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1:18:53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2013年4月17-19日,我校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此次教学活动围绕“探索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主题,以教学观摩的形式,由各教研组推荐一位老师进行授课,其他老师听课后,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后,学校安排了黄佑江老师对全校的老师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的培训后,,深有感触。再结合教学开发周我们理综组所听的侯雪艳老师所授的课,听课后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习和培训,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

二、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发展。

三、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

四、从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实验。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各种实验活动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练习的可操作性与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

5、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6、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

7、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使学生愿学。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推荐第2篇: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有针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可以构成有特色的教 学。

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效的知识指对学生实际奏效的、真正理解的知识。假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的效果也为零。当前,课堂教学的题目不是内容不科学,数目太少或时间不够,而是要大幅度进步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由知识为本的教学向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转化。“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劳也是无效课堂,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我以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进步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有效,使学生在有效教学中学习进步,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推荐第3篇: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9月18日听了李校长的讲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后,深有感触。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培训,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

二、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发展。

三、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

四、从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实验。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各种实验活动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练习的可操作性与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

5、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6、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

7、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使学生愿学。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推荐第4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是目前课堂教学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有效改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前准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环节的有效性,科学创设和谐情境,优化教学节奏,以生为本,激活思维,回归理性和语文教学之本,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实施策略

当前,高中语文新课改在广大教师的倾情关注下,课堂教学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新课改所取得的成绩是毋庸臵疑的,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唯美主义‛,将课堂之水任意搅动,完全忽视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讲解和对重点难点的剖析,‚自主‛变‚自由‛,以为这就是新理念带给我们的新课堂。然而,教师这样的‚教‛能带给学生高效的‚学‛吗?实践证明,这种所谓‚自主‛下的课堂所学知识没能实现有效迁移,效率低下、时间利用率不高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样的变化是背离或误解了新课改的初衷。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从根本上走出效率低下的阴影,就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带动学生高效的‚学‛。通过教师课堂上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推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使课堂单位时间内最优化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协调发展。

一、夯实内功,精选信息,着力提高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期望。一是教师个人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高中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博古通今,要成为杂家,要努力具备‚百家讲坛‛易中天、王立群等名家睿智思想、渊博学识和缜密思维,知识面要宽广,文学造诣要厚实,能用新课标新理念高屋建瓴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所谓‚台上一分钟, 1 台下十年功‛。实事求是地说,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内功不够扎实、自身素质不高,语言文字功底欠佳、文学底蕴不厚实,导致课前准备工作苍白肤浅,难以适应当前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提出的新要求。二是学校要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背景下,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可以改变无力教研、权威‘独霸’和缺少互补的现状。‛[1]一方面,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实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促进团队学习化发展;另一方面,为有效交流信息提供平台,碰撞交流,集中智慧,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是要求教师要提高精选信息的能力。虽然多数教师课前都能认真备课、钻研课标和教材,但是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导致许多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的高度不够,有效筛选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课前准备仅仅只是停留在对教参和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不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深挖教材或超越教材、有效捕捉选择信息上还不能驾驭自如,更不具备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良好语文教育机智。我们要懂得,教师备课不单纯是写教案,而且必须精心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有效信息,不仅要花工夫钻研已有的教材教参,更要结合学生实际,精选能够在课堂中生成的而不是偶然和随意的其他资料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率和绩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设情境,尊重主体,着力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语文实施成功教法的集中体现。不同课堂情境,有着不同韵味,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带来的是不同的课堂效果。如注入式的满堂灌,课堂节奏缓慢呆板、无起伏波澜,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堂节奏呈无规律的急促跳跃,教师情急急,学生心慌慌。这样的课堂教学节奏与新课改的课堂节奏是背道而驰的。如我们教授杜甫 2 的《登高》一诗时,围绕教学目标,为了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教师可先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深情的语气给学生展现了文本凄楚悲凉的意境,然后通过配乐朗诵营造氛围,进而让学生明白诵读好文学作品,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整堂课目标明确,张弛有道,教学效果非常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进入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更加要注重运用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等方法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情境。教师千万不可把平时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板着脸孔上课‛是教师上课中的大忌,这样的课没学生爱听,课堂效率自然不会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师生平等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高中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引路人。要十分注重让学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有‚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提问和敢于质疑的勇气和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实现高效率。

三、优化节奏,激活思维,着力提高课堂结构的有效性

‚优化的语文课堂节奏包括教学进程的快慢度、张弛度、层次性、阶梯性的有机结合,能使学生的思维呈现鲜明节奏,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2]课堂上,教师导入、铺成、高潮、总结四个流程的教学紧张度是逐步加大的,依照前后顺序呈阶梯形,反映出教学认知和教学情感的不断深化。对于一般性知识的讲解通常用铺垫性语言和过渡性语言描述,在松弛状态中快速完成,当一节课展开到重点、难点,这时要求学生紧张,教师要放慢进度或多次重复。目前,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许多教师课堂节奏把持不好。节奏太快造成学生长时间高度紧张而‚欠账‛,节奏 3 太慢导致学生不能产生适度紧张心理而缺失学习激情。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课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以题解为导入,接着以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向学生说明文章表达的心绪及产生心绪原因,这种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节奏平板,学生听来兴趣不大。但若用另一种教学节奏:从拍案而起怒对国民党手枪的闻一多引出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的事迹来导入,接下让学生口述文章内容,再让学生对几个口述者的口述情况进行讨论,从讨论中确定评价标准。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叙述美景的文章很多,这篇文章有何不同呢?引导学生从选材的角度给予回答。紧接着又问: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如此打动人?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心情颇不宁静‛的理解。这种优化的教学节奏表现在:课堂结构打破了老程式,学生学习心理一步一个扣子,步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的课堂节奏体现了铺陈阶段的小波折,节奏轻快起伏,形成高潮,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以生为本,回归理性,着力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生为本,向鲜活的学生个体传输传统文化精髓。然而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教师学生意识严重缺失,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丢弃,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语文教师从备课、上课等每个环节都要积极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时下有许多教师在备课时想的仍然是自己该怎样来教这篇课文,而不是站在学生角度面对这篇课文时会是怎样的一种认知状态和情感态度,更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在上课时将预设好的教案滴水不漏地讲一遍,毫无教学创新和机智可言。这种让学生参与仅是一种形式而已的课堂是典型的不尊重学生主体,脱离语文教学根本的教法,甚至有些教师在面对学生精彩回答与自己备课和教参预设不一致时,出现不臵可否的情况。类似这种生本意识严重丧失的语文课堂就是低效和无效的课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要使教育真正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必须作为平等者和 4 学习者来参与。‛[3]高中语文新课改只有不断地理性反思和批判教学实践中的各个环节,摒弃和革除课堂教学弊端,积极思考和合理构建以生为本,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课堂,语文教学才能回归理性,才能回归语文教学之根本。

总之,新课标高中语文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前准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环节的有效性,科学创设和谐情境,优化教学节奏,以生为本,激活思维,回归语文教学根本。当然,目前实施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有诸多途径,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思考,大胆地去实践,我们语文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活泼、灵动、高效的语文教学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陈玉秋.效度: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命脉‛[J].教育学术月刊,2008,(5).[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

推荐第5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浅谈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浅谈

【摘要】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发展,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部分省市启动高中课程新课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市新课改实施的第一年,我们更应认真学习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去不断地探索,研究,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对信息技术新课改的一些认识.【关键字】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建构主义 【正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阐述了在新课标、新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打破模块──分层学

