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霍新泰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0-03-04 03:01: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位基层检察官的无悔人生——追记霍新泰

2004年9月6日平顶山日报第二版 10:32:45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采访。9月1日,距离霍新泰同志牺牲已整整一周。灵堂已撤,挽幛已收,但记者还是能感觉得到,那悲痛凝重的气氛依旧笼罩着钢城。在舞钢市检察院,霍新泰的战友们未语泪先流,无人不悲声。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深切的回忆和感人肺腑的泪水,听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泪水模糊了记者的眼睛。有什么比口碑更牢固的丰碑?一位基层检察官,貌不惊人,无职无权,何以带给人们无尽的悲痛,何以赢得由衷的崇敬?让我们走近霍新泰,解读霍新泰,沿着他短暂而又平凡的人生轨迹,去探寻答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9岁,正是人生干事创业的时节,舞钢市检察院检察官霍新泰却猝然倒下,倒在了他为之倾洒全部心血的工作岗位上。

有多少事还在等着他去做:孩子还年少,从来没有好好陪过他;父母已年迈,还想等他闲下来的时候守在身旁精心伺候;妻子那委屈的眼泪憋了许久许久;同事有多少知心的话语要向他讲个够„„

霍新泰,这位人们爱戴的检察官,这支本想默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在燃到49岁时,突然熄灭。

2004年8月25日,霍新泰生命的最后一天:

上午8时至下午1时,询问证人;

下午1时20分,回家吃饭后回办公室整理案件汇报提纲;

下午3时至7时,汇报案件办理情况;

晚8时,去单位整理案卷时,他猝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劳累过度,引起心脏病突发,他于26日凌晨以身殉职,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检察事业。

“春枝,我在楼下吃饭,饭后还要到院里加班。新泰,8月25日晚7时。”这是他留给妻子的最后遗言。“值班哩。”这是他去世之前遇见同事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8月27日上午,霍新泰的骨灰从火化炉里取出后,在场的人们竟然在他的骨灰内发现一块鸡蛋大小还没有被烧碎的结石。当天下午,检察院把这块结石送到医院进行鉴定,医生问:“这名结石患者平时有没有症状,譬如疼痛?”“没有发现,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不可思议,这样大的结石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据舞钢市检察院干警回忆,霍新泰生前从来没有向人们说过自己有这病或那病,也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2003年以来,同志们便发现霍新泰身体不好,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说工作忙,顾不上。2003年10月,舞钢市反贪局进行体检,为了节省时间,霍新泰早上已取了尿样,轮到他检查时医生说尿样放的时间久了,需要重新取样,他听后回头便走。他说:“院里还有事,我不能耽误办案。”别人劝不住只好让他走了。第二天,在院领导的督促下他才又来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有高血压,但他根本没在意,仍一如既往不分昼夜地工作。

他没有充足的睡眠———经常熬夜;他没有假日———被工作占用了;作为丈夫、父亲,他甚至很少有与家人一起休闲的时间。调查、取证、询问、笔录,霍新泰在工作的道路上爬坡,但这个坡好长啊,他总也爬不完!在检察官这个职业里,他找到了释放自己生命能量的平台,他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了这里。

其实,他的心脏病事前并不是没有一点征兆。今年7月20日,霍新泰到舞钢市某单位调查一起案子。调查取证中,同事张光辉、高海燕看他脸色发白,不停地出汗,就劝他休息一下。霍新泰说没事,后来张光辉才发现霍新泰后腰部有一条长三四十厘米的伤口在渗血。问起原因,这才知道,几天前霍新泰在一家企业调查取证时,突感身体不适,上厕所时因为头晕站立不稳栽倒在坐便器上,腰部被坐便器的塑料盖划伤。10多分钟后他才苏醒过来。事后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忍着疼痛坚持工作。

霍新泰最后参与办理的那起贪污案,案情重大,时间紧、任务重。霍新泰负责重要事实证据的调查工作,连续几天的突审、取证、询问、笔录,握笔的手指都肿了,好长时间还伸不直。他终于支撑不住了,8月13日累倒在了审讯室里。领导劝他去医院治疗,让他回家休息,他却说:“大家都在加班加点,案件正在攻坚阶段,我怎能离开岗位!”

