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辛亥革命》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4 07:21: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带着对那场伟大革命的崇敬观看了《辛亥革命》这部影片,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我认为,这部电影还原的更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只是还原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谱,没有吹嘘,没有功过是非,没有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批判,有的只是孙中山先生在革命过程中的无奈。所以我们不应该用意识形态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辛亥革命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去铭记它,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回顾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欲聋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电影精心塑造了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形象。同时它也把那个时代的一批知识界的风云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今天的观众面前,展示出一幅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史,这对我们今天是极富启示意义的。一些不太熟悉的人物,如章太炎、刘师培等,以及像杨度这样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轨迹通过一部大众化的电视剧,形象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展示在今天的中国青年面前,这对于我们是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电影用辛亥革命那批志士仁人的精神讲述辛亥革命的。

《辛亥革命》导演张黎,是电视剧《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这个背景,使《辛亥革命》被放在一个更长远的中国历史视野里,表现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首义前后的历史画卷。

《辛亥革命》以秋瑾就义开始,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与失败,孙中山在美国的募捐演讲,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要去革命?为什么参加广州起义的20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为什么海外的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孙中山在演讲中回答的非常清楚:因为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严,中国要摆脱被世界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

武昌首义后,黎元洪指挥汉口炮台两炮轰走了荫昌的军舰,成为袁世凯出山的导火索。袁世凯率领北洋军顺利攻克武昌后,停止了进攻,开始在清廷与革命党之间寻找押注的机会。

革命之火在军事上完全可以被扑灭,但袁世凯太明白自己的命运,他不能再给满清权贵一个兔死狗烹的机会,实际上,确实是袁世凯的私心,是清廷覆灭的真正推手。

辛苦革命为什么不是普通的兵变、*或改朝换代呢?是孙中山及同盟会高举的“共和”理念,成为推翻清廷以及中国3000年君权专制的“思想杠杆”----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大地上任何一个企图复辟帝制做皇帝的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军权,都注定成为人民公敌。这就是思想的力量。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让这一思想开始中国人心中扎根。即使还有怀念皇帝的遗老遗少,也改变不了共和理念成为中国历史的潮流。

在晚清,只有孙中山自1895年起,就坚定地高举革命、共和的大旗。谈共和,则必谈孙中山。孙中山就是共和体制的旗帜。 孙中山回国后,力排众议,坚决提出要早定国体,即以民国、共和取代君主专制,以总统、总理、议会取代君主立宪。不能等待袁世凯的逼宫,而要创造一个共和政体,哪怕让袁世凯这样的阴谋家来做民国的大总统。当孙中山被17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孙中山指出,大总统的意义不在于谁去做,而是打破了中国几千年专制君主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为此,孙中山将民国大总统一职,作为推动袁世凯造反的诱饵。国家元首,国之大宝,非如此如何能令袁世凯率领中国唯一有实力的军队归顺民国呢?

电影《辛亥革命》在表现这段历史的脉络上,很见功力。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其成功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思想上的影响,刘少奇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这使得更多的有为青年加入革命的行列,为一个民主共和的梦想抛洒热血。但在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辛亥革命不是一次成功的革命。袁世凯作为原清朝的官员,其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当上大总统却是为再次恢复帝制,在其领导下的中华民国自然无法在临时纲领的指导下运作。《辛亥革命》不仅为革命人的“无私”进行了有力的辩护,而且为孙中山超越历史的洞察力进行了辩护。辛亥革命是什么?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专制独裁政体。孙中山1921年写信给俄罗斯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时也提到“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承认: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他在遗嘱中也嘱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触颇深,首先我对辛亥革命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另外,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其次我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的含义。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革命是一种权力转移的方法,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革命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革命通常不是由那些头部还埋在污泥中的人发起的,而常常是由那些刚从污泥中抬起头,举目四顾,注意到别人比自己生活得好,而且整个制度对自己很不公平的人发起的。也就是说,革命是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对一个不公平的制度的反抗。中国之所以要革命,是因为清朝的统治已经严重制约社会的发展,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造成巨大挫伤,人民生活贫苦不堪,社会需要巨大变革。辛亥革命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

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黄兴等人不顾生死抛头颅洒热血,更有秋瑾、张振武等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不禁让我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曾经长期生活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下面,许多先进人物,为了改变自己国家的命运,曾前仆后继地为追求中国的出路而奋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在孙中山先生的身上学到了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终生为革命奋斗不懈,更在于他眼光远大,不断进步,在革命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关头,能够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使他的思想和政策,适合于历史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孙中山先生这种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的精神,是他能够对近代中国历史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因素。

在今天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大学生首先在思想上能够不断进步,在行为中自主创新,敢于创新,不断创新。孙中山先生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辛亥革命》 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 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