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认识模板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02:59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认识图形教案

“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38页、39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通过摸、画、找、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具、学具: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体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 师:大家来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生:一盆花

师:对,老师带来了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盆花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二)、组织活动、自主探索。活动一:运用现实素材引入新知。

师:每个小组长的手上手有一些物体,请小组长把物体分给小组的组员。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我拿的是长方体。 生:我拿的是正方体。 生:我拿的是圆柱。

师:你举的这个物体很特别,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三角体,它有一个面是三角形的。 师:其实这个物体叫三棱柱。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认识的物体,请小朋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学生同桌互相摸,互相说感觉。)

师:请你告诉大家,你摸了那个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 生:我摸了长方体的面,觉得这些面很平,很滑。

生:我摸了圆柱的面,上下两个面是平平的,中间是圆圆的。 生:我摸了正方体的面,觉得滑滑的。 生:我摸的是三棱柱的面,摸起来很平、很滑。

师:小朋友通过摸一摸,发现这些物体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圆的。 师:你能从手拿的物体里找到黑板上的平面图形吗? 生:我从长方体里找到了长方形 生:我从正方体里找到了正方形 ……

活动二:感受“面”从“体”得。

师:现在老师想把这些平平的面照相,让这些平面都来到纸上,你们能把摸到的平平的面描在纸上吗?可是没有相机,那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把它们印出来。

师:对了,你们组长的桌面上都有印泥,请大家印出来。 师:你用长方体的这个面印出一个图形来,印得真好。 师:你用正方体的这个面印出一个图形来,印得真好 师:你用三棱柱的这个面印出一个图形来,印得真好 师:你用圆柱的这个面印出一个图形来,印得真好

(分别请出几位印好的同学,出来给大家介绍,从什么物体印出了什么图形) 师:你印出的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板书:长方形)

师:它从哪里画出来的? 生:长方体。

(电脑演示分离过程)

师:你们真棒,可以在长方体上面找到长方形。你们拿起长方体找一找哪个面是长方形?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生:(举起长方体)长方体的这个面是长方形。 生:长方体的这个面也是长方形。 ……

师:在长方体上一共找到多少个长方形?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生:(边指边数)上面这个面是长方形,下面这个面是长方形,前面这个面是长方形,后面这个面是长方形,左边这个面是长方形,右边这个面长方形,一共是6个长方形。 师:你的这幅图是什么物体描出来的? 生:我用正方体的这个面描出来的。(边说边指) (把正方体和正方形贴到黑板上) 师:你印出的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师:它从哪里画出来的? 生:正方体。

(电脑演示分离过程)

师:正方体里有多少个正方形? 生:6个。

(逐一展示用圆柱和三棱柱描出来的圆和三角形) (电脑演示分离的过程)

师:你印的两幅画很漂亮,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

生:我用三棱柱的这个面描出三角形,用这个面描出长方形。

师:你真能干,用同一个物体描出两种不同的图形,真是个小画家。 师:(指着板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和上面的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 生:长方体能站起来的,长方形不能站。 生: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 生:以前认识的是物体,今天认识的是图形。

师:大家都很了不起,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都是平面图形,它们都是物体的一个面。

(三)、多层次练习,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活动三:猜一猜游戏,加强记忆。

(四个小朋友手拿四种图形跳到讲台前)

师:我把你们今天学的新朋友盖住,只露出一角,看你能不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正方形

活动四:体现知识应用于生活。

师:你们真行,有那么多的发现。你还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认识的好朋友呢?

生:黑板的面是长方形。 生:红领巾是三角形。

生:我家里的钟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数学书的面是长方形。 ……

师:确实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好朋友。你们要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物体,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师:你们看这两幅图画,有趣吗?是什么?(演示书39页第2题) 生:船和火箭。

师:它们是用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科学家们发明了船和火箭,用来保卫祖国,他们真聪明。到你们长大后,也要发明更利害的轮船和火箭,看谁是个发明家。

师:但,这轮船和火箭都穿着白色的衣服,你能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吗? 生:能。

师:好吧!拿起颜色笔开始涂,谁涂得又快又漂亮就是一流的小画家。 生:(涂颜色)

(选一人展示涂好的作品) 师:你是怎样涂的? 生:(边指边说)这些是三角形涂上红色,这几个长方形涂上蓝色,这是圆涂上绿色,这里是正方形要涂黄色。

师:老师也要当个画家,设计了一幅图来考考你们。数一数: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演示书37页第4题) 生:(独立数图形) 师:你们数好了吗? 生:三角形有12个。 生:正方形有4个。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我先数了最外边的4个三角形,再数中间的4个三角形,最后数里面的4个,一共是12个。

生:外边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里面还有三个正方形,所以是四个。 (演示数的过程)

活动五:注重探索与实践。

师:你们能用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拼出漂亮的图画吗? 生:能。

(学生分小组拼图画,展示作品)

(四)、全课总结,推广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请你闭上眼睛,把这些好朋友记在脑子里。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和妈妈,好吗?

