审判的那个场景,镜头对准了东条英机的头顶处,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后下一个画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国律师的脸上,如果从头顶处往下推进,再缓慢过渡到律师的脸上,效果会很好。不知道导演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疏漏,显然监制和剪切的工作没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够。

总而言之,鄙人认为这部影片原本应该拍得比现在的更精彩,演员的表现总体上还是不错的,音效也还是有分量的,画面还算精致;但是剧本显然没有写到位,该入的不入,该出的倒是出的很开;导演、监制、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来,真的很平静,还会有一种很窝囊的感觉。不过,这部影片的意义以及本意还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电影这样的宣传手段将历史的真相揭露到国际社会面前。不过类似作品的后继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剧本的深度和力度问题,不要再浪费这些优秀的实力演员。

最后,考虑到配音的不真实性,鄙人觉得还是再重看一遍原声片比较好,也许没有加工过的声音会比配音后的更有震撼力。东京审判读后感范文二:“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梅汝傲的名言。其实那段历史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就不会不知道。刚刚从电影院看完《东京审判》,耳边还回响着梅汝傲那些激昂的话。第一次让我震撼的,是当所有法官,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国以后,梅汝傲把本子一关,头也不回的离开会议室。从梅汝傲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但是梅汝傲也有过无奈,有过彷徨,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抽着烟,虽然他用“威胁”的方式,来说服大家,必须证明中国的位置,但是命运,不一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最后的胜利,当然是属于梅汝傲的。所有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的坐在了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对战犯实行不实行死刑的时候,梅汝傲把一杯水砸碎在地上,开始了他的说服工作。当他打开信封里的投票纸,把笔拿起来,在“YES”上重重的勾了一个圈,然后把投票纸放回信封里,叠好信封,最后投入投票箱。这是他作为中国法官,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当最后的票数为5比5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紧张了,其中也包括梅汝傲。当最后从主法官口中念出“YES”的时候,梅汝傲胜利了,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如释重负。“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不错,特别是在军事法庭里的戏,那种刷的声音,很有震撼力。那几个日本演员,真的演的很好,坐在我旁边的几位老人家,都说他们像真人。松哥演当然一个字形容“棒”。几乎全部的英文台词,虽然我听不懂讲什么(当然,下面有中文翻译),但是能听的出,松哥花了很大的时间在这方面。不过唯一的缺憾就是,里面松哥只有的几句中文,是用的配音,配音人的声音,本人不敢恭维。东京审判个人觉得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如果对那段历史不了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不足的就是,内容还不够多,可能因为时间关系,很多东西,只能走马观花,不能把东京审判全部呈现在大家面前。《东京审判》无法承受之重:对日本右翼说“不”„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不可忽视的篇章: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开庭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战犯,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开庭818次,法庭纪录4.8万余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证据40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荒木贞夫等16人被判终身监禁,东乡茂德等2人被判有期徒刑(其他其3人或病死或发疯),史称“东京审判”。时隔60年后,青年导演高群书将此事件搬上荧幕,《东京审判》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从整体来看,《东京审判》是部大历史小架构的影片。影片以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位日本战犯艰难的审判过程为大背景,重现各国法官和检察官等国际法律人士经过漫长的努力、权衡后将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二战元凶送上绞刑架上的历史,由此构成了影片的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影片隐去了远东大审判时世界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际会,缺少时代的宏图壮卷,将故事仅仅设定在法庭、会议室、酒店、芳子家等有限的空间展开,重中之重的法庭对峙与辩论虽然有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震憾效果,但运镜比较单一,反复采用淡出淡入的切换。在剧情的设计上,影片穿插了《大公报》记者肖南和日本姑娘和田芳子、日本青年北野雄一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构成了影片的辅线,通过各个人物最终的命运,完成对政治战争的诘问与反思。山口正夫的妹妹山口缨子响应政府号召从军服务却成了日本侵华军人泄欲的工具,北野雄一的弟弟本来是一个纯洁的小孩却变成了杀人魔王,山口正夫战后人性复现自杀未遂却死于日本民族激进分子枪下,战争令和田芳子为情所困最终死在喜爱自己的人的枪下,所有这些将战争对平民百姓的戕害和对社会的荼毒表现得极为透彻。不过,对于《东京审判》这样一部带有强烈民族色彩和浓厚政治话题的影片来说,从人文思想作出分析显然不如挖掘与影片相关的现实和历史更具有价值。首先,影片辅线中的数个人物具有现实的象征意义。他们看似与常人无异,实则可看作是当今日本国内多种对华势力(团体、派别)的代表。谢君豪饰演的日本愤青北野雄一充满着对中华民族的仇恨,大和民族狭隘的怒火甚至让他丧失了起码的理智与人性,这与当今在日本国内兴风作浪、煽动仇华情绪、散布反华论调的“大日本诚流社”、“大日本同志会”、“日本关东军”、“防共挺身队”、“忧志会”等右翼团体的所作所为血脉相承。曾志伟扮演的山口正夫是一个战后返回日本的参战军人,目睹并亲身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平民的屠杀,战争消烟渐渐散去后未泯灭的人性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反思自己的罪行和错误,甚至面对中国人下跪谢罪,此类人因反省战争而对中国人有负罪心态,因而在后来致力于中日友好,成为当今对华友好派别的一部分。酒店中的女店员是世代期求中日友好、排斥和远离政治战争的日本人民的代表,他们同样受着极端右翼分子的误导与威胁。观影前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远东大审判”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华民族半个世纪抗击日本侵略的总结陈词,对于这么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题材为什么直到今日得以以光影的形式呈现呢?仔细分析,《东京审判》实际上是中日关系发展现状的一种影视化的历史诉求。回顾逝去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并没有出现以影视形式再现这一题材的时机与需求。新中国成立之后,与社会主义改造、打破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农村联产承包、国企改革等国内大势对应的是中日民间交流的不断加强、中日正式建交、中日关系良势发展、高层互访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在抗日题材的影视方面基本上延承的是政治意识主导下的样板戏:“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等。即使是近些年“意识形态之手”放松了对艺术创造的政治管束后,中国电影人关注的依然是诸如《太行山》之类的抗日战争本身的题材,对于“东京审判”这样具有历史定论定性的题材一直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小泉内阁的上台,日本保守右翼势力日益猖獗。从日本政府炒作停止向中国经援,挑起与中国东海石油之争,到日本高官散布中国威胁论,呼应美国反对欧盟对华武器解禁;从日本给予李登辉入境签证到日美发表联合声明“协防台湾”;从日本政府接管钓鱼岛灯塔,到政府审定的美化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与慰安妇的存在之教科书出炉;从日本官员散布中日战争是“由于中国挑衅”而爆发的论调,到日本众议院通过执政党提出的“战后60周年决议”,公然将“殖民统治”和“侵略行为”词句删除;这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恶意挑衅,为中日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在中华大地上从民间到官方有了再一次需要让日本人正视那段侵华历史的心理情绪与需求。于是,针对日本官员公然否定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之公正性的电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所以说,《东京审判》无疑是顺应大势和满足民族内心渴望的时代作品。导演为此也将重点放在审判本身,通过对国际检察团与日本战犯及其律师团针锋相对的辩论的影视化还原,以铁一般的证据证明远东大审判结果的合理性和历史真相的不容否认性。不难看出,当代日本右翼势力所持的论据与六十年前日本战犯与律师团的言词大同小异,在影片中驳倒后者也就是在现实中对前者的有力批驳。

推荐第8篇:东京审判读后感(定稿)

东京审判读后感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梅汝璈的名言。

然而那段历史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就不会不知道。刚刚从电影院看完《东京审判》,耳边还回响着梅汝璈那些激昂的言语。 那些言语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尊崇,为之震撼!

第一次的撼,是当所有法官,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国以后,梅汝璈把本子一关,头也不回的离开会议室。从梅汝璈透露出来的是中国人的骨气,是勇于面对勇于坚持的不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是的,梅汝璈也曾有过无奈,有过彷徨,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抽着烟,虽然他用“威胁”的方式,来说服大家,必须证明中国的位置,但是命运,不一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是,面对困难身处绝境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因为“打不死老子你,老子就要站起来”!正因为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站起来了,他坚持了,坚持到了最后,坚持到了胜利!当梅汝璈走到外国法官中间的时候,他坚定地坐了自己的位置,那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位置上。那一刻他会心的笑了,他胜利了!那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胜利,更是属于我们伟大祖国的胜利!

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对战犯实行不实行死刑的时候,梅汝璈把一杯水砸碎在地上,开始了他的说服工作。是的,面对再次的困难他没有退缩,面对外国法官的态度和观点他没有失去理智。他以极其理智的方式个个击破,个个说教。他没有过多的话语,仅仅在“YES”上重重的勾了一个圈,然后把投票纸放回信封里,叠好信封,最后投

入投票箱。这是他作为中国法官,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当最后的票数为5比5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紧张了,当然也包括梅汝璈。当从主法官口中念出“YES”的时候,梅汝璈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如释重负。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璈所说的一句话。是的,他尽力了,也完成了祖国交给他艰巨的任务。他没有让祖国失望,没有让祖国受辱,他完美的完成了祖国人民交给他的心愿!

历史已经过去,但历史的精神却永不消灭,那种“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来”的精神是不会改变的!那是民族的精华,时间不会使它掉色的。他会像那天空的太阳,用它的荣光照耀哺育着自己的百姓。

面对历史,我们不能被仇恨所充满,不能为仇恨而左右!是的,国难国耻不能忘记,但更多的是那历史的精魂,那永不言败的信念和毅力。观看《东京审判》,我们要记住历史,要记住那惨痛的战争,我们不能忘记。因为那是无数中国人用自己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如今,我们身处于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不可以忘记那和平背后的惨痛。不可以!

然而,更重要的是奋斗,是努力,是让历史不再重演!一个国家入股没有实力那么是有能看的起呢?谁有会尊重你呢?如果中国有很强的国力还会为座位那么费周折吗?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毫不犹豫的肩负起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好好学习掌握好专业本领,为更好的建设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面对困难,我们不退缩。因为“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

来”!是的,没有任何困难是可以难倒中华儿女的。

站在时代和世界的前沿,我们努力向前冲,坚持不懈!用奋斗的呐喊声去震动全世界!

学校:黄山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学号:20903051035

姓名:鲁丹钦

推荐第9篇:东京审判初中读后感

东京审判是指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这些人中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对中国和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以下是小编带来东京审判初中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东京审判初中读后感【1】

上个世纪最令世界人民欢欣鼓舞的事,非二战结束莫属,面对中国人民而言,日本投降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无论过多少年,这一历史事件都不应被忘记,东京审判是这个胜利的后续,它的重要性就在于, 它决定未来人类的走向,它是正义人民代表上天对法西斯分子的行为的严厉谴责,是对亚洲无数亡魂的一点安慰。

在这个歌舞升平的年代,东京审判又再次被人们记起,电影《东京审判》是对当年这场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的审判的艺术再现。

影片一开头,从参加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的视野角度,描绘出日本战后衰败的景象美国的两枚原子弹落在日本岛国的土地上,给日本人民带来的是长时间的灾难,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被侵略国还是侵略国,平民百姓都会因战争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梅汝璈法官一开始就表现出中国人的骨气以及知识分子的魄力和坚持。为了中国在国际的合法地位得到认同,即使是各国法官座位的次序,他也力争合法公平,相信许多观众者到这,都会拍手叫好:中国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气势!

记者肖南在我看来是一个比较懦弱的人,但通过他,我们能够知道,日本民众当中也有善良的人,他们愿意与中国人民友好和平地相处,日本女子芳子就是这类日本人民的代表,而日本民众中也存在着另一类人,他们仇视中国,盲目地维护日本,为日本军国主义辩护,影片前段里那个喝醉的日本军人的台词,就已经明白地道出许多日本人的心声:“支那X!滚出日本,我们是被美国打败的,不是被你们打败的。”当时日本民众受到思想蒙蔽,许多人都认为侵华战争是正义的,而对于被中国这个弱国打败的现实,一向过分自尊的日本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他们不肯承认中国,把中国称为“支那”,而且也不肯承认“大日本帝国”是败在了“支那X”手下。

北野是仇视中国的典型,其实这个人既可恨又可悲,如果没有战争,如果没有战争,如果中日没有矛盾,我会觉得他是个好人,尤其是他最后那句充满爱意得话很令我感动,可是战争是真实存在的,他又无法得知这场战争的真相,弟弟弘二死在战场上,更加深了他对中国人的仇恨,于是他对芳子的爱因民族矛盾而走向毁灭,他虽然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但说到底他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而这样的牺牲品,在日本军国主义政策的宣传下,在日本当局政府的蒙蔽下,何止千千万万!

同样地,如果那位小老头儿不是口口声声为东条英机等法西斯分子辩护,我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业务水平很高的好律师,在亚洲受害人民看来,日本侵略分子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容辩解的,南京大屠杀、天津大轰炸等日军所犯下的一系列滔天罪行分明证据确凿,可是日本战争发动者不承认自己有罪,一个个站起身来理直气壮地用日语说道:“无罪”,他们称侵略战争说成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说侵华是为了解放受苦的中国人民,甚至还将之称为“哥哥对弟弟的爱”真是荒谬至极。

幸而正义一方总能有力地驳斥日本法西斯分子,李南先生、倪先生通过掌握充足的证据,一次次证明了这些战争发起者的罪行,还有许多证人也直接证明了日本侵华的真实性,这些证人中,有中国普通市民,有外国人,也有日本人,用一句中国古话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法西斯已渐处于孤立地位。

值得一提的证人是中国皇帝溥仪和日本陆军中将,溥仪作为中国人,却曾同日本勾结,当他几乎落泪地说出那句“都是儿戏”,我想他已感到深深地悔恨,作为清朝末代皇帝,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也是身不由己,而日本陆军中将出庭作证,直接指证东条英机等人策划侵华战争,是最令我震惊的,日本人的固执和盲目是出了名的,他们不顾一切地拥护军国主义,而这一名日本军人抵住国内上下的压力,为正义作证,是十分难得的,日本律师面对如此铁证无言以对,只痛斥了一句“我想问你还是个日本人吗?”我真想为这名日本军人回答,他不仅是个真正的日本人,而且是个有良心的日本人!

