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倍的认识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7: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情分析】:

《倍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例1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以乘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

“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新教材把这部分内容从二年级后移到三年级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乘法的意义已经非常抽象了,再来认识倍这个更抽象的概念,难度更大,所以这样编排更合理。但即便是三年级的学生,其思维特点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感到很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就是一个0的开始。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仅有10%左右的学生对“倍”有比较清晰、正确的认识,绝大多数孩子对“倍”并不了解,或者说仅是模糊的认识。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例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萝卜贴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 ),依次出示第2,第

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5个

3、3个5。

3.思考: (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

(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2”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进一步感知“倍, 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师:你能用圈一圈方法来找出白萝卜与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呢?(课件出示胡萝卜和白萝卜的图,完成练习纸上的第一题), 圈一圈,填一填。

师巡视,并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说说你的想法?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

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7个2呢?(2的7倍。)9个2呢?(2的9倍。)10个2?20个2?100个2?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及时板书。 (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

从图中看出,(

)的只数是(

)只数的(

)倍,(

)是一份的量(标准量)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实物带有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需要从感受中获得感性积累,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上述片段中,从几个几过渡到倍的语言表征,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再让学生自主发现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形成对新知的巩固与运用,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即时练习既是对新知学习进行简单反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1份”的标准不管是在哪一行,都不会影响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关系,要明析谁是“1份”的标准量是关键。

(5)、改变标准量理解“倍”。 (1)师:课件出示:

师:请接着看,兔妈妈又拿来一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谁来说一说?说说你的想法?

师:刚才我们都是跟胡萝卜比,为什么一会儿是3倍,一会儿又是2倍呢? 师:因为标准量发生了变化,所以倍数也变化了。

【评析:在前一变化的基础上,改变胡萝卜的根数,红萝卜的根数不变,几倍数也发生了变化,再通过对比,让学生感悟到在不同数据背后的相同点,既以一方作标准为一份,另一方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使学生在不断对比与反思中,层层深入地理解“倍”的本质与内涵。】

4.动手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课件出示)

(1)同学拿出小棒在课桌上操作。

(2)评价。圈一圈是不是4个5,说一说这是以什么为标准量。

(3)变式练习。 提问:如果要使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3倍,应该摆几个几?5倍呢?……

(4)检验。示范演示,圈出3个5,或5个5,让学生指出以什么为标准量。(体会标准量的唯一性:“第一行的5根小棒”)

【设计意图】“1份”标准不变,倍数发生变化,比较量也在发生变化,强化标准量的唯一性。逐步解开“倍数关系”的种种类型。在这个片段中,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 5.游戏:拍一拍,深化“倍”的理解。

(1)教师拍2下,请学生拍出2下的5倍。想想怎样体现2的5倍,让别人能听出5个2来?(每拍1个2,中间停顿一下。)

(2)教师拍4下,请学生拍出4下的2倍。 (3) 教师拍5下,请学生拍出5下的1倍。

【设计意图】游戏向来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通过拍一拍让学生对倍的理解实现了从形到声的过渡,赋予学生对“倍”知识多方面立体的感知,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圈一圈 说一说。课件出示:

师:还可以怎么说?(是的2倍) 思考:是的2倍,是的2倍,都是2倍,为什么和的数量不一样呢?(标准量不一样。)

【设计意图】以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以表象建立概念。从起初的“1份数不变,几份数变化”到“1份数变化,几份数不变”两个层次的推进,让学生体会“标准量”在变与不变比较中,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 2.想一想,说一说 相同的图形没有放在一起,你还能看出它们的倍数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找到其中的规律,渗透比例思想,并用苹果的总数与梨的总数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是(

)的几倍。

3.森林运动会:课件出示

)的只数是(

)的(

)倍。你是怎样想的? 4.涂一涂:

(1)第一行 的个数是的几倍?

(2)请给第二行的

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

再根据涂色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与提高

师:不知不觉,一节课马上就要过去了,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你都有哪些收获?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倍”的知识,知道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与思维性的提升。第1题通过排列整齐的分类图形,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体会标准量不一样,即使倍数相同,结果也是不同的;第2题物体穿插摆置,但又有规律,渗透了比例思想,可以从一组物体数量中,也可以从整体数量中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并可以互相检验;第3题;第4题答案不唯一,让学生思维进行拓展,通过练习,沟通“倍”的概念与乘法意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倍概念的知识链接。

教学反思

: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的学习情绪,聚精会神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动,以及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交流,都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纵观整节课,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命的活力。

【总评】:

“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它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生活对“倍”的接触机会也很少,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而教材中也没有给“倍”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吴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结合课标要求,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教学上突出以下几点:

一、活用教材,建构“倍”的概念。

1、利用教材情境,初步感知“倍”。

课的开始,老师充分利用主题图中小兔子收获萝卜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提出寻找数学信息,提出:“三种萝卜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顺势揭示课题,探讨两个数量之间的几倍关系。课中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理解一份、几个几和几倍之间的联系。学在这样的观察、操作、交流中经历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倍”的含义。

2、建立直观模型,深入理解“倍”。

教学中教师创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解释倍的本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倍,在比较中深化对倍的认识。例如,标准量(1份)不变,改变比较量,以及改变标准量(1份)比较量不变等活动中体会“倍”的变化,师学生感悟到在不同数据背后隐藏着相同点,寄一一个数量为标准(1份),另一个数量有这样的积分,就是几倍,在变中求不变。在建倍的直观模型的学习活动中,从“形”到“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了“倍”概念的本质与内涵。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符号化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推理思想、变与不变思想等21种。在这节课教学时,老师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像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图到圈图再到用数字说出几倍关系的过程和后面的练习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另外,在初步感知倍的时候,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等方法,理解红萝卜里面有几个2根,这一教学中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分类思想。再改变比较量和改变标准量理解“倍”的本质和含义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

三、练习设计有坡度,灵活巧妙。 巩固练习题构成了本节课学生内化知识系统,老师在练习设计时既突出学生作业完成的规范性,又注意练习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拓展的空间。如:掌声中的“倍”,让学生通过听来判断几倍关系是否正确,并进行交流改正。后面的圈一圈,估一估,摆一摆从多个层面去练习,去理解“倍”的含义,并正确运用。特别是最后一道练习题的拓展,让学生体会“倍”不仅仅停留在“几倍”的概念上,“倍”还可以是“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倍的认识做了伏笔,使学生的思维又进入另一高度。老师组织的练习过程是学生深度参与思维活动的过程,整节课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数学思考味。

总之,“倍”概念的认识就是一个帮助学生逐渐抽象、领悟本质的过程,学生是在不断的对比与抽象中把握了“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