霍新泰,这位人们爱戴的检察官,在人生最灿烂的时节,猝然倒下,化作一盏照亮黑暗的灯„„

淡泊名利廉洁从检

霍新泰生于1955年5月,河南平舆县人,其父原是舞钢市林业局工程师。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霍新泰中学毕业后,尽管成绩是全校最好的,却被拒于高中校门之外。但他勤奋好学,酷爱读书,常常挑灯夜读,政治、历史、法律,找到啥书看啥书。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霍新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许昌师范。从事检察工作以后,他更是努力地学习业务知识。在他简陋的小书柜里,放着很多法律书籍,一本1977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里,批注粘贴得密密麻麻。国家的重大方针、党报党刊的重要社论,他都认真阅读批注。他把读过的有借鉴意义的重要文章剪贴下来,剪贴了十几本。他经常说,现在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十分必要,只有坚持教育、坚持学习,才能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舞钢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成安说,新泰工作作风严谨、踏实,制作笔录认真细致,他整理的卷宗历来是同事们学习的样板。他理论水平高,文化水平高,人品更高。霍新泰在日记里写道:“做一名合格的检察干部,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品作底子,要始终坚持严于律己。”

他从来都是默默无闻,别人不愿办的案件他办,别人办不了的案件他办;从没听他讲过什么难处,提过什么要求!1981年,他就职于当时的舞钢区委办公室,主要负责文字工作。1988年10月,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到劳动局任副局长,他却婉言谢绝。2000年,舞钢市人民检察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中层领导竞争上岗,他主动向院领导提出退出竞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我多干些实事就行了。”对于年轻人,他竭力关心照顾,推心置腹地长谈,言无不尽地教导。控申科副科长李丰华回忆道:1993年至2000年我与霍新泰同事7年。这7年里,我从不谙世事、粗心大意、懒散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稳重,工作上也得心应手了,这与他7年的教诲不无关系。可以说同事7年,成就了我们永远的师生情谊。2000年竞争上岗时,我本没有打算参与,霍新泰对我说:“你符合条件,又年轻,不试试太可惜。”他反复劝我,鼓励我,给我打气,教我写演讲稿,因为他的教诲与帮助,一直默默无闻的我,凭借多年的踏实肯干,赢得了大家的信任,走上了控申科副科长的工作岗位。

在舞钢市人民检察院,霍新泰是年龄较长、资格较老的,身为科长、副科长的许多年轻人,都是在他的帮助下成长进步的,但他从不居功自傲,积极配合年轻人工作,争办最难最苦的案件。凭着满腔热情和任劳任怨、与人为善的品质,他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爱戴。历次民主测评、优秀检察官评选、优秀共产党员评选,他的票数总是第一。据舞钢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成安介绍,院里年年推荐他为先进工作者,可他能推让就推让,在他的家里我们仅见到《平顶山市2002年度优秀检察干警》《平顶山市优秀政法工作者》等几个证书。名与利他看得太轻太轻。

他时刻想到的是工作,是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今年7月6日,在湖南长沙上大学的儿子打电话告诉他,自己乘坐的火车7月9日凌晨4点到漯河,希望爸爸找辆车接接他,8日下午下班后,霍新泰从家里带着一块铺沙发的破布和一条旧毛巾被,乘坐最后一班长途客车赶到漯河火车站。在漯河火车站广场,他把带来的破布铺在地上,躺在上面一直等到火车进站。儿子下车后,看到疲惫不堪的父亲,又生气又心疼,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可他却劝解儿子说:“深更半夜的,大家工作都很忙,怎好意思麻烦别人。检察院的车不是咱家的,再说咱爷俩也正好说说话。”记者9月1日在霍新泰家中见到他儿子霍明,提起这件往事,这位18岁的大学生泣不成声:“想想当时,自己是多么不懂事,回家的路上赌气没跟爸爸说一句话。直到今天我才更深刻地理解了我父亲,没有他的严格要求、言传身教,我不会考上重点大学。他虽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却留给了我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果时光能倒流,我真想对他说一声‘你是世上最好的爸爸!’”霍新泰的妻子下岗,弟弟至今还在街头摆书摊,但他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也没向同学朋友张过口。对此,霍新泰的家人和亲友都不理解。霍新泰说,我在检察院工作,这个职业比较特殊,你今天托别人办事,明天因为案件别人托你办事该咋办?不能因为自己办事,将来影响办案,这是做人的原则。

舞钢市检察院检察长马建斌这样评价道:新泰理论水平高,知识面宽,有修养,事业心强,不怕吃苦,又不张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品质只有在持久中才显出伟大。

