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动物标本的制作

发布时间:2020-03-03 23:36: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栩栩如生的兽类和鸟类的姿态标本每年都吸引着许多学生参观,同样也吸引着众多艺术院校的学生临摹绘画。因为这些标本不仅是有科学价值的动物标本,还是一件用动物塑造的艺术品。

剥制技术

动物标本的制作过程可用两个字形象地加以概括:剥制。

剥是将动物的皮张与骨骼、肌肉剥离,尽可能地保全皮张的完整无损,再将剥离后的皮张上涂抹防腐剂,防止细菌滋生和保持皮张的新鲜、湿润。较多剖开的部位在腹部,也有根据展览的需要改变的,总之,按照一个原则,用羽毛或毛遮掩开口而不留痕迹,保证自然美观。 制就是用填充物取代取出的肌肉和骨骼然后缝制起来。相对复杂的是制的过程,首先要根据标本的体长,选择制作一个合适的型,传统的用金属丝、钢筋以及木材制成“骨架”,用棉花、竹丝等做“肉”。现代先进的是用发泡塑料。接着,将处理好的皮张披在骨架上,缝合,然后为标本装上义眼,即玻璃的眼球,最后一步是将标本装在台板上或树枝上。

动物标本主要集中在兽类(哺乳动物)和鸟类标本上,这些标本体积大小悬殊,大的标本无法通过浸泡获取皮张,而用皮张制作的标本形态逼真好看,又可以长期保存。标本制作的方法很复杂。少数大型鱼类、爬行动物,如蛇、扬子鳄、海龟、玳瑁等也可以用剥制的方法。 笔者参观访问过瑞典、芬兰的几家自然博物馆标本制作车间,也观看过意大利专业技师在北京制作标本,感到世界各国制作动物姿态标本的方法可谓大同小异、各有千秋。剥制的过程基本相同,只是根据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用材取材略有不同。

据在博物馆从事剥制工作的一位老师傅介绍,鸟类中最难做的是鸽子,因为它的皮薄如纸,接近透明,是鸟类中最薄的,稍有疏忽皮就会破。而兽类中最难做的是猫,猫的神态很难把握,它的身体线条分明,轮廓清晰。即使干了一辈子,他也不敢说有十分把握,不能保证做出的标本与动物活时一模一样。

我也曾亲手制作过姿态标本,感觉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是标本能否逼真,也就是对神似的追求。一位老师傅告诉我,真正技术活不是能用嘴说出来的,需要有悟性,心领神会,眼到、心到、手到,心灵手巧。

剥制标本还有巧妙之处,用移花接木掩盖残破的方法,把失去四肢的动物设计成卧姿,颈部缺毛的让它转头,将缺毛的部位遮掩起来,甚至仅剩下头的动物,也可以制成一件完美的头的标本。

为标本登记户口

在自然博物馆,剥制前还要对每一件标本进行测量登记,主要测量标本的体长、重量、尾长、颈长、胸围、性别、皮毛的颜色以及眼睛瞳孔的颜色,还要记录标本采集的时间、地点、采集人。

标本制作方案

制作蝴蝶标本

制作蝴蝶标本

蝴蝶标本制作

制作昆虫标本

动物标本展策划书

植物标本制作教案

叶脉的标本制作

植物标本制作心得

常规标本制作程序

动物标本的制作
《动物标本的制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