和田正一郎,另一名良心发现的日本军人,从中国回到日本,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满心愧疚,他其实也是个爱好和平的人,从他不忍看弘二杀人而杀死弘二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在国内进行动员,日本国民受日本当局欺骗,不少人积极响应号召,男人入伍;女人,如樱子一样的,也跟到了中国战场上,在女作家丁玲的一个话剧本中,也反映了这种现象,日本军人虽不愿意离家,但为了这声“正义”的战争,他们还是来到了中国,日本军人,还有留在日本国的人民,都以为“支那X”是野蛮的,日本人必须去解放和帮助他们---因为日本政府是这样告诉他们的,然而不少日本军人来到中国以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对中国人民充满愧疚,所以近几年来也有日本老兵愿意帮助中国指证当年日军罪行。

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能够确定东条英机,板垣征二郎等人有罪,可几个法官又因是否执行死刑而展开争论,我们不敢去想,假如今天会是什么样,现今日本军国主义抬头,首相公然拜靖国的神社,已足够令亚洲人民愤慨,要是当初让那些战犯活下来,今日的日本军国主义岂不更放肆?对当时日本法西斯的判决,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

通过梅汝璈法官的努力,最终投票结果为5:6,以一票的优势将日本法西斯送上绞刑架,这,又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梅汝璈代表的是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不不屈不挠的,我们团结一致,就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结束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当局拒绝承认当年的侵华史实,对国民进行蒙蔽教育,企图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等手段来掩盖自己的过错,中国人民必须再次团结起来,竭力阻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东京审判初中读后感【2】

早听说了《东京审判》这部爱国主义影片.12月的一个夜晚,我们一家人一起看了《东京审判》,真的很令人振奋.《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那段历史。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东京审判》基本真实的再现了从1946年5月3日开始的,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那段历史。该片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浓墨重彩的法庭辩论场面,当看到日本战犯对滔天罪行的无耻抵赖,非常气愤;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进入法官问讯时,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战犯却异口同声地说道“我无罪”,这是无视国际法律、无视人道主义的军国主义表现。在审判过程中,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说,“我们出于同情和友谊”,“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我们是自卫战争,不违反国际法的战争”,“日本没有侵略满洲的任何行为”。更加令人痛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日本竟杀死了二百零一万五千多个中国人!而看到中国法官对日本战犯的愤怒痛斥,又觉得很过瘾,大大出了一口恶气。

来自中国的法官梅汝璈,在开庭前就在法官的座次问题上,通过据理力争,为中国赢得必要的尊严.我印象最深刻.应该按什么顺序来排法官出场的顺序呢?梅法官主张按照日本投降仪式上的签字顺序来排座位,通过他的坚持和据理力争,而获得胜利。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你成功了……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而他在对战犯量刑方面更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申张正义,就在很多国家的法官不赞成使用死刑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极力主张对首恶必须处以死刑。他说:如果不把他们判处的死刑,又怎能告慰在侵略战争中无辜牺牲的几千万中国人,又怎能保证军国主义分子不会死灰复燃。他甚至做好了在不能完成使命的情况下蹈海以谢国人的准备。当时举手表决的场面看的我大气不敢出呢.经过了无数次激烈争论后,他终于使得一部分法官同意了自己的观点。虽然最后的表决场面很是令人窒息,但终于还是以微弱优势把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首犯送上了绞刑架。这已经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人在国际法庭所能争取到的最大胜利了,梅汝璈功不可没!梅法官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

记起学生时代看过的《黑太阳731》,更加觉得仇恨深大,日本的特种部队在中国,肆无忌弹的拿中国人做细菌试验,我们一帮学生看得哭泣不已,太残忍了.有一回在旧书滩还买了一本关于《黑太阳731》的书,看了一些,实在不敢看下去,那些日本人太没人性了,细菌试验死了多少人啊!我悄悄把书扔了,我看到觉得内心十分恐惧,对日本人充满仇恨。

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些伟大的中国人致敬,向《东京审判》剧组的所有人献上我最深的敬意!

历史不能忘记.要强国雪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识.

推荐第10篇:卡夫卡《审判》读后感4000字

《审判》读后感

小说作者弗兰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对现代人及现代社会的巨大的洞察力,那源于犹太血统、*年代和炎凉世态的无家可归感,那对人类苦难的战栗的眺望,他那对人生的崩溃的现场目击,都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现代启示录,构成现代人文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小说突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批判。

在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堪称首屈一指的奠基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卡夫卡的创作就引起了西方文坛的关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20世纪作家所能创作出的最振聋发聩的作品,从而形成了持续的“卡夫卡热”。美国女作家欧茨称“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一,时至今日,且已成为传奇英雄和圣徒式人物”。卡夫卡也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第一人,欧美各种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时,都无一例外地把卡夫卡排在第一位。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时代的复杂和痛苦,并揭示了人类异化的处境和现实的作家,也是最早传达出20世纪人类精神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20世纪文学的先知、时代的先知与人类的先知。

不得不承认,卡夫卡是个伟大的人物,个人认为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阴暗和冷静,颓废与堕落的深渊里,他孤独并享受着,但他的黑暗是在影响了太多人,作为世界现代文学的先躯,他有的,是彻头彻尾的暗色,但就是这种暗色,才成就了卡夫卡其人,也才让我拜伏在此。

卡夫卡借小说写出了他的孤独和绝望,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他的孤独一方面是无人理解,一方面是得不到爱情的安慰。绝望一方面来自于他的悲观主义,一方面是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与生活现实的矛盾。至于他的恐惧,应该是形而上的深邃让他找不到答案,和他父亲没有多大关系。有人经常拿鲁迅和卡夫卡相比较,我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对这个世界极度地悲观,但又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当然这种悲观是洞察了生活和人性的本质之后才产生的。他们之所以要去写作,是因为世俗生活的丑陋让他们难以忍受,他们必须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顺便表达一下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就是他们的思想)。他们还常常以某种幽默的方式来嘲讽,嘲讽政治,权威,法律,腐朽的道德,甚至他们自己内心的那种苦闷。

《审判》是部非常抽象、离奇、纯粹卡夫卡式的作品,主人公卡夫卡也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的:一方面他是个善良风趣、外表讨人喜欢的职业公民;另一方面他却内心孤独,是个生活上的失败者,这两方面的矛盾造就了他的这种“卡夫卡式的写作风格。”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名银行职员,一向为人正直,对工作认真并且充满上进心。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一个奇怪的执法组织无端宣布他被捕了。没有任何的指控的证明,而且前来逮捕他的人也没有任何的证件的呈示,一切都来得十分的莫名奇妙。经过审查,这个执法机构允许他继续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样生活,但随后又通知他,审讯时必须到场,而且审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使他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刚开始他并没有寻找律师的帮助,但在叔叔的坚持下,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名的指控将会对家庭造成影响,这使他不能不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案件。但他慢慢地意识到在如今的法律制度下,律师的地位是极其的低,除了那些与高等法官甚有交情的,所以最后他还是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多方打听,他才得知是一个极为秘密的法庭在审理他的案件。他始终也见不到法官,许多可疑的迹象使他终日惶惑不宁、心绪不宁。他决心反抗,并在一次审讯时当众抨击了司法机构诬陷好人、草菅人命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他四处申诉,并试图再次寻找帮助,他找过画家和谷物商等,但他们对他的案子不以为然:他们有的本身就是法院的人,有的则用自己对律师和司法人员卑躬屈膝的例子开导他。他跟法院整整周旋了一年,终于明白尽管自己无罪,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被法庭起诉,想摆脱是难乎其难的事,他斗不过这个庞大的机构,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这种徒然的挣扎。在他三十一岁的生日前夕,他被两个男人带到采石场用刀秘密刺死。

小说的表述充满了荒诞和悖谬的色彩,“卡夫卡风格”及其显著。读完后回味,发现小说的情节又是那样合情合理,甚至和自己内心中对现实社会的感悟产生共鸣。卡夫卡描写的人物是跳跃的,读其文字眼前就会浮现西方现代荒诞舞台剧的表演,人物困惑于矛盾和危机中,在现代社会同样也普遍存在人生存的陌生、孤独、苦闷、分裂、异化和绝望,从其荒诞中我们体会到他对时弊如此一针见血地抨击,对人性的描绘如此准确,当共鸣产生时内心会爆发出强烈的冲击。

法庭审判约瑟夫•K,其实就是强者欺凌弱者的形象写照。“《审判》是对无罪的审判,也是对有罪的审判,同时又是对审判的审判。”人人都得面对“最后的审判”,不管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罪还是无罪。在卡夫卡的观念里,负罪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人人都有份的。显然,卡夫卡所谓的罪是相对于社会正义而言的,个人如果不能为社会进步从

自身一点点做起,那么他就当然地成为对人的进化和社会进步无益的障碍。《审判》的主要情节是对卡夫卡上述负罪感的阐释。从世俗法律的观点来看,约瑟夫•K作为一个正派公民,的确无罪;但是作为银行的高级职员,他又确曾对向银行求助的人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他意识到,在世俗法庭面前自己固然算得上清白,而在永恒正义的法庭面前,他能洗清自己么?他沉默了,放弃了任何挣扎的念头,等待那冰冷的刀扎进自己的身体。卡夫卡期待着人人都在正义的法庭面前来检讨自己的罪过。

《审判》第九章《法的门前》的寓言故事充分显示了卡夫卡对上述问题的积极探索。故事讲乡下人来到法的门前求见法,但守门人不让他进去,至少现在不行,因为法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就连它的门警也一个比一个有权,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乡下人试图闯进门去,结果被守门人的告诫所震慑,以至老死在法的门前,终未如愿。在一定意义上看,这个故事里有两个地方是关键,一是法作为一种神秘力量,对常人既具威慑力,又有诱惑力,这是人们在探索永恒真理时必然要面对的,是接受诱惑呢,还是慑于法的威力而退缩? 在乡下人身上,这两种因素都有。这反映了人类的不成熟。另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乡下人缺少足够的勇气。当乡下人向法的门里探进身子的时候,守门人不无玩笑地对他说:“你既然这么感兴趣,不妨试试在没有得到我许可的情况下进去。不过⋯⋯就是那第三个守门人摆出的那副模样,连我也不敢看一眼。”于是,乡下人知难而退了。这一退缩,就使自己永远成为法(真理) 的门外汉了。

审判每一章看似独立,其实暗藏联系。读的时候我有一种读加缪的《局外人》的感觉。从一开始开门见山的一句话 “K被逮捕了 准是有人诬陷他” 开始 《局外人》中的“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卡老就给读者编制了一张密网,由浅入深地,读者就像K一样在密网中踟蹰、张望、探索。焦躁、无奈、反复的情绪交织。直到K被莫名的处死。

在作品中,卡夫卡对乡下人的不褒不贬态度,他只是提出问题,即法因为神秘,故才诱使人类去不断地探求它;信仰难寻,所以人可以终其一生为之奋斗不已。卡夫卡自称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在作品中也从来不提上帝。他认为,上帝只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上帝,自己的保护者,我们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自己的信仰。《法的门前》中的乡下人就是卡夫卡派去寻找真理和信仰的精神使者。不过,从故事所反映的关于法不可企及,道也不可企及的思想来看,卡夫卡对信仰的探索是失败的。这正应了作家本人的一句名言: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作路的,不过是彷徨而已。

作者写这部小说是想通过描绘当时奥匈帝国的司法制度的内幕,讽刺了法的荒诞,揭露了资本主义官僚机构的腐败,但对我们如今的司法制度也有非常大的警示作用。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程序正确的重要性,缺少了程序,一切的司法活动不免显得有些慌乱无章。从我们熟悉的辛普森案件中,尤其看出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辛普森杀妻案被人们评为“世纪大案”的案件,因为其案件的特殊性被人们广泛关注,而在此案件中,美国的程序正义也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于还带了一点闹剧。然而K的司法困境不只局限于辛普森案,他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人惶恐。佘祥林案就是这样。背负杀妻之罪,入狱11年,就在即将刑满释放的时候,他的妻子突然活着出现了。又一桩冤案大白于天下。之所以判错,是司法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先入为主,没有遵守无罪推定原则。还有就是刑讯逼供问题,佘祥林被屈打成招。“佘案”很直观地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问题:正因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法是一柄双刃剑,用之得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益;用之不当,则社会与个人两受其害。一味强调打击犯罪,而不对国家的刑罚权加以限制,就有可能冤枉好人,对公民的权利造成伤害;过分强调保障人权,又可能会导致放纵罪犯,使犯人漏网。要想完全做到不枉不纵,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两者兼而得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一个法的悖论,就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过去强调打击犯罪,现在,我们要把人权保障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刑事法治所追求的理念,是一个社会法治文明程度的体现。当然,这一理念让公众接受起来,目前还有一定困难。“佘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对社会公众有生动的教育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过多的时候很容易凭借自己的感情来判断事情,做出一些错误或无效的行为,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理智的判断与冷静的头脑,我们往往认为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我们需要时间来接受事实、重获理智,但在这段时间内思维可能更加混乱,就像约塞夫•K起初认为他那无中生有的案件是个朋友对他所开的玩笑那样荒谬无比,更何况在很多事件里拖延意味着临近毁灭。但很多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与不同,认识事件的程序也有所不同,做出的反应同样会有千差万别,而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尽量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理智、更加机敏,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本身是我们无力左右的时候,凭借我们成熟、理智的头脑来调节我们的心态,在冷静的状态下做出有效的行动。

《审判》是一部抽象的小说,这种抽象就表现在卡夫卡对理想的“法”的探索上。当他把社会人际关系抽象成纯粹法的关系的时候,他也就同时陷入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

中。可同时,社会历史的滚滚车轮依然在轰轰地辗过,生动具体的历史过程在不断证明了人类的成熟和进步。终有一天,人类会寻找到卡夫卡心目中那个理想的法!

如果你在某年的生日那天突然被捕,而且在你自认无罪并极力加以证明后仍于事无补,最终你在下一个生日前夕被处死,你会有何想法呢?

我所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过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而实在卡夫卡的小说《审判》里。主人公约瑟夫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假如这个过程在我身上重演,假如我就是约瑟夫,我想我所采取的办法于书中的主人公也别无二致了--从因自认无罪而对案件采取不懈与忽视的态度,到认识到事情的麻烦后全力摆脱干系,再到因在法律面前势单力薄而无能为力,最后释然般地面对迟早会到来的死亡--这或许也是唯一的选择吧。

在这样的经历中,无论约瑟夫或是我们怎样地清白无辜、怎样地心存不公,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因为,那样的国家机器是残酷和腐朽的,那种社会中的人们无不面临着无处逃避的荒诞和恐惧。正如书中的约瑟夫被人无端冠上罪名一般。而约瑟夫只是一名银行高级职员,与政治、法律毫无牵连,平凡的他的经历自然平凡,可见这种荒诞的罪恶和强加的恐惧甚至也趋于普遍了。这样,除了做出上文中那种选择以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好在那种做法是积极的,至少证明我们努力过、挣扎过,无奈这份徒劳之后仍要血染江河。

《审判》这部小说给人描述的是这样一个已成定局、毫无悬念的故事,正如生活中其他让我们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改变的事情一样。作者并未借这部小说来提醒或暗示人们在这样的境况下应该如何去做、去想,他只是叙述了整个故事而已,这就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思考空间而不会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里。那么我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了。

关于面对生活中已成定局的事情,无论是我们经历过的还是将要经历的,我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对于经历过的事情,我们通常会有满意、欣慰、幸福或是后悔、后怕、痛苦这样的情感;而对还未经历的事,因为我们对他仍处于未知状态,我们通常会有期待、渴望或是焦虑、恐惧等预感。由此可见对于经历而言--假定它们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通常会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些态度都是我们快速做出的反应,它们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是有效的,即对事件本身又何帮助。约瑟夫在他的经历中往往根据这样的情

感反应来采取办事的方法,这似乎并无益处甚至还对事件有反面作用。

然而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些反应面前停留一阵而不是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无疑很多人不具备对突发事件做出理智的判断并当即付诸行动的能力,他们需要时间来接受事实、重获理智,但在这段时间内思维可能更加混乱,就象约瑟夫起初认为他那无中生有的案件是个玩笑那样荒谬无比,更何况在很多事件里拖延意味着临近毁灭。可惜的是我认识到这一点却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事件本身不同,人们的反应也不同。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尽量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理智、更加机敏,毕竟这些突发事件本身是我们无力左右的,我们只能训练并使用我们的大脑来调节我们的心态,虽然这很困难但不失为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除非你想彻底放弃。

《审判》中的那种“命中注定”的事件几乎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因此对那些事件的态度也许就是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这个态度也许会是无奈或是哀伤,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因为我们不会放弃。在无奈的事实中接受一切,用思想和心态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对事件本身做徒劳的反抗,也许会取得最好的效果。这一点,约瑟夫不明白,很多人也不明白,所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面对生活的审判,我们,真的能够宣战吗?