传统课程受大学教学方式的影响,严格按照计算机的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进行教学,初级阶段学习一些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然后再进行解决问题模式的高级学习。比如先学操作系统,后学应用软件,先抽象,后具体,好象学生不学操作系统,就不能使用计算机。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有关信息技术的名词、术语,已经成了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能力。因而,让学生了解或使用信息技术就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受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限制,不应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目前高一新生的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完全按新教材统一授课,必然会有部分学生跟不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A,B两类,A类学生是大部分操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而B类则为操作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对这两类的学生,我们要区别对待,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A类是大部分学生,高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要是按照教材组织教学,让他们通过学习对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整合升华,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高一必修课的主要教学任务.B类学生是高一新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硬件的原

故,初中没能按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他们没有学习高一新课程的基础.在高一必修课的前半阶段,我们要更多的关心这些学生.在布置练习和任务时,要和A类学生有所区别,让他们通过学习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课堂上要安排出适当的时间和条件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学习本应在初中就该学习的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excel等软件的使用等.可以采用老师讲解,其他学生帮助,通过电子教程自学等多种形式快速提高他们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除了A,B两类学生,我们也应关注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如对编程,动画制作,网页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2.任务驱动──做中学

传统的观念认为学和做是两个过程,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是两个过程,必须先学了,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按菜单进行讲解,把菜单上的项目一条一条的逐一介绍,学生听起来空洞、枯燥、无味,离生活、学习相距甚远。本来是学生最喜欢的东西,却让学生越来越感到乏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

3.学科整合──综合学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其实用价值,即与其他学科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不是单纯的学习计算机操作,而是要培养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它必须与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图像处理与美术的结合,文字处理与语文的结合,多媒体展示和网页制作必须与美术、音乐、文学、其它各学科、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还要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思想品德的教育结合起来。

4.主动探索──自主学

新课标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要充分地相信学生,有的教师老是对学生不放心,总认为我不说,学生可能就做不好,甚至不会做,其实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就看教师怎样去发掘。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对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方法指导,为学生构建向上攀爬的支架。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软件中的帮助、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的很好的研究平台,同学们可在计算机上尝试各种操作,不怕操作错误,而且计算机还可以即时反馈。

5.互相帮助──合作学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之一,学习者与环境的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建立协作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与辩论、结成伙伴、竞争等形式,使得

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同学和教师都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启发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这样的协作学习,使学习者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大家(甚至于教师)共享。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李建平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肖川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与教材 陶振宗

推荐第6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小策略实施案例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小策略实施案例

青少年的天性是喜爱游戏活动,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大?胆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参与、去观察、去思考、去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提供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计不同的游戏,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的到创造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快乐与欢悦,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中,在教学“反射”这一概念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将一只青蛙和一个乒乓球放入一个纸暗箱中,自己从暗箱中先摸出一个乒乓球,然后请一名学生也伸手去摸暗箱中的物体。学生手一伸入暗箱中,摸到一个软软的、滑滑的、能运动的东西,不是乒乓球,吓的立即将手缩回来,由此引出反射的概念。又如:在学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时,请几个学生到前面来做个小游戏,规则是:第一个同学手沾面粉,然后和第二个同学握手,第二个同学又和第三个同学握手,依次类推,最后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同学的手上是否都有面粉。游戏一结束,结果也一目了然。因此得出结论:接触传播是一种传播途径。老师我在整个过程中启发引导,做个协助者。这样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发现,获得知识,这既紧扣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主题,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推荐第7篇:创新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创新学习必将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驱动器。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优化教学内容,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二、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现“双主互动”因材施教。

三、优化测评手段,体现个性差异分层递进。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创新学习必将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驱动器。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如缺乏积极的参与热情;缺乏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运作能力;缺乏时间运筹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攻坚能力;缺乏抵抗挫折的心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吃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因此,我们在着重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一、优化教学内容,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必须解决好是发展知识还是发展能力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注重“双基”传授、强化训练、有效传递,忽略了学生的学与思、学与行、学与能、学与创。结果是发展了知识,课堂教学中是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新观念,提倡塑造“全人”,这就要求教学具有全息性,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现“双主互动”因材施教

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效合作为基础,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为主导,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巧妙设疑、布疑、激疑、质疑和科学地释疑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推动课堂高效运转的动力,是创新学习的基石。

1、创设情境给学生创设问“问题”的时空。

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因基础与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除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外,还要特别采取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着手,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把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多种问题形式和思维载体,如阅读理解型问题、类比型问题、总结概括性问题、知识迁移型问题、化学与物理生物相关的综合问题、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

2、合作释疑,教给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分类归纳,及时筛选整理出有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工具书或动手实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对于低层次要求的问题,自行解决;中等层次要求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迂回解答的方式,教师不从正面回答而是高屋建瓴、旁敲侧击地发问学生许多问题,一直到学生自己想通了这些问题,原先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可以适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那些认识模块重新组合,迁移上升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三、优化测评手段,体现个性差异分层递进。

评价的目的:优化测评手段,体现个体差异分层递进。原则: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减轻负担,提高质量。

1、课堂的即时测评。每学完一个完整的知识点,配发一套A、B、C三个层次的思考题。A组以课后习题为主,顾及学困生;B组把本节的知识点放在全书的认知链中“瞻前顾后”设计问题,顾及中等生;C组强调综合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顾及少数尖子生。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完成学习目标的具体程度,使学生主动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对自己负责。

2、改变作业的布置方式。以自我出题的形式代替教师的指令性计划。要求学生课下认真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根据目标策略,按了解、识记、理解、应用的不同层次要求设计题目,温故知新。下一节课前同学间相互交换、做答案和批阅,然后交给教师审阅,分组存档备案。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编著《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2]郑长龙主编《化学新课程中的问题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

[5]贺湘善吴俊明《基础教育现代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7]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第8篇:实施新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实施新课堂的心得体会

暑假前就听说邯郸即将掀起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热潮,可总以为这件事离我很远,毕竟那是一种中学的教学模式。然而现在,我们学校也要实施新课堂教学,由于准备不足,一时间心理感到慌乱,“杜郎口”式的教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我又应该怎样去驾驭这种模式,如何去进行试验?我心中充满了疑问。于是,我根据别人的指点,在网上找到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视频资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也是课堂吗?”喧闹嘈杂的场景,学生似乎无序的做这做那,看不见教师的管理,也不见谁的指导。“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吗?”我不禁这样问。

时间和沟通打消了我的顾虑。通过与别人的探讨,听了别人的介绍,也从网络中也看了不少的相关介绍和视频,我也确实感受到了杜郎口中学的特色和成果。有如此高的升学率,有如此多的参观和学习者,有这样大的轰动和影响,使我深信杜郎口的教学绝非浪得虚名,一定有他的很多优点,而这些也真的使我向往,甚至于让我有些嫉妒,恨不得也能像他们那样,这不仅对孩子们都是有好处的,对我们同样也是。

一段时间以来的尝试,让我也感受到了教改的魅力,破除陈规,探索新的路径是挑战,也有乐趣。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带着这种心境继续努力,寻求突破。

推荐第9篇:物理教学实施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物理探究式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实施心得体会

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容目标教学,浓度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

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然后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让学生教学生,所谓的“兵教兵”,就是建立合作互动学习小组,把两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安排两个中等生和两个学困生之间,组成学习小组。各组员按自己的水平承担相应的工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学会团结协作的精神,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充分注意到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创设民主、平等,竞争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接着进行当堂训练,就是指当堂练习和当堂作业,学生练习后由教师点拨和纠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举一反三,基本实现课堂揭示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既当堂完成了作业,老师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后的作业辅导打下了基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要求也得到了落实。最后进行反思,即对本节课的学习和教学进行总结,让学生先谈,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模式应用得当,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因为每一步都有明确任务,明确的时间、明确的学生检测,学生重视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种课堂教学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了学生智力,提高了学生素质;更重要的是,当堂作业从根据上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了作业反馈信息的可信度,老师的课后辅导也有了针对性。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模式,就会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这样一条轨迹:由不会——会学——学会——掌握了学习方法——对学习产生兴趣——越学越爱学,这样教学质量就得到保证。这种模式重在学生思维的创新,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诸多品质。它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强化自主意识、培养自学习惯、促进快节奏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模式,通过促进自主学习,形成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

