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外阅读指导探微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5: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外阅读指导探微

随着2000年新大纲的颁布和贯彻,强化课外阅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固然以课内学习为主,但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 课外阅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性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机会。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可见抓课外阅读,事半功倍。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醒爱读书的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启心智,并主动去了解、探究,在了解和探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善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内容。在指导中,可采用选讲一个故事、有意识地在最有兴趣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自己看书,把故事补充完整,以此激发兴趣,诱导自能读书。也可以结合语文课的学习,鼓励他们课后有“筛选”地去自由阅读“合口味”的课外书,以此提高自我读书的兴趣。其次,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如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也可以把学生带到文化市场或新华书店,调查了解书籍、报刊的分类,帮助学生选购书报。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如:学校的图书馆要定时开放,让学生课外时间到图书馆看书、读报或借书。班级要设立图书角。图书的来源可以发动学生捐书,也可以进行图书交流、传阅。

二、进行阅读指导,注重学习实效性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就必须注重学生读书的有效性。

1、介绍方法,指导学生会读书。

学生爱读书,不等于学生会读书,还需加强指导。教师可在每节阅读指导课上精读

一、两篇读物,教会学生从整体入手,分四步读书:初读—了解主要内容;速读—置疑释疑;细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释词;精读—品析词句,朗读成诵。在指导阅读方法时,还应注意因目的和内容而异,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分段指导:如《少年报》等期刊类,用跳读或略读,必要时做点索引。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用粗读或速读,必要时做点摘记,把一些名人名言和科普知识摘抄下来;文学名篇、优秀习作等,用精读甚至成诵;课程辅助读物,用研读,做好详细笔记。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自我读书的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心理学家赤瑞特纳的实验证明,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越刺激越能调动学生眼、口、手、肤等多种器官的协调作用,获取的知识保持得就越好,而阅读便是主要手段。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遍布校园内外,还应鼓励学生上网读书,让他们在广阔无垠的网页遨游,充分享用资源,汲取各种信息,从而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动员学生通过上网搜集有关香港的图片、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主动查资料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在报刊、书籍、影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2、培养习惯,让学生“活”读书

人们常说:“好习惯,益终身”。的确,必须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时,要求每人备一本美文本,教会分类摘词摘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1、读一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利用工具书,遇上生字词要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意;对于难理解的词句要反复地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直到理解为止。

2、想一想。在阅读中,读到优美词句、精彩片段,要求学生动笔划一划,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读完后就要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

3、抄一抄。要求学生阅读时每当发现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段都要分门别类地摘抄到读书笔记中,并把这些精美语段熟读至背诵,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灵活运用。

4、写一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让学生练笔,写一写。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让学生进行仿写。如:词汇仿写、句子仿写。还可以让他们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棵小草……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乐趣,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与“书山”之间。对于学生的摘录本,教师应坚持做到每周必查一次,每学期互阅两次,互相促进,每月举行一次心得交流会。这样有步骤地不断训练,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就可得到充分的培养,最终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

每个学生都有需要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特别要关注那些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

1、开展“读书汇报会”活动,激发说的兴趣。如:“向你介绍一本好书”,让学生在课外读物中选择一本书在讲台上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举行讲故事比赛。选择的故事内容不拘一格,只要有趣的内容都行。还要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上台讲演,即使上台只讲一句笑话也行。这样的读书活动,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开辟读书专栏,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开辟读书专栏,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定期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语段摘录;也可以组织学生编写《小作文》专刊,还可以举行作文竞赛、组织学生以阅读兴趣小组为单位举办“手抄小报”竞赛(如动物小报、科技小报、健康小报等),看谁的内容最丰富,形式最新颖。这既活跃了精神生活,又能激励学生勤读书,识记大量汉字,拓宽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能在训练中自我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课外阅读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课内严格的阅读训练,又有课外大量有指导的阅读,就会“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而,作为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方案

《简爱》课外阅读指导

浅议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指导名人传

课外阅读指导探微
《课外阅读指导探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