第11篇:卡夫卡小说《审判》读后感

卡夫卡小说《审判》读后感

原创: 钟皓楠

《审判》是奥地利犹太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作品。卡夫卡于1883年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商人家庭,于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化学、文学和艺术史,之后改学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卡夫卡从1908年起供职于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一直到之后因肺结核离职休养。他一生经历了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1924年,卡夫卡因肺结核而去世。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很少发表作品,去世以后,他的作品却引来了全世界的轰动,被视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与大师,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美国》《审判》、未完成的《城堡》以及《变形记》等短篇小说,作品里充满了象征意味,色彩荒诞而夸张。父子矛盾与家庭矛盾、小职员生活中的荒唐、现代人所经历的孤独与异化都是他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审判》首版于1925年,小说讲述了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约瑟夫·K经历了一场荒唐审判、并最终因此丧命的故事。在约瑟夫·K三十岁生日的早晨,他一醒来,就发现有几个陌生人闯进了自己的出租屋,并突然无缘无故地宣布他已经被捕了,但他却想不出自己有过任何值得受到控告的过失,也想不出是谁控告了他。被捕以后,他的行动自由并没有受到限制,他可以继续自己的正常生活,继续日常的工作、恋爱。但被捕的念头依然给他造成了困扰,认定自己必须解决这一难题,在法庭上,他坚持声称自己无罪,并控诉在法庭的行动后面有一个庞大的机构在活动着,这个机构腐朽愚蠢,草菅人命,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诬告清白的人们,对他们进行审讯。之后,K得知,只要开始审判就意味着自己被认定为有罪,无法得到宽恕。于是他不断试图反抗法庭,四处求人,他们都承诺要帮助他,但一切都被证明为徒劳的。最后,K在自己三十一岁生日的前夕,在依然不清楚自己犯了什么罪的前提下,被两个刽子手带到采石场,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了。

《审判》以充满象征和荒诞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作者对国家法制机器的不满与批判,展现出了小人物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异化与荒唐困境。同时,这部作品也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展现出了卡夫卡关于自我审判与自我罪感的一些观点。

无所不包的\"法庭\"与小人物的生活困局

《审判》发表以后,一直都面临着不断的争议。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评论认为,K像他自己声称的一样,并无罪过,却死于法庭有失公正的裁决,这表现的是社会制度对小人物生活的一种挤压,也可卡夫卡学习过法律的背景有着一定关系。在《审判》里,法庭无处不在,法庭从空间到人员的变化,展现出了现代社会法制机器的强大之处,也反映出了它的恐怖之处。

小说开头,法庭的侦查员在未经通知的前提下,直接闯入了K的住所,而实际上,对K的通知与审问是在K的女邻居标尔斯纳小姐的房间里进行的,同样也没有经过这位女邻居的同意。这种对个人空间的肆意入侵和占用,体现了法庭的权力至高无上,在办公的过程里,对普通人的利益也完全不顾及。K初审的时间定在周日,这一时间安排使得K不能参加副行长的周末休闲活动,正与K想要与银行副行长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相背。这也体现出,法庭的介入影响了K建立正常的社交、工作关系,法庭的阴影已经过度膨胀,深入了他的日常生活。在这种巨大的权力面前,作为普通人的K完全无力反抗,只能容忍他们渗入自己的私人空间,但这一切还仅仅是开始。

初审所在的地点也令K大吃一惊,在K的观念里,法庭应该标志明显,和一般人的生活区域有着明确的界限。但所谓的\"法庭\"设在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没有任何明显的标志,而法庭所在的大楼里也居住着其他居民,这也进一步体现了法庭已经渗透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与普通人的生活已经难分彼此。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法庭的触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遍及K的私人住所、办公场所、律师所、画室与教堂,这种空间上的变化与渗透产生了一种紧张的压迫感,展现出了现代社会里法制机器的无孔不入,以及国家机制对个人自由的严重侵害。在擅自闯入法庭、并试图离开的时候,K指出\"这里的走廊实在太多\",他没有办法找到回家的路,而法院听差却表示这里只有一条路。二人在空间感知上的差异也展现了二人对于法庭的不同认识。在K看来,法庭的存在是一个谜团,他们所遵守的法律、K自身的现状也都是谜团,他在法庭里无法找到通行的道路,但他也认为,这样的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他可以最终证明自己的清白。但对于法庭的帮凶,法庭里只有一条路,也即承认法庭的至高无上,完全服从于法庭的权威,其他的出路都是不存在的。

\"审判\"一词,本身也可以有多重的解读。\"审判\"可以理解为法庭对K的审判,K的自我审判,也可以理解为一场对审判本身的审判。从审判这场审判的角度来看,审判K的法庭,自身的合法性也有待考量。从一开始,审查人员就拒绝出示证件,或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证件,也并没有告知K他们代表哪一个法庭。而法庭所在的大楼里,混乱的居住环境也暗示着法庭审理过程的混乱、随意而冗长。法官甚至不清楚K的职业,正式审判已经开始,他还在询问K\"是否是一位油漆匠\",他对K的实际情况完全不了解,既不告知K所犯下的罪行,也不接受K的任何申辩。法庭里的旁听人员异常吵闹,对于K的长篇大论,人们既不加以制止,也不认真听取。但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异常荒诞、极度不正规的法庭,主导了审判的过程,并作出宣判,最终结束了K的生命,可以看出这完全是一个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法庭的形象。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度所持的怀疑与批判态度,作者对审判他人的审判过程本身表现出了质疑,认为现代社会腐朽而残酷的法律制度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与法庭对抗的过程中,K曾先后求助于律师、画家和神父,却发现这些尝试都是徒劳的。律师,本应象征着法制上的人身自由,但实际上,与其说这位律师的作用是对抗法庭的裁决、帮助K恢复自由与清白、彰显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不如说他也是一位法庭机制的维护者。律师本身也确实是受到了法院的严格控制,甚至没有改装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权力。结果可想而知,K所求助的这位律师并没有能帮助他,而是一直在围绕着法庭的程序打转,一直在告诉K,以他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对抗庞大的法庭,无法改变现状,试图劝说K服从于法庭的权力体系。

在对律师失望以后,K决定转而去拜访一位深受法院信任的画师,指望能对自己的情况多一些了解,并从画师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在画室里,为了和画师进行交谈,他斥责了许多吵闹不堪的姑娘,却被告知她们都是法院的人,因为\"一切都已经属于法院了\".画师在给法官画像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受到法官的骚扰,接受法官随时进入自己的房间,甚至是爬过自己的床铺。从中也可以看出,法院的权力已经扩张过度,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威胁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这里的每个人,不是在为法院服务,就是要受到法院的威胁与迫害。在画师为K所提供的三种解决方案里,正式开释是不存在的,假释和展期都不意味着真正地脱离法庭,都需要K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长久以往,K也将深陷于自己的案子,失去全部的个人生活,他的生活将被法庭所吞噬。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作为普通人,和法律权威的抗争是艰难而漫长、甚至不可能的,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象征着艺术与审美的画师,在这里也成为了法庭的帮凶,他所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在维护法庭的固有程序与无上权威。

当法律与艺术都失去了与国家机器的迫害抗衡的力量,精神上的自由往往会成为最终的出路。在K死前,他被看似无意、实则是别有用心地引向了城市的大教堂,也就是引向了本应意味着灵魂升华与自由的场所,但在暴雨的天气,教堂里的氛围却极度恐怖。在教堂里,他遇到了一位对他案件知情的教士,而本应象征着灵魂的自由与解脱的教士,竟然也隶属于这个庞大而强有力的法庭,理应给人以自由的教士却给人带来了更多的束缚,这一设计也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教士不愿听信K的辩解,也不愿体贴他所遭受的痛苦,而是毫不留情地在教堂里宣判了K的罪责,以故事嘲笑K对法庭的无知。教士讲给K的乡下人的故事,一方面是在告诉K,就像故事里的乡下人一样,这一法庭其实只是为了他而设立,提醒他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无望处境。另一方面,教士也依然在为法庭的合理性与正确性申辩,告诉K他没有能力和法庭对抗,尽管K坚信自己的无辜,却也不能阻止自己在法庭权威之下的厄运。这些都展现出了法制机器的戕害无辜。

到现在为止,K想通过法律、艺术与精神手段获得解救的三次尝试均宣告失败,在无所不包的法庭面前,法律的正义是不存在的,艺术的美好与精神的崇高也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国家权力机制的残忍而无情的帮凶。因此,在权力机构的过度膨胀与过度渗透之下,小人物面临着极为艰难的生存问题。尽管法庭听差声称,他们审理案子\"一般是没有偏见的\".但K却一语道破了这个法庭所信奉的真正原则,就是\"你清白无辜可以给判罪,你不知不觉也可以给判罪\".在这样的环境下,普通人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安全与尊严可言,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了现代人艰难的生存处境,也揭露了现代国家机器的致命缺陷。

在小说里,K也并非是这种法庭制度之下的唯一受害者。从K拜访律师的场景可以看出,旅行推销员布洛克是法庭的另一个受害者,而且他受害的程度比K更深,可以说已经从精神上被法庭控制了。布洛克对法庭和自己所受到的控告都怀有极度的恐惧,为了从法庭的控告之中逃脱,布洛克请了五个律师,花了大量的、几乎是全部的时间与金钱来与法庭周旋。他的案子已经耽搁了二十年,耗费了大量的岁月,也耗尽了他的积蓄,却还是毫无进展。布洛克把律师视为把自己救出绝境的唯一手段,他依赖于律师的帮助,在律师的怒火面前表现得极度软弱、毫无尊严,当K提出自己要解雇律师的时候,布洛克也难以理解,认为K是在自寻死路。布洛克代表了现代社会中尊重法律权威的小人物,他对自身的情况和自己的处境都缺乏认识,在受到了不公的指控的时候,依然想要依靠正规的法律途径脱身,最终,他的财物蒙受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个人的尊严和理智也在威胁面前尽数丧失,却终究无法与整个荒诞的制度抗衡。在漫长的二十年里,他的生活可以说也只剩下了这桩案子,他的个人生活已经完全被蚕食,失去了其他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描绘出了小人物在面对国家机制迫害时的无奈与凄惨景象,表现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

K的叔叔,是小说里所提到的K唯一的亲戚。面对K的荒唐处境,他的叔叔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真切同情,也并不关心K对自己的无罪辩护,他甚至不愿意相信K真的是无罪的。他帮助K请律师,与其说是为了帮助K脱身,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他所关心的仅限于K的处境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名声,会不会\"败坏家声\".K的这位叔叔之前曾经保护过K,但在案件发生之前,K尽管对他还抱有一丝亲情,但他所表现出的却是对他的轻视与不屑,并称其为\"家丑\",在严厉无情的法制体系面前,K的叔叔对他也已经不再抱有任何亲情、任何基本的信任。叔侄二人双方都对另一方表现出了冷漠、无情与厌弃的情感,()这也展现出了法庭制度对人性的异化与残害。

在法庭的鞭者出场的片段,也可以看出,法庭的看守尽管对K具有绝对的权威,但相对于庞大的法制体系,自己却同样处境卑微,工作稍有过失,就要受到\"鞭者\"不留情面的鞭打,自己的梦想也不过是升为\"鞭者\",享有免于自身受到鞭打和鞭打他人的权力。他们的工作从本质上来看,和K所在的银行的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在庞大的法庭制度之下,最底层的看守受到了严密的控制,也经历了异化,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在巨大的行政体系之下所经历的异化过程十分相似。这些服务于法庭的人也受到了法庭的惩罚和扭曲,在僵化的法制体系之下,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

自我审判与自我罪感

在K接受初审的章节,K接到了法庭的电话,尽管万分不情愿,K还是如约到了法庭,并没有按照法庭声称的那样,行使自己改动时间的权利。在没有人要求K按时到达法庭接受审判的前提下,K\"还是急匆匆地赶去\",以便在一般法庭开始工作的九点抵达,在法庭指出K已经迟到了一个多小时、以后绝不容许此类迟到的时候,K也并没有加以反驳,指出法庭并没有明确规定他应该到达的时间。从一方面来看,对时间的强调与绝对遵守体现出了现代社会的标志性特点,制定严格的工作时间表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因此,K对根本不存在的时间表的恪守,也就展现出了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规训与异化。从另一方面来看,K在被捕后尽管一直声称自己无辜,却对法庭表现出几乎是畏罪的恐惧与服从,完全按照要求出席审判,给自己规定到达的时间,在法庭上力陈自己无罪,甚至在法庭不再传唤的时候表现出紧张,自行前往法庭去一探究竟。K的举动里包含了小人物面对绝境时的软弱、恐惧与无能为力,也可以看作是包含了一种对自我罪责的隐约感知。

