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文言文练习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找教学资料,就到乐才网

■初中文言文练习

■整理:单培虎

五 柳 先 生 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文段出自《》,段首的“先生”即是, 此名字的由来是

2、能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

最集中表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的语句。 这句描写是从居住条件的简陋和衣食的匮乏两个方面描绘五柳先生贫困的生活,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3、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第一段以“”为主,第二段以“”为主。

第一段是传文,写了五柳先生三个志趣是,,。

(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

第二段是赞语,“赞”是传后所附的评论文字,常用作。 赞语中和传文中“不慕名利”相照应的句子是“”, 赞语中高度概括五柳先生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概括其志趣的句子是

4、判断正误,对的打“ν ”,错的打“х”

A、本文是陶渊明为他的朋友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体散文。()

B、作者采用抒情的叙事方式,把一位安贫乐道、淳朴率真的人物表现得风流潇洒,活现 纸上。()

C、“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两句是说五柳先生就像生活在古朴淳厚的上古社 会的人。()

5、翻译下列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6、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造饮辄尽____________________(2)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亦不详其姓字:__________(4)既醉而退:__________ ..

(5)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6)以乐其志:__________ ..

第 1 页

7、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8、“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9、《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亦不详其姓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B.因以为号焉以乐其志 ....

C.或置酒而招之无怀氏之民欤D.或置酒而招之既醉而退 ....

11、用原文回答。

“赞语”中“,”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传文”中的“,”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12、“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

13、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

1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A.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B.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洋洋科与造物者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

C.曾不吝情去留.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翁亭记》) .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楼记》) ..

E.忘怀得失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15、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hào喜欢B.性嗜酒:sì爱好 ..

C.常著文章自娱:zhuó通“着”D.箪瓢屡空,晏如也:ān悠闲 ..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或置酒而招之B.不知日之入 ..

C.友人惭,下车引之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

兴趣爱好:

性格:

18、请概括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20、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21、最能表现作者“好读书”和“著文章”的境界的句子是:和。

2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

B.好读书,不求甚解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 ..

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

D.因以为号焉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

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宠辱偕忘(《岳阳搂记》) ..

答案:

1、《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自以为号焉。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安贫乐道

3、记叙议论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对于人物事件的总结和评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AхBC

5、A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B为人闲散沉静,不羡慕荣华富贵。

C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D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常常贫困到乏食的地步,却安然自若的样子。

E去喝酒就一定要喝光,希望一定喝醉(或译为“一定要喝醉”)

6、(1)往、到(2)酒杯(3)知道,详细地知道

(4)已经(5)朋友(6)以„„为乐,为„„而感到快乐。

7、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

8、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9、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10、D(A中的两个“其”分别是“他的”和“那”之意;B中的两个“以”分别是“用”和“而”之意;C中的两个“之”分别作代词“他”和助词“的”。)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性嗜酒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3、“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4、C、D

15、A

16、B

17、兴趣爱好:好读书、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18、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立于世俗之外)、自得其乐(率真自然)、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人。(答出一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19、B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1、便欣然忘食;忘怀得失。

22、B、E

初中文言文练习

初中文言文练习及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推荐)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初中文言文练习
《初中文言文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