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走进音乐世界”第六册第四课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教案[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走进音乐世界”第六册第四课

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教案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马越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木桶有个洞》,感受词曲带来的幽默感,并能够运用不同的音色、表情、动作表现出歌曲

中不同的角色。

二、学生在表演中能相互配合,体会歌曲的角色感。

●重难点

一、在模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与角色感。

二、学生表演时的相互配合。

●道具准备

人物头饰(大叔、大婶、鹦鹉、小猫、小狗、小牛、小猪)

●教学设想

本课歌曲旋律简单重复,学生在完整聆听后已基本可以唱会,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表演上。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首先用老师的范唱帮助学生区分出两个主要角色的音色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辨别“哎呀呀”和“对呀”蕴涵的不同语气,并用自己创作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解决了这些,学生在最后的合作表演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二、听故事导入

老师播放背景音乐讲故事,主人公是来自美国的乔治大叔和丽莎大婶,请你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教师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手拿玩偶风趣幽默地朗读《木桶有个洞》的歌词。结局请同学们猜一猜,一起说出来:“木桶有个洞!”

二、学习歌曲

1.师:同学们,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小农场里,除了老两口,农场里还住着很多的小动物,请

你听一听、看一看,小动物也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呢!

生:观看视频《木桶有个洞》。

2.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听歌曲时慢慢的就会唱了,这是因为歌曲虽然很长,但是每一段的旋律却是

一样的!请同学们听老师是怎样唱的?

生:老师用了不同的声音来区分乔治、丽莎和小动物的声音。

3.师:请你们像老师一样,用不同的声音来模仿不同的角色。

生:先读一读,再跟着钢琴唱一唱。

4.给学生分组,演唱不同的角色。

5.师:请学生分辨两个人物唱完后,农场里的小动物们是怎样呼应的?乔治唱完后接唱“哎呀呀!”,

丽莎唱完后接唱“对呀!”。

生:区分两者语气的不同:“哎呀呀!”是着急的询问,“对呀!”是肯定的回答。

师:你能用什么表情和动作来表现这两种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互相讨论。

生:自己创作动作来表现不同语气。

6.分角色演唱:分为三大组(大叔组、大婶组、小动物组)

三、体验表演

提供各种角色头饰,选出个别学生分别扮演各种角色,其他同学伴唱,教师钢琴伴奏。

四、德育延伸:

鼓励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感到这首歌曲好笑?老师进行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揭示的道理:遇到困难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而且要认真思考,想出最聪明有效的办法来。相信你们遇到问题时都能想出很好的办法!

五、下课,听音乐出教室。

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

木桶有个洞(教案)

第六册音乐第四课《音乐会》教学反思

《走进音乐世界》第五册教案

走进计算机音乐世界教案

走进音乐的世界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

音乐 第六册 第一课 教案

五年级第四课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 走进音乐的世界8

“走进音乐世界”第六册第四课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教案[推荐]
《“走进音乐世界”第六册第四课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