恪尽职守,执法为民

当人超越物质的追求而不懈努力时,必然有一簇理想之火在心中燃烧。

霍新泰有他自己的人生追求,那就是学点具体的业务,为人民干些具体的事。1988年10月,他主动要求到舞钢市检察院工作,当了一名普通的检察干警,后历任举报中心副主任、控申科副科长、科长、反贪局副科级检察员。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热爱人民检察事业,愿意为之付出一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检察官,就要像孔繁森同志那样,一心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实实在在而不是空谈地干好工作,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1998年,舞钢市院岭街道两位80多岁的村民状告村干部侵占了征地款。这是舞钢刚开始建设时,冶金部第六冶金建设公司给村里的征地款,事情已过去了20多年,而且六冶早已分散到郑州、洛阳等地,调查十分困难,不少人劝他不要查了,出力未必有结果。霍新泰说:“七八十岁的老人来反映问题,不调查怎对得起我们的良心!”霍新泰把自己的想法向主管院领导汇报后,带着干警刘应选乘公共汽车奔波于郑州、洛阳等地。为了给院里省钱,霍新泰总是找最便宜的旅馆住,有时干脆花几元钱在通宵营业的澡堂里过夜。此案调查取证前后历经一年多时间,形成上百本卷宗材料,仅调查报告就长达数万字。案件事实调查清楚后,霍新泰来到举报人所在地,一户一户地核对,一笔一笔地向几百户群众解释。村民对舞钢市检察院的工作非常满意,当时的省院领导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工作认真,事实清楚,群众满意。

干公检法的同志都知道“宁上一次战场,不接一次上访”。检察控申工作历来是难点,因上访引发社会矛盾的事,屡见不鲜。这些年来,霍新泰做这样的工作最多,也最有办法。大家评价说,霍新泰从事控申接待工作,对群众有爱心,干工作有耐心,办事情有信心,处事有公心。检察长马建斌说:“把棘手的案件交给新泰,我放心!”

舞钢市八台镇乔庄村农民张某曾受过刑事处理,一把年纪了还孤身一人,生活一直由其侄子照顾,后因家庭琐事与侄子发生纠纷。有一天他拿着刀,非要杀其侄子家的耕牛,谁劝都不行。其侄子一气之下,把张某捆在了树上,张某以此为借口,到处上访告状,非要政法机关以非法拘禁罪判侄子的刑。有关部门对此案进行多次调查,认为张某侄子的行为够不上犯罪,也对其侄子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但张某仍然到处上访告状,前后长达8年之久。到后来,谁和他打交道,他告谁,再后来干脆背着行李住在了有关部门的大门口。1992年,有关领导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指示舞钢市检察院妥善处理张某的上访问题,院领导把这棘手的案件交给了霍新泰。张某每次去上访,霍新泰都自己掏钱请他吃饭,然后多次耐心地给张某解释其侄子的行为为什么够不上起诉。农忙时节,他多次到张某家里帮他干活,帮助他想办法致富,使他早日摆脱拮据的生活。深受感动的张某表示再也不因为这件事告状上访了。

霍新泰同志从事检察工作以来,接待群众来访1500余次,主办和参与办理各类案件321起,制作笔录200余万字。17年来,他所办的案件没有出现一起错案,创下了舞钢市检察院人均办案数第一,案件质量优秀率第一等数项记录。

侠骨柔肠剑胆琴心

霍新泰并不是铁打的硬汉,见到他,你首先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文弱,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文弱的检察官,有着怎样的侠肝义胆。

“经过一夜的努力,疲惫伴着饥渴,但此时的心情是喜悦而甜美的。舞钢某公司陈某受贿案在黎明前突破。遥望南山,思绪浮想联翩,心底发出了一声感叹:贪官污吏真多啊!不把他们揪出来,国家该有多少损失,百姓该遭多少祸害啊!”这是霍新泰2001年6月16日日记中的一段。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怎能相信这样一个小人物竟有如此的胸怀,也许只有他的儿子霍明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父亲。他在悲痛之余写下的数行碑文,最好地概括了其父一生的主要品质:少小离乡,颠沛流荡,然其志甚坚,自强不息。一身硬骨,不屈于强人之手;两袖清风,不媚于权贵世俗。胸怀慷慨,常怀忧国忧民之念;仁义为友,颇具宋襄孟尝之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虽未遂平生之志,终死得其所„„

1998年,霍新泰与同事到舞钢市王店乡走访,在一家农民的院子里,他无意中发现满地的玉米秆不足一米长,而且光长穗不结籽。他怒不可遏,心情沉痛又难抑激愤地迸出一句话:“作孽呀!查,要一查到底!”他和他的同事冒雨挨门串户走访群众,顶着压力,排除干扰,终于将倒卖假种子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1994年7月,霍新泰与同事吴永昌到河北邯郸市某村调查取证,办完案件坐车回到漯河时已是凌晨4点多。这时,一个老人挑着担子走在街上,迎面来了两个男青年,威胁老人说:把担子放下,把钱全拿出来。吴永昌只听霍新泰大喝一声:“有坏人,抓住他们!”一步窜上前去就要抓人,两个男青年吓得落荒而逃。吴永昌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当时也不知道他们一伙有多少人,我们两个人个子又小,我真有些害怕。霍新泰鼓励我说,邪不压正,我们干的就是为民除害的工作,遇到不平事就要挺身而出。