总之,自主学习并不是优等生的专利。教学过程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教学中要针对后生的特点,不失时机的对他们进行鼓励指导,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为他们设计一些适合它们的简单问题,为他们补习旧知识,提前为他们介绍新课的内容及重难点,只有帮助了后进生,全班的整体学习水平才会提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最终实现“教学是为了不教,举一是为了反三”的教学目标。

推荐第10篇:实施新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实施新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等等。总之,重视传授系统书本知识,忽视好奇心、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下面把我的几点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勉:

一、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标准粗线条地确定为五个方面: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程度;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是否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

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这一项指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启发,敢于发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现情况,评价学生智力潜能是否得到较好的发挥。

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项指标主要评价学生尊重别人、取长补短,合作学习习惯养成的情况和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特别是学生独立构建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我逐渐受了新的教学思想,驾驭课堂和管理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对改革很有兴趣,因此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

大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但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要想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不改变长期延续的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很难办到的。为此,我积极探索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重点加强小组研讨的学习方式,相对削弱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创新见解。

三、逐步推行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问题是观念题。目前不少教师还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其实把一种\"隐形的\"、宝贵的东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我通过探索,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

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一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同时,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第11篇: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广西梧州市龙平小学 曾益源)

摘要

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精讲精练、互动生成、激情教学、恰当评价几个方面探讨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有效

实施策略

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是指结合农村小学实际,针对存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有效教学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技术层面上的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那种方式更合算》之后,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校园旁边的一个小商贩设计了一个转盘游戏,学生花2元钱就可以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自由停止转动后,指针指向的扇形区域所标出的物品即为学生得到的奖品,若市场价每支铅笔0.40元、橡皮每块0.50元、圆珠笔每支1.00元、钢笔每只2.50元、文具袋每个4.8元,那么这个游戏对谁有利?为什么?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定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活动情境,营造学习气氛。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创设如下的活动情境:教师提出“你是怎样统计的?”问题后,让学生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的小组认为:这个图形有6个正方形,10个长方形,有的小组认为有8个正方形、8个长方形,有的认为有7个正方形,9个长方形,学生产生了争论,这种争论不是排演,更不是特意的安排,她显示了课堂生命的活力。这时教师并没有马上给予评价,而是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悟,在观察中思考,最后达成共识解决了问题。在交流中,学生发言积极,讨论活跃,颇有成效。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3.创设美丽的童话情境,趣化学习内容。

例如,在组织一年级学生学习“=”、“﹥”、“﹤”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小动物要参加森林运动会,咱们去为他们加油好不好?”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了,他们积极地观察有哪些小动物,数一数分别多少只。在数一数、比一比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4.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易受能被

2、5整除数的特征影响,作出“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对此,教师出示如下两组数引导学生观察、验证:①

113 253 46 176 359

8960

② 21 342 243 234 75 36 27 18 12 9 提问:第①组6个数的个位都是3的倍救,它们能否被3整除?通过验证,学生意识到原先的猜想是错误的,心中充满疑惑,顿时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

5.创设源于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对于有些内容,直接从数学情境引入,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要比创设一些看似热闹活泼却缺乏数学内涵的现实情境好得多。例如,教学“0的乘法”时,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0和任一数相加仍等于该数、任一数减去0仍等于该数)入手,直接提出数学问题“0和一个数相乘,结果怎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大大提高。

二、抓好双基,精讲精练,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

教师必须掌握精讲精练的原则,做到讲在点子上,练到关键处。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

1.精讲。

教师要在有限的40分钟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教师讲课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当堂训练不少于10分钟(或15分钟),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2.精练并落实“四个当堂”。

首先,教师应该对作业进行精心编制和挑选,增强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作业量和难易程度的不同需求,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不同学生在作业练习中都得到更有效的发展。其次落实“四个当堂”。 “四个当堂”即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订正作业、当堂解决问题。做到四个当堂,能够及地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信息,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互动生成

教师要根据教学预设,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使课堂教学过程向纵深推进,从而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

1.有效提问,引导进入互动生成状态。

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发探究欲望,还能激发思维,使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主动学习。有效的提问要符合以下要求:第

一、提问要有价值,第

二、问题要有梯度,第

三、提问要面向多数学生,第

四、提问要把握好时机,第

五、教师要注意点拨,第

六、提问后要适当评价。教师要通过有效提问,引导进入互动生成状态。

2.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生成格局。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保证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提供合作性任务,组织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师生、生生间、小组与小组间、小组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形成多元网络式的互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3.活动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与生成过程。

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教学活动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片宽松的探究活动空间,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活动,促进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使学生在做中学,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生成过程。

4.捕捉课堂亮点,促进动态生成。

在教师的诱导或在某种情景下,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会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我们常说这就是课堂的亮点。教师善于要捕捉课堂亮点,顺水推舟,促进动态生成。这样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5.适时利用错误 诱导互动生成。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说错误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善待学生思维的“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求异,诱发学生求异意识,这样才能探求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答案。

四、激情教学,有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李镇西老师说过一句话,“最好的老师要孕思考于胸中,融激情于笔端,扬激情于课堂”。任何一门枯燥的课程,只要教师用激情去演泽,一定会变得精彩生动。教师有了激情,学生就来劲。有激情的老师上课神采飞扬,激情四溢,妙语连珠,学生课堂上如痴如醉,精神振奋,思路活跃。如果没有激情,学生上课就像看黑白电视机,味同嚼蜡,恹恹欲睡,课堂的高效纯属无稽之谈。

课堂上教师要倾注情感,激情教学,以满腔的热情,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恰当评价,有效激励学生学习

以恰当的方式评价学生是一种课堂组织艺术。评价学生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并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评价。

1.课堂评价要客观真实。

鼓励和赞扬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如果脱离了客观评价,鼓励和赞扬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真实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地激励,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

2.分层评价。

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不同的背景水平和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非常真诚地表扬他的能干,这样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例如可以这样评价优秀的学生:“你不仅能举例,还能总结,很好!”“你的小结能力真强,还能描述的这么清楚,真不错!”“你的理解已非常的清晰,说明你对于这块内容的掌握非常到位”。

对于暂时后进生的评价,教师应该采用激励性评价。例如,有时候后进生的答案不是很完美,但为了不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也为了鼓励他能认真的听一听其他同学的讲解,教师还是应该鼓励他:“你能做到这一点,已经不错了!”“不会,没关系。等会你听一听同学的发言,相信你也是马上能明白的!”这样的评价,虽然听上去有点假,但相信对于部分暂差生,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3.避免无效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应做到“三忌”:忌草率地指责学生课堂答问的错误,忌在学生个体中做一褒一贬的评价,忌过多过分夸张评价。例如在课堂中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表扬学生:“说得真好!表扬他(她)!”其余的学生就说:“棒!棒!你真棒!”让人听了就感觉不真实。此外鼓掌性赞赏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应慎用,只有在课堂有激动人心的精彩生成,学生自发鼓掌把课堂推向高潮,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参考资料:

1.《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什么?》 吴正宪。 2.《关于在农村小学构建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 梧州市教研室 2008年9月

