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堂教学中的机智— 收与放的策略运用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2: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堂教学中的机智— 收与放的策略运用

澧县盐井镇中学

鲁长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如果过于放手,则会浪费学生时间,又让好学生觉得烦;如果都不放手,则又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精神相违,这就是教学中的两难问题。

时下,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尚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以“放”为主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其理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种则以“收”为主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其理由是: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行为的服从性、划一性,重视追求以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为核心的练习效率,强调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以及课堂教学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然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这两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特点,违背了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客观规律,两者都没有很好地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我认为,要上好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遵循适度“放”与“收”的原则,达到导与讲、教与练的有机统一,使课堂结构趋于合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放”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放”意味着让学生在尝试中自行摸索学习方法;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那么,“放”应该怎样去做呢?

“放”不是指体育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而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放。一方面在学习目标和思维方式、练习方法上加强指导;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正确引导。比如,学生自己能够掌握、学懂的地方要放;学生自练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集体练习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地方要放;某一知识、技术技能或某一问题,经教师点拨后需要加深理解或需要完善、巩固时要放;对某一问题,学生求同多,求异少,学得过死时,教师点拨后要放;为了调节学生情绪,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和互相交往的能力,如游戏教材、准备操教材、复习教材等,就可以给学生较大的自由,使其能充分表现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不要过份限制学生的行动。这样,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自练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未曾到达过的知识境界,实现整个课堂教学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

“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追求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技术技能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当时情况或教材内容,不断设计、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之积极地探究未知的知识、技术技能,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研究体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授学生以“法”,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技术技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练有所得,学有所获;切忌满天撒网,无头无序,纵不能拉,横不能收。比如,教师在给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时,总是先看正确动作,再把正误二者加以比较,

然而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比,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有目的地去练。这样做,要比教师直接把问题的答案交给学生要好得多,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思维起着主动作用,学生真正理解了,掌握问题将更准确、扎实,同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可以独立地学习有关新的知识,对知识运用起来就会“准、快、活”。

体育课堂教学的“放”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有“纲”是根本,有“情”是关键,有“法”是保证,要把三个方面要机地结合起来。

当前,在一些地方的教改实践中,有人把“放”当成“时髦品”,大家只肯定活跃的课堂气氛,否定严格的课堂纪律;不分场合地肯定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教学中有章不循,有纲不依,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放弃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作全面的分析,简单地以学生喜欢不喜欢、主动不主动,来肯定或否定一堂课,甚至提出要为“放羊式”教学正名。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当然,“放”是前提,“收”是目的。实际上,“放”即寓着“收”,“放”得科学,“收”就会有效、有力。那么,“收”又应该怎样去做呢?

收要围绕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所谓“收”,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疑难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纠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准确、系统、完整。收的根据主要有两个:一是体育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是教材中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的困惑难解之处。在“放”的阶段,学生的学习虽然有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引导、规范,但学生的认知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带有肤浅、零乱的特点。这样,在“收”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依据体育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所学知识、技术技能进行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点拨、突破,但也必须把握一定的“度”。比如,当学生对某个技术动作的理解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通过收的办法处理,或疏通思路,或传授学习和练习方法,或就某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讲解,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为度,不可节外生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偏差需要教师纠正时,要针对问题的症结指出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学生锻炼缺乏应有的方法,练习的技术动作不协调,不正确,需要加以控制时,教师要通过示范、讲解,开阔思路。总之,收要做到条理系统,突出重点,点拨精当,简明扼要。

收要照顾到点和面的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教材的份量和难易程度,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依据大纲向学生提出适当的教学要求,使学习目标控制在既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而经过努力又是可以达到的水准上。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新知识、技术技能的快慢不一致。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在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使之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注重点面结合,分层讲解、练习。教师把预定的知识目标放下去以后,要把握学生认识和理解的过程,针对实际,个别指导、矫正。若是普遍问题,要进行统一点拨,指导迷津,导引方向。通过个别指导和统一指点,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得到最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一堂体育课对教师来讲可能同时有几个教学重点,对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几个难题。教师收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上升到知识、能力、运用统一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合理的传授,并对学生提出能力方面的要求,从而形成这堂课的主题观点,做到繁而不乱,放收有序。

放与收

放与收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件

追求“放”“收”结合的课堂教学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机智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放”与“收”

在“收”与“放”中展现新课堂

语言机智课堂组织中运用.

课堂教学中的机智— 收与放的策略运用
《课堂教学中的机智— 收与放的策略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