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外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6: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外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

摘要

随着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社会的需求,使得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为了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很多高校甚至增添了教师的力度,并积极鼓励本地区英语教师和外教合理分工,共同承担英语课的教学。通过对本地区英语教师与外籍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英语教师与外籍教师在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试图通过二者之间的差异性研究,找出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使其互为辅助,以达到提高地方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健词:外籍教师;英语教学;教学风格;英语教师

1.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非语言交际是指除语言行为外的所有交际,是通过体态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实现。非语言系统在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是约定俗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经过学习和体会是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对方的非语言系统。这种差异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

1.1.课室桌椅的摆设的差异

我国的课堂中桌椅是“排排坐”的固定座位,而英国课堂的桌椅摆放形式是小课堂就与讲台围成圈,大课堂就以小组为单位围成若干个小圈。我们发现桌椅的摆设与师生的关系存在微妙的关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曾提出了师生交往的数种形式,以下是其中的两种:

图A中国教师的课桌摆设风格 图B外籍教师的课桌摆设风格

图A表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能保持双向交往,而学生之间也有交流,我国大部分的课堂采用这样的模式,但由于座位的局限性,使交往活动范围不广,形式也较单一。而图B表明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流。在英国,学生不必拘泥固定座位,每节课可寻找不同的学习伙伴,他们课堂桌椅的摆设非常有利于这种交往模式的开展,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符合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甚至全员交流的原则。

1.2.教师体态语的差异

中国文化讲究含蓄持重,讲求师道尊严,中国人心目中的教师形象都以严肃认真的师表为楷模。教师行为要稳重大方,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让学生觉得威严,并要求学生不做小动作,发言要站立,课堂气氛严肃为主。因此,在学生面前很重视自己的形象,认为为人师表应该庄重严肃,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举止得体,衣着大方。而西方人则主张弘扬个性,注重个人表现。外籍教师上课比较随意,也不苛求学生笔直而坐。他们手势语言使用较频繁,表情丰富而夸张,富有表演性和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呼应。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形象也多幽默风趣、善于表演。有时一些不拘小节的动作让学生瞳目结舌。语言代表文化,外籍教师的介人如同活跃的“酶”给中国英语教学注人了活力,他们把活脱脱的语言与文化一并带来,用他们得心应手的母语,驾轻就熟地给中国学生讲授英语,这种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是中国教师无法比拟的。

1.3.教师对课堂的监控行为的差异

中国教师认为安静、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全体学生认真听讲的保证。他们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随意说话。外籍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尽量创造一种活跃、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完全放松。他们通常会尽可能地营造一个宽松的交际环境,让学生随意落座;有时根据所教内容的需要,还会变换上课地点,带学生到草坪、图书馆、资料室等地授课。从实践和行动上参与必要的社会知识、经验及其应变的学习。总之,课堂管理原则是以人为本,灵活而有实效。比如,我们在本校美籍教师Katie的口语课上看到:她在引导学生讨论“job interview”时,是将课堂变成了一个真实的招聘会现场。她让学生站在教室的四周,给一部分学生发了一些卡片,卡片上设计的是有关就业面试时可能会问到的一些问题,让另一部分学生充当老板,相互提问,约两分钟以后,要求“找工作”的学生“switch”换bo再问同样或类似的问题。然后,再交换角色,原来的老板变换成求职者,再讨论相关问题。整个课堂看似“无序”,可教学效果很好

在我国,教师往往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来回走动,进行监控,并且会认真听学生讨论,或在考试时站在一旁看某个学生答题。但在英国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他们认为如果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在旁观看会令到学生紧张,进行中的话题会中断。英国教师的做法是:在讨论结束后检查和对比各小组讨论结果,从而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语言交际的差异

语言交际区别于非语言交际。如下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上分析,通过提问策略,修正错误,学生考试等方面进行比较。

2.1.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中国教师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人式教学方法,讲授内容大都紧紧围绕课本内容,教学严谨、系统、完整。外籍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去理解和掌握语言;反对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他们强调学生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应看到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尽可能扩大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外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重教学内容获取,而轻教学形式;他们重课文内容的社会意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轻课文的语法结构。如下从提文策略的差异,修正错误的差异,以及课堂组织活动三个方面简单地分析。

2.1.1提问策略的差异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可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Chaudron)。封闭式提问是有明确答案,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而开放式提问是没有确定的答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想法,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我国教师比较注重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课文的掌握程度,并且喜欢追求标准答案。下面是一组课堂提问实例: T: Look at the picture.Where is the boy reading? S: On the ground.T: Er no.Look at the sun.He is reading … S: In the sun.T: That’s right.He is reading in the sun and it’s bad for … S: Eyes.T: Very good.He is reading in the sun and it’s bad for his eyes. 其实学生刚开始回答并没有错,但并非教师期待的“正确”答案。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引导学生作答,但不能因此而限制学生思维输出。为了降低问题难度,