附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物: 长方体 正方体 三棱柱 圆柱 (实物图)

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学生描的图画)

推荐第2篇:认识时间教案

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p81《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时、分、了解时分关系,知道1小时=60分。

2、能够用5分5分数的方法正确读写某些时间。

3、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了解时、分间的进率,掌握认读时间的具体方法。教学难点是接近整点钟时刻的认读。 教学准备:

1、学生每人一个时钟模具: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2、电脑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的体现。教学方法:游戏法、操作法、演示法 教学预设过程:

一、课前预热:看龟兔赛跑游戏。(出示课件——龟兔赛跑)

二、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你们看这是谁呀?(蓝猫!)(出示课件——蓝猫)

蓝猫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吗?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呢?(认识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蓝猫一起,再一次走进有趣的时间王国,不过进入这个王国有一个小小的条件——报数接力,我们要5个5个报数到60,如

5、10„„60。谁会数,请举手。

指名数——好!他顺利进入时间王国,蓝猫欢迎他了!(点击课件——鼓掌)

l 再全班同学齐数

5、

10、15„„60——我们共同进入了时间王国;再进一步来“认识时间”吧!(点击课件——鼓掌)

2、板书:认识时间(齐读题目)

3、我们见到了蓝猫儿,蓝猫为了考验我们是不是把以前的知识忘掉了,它除了题目来考考我们。我们能行吗?(能!) 复习整时、半时(出示课件——整时、半时)

谁认识这个时刻?为什么说它是7时?为什么说它是6时半?

几时多了?

三、新授

l 认识钟面刻度—— 大格、小格及几分

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钟面模型,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讲给同桌的小伙伴听听。

谁愿意给大家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指答、补充)

1、教师:时针从12走到1,时针走一个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小时吗?

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2、提问:请同学再仔细观察,每一大格又被平均分成了多少小格?(若有同学分析出来,师就进行总结;若没有提出来,师则点拨)(出示课件——5个小格)

3、提问:2大格有多少个小格? 3大格有多少个小格?怎样计算的?9大格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样想的?

4、你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吗?同座位的同学先讨论怎么填,然后再填表格。(学生填表格) 填好后,核对答案。(实物投影)

5、你知道钟面一圈一共有多少小格吗?你是怎样想的?(板书:60小格)。

6、演示:分针每走一小格就是1分。(板书: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

7、分针从12到1,经过的时间时多少分?你是怎样想的?

(分针从12到1,走了5个小格,分针走一个小格时1分,走5个小格就是5分。) 分针从12到3,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分针从12到6,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到9,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3走到4,走了几分?从几走到几也是5分?

8、分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分?(板书:分针走一圈是60分)

9、教师小结:分针走1个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了几个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10、小结:时针就是表示几时,分针就是表示几分的,但在实际中时针和分针总是同时转动的,都是顺时针转动的。

探究时分关系—时分单位的进率 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好,蓝猫奖励我们观看一个小游戏:龟兔赛跑,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就跟着哪个小动物一起跑。

1、龟兔赛跑游戏:让学生跟自己喜欢的动物跑。

2、交流:在相同时间里,乌龟跑了多少路?兔子呢?猜猜它们是谁变的。

3、观察时针与分针运转情况,得出时分的关系1时=60分。演示:两针同指12,从12到1,让他们同时转动,同时停止。

提问:他们谁走得快,谁走得慢?

提问:请观察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了多少小格?(60小格) 到底是不是?我们再看一次检验结果。

提问: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那么你认为60分和1时之间有什么关系?