因此,从另一种角度来看,K也不一定是法庭的纯粹受害者。《审判》的另一种评论认为,K也可以被认为确实是死于自己的罪责,而法庭是绝对公平的,在审判的过程中行使了正义与公正。从这一角度来看,K所自称的\"无罪\"只是对自己罪行的掩饰,是对自己罪行的无知与无法直面,K非但不愿直面自己所犯下的罪孽,反而忙于求助于他人,企图借助他人的力量来逃避法庭的惩罚,而\"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也就是K作为有罪之人所应该面临的最终下场。这一看法与《审判》的写作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914年,卡夫卡和未婚妻菲利丝准备结婚,但同时,他还和另一个女人格莱特保持着暧昧关系。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审判终于来临。卡夫卡前往柏林看望菲利丝,而菲利丝、格莱特、费莉莎的妹妹爱尔娜以及曾为卡夫卡给菲利丝传信的作家瓦尔斯来到卡夫卡下榻的酒店,组成了所谓的\"审判法庭\".菲利丝措辞尖锐刻薄,指控卡夫卡的反复无常和不忠诚,二人的婚约宣布解除。同年十二月,卡夫卡得知菲利丝的父亲猝然去世,她家的境况变得十分窘迫。卡夫卡认为是自己一手造成了菲利丝一家的悲剧,内心充满了负罪感。过后不久,卡夫卡就写完了《审判》,这也可以理解为他对自我罪责的意识,与对自己所犯行的罪行的一场审判。小说里,K去世的年龄,也正与卡夫卡当时的年龄一致,二者都是三十一岁,也反映出了解除婚约的事件对卡夫卡的生活与写作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K在自己的三十岁生日当天被捕。生日可以意味着一次新生,也可以理解为到了生活的一个转折点、面临着生活中一种新情况的出现,而三十岁,作为一个向成熟阶段过渡的年龄,也可以指K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审判的开始。在自己被捕之前,K专心于工作、日常的消遣与恋爱,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看重,重视自己的作为与在工作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对自己的真实处境却少有思考。仅仅在他被捕以后,他才有了一个思考自身罪责的契机,意识到自己被捕,也即得知有罪,就是K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在被捕之后,K意识到了自己被异化的处境,对自己的工作和个人生活都有了新的思考。他原本是一位银行的高级职员,但在审判面前,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K发现自己不具有任何权力,他的职业与社会地位对他的\"有罪\"处境都没有任何帮助,K也就由此被从自己的社会属性中剥离了出来,被迫开始与自己的罪过相处。在经历了审判与四处求助之后,在奉命接待一位让人厌烦的意大利客户的时候,K对自己的工作显然就没有那么重视了,他甚至还坦言承认,他的工作不过是在被人\"当牛马驱使\",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

故事中的女性角色,也都在K的意识觉醒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K对她们的态度反映出了K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也体现出了K还并不能独立地面对自己犯下的罪过。在K进入大教堂的章节里,K受到了教士的指责,尤其是指责他在审判过程中\"过多地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尤其是过多地借用女性的力量\".K尽管依然声称自己无罪,但在这一指责面前,K却表现出了明显的无力反驳。如果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庭是绝对公平公正的,那么教士对K的裁决也是绝对正确的,体现出了教士所应该具有的正直与庄严,教堂的场景也就并不是讽刺而充满恐怖的,而是肃穆而具有震慑力的。在这一场景里,K意识到了在他试图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他利用了其他人,尤其是一些对他原本抱有好感的女性,这一点也可以成为K自我负罪的理由。教士的指责也在暗示,迄今为止,K尽管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却依然不能坦然承认、面对自己的罪行,他一直在依赖于其他人的帮助,并以此回避自己的罪行,没有能够面对自己的真正罪责,也就难逃最后的审判与处决。

具体看小说中所出现的几个女性角色,四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在故事中占据了不同的比重,也发挥了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具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小说在一开头就已经说明,K有一位正在固定交往的女友爱莎,但在K开始了自己的审讯以后,他对这些都深感困惑与无奈,却并没有想把这一切告诉女友爱莎,爱莎也对此一直毫不知情,反而是通过别人之口获悉了K的真实处境。K也在之后爱上的丽尼面前公然承认,在他眼里,爱莎已经不能算是自己的情人了,他也认为爱莎不会\"为他而牺牲\".在擅闯法庭的章节里,K认识了法庭的洗衣妇,并受到了她的勾引,她同时也是一位法庭听差的妻子和检察官的情人。她向K表达了自己对他的喜爱以及随他远离法庭的愿望,但在一位学生赶来、要把她带到检察官那里的时候,她却表现出了完全的顺从,彻底弃K于不顾。这两个女性角色的存在,反映出了K在被捕之后,在全新的处境之下,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社会关系,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生活的冷漠、虚假与无意义,也就开始从过去的冷漠关系之中脱离,不再承认他的女友的身份,也坦然说出她不愿为自己而牺牲的事实,转而追求真正的人性与爱。

K的这一追求在另外两外女性角色的身上实现了。K的女邻居标尔斯纳小姐,作为最早登场与最后退场的女性角色,在小说中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从一开始,K就非常看重自己的女邻居标尔斯纳小姐,在女房东指责她生活不检点的时候,K不惜得罪房东,坚决为她辩护,甚至还要为自己的辩护搜集可信的证据。在得知自己被捕以后,K首先想到要倾诉的人也正是这位标尔斯纳小姐。在法庭上,他称她为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小姐\".可以看出,标尔斯纳小姐作为K的邻居,靠近他的生活,却与他没有太多情感交集,因此也就成了K想要接近的对象。在小说里,标尔斯纳小姐代表着一位倾听、共情的对象,在K面临艰难处境的时候,K认为她可以给自己一种近乎于同情的情感。K在标尔斯纳小姐房间所引起的**,一方面展现出了K在巨大压力之下的失常与渴望宣泄,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拉大了K与标尔斯纳小姐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美化了她的形象。在K将要被处死、走向刑场的路上,标尔斯纳小姐的形象依然徘徊在他眼前,在这样的时刻,标尔斯纳小姐几乎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渴望与眷恋。

丽尼的形象,也意味着K的艰难处境里所展露的一线美好与生机。K明知丽妮身为法官的情人,还是不顾自己的处境危急,接受了丽尼对自己所表露出的喜爱,在法官为自己的案子忙碌的时候,他依然沉湎于对丽尼的爱。在丽尼面前,K暂时忘记了自己的罪责,他的绝望处境也没有能压制住他对丽尼的爱。这可以看作K在严酷法律制度中挣扎的时候,他内心中人性的一种觉醒与反抗。在K孤立无援的时候,这两个女性角色表现出了K对于倾听、同情与爱的渴望,刻画出了现代人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孤独与孤立无援。

第12篇:转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3

[转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3]

电影《东京审判》带给我的震撼

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家人也没有那个时期的经历,《东京审判》中所讲述的历史,也只是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中略知一二,转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3。知道日本人炸死了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之后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战争,知道伪满洲国,知道南京大屠杀中30万中国冤魂,知道珍珠港事件及之后的原子弹投放,也知道因此日本被迫投降,但是真的是在看过此片后才了解,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竟然有250多万中国人,日本国内在当时对在中国所挑起的战争消息对其国内的封锁令其国人对中国抱有那么大的误解和成见,在审判过程中竟然还有战胜国同战败国的君子协定,那些罪恶昭昭的战犯竟然还宣称自己无罪、没错,甚至如果活着仍会继续侵略战争。对于当年国际法庭对战犯的审判,真的是知之甚少,可以说是不知道,当然就更不知道参与那场审判的中国法官、检察官所面对的困境和压力了。

片中的剧情给我的震撼有好多处,也是很精彩的几幕,我就挑几处印象深刻的说说吧。

剧情震撼一:法官座次—民族的荣辱

法官座次安排是中方法官代表梅汝璈体现维护民族荣辱的第一件事。各同盟国也许根本就没想到中方会就此事提出异意,并且会据理力争。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社会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他们以为安排中方代表参加就已经是对中国的厚待了,而且还没把中国安排在苏联代表旁边,这是很全面的考虑了。梅汝璈第一次提出异意时,用的是很平和的态度,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法官团重视这个安排来表现对所有战胜国的尊重。第二次宣布座次的会议前,法官团秘书通知梅汝璈准时并着正式法官袍参加会议时,他的凝思表现出他对公正安排的怀疑。果不其然,维持原来的安排。这次,梅汝璈用行动表达了他的抗议,用力地合上笔记本,决断地起身离席,留下满场的谔然。如果此时,法官团还能如第一次那样以笑置之,那么,这场审判也就根本没有参与的必要了。韦博爵士追出向梅汝璈解释,梅汝璈慷慨激昂地表达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受的苦难最多、时间最长、损失最大,而且按照日本投降签署次序来安排座次也是最公平的。即使这样一个小问题,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座位的安排,也象征着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及对死去的数百万亡灵的哀悼。韦博以这只是彩排供媒体拍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决定及中美关系来试图打压梅汝璈,他没有放弃、没有屈服于权势,他说的“如果这些照片和报道传回国内,我的软弱令国人蒙耻”、“我对这是麦克阿瑟的决定表示怀疑”及“我会向我的政府申请,如果不获批准,我将自行辞职”充分表现了他维护国家尊严、民族荣辱的坚持。此段令观看的我情绪激昂,热泪莹眶。当最后公正的安排传来,他笑了,淡淡地说:“我不是斗士,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表中国的法官。”代表中国的法官,意味着他要为中国做到一名法官应该做到事,尽到他的责任。梅汝璈这个11人的法官团中最瘦小的法官,令所有其他法官对其肃然起敬。这也为最后量刑问题上,坚持法官的职责的演说打下了伏笔。

剧情震撼二:当庭指控—为了民族可以做假证或者不作证吗

在审判日本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罪行这段中,中国检察组提供了前日本军务省军官田中隆吉作为证人。他所阐述的有据可查的事实及当庭对战争执行人的指认为最终的定罪提供了有力且可信的证据。辩方被此举打得措手不及,无力反驳,只能痛心地质问“你是日本人吗?”。是呀,在他们的民族立场上考虑,他们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站在大和民族这边来。但是,却是自己人来指控他们。所有的战犯可以厚颜无耻地宣称自己无罪,是不是他们的国民也应该跟着他们一起无视事实,为他们做假证或者不作证吗?如果这样的话,中国检察组也就没必要请到曾是小偷的证人,冒着被辩方质问“你强奸那名中国少女就不是出于自愿”的风险,为的是向法官团及世人展现日本侵略者残暴的行为。我震撼田中隆吉和德福能够顶着巨大的污辱和压力出庭作证,他们的勇气难能可贵。

剧情震撼三:不要解释—要的就是你承认

在审判板垣征四郎和东条英机时,中国检察组的倪征燠及季南就分别在提问时多次大声要求他们回答“是还是不是”。不需要他们那些满嘴歪理的解释,只要他们对他们做过的事的承认!中国检察组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些事是他们做的,但是一定要战犯们亲口回答“是”,这样才能打垮他们的意志,推翻他们最初厚颜无耻地

“无罪”之说,让他们自己认罪。倪征燠对审判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运用的声东击西的战术对峙非常精彩,但我个人认为最有导向性的还是季南最后问东条英机的那个问题--“如果你和你的同僚能够无罪释放,你们是不是还会继续发动这样的侵略战争?”,东条只能回答“是”,如果回答“不是”,那将推翻他一直坚持的他们做的都是正确的辩词。而这个“是”向法官团及世人展现了战犯对国际的威胁,同时也迫使东条英机承认了他们对中国发起的战争是侵略战争,而非他一直辩解的自卫战。

剧情震撼四:手足式的侵略—狗屁理论

战犯松井石根采用的是低调的、讲故事一样的态度解释对中国的侵略是出于手足般的爱护,是哥哥对弟弟教训式的提醒,而弟弟却一直不领情。这算是什么狗屁理论?!难道手足间的爱护、教训式的提醒就是哥哥去抢弟弟的家产、强奸弟弟家的女人、杀死弟弟家的家眷吗?如果这样的道理讲得通,那么,他们对珍珠港的袭击也就只是推倒了别人堆的沙堡,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也不过是在他家门口放的两颗烟花罢了。我真为他们的狗屁理论而震撼。

剧情震撼五:文明与宗教—法律的原则,审判的意义

在面对一群无视文明、莫视宗教的暴徒面前,在应该为冤魂伸张正义的法庭面前,某些法官竟然大谈特谈要坚持人类文明,要坚信宗教的宽恕。梅汝璈所举的“杯、水”例子充分地向在座的法官表达出,当人类已遭灭顶,宗教的信徒性命无保之时,文明何在?宗教的宽恕和避佑何在?文明能够阻止战争吗?神明的宽恕能够保证侵略不再重演吗?法律制订的宗旨是什么?法律执行的原则是什么?而这场象征着法律的尊严与公正的国际审判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公正地惩罚触犯法律的人,警示还有可能触犯法律的人。梅汝璈在面对意见分歧巨大,而且可能令有罪之人不能被绳之以法的量刑的最终裁决时动容式的演说,非常之精彩,震撼力非常之强

还有几处镜头,令我体会到导演及演员希望通过此片传达给我们的一些信息。 镜头一:军靴

在片子的开头,导演对辩方的主辩的军靴以及东条英机的军靴都有特写镜头。它们在片子之初就向我们揭示了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以及为了坚持军国主义,在法庭上的一系列行为打下了伏笔,读后感《转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3》。

镜头二:抖落的烟灰

梅汝璈第一次在等待韦博座次安排公平调整的答复时,他在办公室内依窗而立,目光望向窗外,思绪复杂,手中的香烟已经积了很长一节烟灰。他在思考,如果反馈回来的消息依然没有改变,或者是改变了但却仍旧不是公平的安排,他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得到公平的结果。这时,韦博敲门而入,突然的门响,令他的思绪突然中断,烟灰瞬间抖落。此场景向我们展示了梅汝璈的焦虑、担忧以及他当时所承受的压力。之后,他从容地拈灭香烟,又告诉我们,不管结果如何,他依然会坚持到底,绝不妥协。

镜头三:环视战犯

终于按照公平的座次安排,各位法官在法庭上就坐了。审判开始前,梅汝璈向战犯席上环视两周。在每一名重犯面前凝视数秒。是确认有罪之人都已到场,也是提醒自己,牢记这些人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的所作所为,牢记此行是为国家和人民伸张正义、血耻而来。这些人最终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一个也不能少,谁也跑不掉!当然,最终大川周明装病逃脱审判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梅汝璈已经尽力了。

镜头四:同声传译耳机

刚刚开始审判,辩方主辩律师就对法官团提出了质疑,但当最终法官团宣布法官安排维持不变时,主辩律师一直就没有带起他的同声传译耳机,也许是他听得懂英语。但是我更相信,他知道这是预料中的结果,其实他只是想拖延时间,扰乱审判,无理取闹而已,以便借机将审判局势尽量扭转到有利于他们的地步。另外,当倪征燠通过声东击西的方法,将审判的矛头指向了以沉默来对抗审判的土肥原贤二时,土肥也是取下了耳机,用不听来表现对抗。但是这两处关于耳机的动作,其实是在向我们展示,受审的一方无力的抵抗,以及局势在向胜利的方向扭转。

镜头五:欢笑的背后

片中展现了不少的欢笑。有酒馆中酒客们的欢笑,但在战后一片狼藉的日本,这种欢笑只不过是人民麻痹自己的掩饰;有酒馆老板娘的欢笑(在听到曾志伟那声“狗日的日本鬼子”时的,还有与肖南同唱、伴舞时的),她的欢笑是不懂世事的,所以与她后来突然被枪击,临终前茫然地问怎么回事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梅汝璈在法官团中对其它法官的微笑以及在酒馆内看到欢愉的酒客们时的笑容,他的笑容背后,透露着忧虑,透露着壮志未酬时并非发自内心的、无法溶入的礼节式的笑。通过这些欢笑的镜头,导演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背景下,不同阶层的状态。

