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必考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通假字: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假字:同“智”】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知识点:

1.通假文字

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2.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3.一词多义

(1) 知: (2)而: 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明白(诲女知之乎)。 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是知也(通“智”,智慧)。 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 在后面。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二.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知识点:

1.通假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原先,从前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2.古今异义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可以”:古义:能够用来,今义:能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古义:这指示代词,今义:判断动词

一箪食,一豆羹: “豆”:古义: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

万钟于我何加焉!:” 钟”:古义:古代的量器,今义:计时器具 。 “加”:古义:益处,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3.一词多义

(1)得 (2)是

得到,拥有( 二者不可得兼得) 这种(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通“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这种做法(是亦不可以已乎)

4.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名词作动词,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生: 动词作名词,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知识点:

1.通假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 2.古今异义

管夷吾举于士: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讨。色:古义:脸色;今义:颜色。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3.一词多义

(1)拂 (2)发

违背(行拂乱其所为。) 被选拔,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 通 “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表现(征于色,发于声。) 4.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使动用法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使动用法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在国内。出:在国外 。动词用作名词 人恒过:过:犯错。名词用作动词

四.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知识点:

1.通假文字

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2.古今异义

齐师我 {古义:讨伐 今义:砍)。

又何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

肉食者,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 衣食所(古义:养 今义:安稳)。

弗敢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 放弃或损害一方利益) 。 弗敢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 必以(古义:实情 今义:诚信)。 小大之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 必以(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 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 忠之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 神弗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

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3.一词多义

(1).故: (2)从 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 听(民弗从) 所以(故逐之) 。 跟随(战则请从) (3).其: (4).以: 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其乡人曰)。 凭借 (何以战) 他们,指齐军 (吾视其辙乱)。 按照 (必以信)。 (5).请: (6).之:

请求 (曹刿请见)。 助词,的 (小大之狱)。 请允许我 (战则请从)。 代词,代曹刿 (公与之乘)。 (7).安: (8).加:

养 (衣食所安) 。 戴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 虚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9).间:

暗暗地,私自(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当中 (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 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会儿,顷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0).信 : 间断, (虽与外人间隔)。 信用(必以信) 时刻, (奉命于危难之间)。 实情(小信未孚) 偶尔, (时时而间进)。 4.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下视其辙: 名词作动词,下车。 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5.特殊句式

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可以一战: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 何以战: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战于长勺:倒装句,“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

初中六册必考文言文翻译(材料)

小升初必考文言文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

初中作文必考

中考必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广东中考必考2文言文

中考必考文言文分类点拨

初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题目练习

初中必考文言文
《初中必考文言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