4、教师小结:60 分=1时,也可以说1时=60分(板书1时=60分) 感受时分

1、感受1分钟。2、轻松1分钟。

(在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其进率,应该给学生建立1分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充分的体会分针走1小格时间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时间就是几分。分针走一圈时间就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并观察分针、时针走动的方向,快慢及走过的时间,得出时间单位的进率:1小时=60分。这一点应该着力夯实。) 2建立时间观念

1、1分钟(听一分钟的音乐,同时显示自己1分钟能够做的事)

通过读词、写字、口算、数数等活动,亲身体验1分钟的时间观念。电脑计时,学生分组活动。第

1、4组:读词。

2、5组:写字。

3、6组:口算。 一分钟结束后,提问:A.一分钟读多少字? B.一分钟写多少字?(统一抄写字)C.一分钟做多少口算? 每组推荐二人汇报。

2、填空:1小时(1小时=______分;一节课有 分钟,一个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 分钟就是1小时。 ) 3读写钟面时刻

1、教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同学们在干什么呢?(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反馈交流,教学认读方法。

2、教师讲解:(出示钟面)有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比如,现在时针不是正好指着9,而是过了一些,所表示的时间就是9时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这就要看分针了;现在分针从12走到了1,分针走过了多少分呢?(5分)因此,现在所表示的时间就是9时5分。它有两种表示方法,第一种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几时几分,就写成几时几分;第二种是像电子表那样,用两个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板书:9时5分;9:05)

3、自己动手拨一拨9:05。把你拨好的时刻给你的同桌看看,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4、出示第二个钟面(6:25),你自己动手拨一拨,说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

5、讨论好后,学生汇报。

6、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7、小游戏: 我说你拨。

你说我拨

同桌互拨。一人说,一人拨。

你最喜欢什么时刻就拨什么时刻,拨一拨,说说你那时候正在干什么?(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应该给出让学生写时刻的机会,不能只停留在说和读上。)

四、巩固练习

投影“做一做”,问:小华几时几分在干什么?(每个小组一张)

拨表练习。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请同学们把表准备好。(出示课件) 我上午7时40分上班,11:45下班。 下午1:30分上班,4时20分下班。

找朋友 生手中的时刻卡片与师生的一样,就是好朋友。 师:我的好朋友在哪里? 生:你的好朋友在这里。 6∶05 2∶35 9∶25 5∶45 11∶30 1∶35 师:有一位小朋友没有好朋友,我们都做你的好朋友,好吗?这位小朋友卡片上的时刻是什么时刻?

每天晚上中央一台这是演什么?(新闻联播。)

拨出你最喜欢的时刻,互相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五、教师引导归纳。

分针走一个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他们是同时走,同时停的,即时间相等。板书:1时=60分时针和分针都是朝同一方向走的,这称为顺时针方向。 回家后,你上午上学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录下来好吗?

推荐第3篇:认识时间教案

《认识时间》教案

南京路小学 刘贇菁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81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掌握时间的两种写法;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其进率。

四、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进率1时=60分,能够正确读出接近整时又不到整时的时刻。

五、教具、学具准备:实物钟、钟面模型、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早上老师6点半钟起了床,7点吃过早饭,8点不到就到了学校,你能说说自己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到校的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那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感知,认识钟面

学生观察钟面模型,媒体出示钟面。教师提问,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

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动态演示:每个大格里5个小格) 从12到1里面有5个小格,从12到2里面有几个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你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吗?同桌的同学先讨论讨论,再打开课本第81页,在括号里填出相应的数。

填好后,多媒体核对答案。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60个)

2、交流汇报,认识时分

师:如果给这钟接上电源,会怎样?(钟会走动) 师:知道他们怎样走动吗?(多媒体演示时钟的走动)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时针走1格是1小时,分针走1格是1分钟。

师:下面我们加快它们的速度,男同学观察时针,女同学观察分针,看它们分别走了多少?(多媒体演示)

时针从开始到停止走了1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从开始到停止走了1大圈,就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师:那它们刚才是同时开始,同时停止,这又说明了什么?(经过的时间是一样的,也就是1小时=60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时观察时针和分针,看它们分别走了多少?(多媒体演示)时针走了1小时,分针走了60分,1小时=60分。

3、动手操作,认读时刻

师:学了那么多,你自己会看钟表吗?

媒体演示:3时、5时、11时的钟面。学生自由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回答。

媒体出示钟面,有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如9时5分。 师:现在钟面上的时刻你认识吗?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时针经过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看分针走了多少小格。

师:我们来拨3时10分。

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拨,指名校对,全体评议。

师:他拨得对吗?为什么时针要比3过一点点?告诉你的同桌。 师:请再拨5时45分,同桌先互相检查拨得对不对,大家再讨论时针、分针该指哪儿?