镜头六:当场晕倒

当审判东条英机到了最后一个问题时,季南问出了那个很有导向性的问题(本人在剧情震撼三中所提到的),东条英机无奈地回答“是”之后,芳子的妹妹樱子突然当场晕倒。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是因为再受打击。她当初是天真地响应日本国的号召加入了慰服团,本以为是为国家做些如战地护士之类的工作的,但却成了日本兵的泄欲工具,她在身、心上所受到的欺骗和撞伤,我相信绝不会亚于当时中国人民所受到的。被自己人出卖、欺骗和凌辱,更甚过外人所给予的,所以当她听到仍会继续发动战争时,仅存的一丁点儿的希望彻底破灭了。此处,影片向我们描述了这场战争对发动战争的国家里的人民的伤害也是相当巨大的。

镜头七:狗日的日本鬼子

曾志伟的角色在片中两次喊出了“狗日的日本鬼子”。为什么一个日本人这样说日本人呢?他是亲历那场战争的人,而且这也和他杀死弘二有关。在中国,他目睹了天真少年变成了杀人狂魔,而且一定有被杀的中国人的家属之类的人当着他们的面狂喊“狗日的日本鬼子”,而这一切都与他最初应征入伍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我相信他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也是被那个“手足情”的狗屁理论骗到战场上的。所以,在他回国后,他判若两人,整日饮酒,为了忘记残酷的记忆;所以,当他面对肖南他们时下跪谢罪;所以,他在酒馆内腹刺后,看着自己的伤口,有些许的安慰;所以,他死在北野雄的枪击下,他笑了,因为他解脱了;所以,他临死前,仍然用这句骂自己人的话,是为了告诉他的国人和受害的人民,他们错了。

镜头八:我要站起来

在面对量刑的僵局时,梅汝璈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无力回天的感觉。他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梅汝璈有些泄气了,已经做了“志未酬,士随死”的准备。向哲浚骂他这样的想法是懦夫所为,用的是击将法,然后用一句湖南老话鼓励梅汝璈“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来”。受到向哲浚的激励,梅汝璈突然抬起头,无奈的目光重新又自信满满,松泄的脸部肌肉重新又绷紧充满斗志。这并不是说梅汝璈是个意志不坚定、容易受人左右的人,在那种世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下,他一个人如何能一直承受下来呢?在11人的法官团中,只有他肩负着国家、民族的荣辱重担,他也需要朋友和外力的支持、鼓励。通过这些表现,作为观众的我们,在今天才体会到梅汝璈当时所处、所感、所受。

镜头九:明明白白的yes 梅汝璈在量刑问题上的激昂演讲后,虽然印度法官仍旧坚持拒绝死刑的看法,但是他的演讲不是只为说服印度法官,而是为了坚定坚持死刑的法官的信念,同时感染拒绝死刑的法官,尽可能争取最终令战犯定下应有的惩罚。他握着装有同意死刑或拒绝死刑的选票的手是有些颤抖的,但他的语言却是坚定不移的,“只有死刑才能告慰死去的亡灵”。然后,打开信封,当众抽出选票,豪不迟疑地在yes上画了圈,装入信封,第一个将选票投入票箱。这也是个引导。所以,他的干净利落与韦博在填写选票时的犹豫不决形成了对比。由此,我相信,韦博最后是被梅汝璈说服了。

镜头十:凝滞的表情,落地无声

在韦博当众读票时,每一个拒绝死刑的票都配合着梅汝璈的表情镜头,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他的表情一直是凝滞的,那样的严肃,也同样的踌躇满志。当最后决定性的一票带来了胜利的消息时,梅汝璈那凝滞的表情变了,只是一点点的变化而已,微微地闭上双眼。六比五,一票险胜!他的坚持起了作用。“臣幸不悔吴侯使命”,梅汝璈东京审判之行,除了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更有他加注在自己身上的越来越深的使命感,也是他对己身“不侮使命”的追求,他无声的表情最终得到了释放。

看过此片,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被历史事实所震撼,被参与者的民族荣辱感和责任感所震撼(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不管他们的做法对错,他们维护自己民族的坚韧令人敬佩)。当然,最终的判决安慰了很多亡灵,也安慰了看片的我。我没有因为此片而去痛恨什么,但是记住历史就是对现在及将来的帮助。

仍有一些遗憾,那就是片中的语言。在北京8月29日观看的是外语版(前面说过,此外语版中的外籍角色都说的是角色应该说的语言),但是在9月1日全国公映时,片子已经是全中文版了。中文配音没问题,但是却令我感觉少了些国际审判中的国际性。我还是喜欢那个外语版,不仅仅因为我想听到松哥的原音,更因为片中松哥、曾江、英达、谢君豪、曾志伟以及外籍角色的相应语言都说得很到位,与角色非常配合,而部分段落的普通话配音却没有表现出当时应有的情绪,如北野雄喝酒时的那一长段话,曾志伟坐在桌前道出弘二真正死因时的语气。因为两种版本都看过了,所以自己总是在比较吧。另外,就是复线故事由于片长的缘故,交待得不是很完整,角色的张力、与主线的呼应没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多少令看片的我觉得与主线有些脱节。

说一处我的疑问,为何当北野雄知道弟弟弘二死在中国战场之后,他冲着肖南发泄对中国人的愤恨时,肖南不反抗呢?片子最初他们在喝酒时,北野雄控诉着多少日本平民死于原子弹轰炸时,肖南用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大屠杀等反驳了他呀。而这时他却沉默不语了呢?是体恤北野雄失去亲人之痛?抑或是他不知道弘二死亡的真正原因,所以不能枉加评断?也许后者是对的吧,我无从知道。但以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我处在那个境况下,我可以容忍对方打击我,但是绝不容忍他因此而对中国人的污蔑。

最后致谢:首先,感谢松哥,如果我不是松迷,我可能不会过多地关注此片,更可能不会这样迫切地想一次再次地走进电影院观看此片,反映那个年代的片子不少,而真正有启示性或者说有价值的并不是很多,所以我感谢松哥让我真正地溶到了此片中,去体会它,感受它。其次,感谢高导,在那样艰难的境况下,背负着那么多的包袱依然坚持完成此片的拍摄,因此我们才能够看到此部历史还原的宏篇大作,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那段历史,提醒现在和未来。

《东京审判》确实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和收藏的影片,希望大家都能到影院看看,同时也希望发行的四个半小时的版本可以令整部片更加完整,弥补一些我的遗憾.

第13篇: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由,中、美、英、苏、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

中华民国派出了法学家梅汝璈 博士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了此次审判。而《东京审判》这部电影真实客观的反应了1946年至1948年的那一段历史。该片以审判进程为主线,反映了日本的那些无耻战犯千方百计逃脱制裁的丑恶嘴脸与当时国内的社会环境。可以说这是一部教育意义重大的影片。

电影中梅汝璈博士作为中方代表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中国作为被日本侵略时间最长,为抗日付出最多的国家理应坐在仅次于美国的位置上而不是最初安排的第三位。影片中梅汝璈博士在审判开始前多次态度坚决的就座次问题与威廉·韦伯爵士交涉。由于他的据理力争,庭长当即召集法官们表决,结果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各受降国签字顺序安排。这次预演虽然推迟了半个多小时进行,梅汝璈终于为我国争得了应有的位置,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他的这一爱国行为足以让人们永远的记住他、敬重他。它代表的不止是国民政府,也代表了全体中国人的意愿,宁愿辞职也万万不敢做出有伤名族尊严的退让与妥协。只要有关民族尊严的事就是大事就必须要据理力争。这就是梅汝璈博士的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个影片叙事流畅,随着审判的进程情节跌宕起伏日本战犯千方百计逃避制裁其辩护律师恐吓证人并对基本事实全盘全部否认,为审判制造了重重障碍。但是在大量证据面前那些人类历史上的罪人最终还是接受了正义的审判。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给全世界尤其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战犯们最终收到了应有的惩罚,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周恩来日后对梅汝璈先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他为人民办了件大好事,为国家争了光,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他。”这充分说明了梅先生对中国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影片也描写了日本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日本人民对战争的不同态度。战后的日本本土成为了废墟,归国的日本士兵和日本民众有的心中充满了对中国的仇恨,因为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同时日本的不实报道也让他们蒙蔽了双眼,把战争带来的伤痛归结于中国军队的正义反抗。而有的则为自己在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充满了愧疚,也许他们在中国的经历会成为他们心中一生也无法摆脱的伤疤。有这么一个场景特别震撼人心:在一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她于是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了,春花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这些,真实而客观,战争不仅害了中国人,同样也对他们的本国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所以这一场审判就更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们讨回血债的不仅是中国人,他们更应该向自己的国人有一个交代。在这场审判中,我们不仅要惩罚战犯,我们更应借此敲响警钟,要远离战争,珍视和平。

当看到影片中那些个甲级战犯在审判台前仍然不可一世,神态傲人,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承认自己有罪时,我真的无比愤懑。尤其是辩护中的兄弟理论:日本同中国之间的战争,就像是亚洲大家庭中兄弟之间的争吵,日本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点点强硬手段。这同哥哥在经过长期忍耐后,赶走不听话的弟弟没有什么两样。这样做是为了是中国回心转意,哥哥对弟弟的态度可能有点粗暴,但哥哥的出发点是为弟弟好。哥哥是爱弟弟的。这样的理论我想实在是难以让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难以接受,听到这样的理论我真是哭笑不得,一个弹丸之地对我中华竟是这种看法,可悲!可笑!可叹!我不想一遍遍的重复我们往日的辉煌,那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也承认那时的我们不够强大,但我们民族的魂始终未变!我们是龙的后代!他们的野心蒙蔽了他们的双眼,对自己的实力明显估计过高,违背了基本事实的日本注定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他问学习了中国的文字中国的礼仪,却没有学到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平。一个岛国想通过占领中国实现统治世界是多么幼稚,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但也从不惧怕战争,企图侵略中华民族的一切行为都等同于自取灭亡!日本军国主义的是极端的是错误的,这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可是现代日本民众中有一小部分人仍然不吸取历史的教训真可谓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是个以德抱怨的民族,在战争后为了不把战争的责任转嫁到日本无责任的青年一代我们放弃了对日本索要战争赔款的要求。

再联想到今天的日本,他们大摇大摆地参拜靖国神社,公然修改历史教科书,右翼势力活动猖狂,当局在钓鱼岛海域公然非法扣留我国渔民,多次不顾国际社会舆论和亚太地区稳定非法扩充军队,不难想见,他们虽已被国际法庭绳之以法,然而他们的阴魂依然不散。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仍然让人心寒,也许,如果可能,他们应该看看这部影片。让他们以此为戒,收起他们的狼子野心,否则只能给自己造成不可估量的灾难与损失。当年的中国经历了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和后来的军阀混战之后国力虚弱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综合国力飞速提升,这使我国与日本的综合国力相差甚远,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中华民族奋起抵抗,8年之间日本不但没有实现他们的狼子野心反而在我神州大地之上损兵折将(130万军队被歼灭,占日军在二战中死亡人数的70%)。如今我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早已今非昔比,经济飞速发展如果按照目前发展速度有望在今年也就是2010年超过日本的经济规模将日本引以为豪的经济水平踩在脚下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军事上通过多年来科技强军我国已经拥有东风-31型洲际导弹、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093型攻击性核潜艇、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歼-10战斗机、054型导弹护卫舰、99式主战坦克、022型隐身导弹艇、071型船坞登陆舰等众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将当代中国与那个屈辱的时代彻底划清了界限!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230万英勇善战的解放军战士和我们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抵御任何国家对我们的入侵,我们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就无法体会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没有硝烟是因为前辈在硝烟中的奋勇拼杀,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为共和国的今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勿忘国耻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国耻是哪个鲜血淋漓的年代,是1937年12月13日之后那六周内在南京城发生的惨案,忘记那个年代给我们的教训我们必将会重演历史。增强新一代的危机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对这个不友好的邻居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当然除了荷枪实弹的侵略之外经济战,文化战也不可忽视。经济是国家的基础,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在这两方面对抗远比常规战争要复杂得多。青少年应该多了解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政府也应为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多层次的平台。让青少年了解与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要再使“哈日”“哈韩”成为时尚。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要闭关锁国外国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理念,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借鉴是发展的一条捷径但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照搬外国经验。我们要通过正常的国际贸易,文化技术交流实现我们的快速崛起。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务、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将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也许某个领域密切合作而有的领域却矛盾重重。绝不能因为小的摩擦而采取极端行为,战争给我们带来过巨大的灾难,不到万不得已不该轻易使用武力,但并不是绝对放弃使用武力。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在国际冲突中占有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战争。我希望我国不要在将来需要再一次派出法官去参加对战犯的审判,和平共处才是全人类最终的目标。我希望战争远离我们这个世界!

第14篇: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观后感

外国语学院 2010.8 李锐 20100542048

刚刚才看完《东京审判》心情很沉重。我从来都没有看过一部这样沉重的电影,当看到我们中国人受到奇耻大辱时,我心中愤愤不平心里充满暸愤怒和可怜,为日本战犯的冥顽不灵而愤怒,也同样为他们的冥顽不灵而可怜。

然而我们又真的需要这样一部电影。被称为“90”后的我们这一代人,距离战争的硝烟已经太过久远,对战争的了解少得可怜。除了我们自身的原因,恐怕还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战争的宣传不够——我不是说要宣扬战争鼓动战争,而是指应当通过媒体使人们更了解战争。 我相信,很多人看《东京审判》时,一眼就认出了著名的朱孝天同志,却不知道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谁,最多是看着面熟吧。今天的“栋梁”们对明星的了解远远多于历史。

日本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带给中国的创伤是满目的疮痍,无数家庭的流离失所,无辜的平民遭到烧杀抢掠,无数的妇女惨遭蹂躏,顽强的中国军民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可是,顽固的战争罪犯们对他们所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辩解竟是那样的无耻和荒谬!

1、亚洲犹如一个大家庭,对华及其它国家的战争犹如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发生的争吵,日本作为大哥理应管理好这个大家庭,虽然方式粗暴,出发点却是好的!

2、对华及其它亚洲国家使用武力,是因为他们遭到了各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3、战争罪犯断然否认他们在中国大地所犯下的滔滔罪行,包括南京大屠杀也是中国政府及媒体对他们的诬蔑陷害!