第12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现如今都在提倡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却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人类开始从事教学活动起,教育事业的研究者就一直在探索着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而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有效行为。要想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第一,正确把握课堂的主体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夸美纽斯提倡的“班级授课制”,就是为了“寻求并找出一种有效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明智的提倡,在课堂中,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学生只有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其主体性、积极性,自觉掌握课堂知识,以学生的“学”带动教师的“教”,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切忌传统教学中把学生当做作单纯的客体,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去独立思考、接受知识。这种“满堂灌”、“一言堂”是万万不可取的。要形成民主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第二,要营造出有趣轻松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设计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首先,教学情境必须与主要的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迁移。然后,教师要想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就必须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认真思考、主动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注重外在教学环境对教学情境的影响。例如,教室内的硬件设施的使用、教室的周围环境、采光、色调等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好的教学情境的设计,更有利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第三,注意授课方式和提问方式的创新性。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些新颖的授课方式和提问方式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教师还可以有意设置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智感,从而推动他们进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把这些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形成一个流畅、紧凑、节奏感强的课堂,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日常的备课中就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后大胆尝试些新颖的授课方式,确保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实施。

第13篇:优化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

优化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

摘 要: 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希望达到的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优化课堂教学,归根到底就是要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学生思维空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作者以自身的教学经历为主要依据,探究了优化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初三化学 课堂教学 实施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但是,学生是独立的、不断发展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个体,传统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让学生“爱学、会学,学懂、学透”,以达到教学活动的事半功倍。

一、投石问路,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投石问路”,就是在课堂讲授时,教师先把思路投出去,讲关键,点重点,然后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挖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开拓思路、引入知识的最佳方法,因而,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应避免单一灌输,取而代之,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现象,结合对知识点所做的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激发解决问题的热情。

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不直接板书“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而是先做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溶液中,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然后,我在教授学生“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这一特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所体现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最后,学生分析得出实验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酸性物质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从而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具有能与水反应,产生酸性物质(碳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启而不发,指方向而不限路径,讲学法而不讲结果,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寻找问题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二、抽丝剥茧,有效化解教学难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很难理解,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并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由简入繁,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突破难点,给学生揭示问题本质,真正让学生理解真相,学生得出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原子的结构”知识点中,许多选择题、填空题都会用到“核电荷数=质子数=荷外电子数”这一公式,但是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个公式。因而,我在讲授时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层理解以加深认识。第一层,认识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有关。第二层,认识微粒电性。原子、中子不带电,每个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荷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再如,《燃烧与灭火》这一节内容中,有一个实验叫“烧不坏的手绢”,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何解释这个实验现象是难点,为了有效化解这个难点,我给学生设计一组对比实验:

①取一块浸了纯酒精的棉布手绢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先将两体积95%的酒精和一体积的水混合,再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然后取出拧干,在酒精灯上点燃。

通过实验,学生清楚地看到:手绢①烧坏;手绢②燃烧但烧不坏,最终火焰熄灭。然后,我与学生逐层分析:第一,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出发。手绢①和手绢②都是可燃物,且都与氧气接触,那么,导致不同现象的原因就只剩下一个了,即手绢①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而手绢②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第二,找出两个实验的不同点。手绢①浸的是纯酒精;而手绢②浸的酒精中有水,根据实验不同点分析得出手绢②上的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被水吸收,因而没有达到着火点。

经过一番酝酿、引导、推论,学生豁然开朗,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难点。

三、举一反三,注重引导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中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而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创造机会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对于同类问题,教师只要讲解典型范例,揭示内在规律,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思路,学生便有能力解决其他同类问题。

这样的方法在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常用到。例如,在教会学生书写铁和稀硫酸的反应后,我就会引导学生利用元素的化合价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写出铁和稀盐酸反应、镁和稀酸反应、锌和稀酸反应及铝和稀酸反应等一系列金属和稀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如,“铁的冶炼”知识点中,在讲授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后,我会根据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的特点,让学生思考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更进一步地,我又根据碳、氢气同样能做还原剂这一特点,让学生书写出碳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这样举一反三的演练,学生在书写此类化学方程式时就形成了“依样画葫芦”的思维方式。

四、温故知新,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温故知新”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点,通过旧内容的重新学习,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温故知新”不等同于重复学习,而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补缺补漏,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侧面对学习内容重新认识, 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系统,达到量与质的双重提升。

例如,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铁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一直是一个令学生头痛的问题,我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搞不清铁元素在生成物中什么时候该显+2价,什么时候又该显+3价。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复习课上先设计让学生完成这一系列的化学方程式:

然后,要求学生写出上面四个反应的基本类型并注明铁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归纳有关铁元素化合价的规律了:

①在置换反应中,生成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2价;

②在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与反应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即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在教师设计的例题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理清了思路,总结出了解题规律,因而印象尤为深刻,那么以后解题再遇到类似题目时错误率也将大大降低。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不是教学内容,而是教学对象――学生。现代教学中,教师如果继续上演“满堂灌”的独角戏,则学生将继续成为被动学习、封闭学习的机器,“轻负高效”就只能是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性,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14篇: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实施策略

《教师专题讲座》学习报告

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对有效课堂的理解主要有发下几方面:

一、有效课堂的“有效”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二、有效课堂的“有效”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三、“有效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认识和发展。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

四、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课程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争对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发表以下看法:

一、有效课堂教学需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关系。

小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小学教学来讲,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小学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或主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灌输、机械重复与练习就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就剩下了应试。

二、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学内容的精选化。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从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分层教学。因此我们要树立课程兴趣化,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教学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在教材方面,教材要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精选和整合,根据学生的爱好、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开发和利用好当地课程资源,开设学生喜闻乐见和感兴趣的教材。切实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三、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已走进课堂,这些手段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的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外形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常规化。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高效,合理的使用才能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落实。

四、有效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引领学生探究求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如能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是提高课课堂效益的关

键。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精选材料,选择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中刚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学生又特别感兴趣的材料。其次,精心设计问题,使这些问题有价值、难易适中、学生感兴趣。再次,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有效课堂教学需要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

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反馈时间要及时。教师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有反馈,表扬好的做法,提出问题和缺点,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强化重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当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灵活理解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要耐心地多讲解几遍并加上适当地练习。

(2)反馈方式要多样、灵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情节、感受最深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几个重点问题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态度,同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3)反馈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的完整过程指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而反馈就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及时反馈可以促进教学活动又快又好地完成,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总之,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方面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

学活动,并全部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的感受和参与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15篇: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记得一篇散文中这样写道:有一种幸福是学会忘记,有一种快乐是共同分享。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忘记了年龄,每天与孩子们一起开心游戏;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分享着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工作十多年来,我觉得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上好一堂课更为幸福了,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集体教学活动尤为重要。组织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一门艺术。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更是一个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那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做一下介绍。

一、课前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一﹚理顺思路是前提。在主题教学的推进中,三位老师需要协调教授内容,哪一个学习点放在前,哪一点放在后都要事先设置好,列出活动安排计划而后方可投入备课。而备课作为课前准备的重中只重,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三位老师要分析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对孩子的基本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备课时还要注意:一要充分熟悉教材,吃透每一个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教育点,找准重点、难点。二要制订适切的目标 。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使活动目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情感态度、习惯与能力、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活动目标既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具准备是基础。

教具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公开活动的准备,教师一般会运用色彩鲜艳的教具、生动有趣的课件等来展开,孩子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另外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好课前知识了解和生活体验经验上的准备。教具室会有一些常规的教具:图片、头饰、磁带等。另外生活中的物品:瓶、罐、棒、盒、植物、小动物等都可以拿来当教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小型教具。教师一定做到课前有教具,使幼儿接触到直观、形象操作材料,在动手动脑中获得有效的学习。

(三)环节设计是关键。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选点妙,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一:开始部分:承担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作用。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活动过程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难点,指导幼儿去活动、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根据孩子注意的特点,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考虑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是根据孩子学习的特点,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孩子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操作练习;还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考虑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孩子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的内容要有层次性、挑战性,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三:结束部分:教师以各种形式(语言小结、情景成果展示等)归纳总结,帮助幼儿对新知识经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鼓励、肯定幼儿的活动,使幼儿有成功的满足感,产生再次探索的愿望。

