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四章 金融体系及其变革ff

发布时间:2020-03-03 06:40: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四章 金融体系及其变革

第一节习题

一、填空题

1.从广义上看,现代金融体系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

)与(

)。

2.(

)是充当信用中介、媒介以及从事金融服务的组织。 3.(

)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 4.(

)是指政府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体系所进行的政策性调节的机制。

5.根据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现代金融体系可分为两种模式:(

)和(

)。

6.一般来说,积聚或筹集资金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

),二是(

)。

7.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

)为核心,(

)为主体,包括各类型金融机构的,互为补充、互为竞争的有机系统。

8.我国的货币当局专指(

),它既是货币发行机构,也是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

9.银行机构包括(

)、(

)和(

)。

10.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有(

)、(

)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金融工具中,不属于债权债务凭证的是(

C

) A.本票

B.汇票 C.股票

D.债券

2.以下不属于通过金融市场方式筹集资金的优点的是(

D

)。 A.成本较低

B.风险收益对称

C.风险更为分散

D.监控能力较强 3.现代金融理论中量化风险的基本指标的是(

C

) A.利率

B.资产价格 C.资产收益的波动率

D.资产收益

4.我国出现的第一家新式银行是1845年开设的(

A

)。 A.丽如银行

B.户部银行

C.中国银行

D.交通银行

5.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信用开始的是1887年建立的(

B

) A.户部银行

B.中国通商银行 C.大清银行

D.中国银行 6.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

D

)。 A.兴业银行

B.光大银行 C.华夏银行

D.招商银行 7.我国第一家上市银行是(

A

A.深发展银行

B.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C.民生银行

D.中信实业银行 8.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A

)。

A.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B.债券回购市场

C.票据市场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9.以下有关政策性银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不以营利为目的

B.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

C.不办理存款业务

D.不可以发行债券 10.下列不属于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的是(

A )。 A.贷款

B.财政拨款 C.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划出的资本金

D.发行金融债券

二、多项选择

1.以下属于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是(ABCDE ) A.金融市场

B.金融机构

C.金融工具

D.金融制度 E.金融调控机制

2.以下属于金融市场的是( ABCDE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保险市场 E.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3.以下属于金融制度的是(ABCDE

A.货币制度

B.汇率制度

C.利率制度

D.信用制度 E.金融监管制度

4.以下属于金融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的是:(

ABD

) A.决策执行机构

B.金融法令法规 C.中央银行

D.货币政策 5.下列属于直接融资方式的是(

ABCD ) A.发行股票

B.发行债券

C.银行贷款

D.商业信用

6.金融功能观的观点是有美国经济学家(

AB

)提出来的。 A.罗伯特·莫顿

B.兹维·博迪 C.欧文·费希尔

D.范·霍恩 7.以下属于金融体系的功能的是(

ABCDE

) A.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

B.聚集和分配资源 C.分散、管理和转移风险

D.清算和支付结算 E.提供信息

8.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分为(

ABC

)三类。 A.最终投资者

B.最终筹资者

C.中介机构

D.机构投资者 9.以下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是(

ABCDE ) A.保险公司

B.证券公司 C.信托投资公司

D.租赁公司 E.财务公司

10.以下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的是(

BCD )。 A.贷款

B.自有资金 C.信托存款

D.证券发行基金

四、判断题

1.金融体系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构成。

2.金融体系是在商品生产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3.如果我们把融资手段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金融市场是直接融资的领域,金融中介是间接融资的领域。

4.票据市场利率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 5.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6.现代金融体系最早形成于欧洲,英法两国最早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两种金融体系。

7.在大数定理的作用下,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要求要高于个人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

8.狭义的金融体系是指金融机构体系。

9.吸收社会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主要标志。

10.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一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自动化报价系统开始使用,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建立。

五、名词解释 1.金融体系 2.金融机构 3.金融工具 4.金融调控机制 5.金融机构体系 6.专业银行 7.储蓄银行 8.抵押银行 9.政策性银行 10.信托投资公司 11.信用合作社 12.投资银行 13.财务公司 14.融资租赁 15.证券投资基金

六、问答题

1、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金融体系的功能有哪些?