但是,邪不胜正是永远的真理!在中国及其它十一国组成的联合法官团及检察团的努力下,以确凿的证据、犀利的言辞、灵活的语术,让这些战争罪犯所有荒谬的辩解变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并将以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为首的七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国法官梅汝璈用他那不卑不亢、正气凛然的气度折服了整个审判团,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审判初期的排序上,为整个二战作出相当大的贡献与牺牲的中国却排在了一度忍让的英国后面,这个时候的梅法官用他那刚正不阿的气度,据理力争,终于让这排位合理,大扬了我中华民族的国威。在审判至宣判的时刻,还有大多数的国家法官以文明和宗教的原因反对对战犯实行死刑,这样的话,就可以让这些罪恶昭著的罪犯受不到法律对他们的最严厉的制裁,梅法官的一句“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坚定地在最后的投票会议上说服了几位法官,终于让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在《东京审判》这部影片中还有两位人物让我记忆深刻,他们不是法官、不是审判长、也不是战犯,他们只不过是两位日本平民。“正夫”是从中国战场回来的士兵,从他的行为中我看到暸日本人的忏悔,当他在小酒馆里向三位中国人下跪并用中国话骂出“狗日的日本鬼子”的时候,我却实感动暸,也感到暸欣慰。讽刺的是到现在日本当局还在认为战争的正确性。日本国民在反省,日当局却不曾反省。这也难怪自民党属于极端的右翼分子。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和平,相信是每个爱好和平的愿望。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仅仅只有六十年,但当时的一切在时间的这边慢慢的变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电影的方式重温历史,总能唤醒心里沉睡的一些东西。战争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灾难带来的累累伤痕,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而战争的始作俑者虽然被处以极刑,却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一切,这样想来,无比悲哀,所庆幸的是我还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虽然一些自由被禁锢着,但起码的尊严还能够保持。

历史的责任应该施加在每个国民的身上,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更应该深思一下,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历史以成为过去式,只要心中铭记:毋忘历史!时代前行的号角仍在继续,而我们也应该更加坚定的向前!

第15篇:金寨审判

金寨审判

1金寨法院四项措施推进信访工作精细化管理

今年以来,金寨法院理性分析,科学应对涉诉信访工作,树立信访工作精细化管理理念,从日常管理抓起,从工作点滴做起,对信访工作实行全程无缝管理,致力于构建平稳、有序、和谐的信访工作秩序,提升人民法院形象。

建立涉诉信访排查通报,快速反应,包保化解,跟踪问责制度,对信访工作实行程序控制、过程监督、绩效问责。

畅通渠道,实现接待来访网络化。构建院领导轮流接访、立案庭专人接访、庭室接访三位一体的来访接待体系。

关口前移,实现息诉化访主动化。全面排查有上访苗头的审执案件,共同研究应对措施,将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将信访问题消化在萌芽,重点对象稳控在基层,掌握工作主动权。

对信访工作实行量化考核、绩效管理,对新增涉诉越级上访案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落实责任,对信访积案化解进度进行督办,督促责任人及时办理,在日常审判中注重控访化访,及时消化矛盾。

2.。。2011年金寨县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认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职能、服务科学发展、推进机制创新、弘扬司法民主,努力开创我县法院工作新局面。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着重做到“五个强化”:

强化稳定意识,为构建和谐金寨提供司法保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和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经济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坚持适用缓刑审前调查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方针,继续探索民商事诉讼调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推行诉讼与非诉对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着力构建速裁、调解、巡回审理相结合的案件审理新机制。

强化大局意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围绕我县“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重点,妥善审理好涉及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旅游服务、特色农林产业等项工作中发生的矛盾纠纷。增强司法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根据形势和工作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研究,超前谋划,提前应对,努力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积极参与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宗旨意识,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司法保障。认真学习和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妥善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充分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坚持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妥善化解涉诉信访问题。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健全联动机制,强化威慑措施,规范工作程序,合力化解“执行难”。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巡回法庭和巡回审理工作室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守法用法意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强化创新意识,为提高审判质效提供机制保障。围绕“审判管理年”活动,健全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审判管理软件和庭审视频监督系统的应用,增强审判流程管理的实效性。继续强化审判委员会、合议庭职能作用,充分发挥院、庭长对案件审判的监督指导作用,把强化职责与加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法庭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交通通讯现代化、警务装备标准化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增强保障能力。完善基层法庭干警定期交流制度,充实基层法庭审判力量。加强对基层法庭工作的监督指导,提高基层法庭工作的质量效率。继续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陪审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强化监督意识,为公正廉洁司法提供制度保障。增强党的领导意识,始终把法院工作置于党委的绝对领导之下,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人大报告,确保审判权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下依法行使。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旁听案件庭审等方式,更加广泛地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更加主动地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广泛监督,不断改进法院各项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干警自律意识,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培养法官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五个严禁”的规定,加大查办惩处力度,完善惩防体系,确保司法廉洁。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和效能建设制度,着力提高干警的司法能力,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

3 金寨法院创先争优突出“四着重”

为更好地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法院扎实有效地开展,金寨法院在2011年工作中突出“四着重”:

着重在树立核心价值观上创先争优。当前就是坚持不懈的抓好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使核心价值观为广大法官所感知、认同、接受,形成思想共识,进而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转化为人民法官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成为人民法官的价值追求。将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干警言行之中,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之中,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的作风和形象。

着重在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上创先争优。要以思想教育、文化熏陶、人文关怀、激励感召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坚持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积极贯彻最高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法院文化氛围。要在法院持续开展学习型法院建设,注重在工作和生活上对干警的关心和关爱,充分运用先进文化的力量,强化价值观念、打牢思想基础、增强司法能力、激发队伍活力、宣传法院工作、树立法院形象。

着重在强化司法管理上创先争优。院党组高度重视审判管理工作,把审判管理工作放到法院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切合审判实际,遵循审判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明确审判管理的定位、内容与职责,完善管理方法,科学设定指标,加大技术投入,创新管理机制,做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辅相成,调动积极性与强化工作责任协调统一,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相互作用,促进能动司法,确保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着重在积极司法为民上创先争优。持续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听取人大代表、社会各界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积极推进司法民主,扩大司法公开,加强立案窗口建设,开展法院开放日、法律文书上网、巡回审判、法官四进等活动,服务基层,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少数法官事业心不强、为民意识淡漠、案件质量不高、司法不公不廉的问题,切实维护司法公正,积极争创“四无”先进法院。(雄鹰)

2金寨法院法官节后忙“充电”

多年来,金寨法院充分利用农历正月初七至元宵节这段时间案件较少的时机,安排全院法官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项学习,让大家迅速从节日气氛中走出来,开展集中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及时为干警充电淬火,最大程度地为县法院跨越发展蓄能充电。该院今年学习的内容既包括政治理论,也包括结合实际的业务学习和廉政纪律教育。为确保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学习政治理论与学习业务知识相结合;二是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三是总结去年工作与谋划今年工作思路相结合。总结去年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找去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年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责任。(雄鹰) 1 金寨县法院认真组织收看全国、全省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2月24日和3月1日上午,县法院全体党组成员和中层正、副职在法院七楼视频会议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针对新形势下全国法院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情况发王胜俊院长主要讲了三项内容: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把实现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以为人为,三是要全面履行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王胜俊院长要求全国各法院院部门负责人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省高院副院长石德党风廉政建腐败工作,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设风廉政建设

一是分析当前全国法院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要结合法院工作实坚持以为人为,司法为民的司法为民思想贯彻到司法办案中去,切实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完善涉诉信访案件评估机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损把以为人为,司法为民思想贯彻到司法作风建设中去,建立健

带头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

组书记、院长周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高院党组副书记、持会议,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江淳在会上作了题为《全省法院作报告》周溯就做好新形势下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反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不断开创全省法院反面》重要讲话。周溯指出:

一、准确把握形势,不断增强抓好任感和紧迫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做好党工作;

三、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全省法院收看了全国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视频会议。表重要讲话。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际,工作思想,共安全、权益保障和公平正义三个问题,努力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把以为人为,司法为民思想贯彻到司法改革中去,害人民群众利益事件的发生;全监督机制,加强专项治理,切实纠正各种不正之风。长、工作思想,廉洁自律,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法院公正廉洁执法。党和主设工发表新局的责各项纪检队伍建设。江淳从七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2010年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又从七个方面对2011年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作了安排和部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最高法院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继续深化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和伤害群众感情的不正之风;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始终保持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强劲势头;围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司法廉洁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创新,努力探索源头防腐有效措施;认真贯彻《廉政准则》,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身加强纪检监察部门自身建设。

视频会结束后,院领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省高院院长周溯的讲话精神要求全院干警:一是要高重视,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二次视频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认真改正,切实推动我院的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二是要严格自律,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规范着装、规范庭审活动、规范执法行为。并以开展这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为契机,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我院的队伍素质,树立金寨法院良好的司法形象。(雄鹰)

2金寨法院建学习型法院步入规范化

金寨法院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在创新上做文章,以提高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核心,在整体工作推进的进程中,有的放矢地抓学习。学习内容规范化。采取每周共同学一篇文章,每月推荐一本好书等形式,认真选取学习内容。学习重点规范化。强调“四个必学”,即重大决策前必学,解决突出问题时必学,谋划法院长远工作规划时必学,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时必学。学习制度规范化。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补充完善了六项学习制度。学习目标规范化。通过规范化学习,达到四转变、四增强、四提高的目标,即执法理念转变,为民意识增强,执法水平提高;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质量提高;思维方式转变,大局意识增强,服务大局自觉性提高;工作作风转变,廉洁意识增强,接受监督的水平提高。(雄鹰)

2 金寨县法院“四个抓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金寨县人民法院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关键工程抓紧抓好抓落实,“四个抓手”确保法官干警公正廉洁。

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抓手,规范廉洁行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纪律处分条例》和“五个严禁”规定,强化干警对《法官法》规定的法官不得有十三种行为的认识,引导遵守职业规范,讲党性,重品行。

以警示教育为抓手,强化自律作风。该院积极开展党风廉政专题教育,以正反典型为教材,强化警示教育。

以廉政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完善《廉政谈话制度》,继续推行 “一岗双责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廉政监察员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廉政监察员职责;建立廉政档案,实行违法违纪举报诫免谈话等一系列预防腐败滋生制度机制,确保司法廉洁。

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提高德能素养。该院通过搭建“读书思廉、文化倡廉、先进引廉、案例警廉、家庭助廉”五廉平台,让干警珍惜现有生活,珍爱司法事业。通过举办廉政专题座谈会等形式,让干警接受廉洁文化熏陶,践行“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确保法官干警身心健康、和谐。(雄鹰)

金寨法院“四个结合”全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金寨人民法院充分结合法院整体工作特点,不断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把“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以公正树形象”确定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步骤来抓,切实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司法公正。 切实将党建工作与“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该院党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审判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保持党员法官的先进性,有力地推动法院党建工作。通过在“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中,开展公开承诺、党建台帐、评先学优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干警党性修养,促进了司法公正,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明确了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诉求关系。

切实将党建工作与审判工作相结合。从多年的党建工作经验中,该院党组深刻的体会到搞好法院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如何提高审判质量、提升审判效率、拓展审判效果做文章,才能把党的领导与审判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该院通过建立立案工作格局和案件流程管理制度严把“繁、简分流,警示督办,结案登记”三道关,做到对一审案件、执行案件的立案审查、案卷移送,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法律文书制作,审核、签发、送达及案卷归档等不同阶段进行跟踪管理,杜绝了违法收案、越权收案、越级管辖和保全不当等问题。通过全面细化和严格《案件评查制度》,不断的提高案件质量,牢固地树立司法权威。

切实将党建工作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相结合。该院党组结合党建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为抓手,拓宽诉调渠道,将调解工作延伸到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设立“调解室”,营造和谐氛围,提高审判人员应对和处置矛盾纠纷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并且推行全程调解机制,将调解贯穿于立案、庭前、庭中、庭后等各个阶段,增强法官的调解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案结事了

切实将党建工作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该院党组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法院廉政建设新途径,通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党性教育,制定严格的纪律约束机制,营造春风化雨式廉政文化环境,全面提升了干警的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弘扬廉政思想、公正廉洁司法的良好氛围。有力的促进了司法为民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全院整体工作的发展。(雄鹰)

第16篇: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观后感

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今日,思修课上,观看了东京审判这部影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电影表现的是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但整个法庭不赞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大多数。梅汝傲这个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时时不能消散,他始终坚持法律原则,有礼有节,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各国的出场顺序本无关紧要,梅法官竟为此争论不休,甚至以辞去法官职务为代价,最终使外国法官妥协。试问今天,已经有多少人能在国际场合为了这种所谓的“小事”和别人发生冲突,敢于站出来,据理力争,阐述自己的观点?又有多少人可以如此有条理,有情绪的传达自己的观点?

曾志伟先生在本片中饰演一位日本人,在当时,大部分的日本人的是非观点已经扭曲的年代,国家处于兵荒马乱之际,他不盲从,他获取消息,得知事实真相,他下跪,切腹,甚至大骂日本这惨无人道的行为,他明辨是非,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问题,去获取事实的真相。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这是审判长对梅汝璈的赞赏,也同时证明了他是国家之光。“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中国有这样的人,是多么的骄傲啊!!多么的自豪!

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讲话,紧揪住了我的心。

被告方日本的律师,他用极其不要脸的口吻,说他们攻打中国是作为哥哥的对弟弟实行的一种爱的鼓励,请问,天皇,还有那些反动的日本人,是什么可以让你们那么大肆的用我们听起来感到不耻,不屑,完全鄙视的口吻去阐述你们的所作所为?中国人愤怒了!!!! 最后,中国以微弱的优势6:5赢得了日本,但是日本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难道只有7个人可以发动一场战争,一场屠杀么?难道7个人就可以杀死中国的几十万群众么?不,小孩子都知道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但是在爱国家的同时,也应看清真相,不要盲从。

我们身为中国人,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我们要像梅汝璈学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第17篇:审判工作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仲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审判工作

据中国法院网报道,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民意沟通邮箱收集的网民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下面是高法对网民意见建议答复之一:关于审判工作。

(一)关于网民建议延长有期徒刑最高刑期的问题。

答复:从世界范围看,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上限属于较短的,学术界、实务界近年来不断有人提出提高有期徒刑上限的建议。

有期徒刑的期限和刑罚体系问题是由刑法规定的,是一个立法问题,对其的变更也需要立法机关来进行。作为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我们会时刻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行认真研究,适时向立法机关提出修改的建议,以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使刑罚体系特别是有期徒刑的期限更好地适应我国与犯罪作斗争的客观需要。

(二)关于网民建议对违法飚车、偷盗井盖行为按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理的问题。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答复:违法飚车、偷盗井盖行为如果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造成危害,就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就要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以驾驶机动车的方法、私自架设电网的方法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为,就是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的。同时,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性质严重的犯罪,配置有严厉的法定刑,对其的适用应依照刑法的规定,坚持审慎的态度,以做到不枉不纵。违法飚车、偷盗井盖行为的具体情形是不同的,比如偷盗偏僻角落地方的井盖、在深夜无人的马路上飚车,就可能不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对行为人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要求其赔偿相关损失,可能更为适宜,未必一概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三)关于网民建议对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按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罪处理的问题。

答复: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如何处理,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有明确的规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是性质不同的犯罪。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尽管性质恶劣,但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交通肇事罪的性质。尽管对具有逃逸行为的交通肇事罪不能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但是行为人仍然会受到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严厉的刑罚制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就是最高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

(四)关于网民建议严惩酒后驾车等马路杀手”的问题。

答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辆数量和驾驶员人数猛增,无视交通管理法律法规,酒后乃至醉酒驾车的违法犯罪也日益增多,给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依法严惩醉酒驾车犯罪,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充分发挥刑罚功能,有效遏制醉酒驾车犯罪的多发、高发态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2009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醉酒驾车犯罪的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公布了两起醉酒驾车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指出,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醉酒驾车,放任危害结果发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罪的,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五)关于维护受害人权利的问题。