(四)常规培养是后盾。

教师要对孩子的课堂常规有一个统整的要求。一个老师这样教了,另外的老师也尽量随从,如果常规不统一,孩子将无所适从,缺乏正确的意识反应。常规培养非一日之功,日常培养很重要。还可以采用敲铃鼓或弹琴等方式,巧妙组织好课前活动,有利于教师和幼儿都以阳光的心态进入课堂,使整个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

1、静一静 学生的情绪状态会非常明显地影响课堂的效果,当学生情绪兴奋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比较安静的方法,以静制动。比如:做手指谣、念儿歌、讲故事、说悄悄话等,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

2、动起来 在炎热的夏天,天气闷热,小朋友常会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烦躁,为了活跃气氛,可以和孩子们做各种小游戏,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上课,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设疑 下一节课的内容是课前组织活动的重要依据,我会将与课堂有关的音乐、图片、视频等在小朋友注意转换的过程中放给他们听和看,这样,他们就会被这些新鲜的东西吸引过来。

二、课中机智应对,灵活驾驭课堂

﹙一﹚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孩子乐于参与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老师要融入到孩子中去,跟他们交朋友,从而让孩子喜欢我们,也喜欢上我们的活动。如从课堂的导入开始,就可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亲切的体态语,消除教室里的干扰,及时组织教学。同时,对班里每个孩子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爱某人,也决不放弃一个孩子。对能力偏弱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激励孩子,同样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淡如水,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赞赏,如可以用简短、恰当的语言,“你真会动脑筋”、“你听得真仔细”等外部刺激,激活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设计恰当的提问,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学校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请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基础性的综合性的问题,请中等能力的孩子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回答,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有能力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三﹚采取有效的回应,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

在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应对来自孩子的多种信息,并作出有效的回应,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首先要对来自孩子的信息作出价值判断,作为老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以现代儿童观为指导,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来捕捉分析来自孩子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到底该不该回应,要不要拓展。

其次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刚要》指出: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教师对儿童可采用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示肯定和赞赏。教师要真正的静下心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那只有深入到儿童中间,发自内心的尊重,去理解和接纳儿童。接纳儿童的年龄特点,接纳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接纳儿童的不同见解,接纳儿童的失误与错误。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最近发展区,才能发现儿童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作出有效的回应。

再次考虑回应的策略:有表扬、设疑、追问、参与等等。表扬,就是对幼儿的回答或行为作出认同、肯定,并加以发扬光大,使幼儿受到鼓励,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设疑,就是用疑问的方式,促进幼儿去思考、探索,使幼儿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如: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活动中,老师这样设疑: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沉的?哪些东西是浮的吗?怎样让沉的东西浮起来?又让浮的东西沉下去呢?一系列的问题,把幼儿的探索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追问,就是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将零星的、不完整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化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如果没有教师的追问,幼儿的思维是肤浅的,经验是零碎的。参与,也是一种回应的策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有时会表现出没兴趣,有时碰到困难会放弃,这时老师的适时参与能有效地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中班的“小树叶”活动中,让幼儿听着音乐编舞,幼儿觉得很难,不知道怎样编,这是老师及时地参与进来,随着音乐和幼儿一起编舞,老师还解下脖子上的纱巾,翩翩起舞,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男孩女孩都随着音乐变成一片片小树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激起师幼互动,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形成

所谓“师幼互动”,就是指教师在应对具体的师幼关系情境时,为了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根本目的而采取的有效策略或方法。

师幼互动的策略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活动形式,互动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在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有支持式互动:主要是激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阅读中积累提升经验。有诱导式互动:帮助幼儿分析阅读材料,并给予适时的点拨诱导,提供阶梯。有介入式互动:采用抛砖引玉、设疑推理的方法,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合作式互动:那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些互动策略,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任何一种策略的运用都应该是面向全体的互动,以幼儿为主的互动。互动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观察、判断,在于教师的即时调控,在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比如:在看应彩云老师的一个教学活动:有趣的报纸。应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报纸吗?在一般情况下,小朋友都会说“喜欢!”可有个小男孩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喜欢!我不喜欢看报纸!在这样一个出乎老师意料的情况下,老师怎么回应呢?怎么和孩子互动呢?应老师不慌不忙地说:是吗?可我知道爱看报纸的小朋友可都是很有知识的哦!可都是小博士呢!这样一说,孩子们马上纷纷抢着回答:我爱看报纸!应老师这样一个巧妙的回应,不但保护了那个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又给其他小朋友一个良好的引导:大家都爱看报纸,这样能增长知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体会到,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巧于调整备课,体现教育机智

老师在课堂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而不是静止的物体。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必然是有不确定性的。我们时刻面对教学状况的“即时性”,也就是说老师应根据课堂的实际生成情况,即时调整备课环节,随机应变、临时掌控课堂内容,保证课堂教学的圆满进行。这是对老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又一考验。

三、课后及时反思,不断总结提高

那怎么反思?一可反思教学亮点,即教学过程中最满意的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以便今后发扬借鉴。二可反思教学“败笔”,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找出失败的原因,使之成为以后课堂教学中应吸取的教训。三可反思课堂生成,即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一细节引发产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的思路。这里既有教师自己的“瞬间灵感”,也有孩子的“创新火花”,可拓宽今后的教学思路。

总之,要上好一个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有很多的因素:教师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教学风格、风趣幽默等等,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磨练,去反思。作为幼儿园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面对不同的孩子。即使孩子相同,孩子今天和明天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也是不同的,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即使上同一节课,每个老师都会上的不一样。但是,任何一节课、任何一个老师,只要用心准备,用心去上了,都会有其闪光点。或许,各种形式的优质课、观摩活动、评选活动中的课闪光点更多一些、优质部分更多一些。而这些,掩盖不了我们这些普通老师们在常态课堂中的“优质部分”。所以任何一节融合了老师心血的课,都是我们心中的优质课。经常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的进步,也才能将遗憾降到最低点。老师教的开心,学生学的快乐,也许就是高效课堂的境界吧!愿作为老师的我们做一个实践者、演绎者、创造者,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活动精彩,让教学闪光。

第16篇:农村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开题工作报告

---宁乡县枫木桥乡石龟小学

一、学校概况

枫木桥乡石龟小学地处宁乡西南部山区,近邻闻名全国的灰汤温泉。它始建于1940年,经多次较大规模的改建成现状。校园面积10005平方米,建筑面积2295平方米,已绿化和正在绿化的面积达175平方米,勤工俭学基地5亩。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有标准教室12间,有符合省、市标准的仪器、实验、图书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多媒体教室及少先队活动室各一间,图书室藏书6200余册,价值三万多元,微机室配臵电脑25台,连同各类实验、电教器材价值20多万元,有标准的风活动室,有4×60米直跑道。学校早在2001年就已通过了规范化学校验收。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323人,生员辐射永兴、新风、洞庭等村,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教职工14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坚持 “以人为本,施素质教育,扬办学个性,创精美校园,谋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做学生满意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坚定“依法治教,以德立校,民主理校,规范建校”的办学方针;采用“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学生培养个性化”的办学措施;实行“创新机制,优化队伍,强化科研,打造特色”的办学策略。用“来为生活奠基,去为中华腾飞”作为校训;“幸福 笃学 健康”作为校风;“爱心 专心 精心”作为教风;“乐学 勤学 会学”作为学风。调动群力,扬长避短,走兴校、强校、荣校之路。