3、当代金融体系变革的原因是什么?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二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 2.金融机构 3.金融工具 4.金融调控机制

5.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

6.通过完善的金融市场直接筹集,通过金融中介间接筹集7.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8.中国人民银行

9.商业银行,专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10.开发性银行,农业性银行,进出口银行

二、单项选择

1.C

2.D

3.C

4.A

6.D

7.A

8.A

9.D

三、多项选择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D

6.AB

7.ABCDE

8.ABC

9.ABCDE

四、判断题

5.B

10.A 5.ABCDABD

10.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名词解释

1.金融体系是指金融要素的安排及其动态关联系统,是由金融制度、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调控机制等构成的支持社会组织正常运转的资金集中与分配的系统,该系统运转的优劣决定着一定组织功能的发挥。

2.金融机构是充当信用中介、媒介以及从事金融服务的组织。金融机构一般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3.金融工具也叫信用工具、金融产品、金融商品等,是资金需求者向资金供应者借入资金时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票据或证券。它包括债权债务凭证和所有权凭证。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

4.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体系所进行的政策性调节的机制,一般包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令法规和货币政策三部分内容。

5.金融机构体系是一个包括经营和管理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整体的有机的系统。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各类型金融机构的,互为补充、互为竞争的有机系统。

6.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经营服务的银行。 7.储蓄银行是以办理居民储蓄并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从事金融业务的银行。

8.抵押银行是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作抵押办理放款业务的专业银行。 9.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不以盈利为目标,而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标的银行。

10.信托投资公司是经营信托与投资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财产管理和运用、融通资金、提供信息及咨询、社会投资等功能。

11.信用合作社是依据合作制的原则上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

12.投资银行是专门从事发行长期融资证券和企业资产重组的金融机构。 13.财务公司也称财务有限公司,财务公司的经营业务有抵押放款、贷款、投资、证券包销、不动产抵押及投资咨询等多种业务。

14.融资租赁就是当企业需要更新技术设备而又缺乏资金时,由出租人购进或租进所需设备,然后再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按租赁合同的规定,定期向租赁公司交付租金,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向租赁公司交付少量的租赁物件的名义货价,就可获得租赁物的所有权。融资租赁是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租赁方法。

15.证券投资基金又称共同基金、投资信托等,是通过发行基金股票或基金受益凭证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再进行分散投资和组合投资的一种集合投资方式,它具有专家理财、集合投资、分散风险等特点。

六、问答题

1、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一般来说,它主要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

(1)金融制度

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依赖于一系列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利率制度、金融机构制度、金融市场制度、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及其他。这些制度涉及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表现形式有法律、法规、规章、条例、行业公约、约定俗成等。

(2)金融机构

一般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充当信用中介、媒介以及从事金融服务的组织。凡是在金融体系内的金融交易活动,一般都由某种金融机构承担直接或间接中介的作用。

(3)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实现借贷资金的集中和分配,完成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既有有形市场也包括无形市场。一般来说,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

(4)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也叫信用工具、金融产品、金融商品等,是资金需求者向资金供应者借入资金时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票据或证券。它包括债权债务凭证(如汇票、本票、债券、存款、贷款等)和所有权凭证(如股票)。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

(5)金融调控机制

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体系所进行的政策性调节的机制,一般包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令法规和货币政策三部分内容。在现代的金融活动中少不了国家对金融运行的管理和政策性的调节,以保证金融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安全和效率。对金融的调控就是通过货币政策以及种种金融政策的实施,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金融体系的功能有哪些?

答:金融体系的功能分为以下六种功能:

(1)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的功能。如果把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分为最终投资者、最终筹资者和中介机构三类,最终投资者和最终筹资者可以是个人、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等。那么资金可以直接融资的方式在最终投资者和最终筹资者之间转移,典型是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进行的融资;也可以通过中介机构以间接融资的方式进行转移,如通过银行的存贷款实现的融资。

(2)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即金融体系提供了完成商品、服务和资产交易的清算和支付结算的途径。所有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都需要进行货币支付,金融中介能支付活动更便捷、安全、快速、节省,这保证了经济的润滑进行,节省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传统的支付体系可以提供这种服务,比如支票、汇票等;各种金融创新,包括一些衍生工具也具有清算、支付和结算的功能。