答复:我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对因犯罪造成的被害人的损失如何赔偿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被害人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对此问题又有详细的解释。但是现实中,不少被害人的损失难以得到有效赔偿,其主要原因在于:犯罪人没有赔偿能力,许多犯罪人正是因为没有钱才实施犯罪的,有的把犯罪得来的财物挥霍殆尽,司法机关无法追回;加上没有其他司法救济制度,导致被害人的损失难以得到实际赔偿。对此,最高法院已与有关部门共同推动被害人救助制度建设,对于被害人因犯罪侵害造成生活困难的,国家给予适当救助。

(六)关于网民反映对常规犯罪打击不力的问题。

答复:盗窃、诈骗、抢劫等常见多发性犯罪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最大。一直以来,包括人民法院在内的司法机关都将打击、预防和控制这些常见多发性犯罪作为工作的重点,除严格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打击这些犯罪外,还制定了很多专门针对这些犯罪的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文件,以统一对这些犯罪案件的审判尺度,有力有效地打击常见多发性犯罪。例如,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盗窃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人民币数额五百元以上,就可以盗窃罪定罪处罚;而构成抢劫罪,则没有最低数额标准限制。

人民法院还积极配合其他机关经常开展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和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危害性严重的常规犯罪,对于累犯、惯犯、多次犯罪以及黑恶势力犯罪坚持依法从严的政策,不但在判处刑罚时依法从严,在裁定对这些罪犯的减刑、假释时,也坚持了依法从严,努力发挥刑罚对罪犯的打击惩罚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减刑、假释的司法解释,进一步严格规范对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罪犯减刑、假释的条件和程序。

(七)关于网民反映刑罚处罚幅度太大、主观因素多、容易产生腐败的问题。

答复:多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刑罚处罚幅度较大的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并公布了大量司法解释,以解决刑事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问题。对刑事法律的解释,细化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内容,明确了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开展量刑规范化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将使量刑标准进一步细化,进一步规范化。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八)关于少杀慎杀”的问题。

答复:当前,由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关系急剧转型,社会利益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多发高发,导致刑事犯罪居高不下,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如何遏制各类犯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严格控制死刑、慎重适用死刑,是党和国家确定的当前适用死刑的基本政策。有人将其浓缩为少杀慎杀”,不甚准确。所谓严格控制死刑,就是将死刑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特别是那些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犯罪分子。所谓慎重适用死刑,就是对死刑适用的证据实行最严格的标准,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绝不允许出错。

200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宽严相济、确保社会稳定的要求,要求严格执行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的政策,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因被害方的过错行为引发的案件,案发后真诚悔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案件,应慎用死刑立即执行。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九)关于规范刑事再审的问题。

答复:刑事案件再审问题十分重要。《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再审制度。要完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规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刑事抗诉案件的审判程序,完善刑事申诉案件立案与再审的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最高人民法院虽然今年没有将制定《关于受理审查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但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正在就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案件再审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是否制定相关意见,待研究后决定。

(十)关于严厉打击传销的问题。

答复:打击传销问题已经引起了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公布,新增加了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关于组织、领导传销罪的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另外,对于组织、领导传销的人员故意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杀害他人、严重伤害他人的,还可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司法机关将会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继续加大对组织、领导传销人员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一)关于民事诉讼律师费等费用的承担问题。

答复:国外的一般作法是以律师费用由败诉方负担”为一般规则,并确定由败诉方承担律师费用的评定标准,建立律师费用保险制度,处理好律师费用负担制度与律师援助制度的关系。但这种制度的建立都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都有规定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损害赔偿的一部分由败诉方承担的例子,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以及商标、专利案件方面的司法解释。

对律师费等费用承担的制度设计不能搞一刀切”,应进行理性思考,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可以得到赔偿;(2)并不是所有民事诉讼的律师费用都由败诉方负担,一般在侵权诉讼等类型案件中才可以考虑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3)律师费用的赔偿范围应当限定于必要的合理支出之内。

(十二)关于网民建议追加原配偶为被执行人问题。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答复: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实践中的做法也不一致。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制定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即使允许追加原配偶为被执行人,也不能一概而论。追加债务人的原配偶为被执行人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审查确定执行依据确定的债务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只有夫妻共同债务,才能在执行程序中追加其原配偶为被执行人。

(十三)关于夫妻离异后子女更改姓氏问题。

答复: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是我国法律对子女姓氏问题作出的专门规定,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夫妻平等的原则。但是,婚姻法并未规定父母一方可以将子女的姓氏随意更改。最高人民法院曾于1981年8月14日在给辽宁省高院的复函中指出,在离婚后未征得前夫同意,单方决定姓名变更的做法是不当的,应当说服其恢复原来的姓名。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九条规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从以上司法解释可以看出,除非双方协商一致或子女成年后自己决定姓氏,否则任何一方擅自变更子女姓名的做法是不当的,如果引起纠纷,人民法院将责令恢复原来的姓名。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在变更姓氏的问题上,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决定姓名的权利最终属于自然人本身,前提条件是其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在变更姓名时,必须得到监护人的同意。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在子女姓名的问题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任何一方变更子女姓名时,都要征得对方的同意。也就是说,只有孩子的亲生父母均同意,方可变更其姓氏。父母任何一方单方擅自变更子女姓氏的,都是不妥当的。

(十四)关于先判决准予离婚再另案分割财产的问题。

答复:法院判决准许离婚,后又另案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一般是判决离婚后又发现新的共同财产而判决时未分割时才适用。如果不是上述情形,法院在判决准许离婚时,应当同时解决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

(十五)关于对合同法第32条的理解问题。

答复: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对该条文的理解有一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据此,合同的成立时间应以后签字或盖章的一方将合同书送达先签字或盖章的一方时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为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为合同成立的一般规定,但当事人明确约定以合同书、确认书为合同成立形式的,从约定,此为特殊情况。此外特殊情况还有:(1)应采用书面形式而未采取的,一方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合同成立;(2)交叉要约,双方当事人同时发出内容完全相同的要约,以后一要约到达时合同成立。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合意的结果,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应当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当事人明确约定以合同书、确认书为合同成立形式的,应当从约定。(十六)关于对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9条第2款文字方面的修改完善问题。

答复:有的网友建议对该款进行如下修改:(1)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部分大于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或(2)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一百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我们认为这位网友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已作为司法解释制定和修改的参考资料。

(十七)关于知识产权审判中技术事实认定的问题。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答复:与普通民商事案件不同,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大量专业技术问题和证据,专业技术事实的查明和认定难度较大。为有效地解决专业技术事实认定问题,人民法院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从知识产权审判实际出发,根据实践需要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措施,具体包括:

1、司法鉴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和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专门性问题可以鉴定,鉴定结论属于证据的一种。人民法院司法鉴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司法鉴定并不是对专业技术事实进行审查认定的首选或者必选方法。法官首先应当尽可能自行对事实问题作出判断,只有对于穷尽其他证据调查方法难以查明的涉案关键事实才需要委托鉴定。(2)司法鉴定的对象应当是当事人确有争议的具体技术问题,而不能是法律适用问题。法律适用是法官的职责,不能把法律适用交给法官以外的任何人去判断,包括不能把权利是否存在、是否构成侵权、是否构成商业秘密等法律问题交由鉴定机构去判断,鉴定结论不能代替法官对于法律问题的判断。(3)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证据,必须经过质证和审查判断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法官决不能因为有鉴定结论和专业人员辅助就放弃事实认定职责,而是必须充分发挥开庭质证等审查判断证据的程序功能,认真审查并作出认定,包括在移交鉴定之前就应当组织当事人对提交鉴定的材料进行质证。

2、专家证人。专家证人制度在我国施行时间不长,但最高人民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法院十分强调要注重发挥专家证人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当事人聘请专家证人出庭说明专门性问题,并促使当事人及其聘请专家进行充分有效的对质,更好地帮助认定专业技术事实。专家证人既可以是外部人员,也可以是当事人内部人员,在涉外案件中还可以是外国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证人与事实证人不同,不受举证时限的限制,在二审程序中也可提供。专家证人的说明,有利于法官理解相关证据,了解把握其中的技术问题,有的本身不属于案件的证据,但可以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参考。

3、专家咨询。专家咨询,指由法官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就专门性问题进行咨询。与鉴定结论不同,专家咨询意见只能作为法官认定事实的参考,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与专家证人也不同,专家咨询意见是直接应法官邀请作出,一般持中立立场,而专家证人在实践中往往是为了支持受聘当事人关于技术事实的主张。我院在一起植物新品种案件中曾就专门性问题咨询专家袁隆平,对于纠纷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

4、专家陪审。将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和一定法律知识、普遍公认的专家,通过所在城市的基层法院推荐、提请任命为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员共同行使审判权,能够增强合议庭对技术事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十八)关于申请再审期限问题。

答复:人民法院为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利,不断完善审判监督工作机制,努力畅通申请再审的渠道。为了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规范审判监督的具体操作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去年12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解决申请再审难、促进审判监督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该司法解释的第30条规定,当事人未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确有错误情形的,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提起再审,从而防止公共利益因权利主体怠于行使权利而得不到维护。当然,各地人民法院在适用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将会进一步改进、进一步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审判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努力保障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统一。

(十九)关于网民反映立案信访难的问题。

答复:最高人民法院历来重视立案信访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规范立案信访处理办法,完善立案信访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2009年11月18日启用的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室和申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诉立案大厅新址,反应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坚持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面的决心和诚心。

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案件立案难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积极研究对策,并于2009年11月19日专门出台了《关于依法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意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要切实提高对行政案件受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得随意限缩受案范围、违法增设受理条件,依法积极受理新类型行政案件,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对行政案件受理工作的监督,努力营造行政案件立案受理的良好外部环境。

针对立案方面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将大力进行立案工作改革,完善相关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人案矛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端正诉讼服务态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二十)关于网民建议建立纠正错案奖励制度的问题。

答复:网民关于建立纠正错案奖励制度的建议,确有积极意义。从当前错案责任追究的框架来看,无论是执行追责的主体,还是自觉遵守制度的主体,都不能只赋予其责任、义务,而无相应的激励机制。错案追究激励机制的设立一方面能调动追责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追责机构的地位并加强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另一方面也使自觉遵守制度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的法官受到激励,使其更愿意避免错案的出现。因此,网民关于建立纠正错案奖励制度的建议很有价值,我们将会认真研究,在研究完善相关制度时予以吸收。(二十一)关于网民建议法院收证据材料出具收据的问题。

答复:证据是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凭证,是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基础。因此,证据的保存是否妥善、证据的状态是否完好,与人民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息息相关,与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息息相关,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为防止证据在流转过程中出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曾出台一系列司法解释,对各级人民法院收到证据后应出具收据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一条规定: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收到的时间、份数和页数,由审判员或书记员签名或盖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页数、件数、种类等以及收到的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的证据,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收到的时间、件数、页数以及是否原件等,由书记员或者审判员签名。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实践中,一些地方法院收到证据后拒开收据的做法,违反了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与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相悖,不利于案件的正常审理和当事人权益的有效保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最高人民法院将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严格要求,对一些地方人民法院的不当行为予以及时纠正。

(二十二)关于网民反映法院判决书判决理由过于简单的问题。

答复: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推动增强裁判说理性的改革,要求在裁判文书中不再是简单地对证据的采信或不采信判断,而是要公开证据采信、认定事实的理由,公开适用法律的理由,推行法官判后答疑制度,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和司法的公信。

(二十三)关于网民建议尽快实行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的法律制度问题。

答复: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实现法律的统一适用,这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最高法院已经在开展关于这个问题的调研,并向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了相关的建议稿。

 新生女婴出租房内出生被弃垃圾桶脸粘污物死亡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申请执行,应向人民法院提交哪些材料 http://s.yingle.com/

 全国首例:因出卖个人信息获刑

http://s.yingle.com/

 外地青年在西安闹市被扑倒在地砍死 http://s.yingle.com/

 厨师因情感纠葛连杀女友等三人凶杀案当天告破 http://s.yingle.com/

 中专女生马桶里生下女婴将其从三楼抛下摔死 http://s.yingle.com/

 为琐事杀妻弑女戮侄重伤岳母凶犯伏法 http://s.yingle.com/

 二审法院如何进行调解

http://s.yingle.com/

  仲裁的基本制度 http://s.yingle.com/ 驱逐

http://s.yingle.com/

 非当事人的第三人是否可以参加诉讼 http://s.yingle.com/

 鉴定书应包括什么内容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如何确定证券赔偿的诉讼方法

http://s.yingle.com/

 第二审流程中的司法审查范围

http://s.yingle.com/

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对案件扣押的财物还能不能处理 http://s.yingle.com/

 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简易流程

http://s.yingle.com/

 第三人是否有权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法律规定2018最新有什么 http://s.yingle.com/

  民事诉讼法对人 http://s.yingle.com/ 第二

http://s.yingle.com/

 当事人应当如何提出回避申请

http://s.yingle.com/

 管制犯行使政治权利不应由执行机关批准 http://s.yingle.com/

 非律师不可从事诉讼代理业务

http://s.yingle.com/

 痴情男子拘禁孩子逼其母亲答应结婚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中学生效仿刑侦剧连杀三亲戚开液化气纵火焚尸 http://s.yingle.com/

 申请法院执行的法律条件http://s.yingle.com/

2018最新

 弟弟与嫂子偷情用棍子将哥哥打死 http://s.yingle.com/

 女子欲与前夫复婚遭拒为报复将其杀死并阉割 http://s.yingle.com/

 电话诈骗出新招男子被骗一百万

http://s.yingle.com/

 新娘不满婆家未给改口钱新郎官洞房内将其掐死 http://s.yingle.com/

 刑罚结构具有哪些概念和功能

http://s.yingle.com/

 盗汽车行驶证勒索被诉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 http://s.yingle.com/

  诉讼费如何算 http://s.yingle.com/ 19岁少女拒绝性要求遭五旬老汉掐死陈尸出租屋 http://s.yingle.com/

 合肥某民办高校2名男生灌醉同校女生后实施轮奸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闵行城管打人案一审宣判

http://s.yingle.com/

 入侵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否该判刑

http://s.yingle.com/

 休庭开棺验尸追踪之:法医严重违反鉴定程序 http://s.yingle.com/

 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 http://s.yingle.com/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法延长办案期限的决定 http://s.yingle.com/

 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及要求

http://s.yingle.com/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与民事诉讼有牵连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复函 http://s.yingle.com/

 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申请表

http://s.yingle.com/

  故意杀人罪之思考 http://s.yingle.com/ 刑事

http://s.yingle.com/

  强制措施 http://s.yingle.com/ 一支砂

http://s.yingle.com/

 涉外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司法鉴定的组织与监督

http://s.yingle.com/

 什么是妨害民事诉讼行为

http://s.yingle.com/

 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http://s.yingle.com/

 黄石港:加强立案监督,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卷烟制品犯罪 http://s.yingle.com/