使课堂进展顺利,教师采用填空式的形式来提问,但这样很容易会限定答案,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说了个别的单词,不利于语言交际的发展。

而外籍教师他们则植长于实物教学,大量使用图片、模型等有关教具进行讲解,而且大多数外教还擅长简笔画,对学生不熟悉的事物在黑板上几笔勾勒出来,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也一目了然。外教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他们在课堂上通常扮演启发者、鼓励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他们鼓励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去理解和掌握语言,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双元、多元互动的教学局面。外教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交流,交流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外籍教师比较少采用这种提问方式,而是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表个人见解,课堂活动更接近自然交际。下面一组是一位外籍教师上关于“Succe”一课的一段对话实录: T: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Ms.Kidman? S1: She is the wife of Tom Cruise.She is very succeful.T: How do you mean? S1: She is a movie star.S2: She has a lot of money.(Laugh) T: OK.She makes money and she is a succeful movie star.Does anybody have anything to say about that? 在观察课堂时本调查发现,无论是中国的教师还是外籍教师,就提问形式通常有相似策略,即采用 Yes/No 形式、Or-choice形式、Wh- 形式、填空形式

(blank-filling)和英汉互译形式(外籍教师偶尔也会提英译汉或汉译英的问题)。尽管总体上中外教师运用策略情况基本相同,但本调查发现中国教师用填空形式的提问明显高于外籍教师,如表 6 所示,外籍教师采用该形式的占提问总数的 7-14%,而中国教师采用该形式的占17-42%。

2.1.2 修正错误的差异

我国教师比较注重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准确性。当遇到不符合要求的回答时,经常会立刻纠正,以期望学生从中意识到错误而吸取教训,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以下是课堂上教师要求值日生谈谈个人活动的一段对话。 S: I go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and „ T: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Say it again, please.S: I … T: OK.What’s the past tense for “go”? S: (Silence)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课堂并不少见。教师不能容忍学生在汇报时有任何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为了追求语句的正确性而打断学生的思路。但这样只会挫伤学生讲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怕出错而不敢开口讲。遇到这种情况,外籍教师会讲“Oh, really? You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学生自然领会,“Yes, I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and enjoyed it.”

英国教育学家Penny Ur指出:“当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时,如果一味纠正其错误会打击学习兴趣„„和徒劳无益的”,只能导致沉默无语的结果。这点上,外籍教师善于创造学生自我修正错误的机会,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

2.1.3 课堂组织活动的差异

外籍老师的课程安排是两节课连续上,中间并不休息。如果让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一个多小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会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多数活动是要求学生离开座位去寻找答案,目的就让他们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英语。因此,外教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进行大量语言交际活动。外教在课堂上经常采用我们所熟悉的交际法,如pair work, group work和chorus work。他们喜欢将座位根据课堂内容进行布置。有时甚至将学生带到户外草坪、湖边等地方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简单、生动、有趣,另外,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取得实效而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如讲到“电脑对人类的影响”这一间题时,外教会在黑板上写出“Advantage”,与“Disadvantage”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的任务是罗列学生的发言,最后组织大家逐条审定,启发学生进行补充和删减,于是答案就在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中产生了。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还不容易遗忘,所以值得中国教师效仿。目前我国许多教师也开始把小组活动引入到课堂当中去,但大多数活动只占一小部分时间就很快结束。教师大多担心小组活动难以控制,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到处跑是不可想象的,非常浪费时间。小组活动时,教师会显得“无所事事”地在旁观看,不太符合传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据调查表明,70%的学生认为外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练习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2.考核方式上的差异

外教的考核方式可以概括为频率高、范围广、形式多。每上完一个单元他们就进行一次考试。每次考试都以一定的百分比记人总成绩。不仅如此外教还将平时作业、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和到课率以一定的百分比记人总成绩,这就杜绝了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抱佛脚的做法。考试形式方面,外教除了采取笔试以外,还采取单独口试、对话、作报告及论文形式,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就考试的安排而言,中国教师通常是安排好了时间和考试顺序,通知学生就是了,

而外教却不然。在Katie的口语课上,她画了一个表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去填自己学期考试的安排。然后,她会按学生自己填入的顺序对他们进行学期口语考试。

Bibliography 1.Penny Ur,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1991. 2.Chaudron, Second Language Claroom: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1998.

3.Dobinson, T.2001.Do Learners Learn from Claroom Interaction and does the Teacher Have a Role to Play? [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5/3, 189211.4.Rivers, W.1997.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J].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5.穆凤良.“课堂对话和提问策略”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6.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J].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7.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章兼中.外语教育学[J].浙江出版社,1993.9.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技巧的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7 ,(2),54-57. 10.王银泉.“教学方法和非语言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第3 3 届 IATEFL 年会侧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48-49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论中外饮食差异

中外高速公路绿化差异

中外现代化进程差异

中外饮食礼仪差异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外教育差异访谈录

医院中外的差异

中外博士学位制度的差异

中外酒店财务管理之差异

中外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
《中外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