往后,像这样几时多,特别是接近整时的时刻,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准确判断。

4、结合实际,识记时刻

师:我们刚才看的时间是9时5分,你能记下来吗? 学生发表各种意见。

你觉得哪些记法对?哪种记法好?你在哪见过这种记法?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时刻的两种表示方法。

师: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有这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本校作息时间表,学生认读)

师: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有一定的作息规律,这张作息时间表就提醒我们要养成遵守时间,科学安排学习、生活的习惯。

(三)反馈练习,深化理解

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

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吗,这儿有个小朋友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芳出场,画外音: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芳,我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我要学会独立生活。自从我学会看钟以后,我的生活安排得有序多了,你能说出我什么时候干什么吗?

小芳讲述自己的一天,请学生回答她的作息时间。

看来大家都会读时间,你们会写时间吗?请同学们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用两种方法写下来。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给这节课取个名字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五)亲身体验,强化观念

师:现在请你们趴在桌上静静地休息1分钟。你觉得1分钟怎么样?

师:1分种就觉得那么长,我们上整整1节课再加两个课间十分钟才1小时,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让我们好好利用下一分钟的时间吧!

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干自己喜欢的事,愉快地度过本课的最后1分钟。

推荐第4篇:认识时间教案

认识时间

衡阳市蒸湘区联合小学 陈 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模型钟面、学具钟面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带来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听,礼物在唱歌。(钟表的声音)猜礼物是什么。想看看老师收集的各式钟表吗?出示各种外型不同的钟表,让学生认识,了解不同钟表之间内在的共性。钟表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时间)时间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巩固旧知

1、复习整时

出示明明生活组图。现在大家来看一看小朋友明明起床的时间是几时呢?(7时)你怎么知道是7时的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现在时针指着7,所以是7时。7时该怎样写呢?谁也来说说?是这样写的吗?大家同意吗?

2、复习半时

明明现在要去上学了,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7时半)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分针指着6,时针在7和8之间,就是7时半。)说得非常好。师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在两个数之间,过了几就是几时半。7时半该怎么写呢?先写一个7,再写两点,后面写个30。好,非常好。

3、主题图导入

咱们接着往下看,明明他们要开始上课了,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8时15分)8时刚过,8时多一点,不到8时半。现在的这个时间其实就像大家说的一样,8时刚过又不到8时半,那它到底是什么时间呢?同学们只是大概的说出了它的时间,如果要说得更具体一些,更准确一些,我们就要用几时几分来表示了。现在的这个时间是8时15分,同学们一起说。它是这样写的。为了让大家都会读,会写像这样的时刻,今天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来继续“认识时间”(板书)

三、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2 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老朋友,是谁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格子)你观察得真仔细,指得也非常正确!又粗又短的针是时针,又细又长的针是分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观察大屏幕中的老师是怎么样给大家介绍的。

我们钟面上有12个数,每相邻两个数中间有一个大格,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由5个小格组成,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12时走到1时,10时走到11时。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分针走两大格是10分,分针走三大格就15分。好了,看了刚才的这些介绍同学们对钟面的认识一定又加深了,是吗?谁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时间?(1时)非常正确。分针走一大格是表示多少时间?(5分钟)正确,你真棒,观察得很认真。那分针走1小格呢?(1分钟)分针走2小格呢?(2分钟)那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你说?(5分钟)谁还来说?非常好!

2、时分关系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大家看,分针从12走到1,正好是一大格,也就是5分,那同学们想一想,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呢?(10分)那从12走到3呢?(15分)好,现在请大家把数学书翻到第81页,例题1的数一数第一幅图,请大家填一填。(音乐声起,学生练习)

大家都写好了吗?分针从12走到3经过了多少分?走到4呢?走到

5、

6、

7、

8、

9、10呢?分针走到11是多少分啊?分针从12走

3 一圈又回到12,走了多少分呢?(60分)真不错,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我们认时间时,不仅要看分针,而且要看?(时针)老师拿出时钟,现在这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在12上,我想请一个同学上来把分针拨一圈,其他的同学在下面观察钟面的变化。谁想来?请学生拨分针一圈,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60分)时针走一大格表示多少时间呢?(1时)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圈走了60分,时针走一大格走了1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呢?你知道,你来跟大家说一说。(1时=60分)谁给大家读一读?谁能声音响亮点?非常正确!反着读,谁还能读。60分等于1时。不错,1时等于60分,60分等于1小时。(板书1时=60分)

3、读写时刻

现在第二节课已经开始上课了,可是明明看错了时间,还没有进教室上课,到了这时,想对他说什么呀?(生1:明明,上课了,快进教室啊!生2:明明,9点过5了,已经上课了,快来啊!)小朋友们真热心,看到已经上课了,明明还没进教室,知道马上叫他进教室上课。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你知道明明第二节课上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等会老师请同学来告诉我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时针指着9和10之间,过了9,表示9时多,再看分针指着数字1,分针走了一大格,说明是5分,所以是9时5分。)说得真好!谁还想来说一说你的方法?非

4 常好!掌声送给他!