(3)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即金融体系具有的为企业或家庭聚集或筹集资金,为企业或家庭的资源重新有效分配的功能。积聚或筹集资金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完善的金融市场直接筹集,一是通过金融中介间接筹集。通过中介筹集的好处是便于全过程的监控,可以得到企业或家庭通常难以得到的信息,其缺陷为成本较高,这包括由于一些业务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造成的损失所形成的成本。而通过金融市场的方式的长处是成本较低,风险收益对称,风险更为分散,其缺点为监控能力较弱。

(4)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功能,金融体系既可以提供管理和配置风险的方法,又是管理和配置风险的核心。风险的管理和配置会增加企业与家庭的福利,当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的波幅较高时,会相应提高风险管理和配置的潜在收益;而计算机和金融技术方面的进步降低了交易成本,这又使更大范围的风险管理和配置成为可能。因此,风险管理和配置能力的发展使金融交易的融资和风险负担得以分离,从而使企业与家庭能够选择他们愿意承担的风险,回避他们不愿承担的风险。

(5)提供信息的功能,必要的信息是协调各个经济部门分散决策的重要条件,而金融体系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企业与家庭根据金融市场观察到的利率和资产价格进行资产配置和消费储蓄的决策,利率和资产价格也是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和融资的重要信号。资产收益的波动率是现代金融理论中量化风险的基本指标,也是与风险管理和战略性融投资决策的关键性信息。一般的说,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越完善而多样,可以从它们的价格中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而信息越丰富,就越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决策。

(6)解决激励问题的功能,这里的激励问题实际就是股份制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激励问题的存在会增加社会成本,而通过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缓解激励问题。激励问题影响着企业外部融资的数量和合约的实质、影响着公司风险管理方案的收益和目标、影响着企业投资的类型和规模,也影响着企业用来评价投资的收益率标准。公司证券和投资政策可以在考虑激励问题的前提下加以精心设计,尤其是可以利用衍生工具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解决激励问题。其实,推动衍生工具发展的动力就是减少激励问题的需要。

3、当代金融体系变革的原因是什么?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现代金融体系的变革动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涌起一股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国际化也进一步发展。经济活动超越民族、地域的疆界,密切地相互交流,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发展趋势。经济的全球化要求为之服务的金融业必须跨出国界疆界,走向世界。同时,处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的一些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必须放开本国的金融市场、放开金融管制、放开对资本流动的限制,以吸引外资,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2)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① 金融体系市场主导化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均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极为强劲;而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步伐比较慢。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信息技术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了融资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原来在金融体系中处于绝对优势的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赿来赿多地受到直接市场融资的竞争压力。

第二,战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经常发生,利率风险加大;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瓦解,国际货币制度进入浮动汇率制,汇率风险加大;于是贸易和金融领域极其需要发展新的金融工具规避风险。这种客观需求刺激了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急剧地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

第三,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压迫下,不断突破政府的各种限制,创造和使用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同时,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各国政府的管制思想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基本趋势是放松管制,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但由此增强的银行业的竞争力量,在更为迅猛的资本市场扩充面前依然显得柔弱。

② 金融机构国际化、集团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跨国银行迅猛发展。跨国银行的发展是适应产业资本的全球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而出现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的调拨、运营,需要在全球有广泛分支的跨国银行的服务。

第二,金融业出现兼并重组的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资本的日益集中,银行间竞争加剧,为了追求规模优势、协同优势等,银行之间的兼并加快。

第三,金融机构朝全能型方向发展。随着世界金融由分业经营向综合性经营的发展,很多原来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的金融机构开始从事多元化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通过直接经营和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向全能的金融机构发展。

③ 金融工具创新化、金融业务多元化

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业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管制放松等多方面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掀起金融工具创新的浪潮。金融期货、期权、远期利率协定、互换等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涌现,日渐繁多。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促进下,金融业务出现组合化、证券化和表外化的趋向。

④ 金融服务现代化、信息化

科技进步大大促进了金融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金融运行的载体和动作方式,而且拓展了金融活动的范围。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电子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电子科技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活动的成本,提高了金融活动的效率。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的产生将对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金融管理体制、金融运行模式以及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理念产生重大影响。

⑤ 金融市场一体化

随着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也向全球化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新兴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成为一体,全球性的资金融通在几分钟甚至于几秒就可完成。