二、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此前我们研究的主题是“自主、探究”,通过实践,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成为自觉、持续的教学行为,表现在教学上还抱着“熟能生巧”的信条,靠“磨”和“揪”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离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如何探索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搞好中小学课堂教学衔接工作,进一步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校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最迫切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试图开拓一条有关高效教学的校本化研究与实践之新路,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更快更好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四、立项至今已做的工作及今后打算

(一)完善机构,分层管理

没有广大教师参与的教科研是不完整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教研组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确立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工作方向,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树立科研意识,强化科研观念,努力创设浓郁的科研氛围,促进教科研工作全方位开展。

1、营造科研氛围

(1)领导重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要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熊新国校长是乡中心学校业务副校长,此前他担任过多个课题的负责人,全体行政领导统一思想、身体力行,为全校教师做出榜样,人人做到:形成一股合力,熟悉一个子课题,负责一个子课题组的实施指导工作。每个成员真正做到“五个带头”:带头承担课题研究,带头学习科研理论,带头深入课堂听课,带头上教改示范课,带头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2)骨干先行。教科研工作能否扎实有效的开展,课题研究能否全面深化,关键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为此我们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要求人人有课题。我们对青年骨干教师压担子、严要求。期初要求上交一份课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期中开展有关课题研究的展示活动;期末上交一份课题研究专题总结。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提高他们的课题研究能力、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3)全员参与。通过骨干教师的典型引路,我们提倡全校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培训学习,让教师明白:科研并不神秘,科研离我们并不远,搞科研并不难。我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要做到五个“一”:即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做好一本业务摘记、参与一个课题研究、上好一堂课题汇报课或汇报活动、写好一篇教科研论文。

2、加强学习培训

(1)经费落实。学校购臵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报刊、论著供教师阅读,并要求教师做好摘记,教科室定期检查,组织交流。 (2)教研讲座。我们每月举办一次教科研专题讲座,由学校行政、教研成员及骨干教师选择与课题相关的主题轮流主讲,全校教师参加,旨在关注课改动态,传递科研信息,从而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理论。

(3)名师辅导。我们一方面聘请县教研室老师来校带徒;另一方面,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级名师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二)完善机构,分层管理

健全的科研组织机构是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过硬的教科研队伍是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的关键。因此,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构建网络化的科研队伍、科研组织、科研课题为抓手,理顺管理关系,实行分层管理。

1、科研队伍网络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着眼点所在。学校成立了一支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全面负责,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骨干教师具体实施,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协同研究的网络化科研队伍。

2、科研管理网络化

学校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规划、落实经费、推广成果等。教科室主要负责科研工作的具体落实,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教导处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协调教研组研究活动。教科室、教导处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课题组、教研组主要承担课题的实施工作,落实子课题的研究。

3、科研课题网络化

为营造一种教育骨干“人人都参与,个个有课题”的良好教育科研氛围,学校建立了三级课题网络,主课题由课题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确定研究方向,教科室整体规划,制定方案;一级子课题由课题组商定,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设计方案,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二级子课题由教研组商定,各学科老师具体操作。这样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课题网络,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分散和集中相结合,上下互动,典型带动,横向联动,必将有力地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管理,规范操作 追求教育科研的规范是提高整个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增强教育科研信度、效度的基本保证,也是培育教育科研良好风气的重要条件,更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有效举措。我校准备以实施课题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的制度建设,强化管理,规范操作,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强化三项管理

(1)计划管理。教科室期初定出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教科研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以及全校性的教科研工作安排,指导全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各课题组根据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制定出一学年的课题研究计划,确定子课题研究目标、任务,以及实验的方法、措施。教研组教育科研工作始终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学习教科研理论、开展专题学习和研究等活动列入教研组的活动计划,把学习教育科研理论与教育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资料、探索规律。

(2)过程管理。为加强实验的过程管理,学校自上而下,明确责任,分层管理,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宏观、中观、微观有机结合,教科室参与实验过程的全程管理,每一个子课题做到有方案,有计划。首先严格课题申报登记制,对每项课题的申报实行双向招标制,经过严格筛选方可成功申报,保证实验的高起点。其次力求课题实施的规范化。教科室组织阶段性论坛,强化阶段性检查与督导,提供交流启发的机会。

(3)资料管理。资料管理是搞好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我校由教科室负责管理。①教育科研实践资料。包括教科研工作计划、课题方案、具体实施的过程性资料等,进行档案袋管理。②教育科研信息资料。主要是对报刊杂志上刊登的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教育改革论文、经验总结进行收集整理,然后推荐给各课题组,使他们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并吸取有益的经验。

2、建立一项机制:评价激励机制

为了进一步规范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他们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激励措施,通过细致、规范的考核,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加以引导、激励,从而强化群体科研力量的壮大。

(1)定评价内容。我们对教师教育科研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的研究课题;有课题研究规划;能较为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研究过程有阶段分析,原始记录;有阶段性经验总结;论文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发表、获奖。

(2)定评价方式。①现场考核,结合各个层次的汇报课,考察其操作中是否体现了课题思想、目标。②资料展示,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原始材料记录、阶段情况分析等。由考评小组根据材料的完整、规范进行考评。③成果交流,每学期举行论文交流会,并组织评定。

(3)定奖励条例。为了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学期工作考核和年度考评中,突出科研工作权重,增加对科研成果的嘉奖。对于那些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教改实验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不仅给予物质的奖励,还采取一系列政策上的倾斜,如职务晋升、优先外出学习、优先评优晋级等,使教师获得荣誉感和满足感。

面对时代对教育的挑战,我们将继续认真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继续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抓手,作为学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高效课堂我们已经实施了一期了,感受很多。教师们积极参与,热情很高。从理念的更新到行动的落实,我们的的工作开展扎实有效。通过一年的研究活动,我们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实践上初见成效。教师们教科研能力提高了,专业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活动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现就本学期实施高效课堂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一.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

高效课堂首先是和谐课堂。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在这样的氛围下,师生感受敏锐,思维灵活,记忆深刻而牢固,学习效率提高。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准确定位,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激发兴趣,才能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掌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课堂内容。教师应准确把握课标,钻研教材,根据新理念,精心设计导学案,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真正实现了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二.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师们的教科研意识。

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解放孩子的途径,是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体现。老师们由开始的迷茫逐渐找到了方向,找到了规律,现在是越来越顺手了。我们在实践中摸索,走出去学习经验。通过听课,观摩,学习,现在我们都已经上的有模有样了。我们实施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融合了大家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有主备、副备,每个老师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但同时又是整体的一部分。我们最终发到学生手里的导学案,是集体的智慧的结晶。我们每一个课题老师并不是孤军作战,闭门造车。我们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每月进行一次集体交流活动,做到经验共享,互相解疑答惑,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在活动中,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益,我们也感受到了教科研带来的好处。因此,教师们普遍增强了教科研意识,能在实践中主动地思考、总结、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三、高效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高效课堂真正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孩子们在拿到了导学案后,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交流,在课堂展示。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高效课堂,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许多方法、理论来自实践,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听课等方式互相借鉴、扬长避短。许多教师还善于借鉴外校和名师的经验完善自己的课堂。同时,我们的课题研究指向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再加上浓郁的教科研气氛,良好的教科研风气,教师们从活动中专业水平、授课能力得以提高。 五.课题研究,提高了课堂效率,解放了师生。

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总结经验,实现了专业成长,提高了授课能力,也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这正是我们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初衷。高效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习习惯改善了,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发展兴趣爱好,进行课外阅读……高效课堂,使教师们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体验到职业幸福,从而更加热爱本职工作。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总之,在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不懈努力,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使这项工作真正起到了对教学的推动作用。我们深知,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探索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乘了教改的长风,继续破浪前行。

第17篇:浅谈中学政治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中学政治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镇江市宝堰中学沈敖林

摘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政治课堂“活”起来,让政治作业“新”起来,不仅是形式“新”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起来,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师上课的特点不仅要备教材,更注重面对学生,做到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关键字:开放式“活”起来“新”起来

【附:某年镇江市中考政治题目:41题:每年“3·15”前后,电视新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一辆辆满载着各类假冒伪劣商品的汽车驶往垃圾场。随着一声号令,刹那间火光冲天,假冒伪劣商品被当众焚毁。你是否赞成将假冒伪劣商品焚毁,为什么?答案:是否赞成,只要说出理由均可得分。】

针对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试题,出现了这样答案不惟一,且结论截然相反的题型,这在中考中尚属首次。这种题答案并不惟一,关键是说理能否说到点子上,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要能对所学过的、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也要对相关知识的联系进行分析或取舍。

应对试题的这种变化,教师可以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做点尝试。

一、让政治课堂“活”起来

有人曾形容政治课是“划圈圈、背框框、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格调,这种格调或许是某些政治课的缩影,它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如何让政治课堂“活”起来?

