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资料2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4: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阿力得尔卫生院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资料

儿童青少年碘缺乏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一般来说,甲状腺肿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女孩肿大率普遍高于男孩。补碘以后,经过一定时期甲状腺肿大可以恢复正常。因此,一定年龄组(6-12岁或8-10岁)甲状腺肿大率常用于评估人群碘缺乏状况、干预措施效果和病情监测。儿童青少年碘缺乏会对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造成损害,碘缺乏地区的儿童智力发育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如果以智力商数表示,碘缺乏使儿童智力商数丢失10-15个百分点。

婴幼儿碘缺乏的危害有哪些?

婴幼儿正处于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和胎儿一样,对碘缺乏极为敏感。胎儿的严重碘缺乏若延续到婴儿期继续存在,势必发展成为典型的克汀病患者。如果幼儿碘缺乏程度较轻,将可能出现克汀病征候谱的轻度组合,或成为亚临床克汀病或仅有轻度智力低下。在婴儿期仅表现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反应及自身运动能力、智能和生长发育落后。较少出现甲状腺肿。婴幼儿和胎儿一样是评估碘缺乏病流行程度的目标人群之一。

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有哪些?

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先甲低)检出率的升高。在碘营养正常的发达国家先甲低检出率一般为1/3500-1/5000,这部分属于散发性的。而在碘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其检出率可高达5-10%,也就是说增加了200-500倍。先甲低检出率增高的原因是碘缺乏所致,如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将同样导致患儿终生智力残疾。妊娠期补碘可以使过高的先甲低检出率下降到正常。先甲低的筛查可以用于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此外,碘缺乏严重地区,还可见到新生儿甲状腺肿。

为什么说妇女和儿童最易遭受缺碘危害?

妇女主要是指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妇女,儿童是指0—2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胎儿的碘供应只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的需碘量远远高于其它妇女,不仅要满足本身的需要,还要满足胎儿的需求。此时孕妇极易缺碘,一旦缺碘,孕妇的甲状腺与胎儿竞争碘的能力增强,使胎儿缺碘更加严重,造成脑发育障得,出生后重者成为克汀病,轻者成为亚克汀病。婴幼儿的碘供应主要来自母乳,乳腺具有浓集碘的功能。此时哺乳妇女也是缺碘的敏感人群,一旦缺碘会影响婴幼儿的脑发育。此外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均处在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增加,极易遭受碘缺乏危害。所以妇女和儿童是受碘缺乏危害的最主要人群。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资料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资料1

防治碘缺乏病宣传资料

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工作总结

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工作计划

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工作总结

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工作计划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5.15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简报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计划、总结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资料2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