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9: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阶级属性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研究对象和内容

3、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狭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以及继承者的发展——广义 第一章 重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A.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的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B.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不能被人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3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其本质来看:1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2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5、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6、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7、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发展联系和发展

8、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已然适应新的条件的因素,并贴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9、在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1)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她们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0、矛盾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11、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

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12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3、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4、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参透的。

重点 ..

1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7、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18、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9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0 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本质--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规矩和本质来联系 必然--任何规律都是事物比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稳定--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根本特点是客观性 第二章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使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在认识的本质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 另一条就是坚持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路线 重点

..3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4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指的是从实践到认识,或者说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

飞跃条件:1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思考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从认识到实践,即从理性到实践 条件:1理论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论要要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5真理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e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其次每一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 首先真理反映的对象都是有条件性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性的,有限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2)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正转化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与哲学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左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替换和变更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社会精神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艺术、科学、哲学等。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3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区别是有无阶级性 重点 ..(2)社会意识的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 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一是劳动资料,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还包含科学技术跟科学管理生产关系(狭义)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2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最具有意义的方面,区分不同生产关系和判断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作用,地位)A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

C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一切社会关系都受它支配和制约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两种情形:1推动和阻碍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含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的含义——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两部分组成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1)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服务,排斥限制有害的异己的经济基础。 (2)控制社会生活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把人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思想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的思想去支配人的行动。 (3)在服务效果上: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第一,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第二,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第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社会发张的又一动力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对比个人作用,即1)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

4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两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人与自然,抽象劳动——人与人

46、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有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儿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4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

1)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

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调节的滞后性,会出现比例失调,造成资源浪费

50、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商品 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个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次,劳动者没有一无所有(失去一切生活、生产资料)

2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维护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社会历史道德因素

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52、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53、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四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4、历史到的因素。

54、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55、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重点 ..

56、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 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

2)划分的意义:1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是有可变资本创造的。V——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 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m'=m/v(其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m'=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现代资主义的观点是错的。因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更加先进了。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流水线,它们的本质仍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他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而不是创造了新的价值,更不能是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中,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但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这种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 价值。因此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仍然是这种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3、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时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三)资本积累

1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2、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3、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带来剩余价值),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核心因素是资金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金的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构成

4、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

6、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7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联系和区别(利润的本质)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相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或转化形式。 8平均利润率:就是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第一,部门之间存在利润率的差别,第二,部门利润率的差别与资本家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要求相矛盾

平均利润--各个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表现

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

社会化的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

社会化的分工协作——资本家按私人利益管理

社会化的产品应社会共同占有——资本家私人占有

2、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补充: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和价值增值的统一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

马克思哲学原理报告2000字

读马克思哲学原理有感

马克思哲学原理社会实践策划书

陕西师大考研马克思哲学原理

马克思哲学原理分析房价上涨

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高三哲学原理总结

高二哲学原理总结

大学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总结
《大学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