下面列举初三政治《成长在社会》教学片段,试析之。

(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从生活体验入手,联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

师: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多媒体课件展示:人民币——真假难辨、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手机短信、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这时你从中得到的启发有哪些?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生:现代的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显示了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生:日常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

生: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需要高科技。

生:犯罪分子作案越来越猖獗,既显示犯罪分子的狡猾性,也暴露作案手段的高明化(含科技量高)。

„„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拓宽了想象的空间。) 师:确实,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太重要了,请你再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生:全自动化洗衣机。

生:无人取款。

生:网上购物、聊天。

„„

(问题一出,整个课堂像油炸锅一样,沸腾起来了,连班上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开了口。)

(二)、在学生学习困难处,通过激疑促读,读议结合,破解难点,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师:科学已深入到我们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欣喜,也带来忧虑。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什么“给人类带来欣喜?”并举一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什么又会“带来忧虑?”怎样才能消除这种忧虑?

生:“欣喜”、“忧虑”是什么意思?它们是否矛盾?

生:“欣喜”是欢喜、快乐的意思,道出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忧虑”又如何解释?

生:“欣喜”是积极的一面,“忧虑”是忧愁担心,毫无疑问是负面作用了。

生:负面作用,我可举一例:核能如用在工农业上,可以为人类创造无穷的财富,如用在军事上,它就可毁灭人类文明。

„„

师:你们可真会提问题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本里呢。我们再来仔细读一读课本,边读边想,看你能不能找到答案。

(读中生疑,以疑促读,理解本课难点,渗透问题意识,培养质

疑能力。)

师:大家读得多投入啊!如果还有问题没弄明白,可以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讨论后,围绕刚才所提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点拨。)

师:大家能通过自己读书,相互讨论、交流弄明白这一节中不懂的地方,真是了不起。

(自读解疑,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习能力,渗透了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从感悟文本中,从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来自于无私的给予”这个道理。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里得到解决。)

(三)、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表演,强化学生的表现。

让学生尽展其能,而不是教师独霸讲台进行单独表演,要通过学生的成功来展示教师的成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进入创新、协作、参与的佳境。比如我在讲《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中的维护我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时进行了如下设计:

提出假设:日本政府想通过各种形式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占为已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答应。假如两国为了钓鱼岛发生战争,你认为美国会出兵干涉吗?

提供思路: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军事等方面的不同方向去思考。

教学处理:(1)、形式:分组讨论。

(2)、要求:观点一致的作为一组,组织答案,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答案:

一、美国不会出兵干涉。理由:①政治原因: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会大力反对美国,两国之间的岛屿争端,不应有第三方插入。②经济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大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力、国防力、科技力美国有所顾虑。③历史原因:美国曾在侵朝战争、侵越战争中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教训。④地理原因:美国与中国远离太平洋,这对其军事补给不利。

二、美国会出兵干涉。理由:①政治原因:对外侵略是帝国主义的本性,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②美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不愿失去亚太的利益。③军事原因:美国自恃科技、军事实力的强大。④地理原因:美国有太

平洋、日本军事基地,便于干涉。】(不论持何种观点,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教学评仪: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改变了学生从课本上或学习过程中找到唯一正确答案的传统阅读教学方法,在自由和谐、热情高涨的课堂氛围中,将重点更多地转向发散思维,即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将思路打开,不受限制,寻求多种答案,自由地去探索新知的领域,发挥自己的创见,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反过来想一想”等求异思维。

二、让政治作业“新”起来

1.设计思想型作业

政治课设计思想型作业,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教育。如在学习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时,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现在社会上都把独生子女比作‘小皇帝’,你是怎么看的?”在学习资源与环境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你座位旁边和你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没有影响他人?”

2.设计观看型作业

组织或要求学生看某种特定性材料,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或报纸杂志上的某篇重要文章,以及社会上热播的某个电视剧或某篇文学作品等,是一种全新的政治课学习方式和创新作业形式。在设计这类作业时,要做到有关材料与相应的教材理论的紧密结合。要求学生既看又分析,对重点内容、针对性强的材料做好笔记。

3.设计趣味性作业

巧计趣味性作业,能达到让学生趣中求知,趣中受益的目的,如在学习了《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后,布置学生查找书后交通安全标志图所代表的含义,不仅对已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而且与社会紧密相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特别是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做好了思想准备。

4.设计探究型作业

探究性作业,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其答案不是简单地从课本中找,而是通过学生调查分析、独立思考后获得。

在学习违法犯罪问题时,布置学生调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在学习“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时,就中学生上网问题要求学生深入研究:家长、学校、社会、司法部门在中学生上网问题上应该做些什么工作?作为中学生自己在上网问题上又应该注意

哪些问题?等等。

5.设计答案不惟一的作业

教师不要只布置那些跟书本一致的“答案惟一”的作业,应允许多种答案并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的作业闪现创造性的火花。如在讲到西部开发问题时,可以设计:你的理想是什么,将来大学生毕业后愿不愿意投身到西部开发的潮流中去?为什么?

实践证明,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政治课堂“活”起来,让政治作业“新”起来,不仅是形式“新”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起来,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教学反思: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开放性试题日益增多,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认识、分析社会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传统试题而言,开放性试题答案无固定模式可循,也无现成答案可搬。但是,解答开放性其实还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政治开放性试题的试题“开放”是有条件的开放,条件或明示或隐含于试题材料和设问中,是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所以解答政治开放性试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很重要的武器。目前,我校教师上课一律采用师生共同讲学稿,打破了过去教师教案的单一性,它的特点不仅要备教材,更注重面对学生,做到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第18篇:探究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堂文字实录

有关教学有效性方面的评价

宣城四中余永华

学习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堂文字实录后,觉得本课在有关教学有效性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

1、合理调整教材内部顺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学情采取倒叙式顺序,由果溯因。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入手,在第一时间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起到引人入胜之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思考历史的习惯。

2、灵活安排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从学习内容特点出发,灵活安排多种学习活动,打破历史课堂单一的师讲生听、生记的局面,让学生自己动眼、动脑、动心、动嘴,使课堂学习生动活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问答法。本课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形成一串问题,构成问题链,让问题之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历史脉络、建构知识网络,特出示了以5个问题:1.唐朝的主要水陆交通路线怎样,请你说出几条路线的起止点?2.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3.唐朝与日本交往开始于何时?唐朝文化对日本有何影响?东渡日本的高僧是谁?有何贡献?

4、唐朝和新罗交往史实有哪些?

5、玄奘何时西去何方取经?回国后依据自身经历著有什么书?此书有何价值?