⑥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情况下,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金融危机都可能要危及整个世界。在跨国金融机构遍布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其他的监管机构已经不能胜任,必须寻求全球的合作。加强全球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管与合作,严格限制金融投机活动,制定适合各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规章,是世界各国的迫切需要,是保障金融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安全的需要。

第三节 案例分析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支持国民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十一五”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针对不同时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取向,先后实施“稳健”、“适度从紧”、“从紧”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加强流动性管理,防止经济波动,稳定就业,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回升,国内通胀压力有所上升,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也有所加大。人民银行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先后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引导货币信贷从应对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201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9.7%,比上年末低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 同时,人民银行积极配合国家关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出口信贷业务,加大对出口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加大信贷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进口,特别是鼓励高科技术产品、能源资源和消费类产品进口。总体看,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宏观调控,在保持稳健经营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努力创新信贷产品,丰富服务模式,支持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的力度明显加大。2010年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贸易融资贷款新增3692亿元,年末余额达9776亿元;外汇进出口贸易融资贷款新增177亿美元,年末余额为1226亿美元。

稳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个案试点,扩大试点范围,有力地促进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四个城市正式启动。2010年6月,人民银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到北京、天津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对境外地域不再设置限制,所有境外企业均可按照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2010年下半年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快速增长,年末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出口试点企业从试点初期的365家扩大到67724家。此外,还在新疆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实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个案试点。

积极开展国际间货币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顺应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需求,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签署总额达80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支持开展双边贸易和投资。积极推动包括清迈倡议多边化在内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加强与多边开发机构之间的合作,成功加入泛美开发银行,推动国内企业开拓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市场。加强与非洲开发银行的业务合作,扩大我国企业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

二、深入推进金融重点领域改革,提高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支持企业“走出去”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趋于平稳,人民银行抓住时机,继续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5%。从实体经济运行的情况看,企业对汇改后的环境逐步适应,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也逐步减弱,目前进口保持强劲增长,进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区域结构得到优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减缓了通胀压力。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形势已超过危机前的水平。 二是继续推进大型金融机构深化改革。2010年7月15日和16日,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和香港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此外,国家开发银行也已由政策性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稳步推进。通过改革,我国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日益完善,经营管理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资产质量大为改观,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通过多种政策性融资手段,成为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企业“走出去”资金需求的坚强后盾。

三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近年来,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进一步简化结售汇审核程序,允许跨国公司在集团内部开展外汇资金运营,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取消对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

四是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多层次资金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推出了外币对交易和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等交易工具,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提供了金融工具。

三、继续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国民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较复杂。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渐缓解,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动力不强,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美国等一些国家进一步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非常宽松,从而加剧新兴市场面临资本流入、本币升值乃至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全球金融体系仍然脆弱,大量有毒资产有待消化。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虽然存在有利的发展条件,可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除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国际收支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外,目前通胀预期增强,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仍然偏高,外汇持续净流入压力较大等问题不断凸显。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任务依然艰巨,人民银行将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合理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我国经济在当前国际国内大环境下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合理引导投资和消费行为,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平稳适度的货币环境,防范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切实贯彻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已召开全国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将继续统筹协调使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型工具,并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稳定价格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强信贷政策引导,优化信贷结构,多方面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逐步解决金融领域深层次的体制问题。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三是继续推动金融机构运营机制和组织制度改革创新,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并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四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继续研究推进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稳步扩大香港人民币债券规模。人民银行已于2011年1月6日发布实施《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

五是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广进口付汇核销改革,择机启动出口收汇核销改革,在全国推广实施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实现服务贸易外汇均衡管理和事后监督,推动贸易信贷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贸易便利化。开展外资企业资本金结汇改革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允许更多类型的机构从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跨境资金均衡管理体制,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六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区域合作,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继续通过G20峰会、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重要平台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各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审时度势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落实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和治理改革。更广泛参与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各项工作,提升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积极参与双边、多边等经济金融政策的国际对话和重大机制性活动,加强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合作,为我国企业跨境投资创造有利的经济金融环境。

资料来源:李东荣:“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国民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九届年会上的讲话,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第四章 金融体系

自查报告ff

金融体系反腐倡廉

中国金融体系

美国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

现代金融体系

FF同志现实表现材料

保险公司实习报告FF

ff发扬传统 坚定信念

第四章 金融体系及其变革ff
《第四章 金融体系及其变革ff.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