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扬州中学校史沿革(改动)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9: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扬州中学校史沿革

江苏省扬州中学的历史始于清末的仪董学堂。1902年仪董学堂创立。这是扬州第一所官立中学。运署内有仪董轩,为纪念西汉哲学家江都相董仲舒而建,学堂亦因此得名。

五师自任诚(字孟闲)接任校长后,名师有著名画家吕凤子,《广陵潮》的作者,通俗小说家李涵秋等。

八中校址在羊巷,李荃(字更生)接任校长后在教育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易单轨为双轨,增加招生名额;实行能力编级法,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先后在八中任教的有李校长跪请其母而卒就教席的董伯度,有担任教学主任且兼教国文的朱自清,有后来成为著名英汉词典编辑的厉志云和海牙国际法庭法官的徐谟等。

1927年,八中和五师合并为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周厚枢(字星北)担任校长。

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教学质量上乘,教师学养深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扬城沦陷,师生星散四方。周校长偕部分师生分别在泰州上海复校。泰州部分又一剖为二,其一迁往上海租界,习称“泰校”;其一辗转苏北乡间,习称“苏北分校”原先在上海的,习称“沪校”。留扬的部分师先入羊巷的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后一度改名为苏北公立扬州中学)。抗战胜利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复员,先在羊巷复课,后迁回大汪边原址,但旧府署原址此后一直未能收回。

新中国建立以后,扬州中学经过了整顿改选,上级党组织派党员干部来校,建立党组织,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 “*”前的十七年,继承的发扬本校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成为一所实验性和示范性的普通中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继承和发扬本校优良传统,追求崇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管理,在开拓中前进。

近几年来,学校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级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了基础实施建设,校园面貌变化较大,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取得明显提高。

扬州中学建校近百年来,毕业生数以万计,广大校友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度过了他们非常值得留恋的青春岁月,追求精神和知识的高品位境界,出现了江泽民,原中顾委常委胡乔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毕季龙、谢启美,更多的校友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技骨干和素质劳动者。

在百年办学过程中,扬州中学始终本着服务社会的崇高精神,坚持“突出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人格健全、学术健全、自治自动、体育兼重”的办学思想,形成了“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优良校风,“进德修业,教书育人”的教风和“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学风。

扬州中学110年校庆在即.我们相信,母校在二十一世纪会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新的贡献,谱写出更加华丽的篇章!

海安县曲塘成人校校史沿革(推荐)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优秀)

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中学校史

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中学校史

校史

校史

扬州中学高三3月

江苏扬州中学期中

土地法沿革

一三八师沿革

扬州中学校史沿革(改动)
《扬州中学校史沿革(改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