霍新泰就是这样,对邪恶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对亲人却如春天般的温暖。一天,从不买菜做饭的霍新泰却拎着一大兜茄瓜和米酒进了家门,妻子春枝一看,茄瓜已冻成硬块不能吃,而自己和孩子也从不爱喝江米甜酒。“你咋买这么多呀!”“大冷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多不容易,卖不出去我就全买了,他也好早点回家暖和暖和。”听了他这一席话,妻子还能说什么呢,接下来的这一周他家的餐桌上天天都有江米甜酒。

1997年的腊月,霍新泰的同事李丰华永生也无法忘却。那一年她生孩子住在山里的婆家,离城区大约有十几里路。头天晚上开始下大雪,一直就没有停,去婆家的山路已不通车。霍新泰和科里的同事带着礼物去慰问她,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前行,皮鞋成了雨鞋,脚又湿又痒,硬是步行走到了李丰华的婆家。当他们满身泥污地出现在李丰华眼前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丈夫更是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8月27日,在霍新泰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舞钢市检察院检察长马建斌流着泪代表该院党组对霍新泰作出了高度的评价:霍新泰同志短暂而又平凡的一生,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一生;是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一生;是对党和检察事业无比忠诚的一生。霍新泰的一言一行体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体现了检察干警“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总体要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维护公平正义”的深刻内涵,塑造了人民检察官的光辉形象。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8月31日,平顶山市检察院党组作出决定,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向霍新泰学习活动。舞钢市委也作出决定,在舞钢市开展学习霍新泰的活动。

了解霍新泰、走近霍新泰、解读霍新泰,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他不是领导干部,没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一生清贫,每天做着繁琐而平凡的工作。他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却无时无刻不在构筑着共和国大厦的一砖一瓦;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常常被淹没,但他的行为却能感动百姓、感动同行、感动鹰城甚至感动中国!(本报记者 卢拥军 通讯员 金雨虹)

他的字典里没有名利 追记“眼子”检察官霍新泰

www.daodoc.com 2005年08月19日07:0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2005年8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追授舞钢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霍新泰同志“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霍新泰的先进事迹再次为人们所传颂。

“检察官要秉公执法,刚直不阿。与腐败分子作斗争,是相当困难的,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要不畏权势,不为金钱利诱。”霍新泰在日记中写道。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2001年6月,霍新泰负责办理舞钢市某局局长贪污案。办案伊始,就有来自各方面的“人物”给他打招呼,但他吃请不到,送礼不要,压力不怕,深挖细究案件,核查票据几万张,作审查笔录200多页,经过一周的奋战,终于发现疑点。为防止当事人串供、毁证,霍新泰连续作战,和干警先后传唤证人及当事人10余人,三天两夜没有合眼,最终硬是顶着压力把这个局长送上了法庭。

霍新泰有句口头禅——“没事”,对别人的问候和关切他爱以“没事”作答。1991年12月底,为查处一个案件连续奋战了一周的他在回家的路上由于过度劳累晕倒在雪地上,第二天上班时,同事见他脸色发青,就问他怎么了,他却淡淡地说:“没事,昨晚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倒在雪地上睡着了。”2001年6月,在办理一起涉嫌贪污案件中,霍新泰连续60多个小时未休息,双唇干得起皮,两眼熬得通红,两腿不停地颤抖,同事孙佳芝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没事,案子到了关键时刻,我怎么能躺下?”„„在一声声“没事”中霍新泰办理了一个又一个案件:17年来,他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500余次(件),主办和参办各类案件321起,制作笔录200余万字。他所办的案件从未出现过一起错案,创下了舞钢市检察院人均办案数第一,案件质量优秀率第一等数项纪录。

时间在这一刻停滞,2004年8月25日24时许,霍新泰在加班整理案件笔录时,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猝死在办公桌前,时年49岁。

霍新泰走了,他留给下岗妻子的是一张“春枝,我在楼下吃饭,饭后还要到院里加班”的字条;他留给心爱儿子的是为筹集学费所欠下的两万多元的债务;留给白发父母的是两套还没来得及送过去的保暖内衣„„

本报记者张建新陈小平责任编辑:陈要逢

霍新泰先进事迹

霍懋征先进事迹

霍懋征老师先进事迹

学习霍懋征先进事迹

新泰学习心得

新泰教师资格

霍懋征老师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学习霍懋征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霍懋征先进事迹体会

优秀村干部先进事迹(霍建祥)

霍新泰先进事迹
《霍新泰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霍新泰 先进事迹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