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http://s.yingle.com/

 电刑犯人尸体解剖之病历探讨

http://s.yingle.com/

    死后时间推断 http://s.yingle.com/ 批准 http://s.yingle.com/ 债务诉讼时效 http://s.yingle.com/ 司法鉴

http://s.yingle.com/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法 http://s.yingle.com/

 反诉与答辩有何不同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马赛克:面对测谎仪:公民有没有沉默的权利 http://s.yingle.com/

 恶男嫖娼被偷50元杀另一卖淫女报复后让人报警 http://s.yingle.com/

 BP漏油事故或将因而代价飙升

http://s.yingle.com/

  法医小常识 http://s.yingle.com/ 普通程

http://s.yingle.com/

  什么是“一审判决” http://s.yingle.com/ 男子常看黄色网站去医院偷拍女患者隐私被抓 http://s.yingle.com/

 结束立案监督程序的要求

http://s.yingle.com/

 广西最大诈骗高速公路通行费案半年偷逃超400万 http://s.yingle.com/

 诉讼代理人有什么权利

http://s.yingle.com/

 高中生被社会青年围殴60多同学乱石砸死打人者 http://s.yingle.com/

 论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的共性与差异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取保后报复举报人违反规定重新收监 http://s.yingle.com/

   诈骗罪的相关法条 http://s.yingle.com/ 司法鉴定的受理 http://s.yingle.com/ 民事起诉状写作中值得注意的相关法律纠纷问题 http://s.yingle.com/

 强制医疗防“被精神病”

http://s.yingle.com/

 关于批准发布《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 http://s.yingle.com/

 浅议复核鉴定费的负担

http://s.yingle.com/

  鉴定结论的内容 http://s.yingle.com/ 公安机

http://s.yingle.com/

  修正「法」 http://s.yingle.com/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之回避 http://s.yingle.com/

  文书鉴定的范围 http://s.yingle.com/ 犯罪分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哪些人不能成为证人

http://s.yingle.com/

     五年立案监督28件 http://s.yingle.com/ 印章真伪鉴定 http://s.yingle.com/ 立案 http://s.yingle.com/ 活体检验 http://s.yingle.com/ 知识产权司法

鉴定申报

业务指南

http://s.yingle.com/

 民事证据之当事人陈述

http://s.yingle.com/

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侦查阶段控辩平衡比较 http://s.yingle.com/

  什么是公告送达 http://s.yingle.com/ 法院

http://s.yingle.com/

 有价证券诈骗罪立案标准和构成

http://s.yingle.com/

 财政部公告2018年第25号

http://s.yingle.com/

 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方法

http://s.yingle.com/

 仲裁当事人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 国有法人 http://s.yingle.com/ 文强涉黑案强

奸是否定

罪成焦点

http://s.yingle.com/

法律咨询s.yingle.com

第18篇: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那段历史。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梅汝敖坚持一定要按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你成功了„„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在法庭上,许多犯人竟无视法官的存在,有的脱鞋,有的痛哭,还有一个甚至站起身来打了前面一个人的头,说:“东条,我要杀死你!”这个犯人就应为装病而逃脱了一次死刑。

第二次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进入法官问讯时,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战犯却异口同声地说道“我无罪”,这是无视国际法律、无视人道主义的军国主义表现。在审判过程中,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说,“我们出于同情和友谊”,“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我们是自卫战争,不违反国际法的战争”,“日本没有侵略满洲的任何行为”。更加令人痛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日本竟杀死了二百零一万五千多个中国人!

决定死刑时,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慷慨激昂的讲话,紧紧揪住了我的心。在决定是否死刑的面前,11个法官决定用投票的方式来采取反对或赞同。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反对”“反对”“赞成”“反对”“反对”“赞成”“反对”,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

“赞成”“赞成”“赞成”“赞成”,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名字:土肥原贤

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记住并永远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后人。

梅法官又赢得了胜利,他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 而今,这些曾经给中国人民,给亚洲人民造成深重苦难,巨大损失的恶魔们却被供奉到了日

本的靖国神社,供其朝拜,这种公然给战争罪犯招魂的行径是对正义的亵渎,公理的践踏!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中国的历史,日本人烧杀掠夺,经过八年奋战,中国终于打败了日本。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日本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竟敢如此猖狂?而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却不堪一击呢?妈妈告诉我,日本早在19世纪,就已经打开国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技,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中国即从清代以后,就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神州大地惨遭日军铁蹄践踏,不正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么?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报效祖国,不让中国再受欺负、受侮辱!能够然古老中华为我们这新一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身体里流着中国鲜血的我,绝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历史的记忆代代相传!

第19篇:《东京审判》

本周五,我们电信一班和二班在团委组织下,一起观看了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电影——《东京审判》。观看完之后,我的心情就就我不能平静,深刻感受到民族尊严,民族地位的重要。

电影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战胜国国家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审判,最终把东条英机等七名战犯送上绞刑台。

这部戏的许多镜头让同学们难以忘怀,梅汝璈的铮铮傲骨,义正词严,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和骄傲,这是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更是中国的坚持。他在是否对战犯实行死刑的问题上取得胜利,告慰了在二战中失去的英魂。

通过这次电影,每位同学应该记住这次审判,知道我们温暖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好和平,明白和平的重要性,铭记历史,并以自身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暴力,反对战争。

最后让我们记住这次审判,他让我们懂得了:只有国家强大了,在世界舞台上才有话语权。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勿忘国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第20篇:东京审判

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开庭审讯东条英机等28名战犯,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开庭818次,法庭记载4.8万余页,出庭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4000多件,长达1213页,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荒木贞夫等16人被判终身,东乡茂德等2人被判有期徒刑(其他3人或病死或发狂),史称“东京审讯”。在人类的汗青长河中,这是不容轻忽的篇章。

东京审判观后感2000字东京审判观后感,时隔60年,青年导演高群书将此事搬上荧幕,《东京审讯》一经上映,即刻成为国人关心的核心话题。

影片是在一种繁重的氛围中揭开尾声。影片的起头镜头渐渐滑过战后日本的废墟,显得是那么的凄凉与悲痛,真正带我进入影片脚色的是梅汝璈审讯座次的席位起头,这是一个中国人的,铮铮铁骨,义正词严,让人激动慷慨!从影片的一路头就表现了我们中国的邪气,同时我也仿佛感受到在他沉毅而果断的面庞后,有着繁重的压力与焦炙,由于我们中国人身上背负着的汗青,而他又恰好背负着我们中国群众的但愿与等候。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你赢了。”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中由于有你如许的斗士而骄傲!”“我不是斗士,我是,中国的!”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动,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傲,让我为中国有如许的一个而。

接着就是两醉酒日自己被美国司机的情形让我印象比力深入。他们不断的着,“是美国人打败了我们”“支那猪滚出我们的国度”,并向手拿的司机搬弄,最初被忍辱负重的司机击毙了。其时的日自己对中国的和让人,同时也了成绩的繁杂性,会给审讯任务带来庞大的障碍。

公然,在随后的成长中,日本的复杂的律师团的不得了,公开收回了搬弄,置疑远东国际法庭的性,请求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法院停止审理,如斯的国际,即便美国庭长都无法,怒发冲冠,征引友邦最高了日本的气焰。方才松了一口吻的们顿时又面对了又一块硬骨头,原告席上的日本战犯,或装聋作哑,或一言不发,或,阿谁大川周明居然靠装聋作哑逃走了审讯,不可思议这帮日自己曾经到顶点了!成功永久站在的一方,凭仗着我们的和律师皆百战精英,以确凿的,尖锐的言辞,睿智火速的思维,日本律师慢慢的,最初是落花流水!第一战我们把小胜了一把,看着他们低下昂起的头颅,实在大快。

审讯进程中,法庭上关于皇姑屯、南京大等诉因的辩说根基都是实在的,看得人平心静气!仿佛我也回到了阿谁充溢和没有的时期,了心里觉醒的工具。那些的甲级战犯是不成的,南京大对中国所形成的影响是不成磨灭的,和平的年月,苍生的身上留下的是灾难带来的累累伤痕。最让人的是阿谁沾满我华夏儿女鲜血的东条英机,当美国对他时,他还不知的为本人,各式的否定本人的。接着日本律师团与我方停止了剧烈的唇枪激辩后,并最终以雄辩的谈锋和的现实了日方的假话。但是东条英机最初死硬认可,还暗示若是能够还会将侵略和平持续停止!、、,如斯美好的真让人感恩戴德。

东京审讯观后感2000字阿谁紧张的小酒馆,阿谁极端迷惑苍茫的北野雄一,阿谁喊着“狗日的日本鬼子”的和田正夫,阿谁倒在枪口下却不晓得“究竟发作了什么”的千叶,以及阿谁和田正夫杀掉的从未呈现的北野弘二,让人,让人思考,让人感伤,让人悲惨。

当进入判决阶段时,一句“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征的处所方

言“只需打不死我,就要站起来”,浓厚的压制,激动慷慨的斗志了荧屏,一个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激动慷慨的讲话,紧揪住了我的心。虽然早曾经晓得了谜底,但我仍然有些担忧,由于这代表着我们的故国,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好处。“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曾经起头发凉了,绝望,不,曾经起头显现于面前,11个若是按这个频次呈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遇,“Yes”“Yes”“Yes”“Yes!”,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有一刻我会如斯喜好英语。漫天的俄然消失了,颇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利落索性!我们又博得了成功。

土肥原贤

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我们该当牢服膺住这些名字,记住并永久把他们钉在汗青的羞耻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先人。就像梅汝傲说的:“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有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写在日自己民的帐上。可是,健忘曩昔的能够招致将来的。”作为中国群众该当勿忘国耻家恨,要时辰连结,防患于已然。我们要自暴自弃,高声的通知此外国度“没有人能够再我们了!”

全体而言,《东京审讯》是部大汗青小架构的影片。影片以二战竣事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位日本战犯的审讯进程为大布景,重现和查察官等国际法令人士颠末冗长的勤奋、衡量后将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二战首恶奉上绞刑架上的汗青,由此形成了影片的主线,贯串一直。

好莱坞有《审讯》,日本也有一部异样题材但以东条英机为视角表示此次审讯的片子《声誉》。几十年后,中国终究有了以中国梅汝璈,查察官向哲浚,倪征燠,中国记者肖南为配角的《东京审讯》。

回首逝去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汗青,不难发觉并没有呈现以影视方式再现这一题材的机会与需求。新中国成立之后,与社会主义、突破友好的、、、乡村联产承包、国企等国际大势对应的是中日官方交换的不竭增强、中日正式断交、中日联系良势成长、高层互访成立敌对协作同伴联系,在抗日题材的影视方面根基上延承的是认识主导下的榜样戏,即便是近些年“认识形状之手”抓紧了对艺术缔造的牵制后,中国片子人关心的仍然是抗日和平自身的题材,关于“东京审讯”如许具有汗青定性的题材不断没有惹起几多人的留意。

但是,当汗青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之后,跟着小泉内阁的下台,日本激进左翼日益。从日本炒作遏制向中国经济支援,与中国东海石油之争,到日本,照应美国否决欧盟对华兵器解禁;从日本赐与出境签证到日美颁发结合声明“协防”;从日本接收灯塔,到核定的丑化侵略、否定南京大与的具有之教科书出炉;从日本官员中日和平是“因为中国搬弄”而迸发的论调,到日本经过在朝党提出的“战后60周年抉择”,公开将“殖民”和“侵略行为”文句删除;这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歹意搬弄,为中日联系的成长蒙上了一层暗影,也在中华大地上从官方到有了再一次需求让日自己无视那段侵华汗青的心思情感与需求。于是,针对日本官员公开否认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讯之性的片子天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所以说,《东京审讯》无疑是大势和知足民族心里巴望的时期作品。导演为此也将重点放在审讯自身,经过对国际查察团与日本战犯及其律师团逆来顺受的辩说的影视化复原,以铁普通的证实远东大审讯成果的合和汗青的不容否定性。不好看出,现代日本左翼所持的论据与六十年前日本战犯与律师团的言词迥然不同,在影片中驳斥后者也就是在理想中对前者的无力。

《东京审讯》以审讯战犯为焦点和根本,最终将安身点放在了日本与“靖国神社”这一理想联系之上。影片最初以字幕的方式交待了“东京审讯”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关于日本战犯的各种“处置成果”,清清晰楚道出了将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灵位移到靖国神社的现实。很明显,这是对小泉掉臂中国否决一次又一次地参拜“靖国神社”的回手:汗青现实无可回嘴地证实东条英机等人是策动侵华和平的首恶,是中国布衣的罪人,作为辅弼参拜“靖国神社”天然是中国群众豪情的傲慢行为。

非论是导演身负重债拍片的义举,仍是影片所承载着的民族志愿,非论影片自身四溅的法庭论争,仍是影片再现无法忘记汗青的艺术价值,《东京审讯》都是一部值得让观众奉上掌声的片子。可是,关于那段沉痛的汗青来说,仅仅靠《东京审讯》如许的影片是远远不克不及承载的,它远远不克不及真正让大和民族认清汗青的,远远不克不及让大和民族深思过往的淘天。

本年5月2日,日本《朝日旧事》发布的查询拜访成果显现:有70%的日自己不晓得东京审讯的形式;在20岁至30岁这一春秋层,10人中只要1人晓得;有17%受访者底子没传闻过东京审讯。这是何等令中国苍生惊诧的成果,这又是何等令中国群众懊丧的理想?在我们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痕,却在伤痛制造者的儿女们两头是那么的举足轻重?日自己关于侵华汗青的冷酷从中可见一斑。关于连“东京审讯”都不晓得的日本,一部名为《东京审讯》的片子又怎样会让其无视过往的汗青?又怎样能让其置信远东大审讯的性?

再看看以后小泉对华的软弱政策,若是说以前挑选8月13号或17号参拜“靖国神社”还算有所顾及的话,那么本年地提早于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务美满是对国的与搬弄。在中日两国联系堕入断交以来的最低谷时,我们怎能祈求用一部片子去换回日自己无视汗青的立场?即即是二战期间日本的主疆场在中国,战后(甚至明天)相当部门日自己还如《东京审讯》中醉酒的两个日本甲士搬弄梅汝璈时所言:“支那猪,我们是被美国打败的,不是你们中国!”

以何种立场何种看待日本如许一个为“耻感文明”所的近邻,也是每个中国人在看完《东京审讯》后该当思虑的成绩。

但愿安培晋三的下台能为这一切带来起色,终究作为中国这么一个具有悠悠汗青的文化大国,是情愿多一个热诚的伴侣而不是一个心胸不轨的仇敌,若是日天性够像一样勇于面临本人的,认可已经关于亚洲群众的损害,我置信此时此刻不会有人来和赏罚他们,并且其界上的位置也会获得进步,畏首畏尾才是正人。不然日本或许就会像片子起头时的场景一样——战后日本的废墟,显得是那么的凄凉与悲痛。这叫自,不成活。

审判读后感
《审判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