2)讨论法。本课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能从对唐与三个国家交往的内容的分析,得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第三个特点,采用了讨论的教学法。这种讨论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形成了热烈的局面,又激发了学生思考,教师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

3、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

本节课教师作了精心备课,恰当地把《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引入课堂。我们知道歌曲为初中生所喜爱,并能活跃课堂气氛,传达特定的精神和情感,起到特殊的历史教育作用,使历史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的课堂。

第19篇:谈谈低年级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策略

谈谈低年级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策略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课堂教学组织是我们完成一堂课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难的一个要求,特别是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

首先学生入学前,在家里或幼儿园里接受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游戏为主,以室外活动为多,室内活动也不受学习任务和时间约束,而他们进入小学就开始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适当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这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无疑是一个新的转折。这就要求我们低年级的老师做好这一时期的转折过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堂组织教学,使他们逐渐地适应课堂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他们是处在随意性向稳定性时期过渡,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且极不稳定,持续时间不长,对于课堂40分钟时间难以坚持学习,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有:

1、自制能力差:有时发生一些与课堂教学毫不相干的动作语言;

2、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情绪不稳,焦虑,恐惧不安,东张西望……;

3、难跟老师配合:表现在感知教材较笼统,不精确,难于长时间集中在某一知识点上。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组织课堂教学策略来完成教学任务,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适时地使用不同的组织策略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任务就能当堂完成,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就能得到保证,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他们各自喜爱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由此可见,注重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有哪些方法与策略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点滴尝试。

一、纪律组织,采用特殊的信号控制

1、老师说:\"

一、

二、三\"学生马上答:\"坐端正。\"或\"坐好了。\"

2、老师说:\"小嘴吧。\"学生回答:\"闭起来。\"

3、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看谁坐得最端正?\"

4、课堂上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受到感染……

二、情绪组织

课堂上适时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很重要。

1、老师鼓励在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时,可以这样鼓励学生:\"××有进步,我们应该怎样做?\"大家拍手说:\"向他学习!\"

2、老师说\"表扬他\"学生拍手说:\"你真棒\"并竖起大拇指。

3、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完整时,老师常用的方式是\"掌声鼓励\",学生有节奏地拍手,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泼。

三、在学生动手前后进行课堂组织教学 如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用到学具时,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在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提出要求后,达到了教学目的迅速收起学具,为了避免学生把学具当\"玩具\",分散学习精力。我采用的组织方式是\"看谁最快\"\"谁最守纪\"等鼓励语言,来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在学生\"动口\"说前后进行组织教学

如教学过程的\"说一说\",指名回答,讨论问题(分组讨论和同桌讨论),学生有的回答的与问题相距太远,或未听清楚问题就回答,此时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教学,在说前可采用\"看谁的话说得最完整\"\"看哪个小组讨论的结果最接近答案\"等教学要求,并及时表扬,如\"表扬他\"\"向他学习\"学生说:\"你真棒\"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在学生练习时进行组织教学

学生做作业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坐姿不正确,做完作业不检查等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所以,学生在做作业前可采用:\"看谁坐姿正确,写字时细心认真,做完后还能检查\"等激励语言提醒大家。

六、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时进行组织教学活动

在教学知识重点,突出难点时,可采用\"哪组最守纪\"、\"分组夺红旗\"、\"小眼睛\"学生答\"看黑板\"等语言来提醒学生进行有意注意。

七、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组织课间小活动

为了使学生身心得到活动,大脑得到休息,课间安排了唱歌、跳舞、讲故事、做律动等活动。我还把学生有些学习习惯,如上课守纪律,写字的姿势;生活习惯:如早上起床后的一系列动作都编入律动之中,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小动物的叫声,动作学生都喜欢模仿,编入律动中,活跃课堂气氛。

八、在小结学生学习情况时,进行组织教学活动

一节课学生们很投入,快结束时,对课堂上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评比一下,来个小结是非常必要的,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精神,可采用对得红旗多的小组按教学内容奖励他们\"开火车\"或\"做游戏\",对表扬多的学生奖\"小红花\"等。小学低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后什么也不知道\"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组织低年级课堂教学要做到知、情、意的统一结合,把知识的传授,教师感情的关注,以及学生的习惯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融为一体,多以鼓励为主,避免生硬训斥批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坚持多表扬,不批评。

2、组织教学要注意适时,恰当,适度,不能主次不分,不能因为组织教学忽略了教学的目标要求,忽视了教学方法和讲究教学艺术,组织课堂教学好比是一道可口菜肴中的佐料,既不能少,但也不能过多。

3、组织课堂教学要注意采用多样化,趣味性,有机地交替进行,学生是一种有感情且丰富的人,要让他们在愉悦地课堂中学,有利于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构成师生之间活跃的,饱满的学习激情。

4、组织教学应注意师生之间的默契,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就注意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培养与运用,形成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根据学生实际相间使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发现新的组织形式,方法和策略,使之常用常新。

总之,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门艺术,生动有趣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达到最优最佳状态。

第20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策略简析

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策略简析

摘 要:本文通过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概况、比赛宗旨、内涵及信息化教学中师生地位的变化等方面的简述和解读,从操作层面简述如何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概况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有以下特点:1.规格高:本赛事由教育部(官方主办,省赛选拔由省教育厅主办,省级获奖证书由省教育厅颁发。2覆盖广:2014年37(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交726件作品,1468名教师参赛3.质量优紧贴教学,产教融合,比赛规范,要求严格,评选公正4效果好:本赛事形成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成果展。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为学,把书面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有机结合。要实施一堂好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要考虑以下条件:1.教室信息化环境建设,(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信息化技术支持)2.网络在线交互平台的深度使用3.学生手机APP终端的使用4.课堂内容呈现中三维动画的使用5.抽象的讲授内容有交互软件的使用6.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Flash动画的使用等。教师要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首先要了解本赛事的比赛宗旨和内涵。

二、信息化教学大赛比赛宗旨

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三、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内涵理解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要素都必须信息化。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一些工具、技术上的变化。如教学手段的先进、教学环境的现代化、教学材料的多媒体化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信息化技术的手段。

四、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信息化教学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协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信息化课堂教学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不超过45分钟。可以安排在35分钟到45分钟之间。参赛教师如果要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就要认真研究以下内容:

五、信息化课堂比赛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1.教学设计(25分):教学目标明确、有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教学策略得当,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教案完整、规范。

2.教学实施(45分):按照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过程调控合理;学习情境创设恰当,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学生活动参与面广、交互性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满足职业教育教学需求;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得当;教师教学态度严谨、仪表端庄、语言规范、表达流畅、亲和力强。

3.教学效果(15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课堂互动真实有效、气氛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重点:测试难点:做游戏,铺台阶(有效化解)

4.创新特色(15分):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课堂教学效率高,成效好,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针对以上评分标准本人觉得在研习和融会贯通之后设计自己的作品时的设计原则是:强调实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强调为学,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强调会学,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多样化教学方法。强调统整,课堂内外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六、课堂教学实施注意点

1.内容的讲授要清楚,流畅,简洁,有感染力。2教师的教态要大方而不拘谨,准确而没有多余3学生活动组织要活泼而不混乱,有序而不呆板。教学过程中要使枯燥的学习趣味化(可以设计游戏、闯关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单调的学习丰富化(可以通过平台使用、视频播放、学生协作学习来实现),共性的学习个别化(用平台推送微课、软件等),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三维动画、虚拟仿真解决重点和难点)静止的教学动态化(用实践学习和体验学习来实现)总之,教师要牢记课堂传授内容追求实效,学生学习过程注重体验,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贵在自主,只有这样的呈现方式才能是信息化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2010-2014)[S].北京:教育部,2010-2014.

[2]谢传兵,侯小菊,张少刚.《中国远程教育》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R].

(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