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老师也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字之间,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我们已经会读像这样的时间了,以前我们学过了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几时几分就写成几时几分,这里就是9时5分;第二种是像电子表那样,用两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有几时就写几再打两个小圆点写右边的分。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够10就用0占位,所以这里是9:05。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两种写法)

四、巩固练习

出示各种时间的钟面。我想明明也知道如何看时间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明明在每个时间里都做什么吗?小组交流先说一说,再用两种方法写出每个时间。开始。好,看每一副图。谁说?你知道明明午餐时间是几时几分吗?(12时20分)看明明吃得多好啊,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要好好吃饭噢。你们能做到吗?不错,我们看看第二副图,你来?明明写作业的时间是多少呢?(6时40分)在写作业呢,明明写作业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呢?你说?最后一副了,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你说。明明又是几时几分上床睡觉的呢?(8时55分)在睡觉,是晚上还是早上。重点指出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1,到底是8时55分还是9时55分呢,看来大家意见都不统一,请同学们仔

5 细观察,大家看钟面上的时针,时针过了8,但是没有过9,所以是8时55分。这个时刻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9时差5分。明明是晚上8时55分休息的,那你们晚上几时几分休息,你给大家说说,你是几时休息的?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我希望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认识时间一课后,都能像明明一样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律。

五、感受一分钟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这1分钟的时间内你都能做些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拿出事先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活动资料,音乐响起时,活动开始,第一组的同学读课文,第二组的同学写字,第三组的同学计算,第四组的同学数数,当音乐结束的时候,必须停下所有的活动。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

一分钟结束后,提问:A、一分钟读了多少个字?B、一分钟写了多少个字?C、一分钟做了多少道题?D、一分钟数了多少个数?每组推荐两人汇报。

六、拓展延伸

一分钟匆匆就过去了,有的同学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做了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同学却让时间白白的溜走了。我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好好珍惜学习的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好吗?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好好珍惜时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无处不在,现在咱们来看,这是什么?这是邮政局投递信件的邮筒,谁认识邮筒开箱的时间?(9时30分)同意吗?再看,这个老奶奶要坐火车去外地,你能告诉她,

6 她的火车是几时几分开吗?(3时45分)这是一个城市的公交站牌,你知道首班公交车开车是什么时间吗?

请同学们在你的钟表上拨出8时5分,那么如果再过3分钟你会拨吗?你能读出这个时刻吗?再继续拨到8:08,学生读时刻。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吗?(奥运会开幕的时间)对了,就是在2008年的8月8日,晚上8时8分,第29届奥运会已经在北京成功召开了,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为北京加油!

推荐第5篇:认识时间教案

《认识时间》教学案例

姓名:刘子义 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 电话:13527452850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几时几分,尤其是分钟数未满10要添0占位的电子表示法。

2、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个和上课时间接近的钟面

① 师:孩子们,你知道现在上课的时刻是多少吗? ② 师:你怎么知道的?(1个人)

③ 师:要准确的认识时刻,首先要认识钟面。(出示一个满钟面)

(设计意图:给出一个和上课时间大约一致的时刻,较自然地引出新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带着解决问题的求知欲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 1.观察钟面。

①师:现在请大家仔细的观察钟面或你手中的学具钟,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1 ②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③师:谁愿意来说说从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根据生说展示) 2、集体认识钟面(12个数,时针,分针,大格,小格) 出示一个只有刻度的钟面 ①介绍数字

师: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让学生边说边比划 师: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演示) ②介绍大格

介绍12到1为一个大格,那究竟有几个大格呢?(边数边显示) ③介绍小格

(1) 先让学生到大屏幕上来指。

(2) (课件放大12—1)师介绍每个大格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为一小格,那每个大格之间有几个小格呢? (3) 共同数

(4) 请几个学生再一次的说。

(5) 师:数字1到2之间有几个小格?那12到2之间有几个小格?那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呢?(集体共同数) (设计意图:通过对钟面的认识,为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的新知识打下基础。) 2.认识分,时 (1)认识分

①边出示课件边介绍分针走过1小格表示一分

师: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努力知道了钟面上有60个小格,那你知道分针走1小格表示多少分?分针走1小格表示一分(便说边用课件演示并做手势)那走2小格呢?„„走到5小格,师: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分? ②认识分钟数

师:从数字1走到数字2呢?是几分?(手势加课件) 师:那分针从数字12走到2是多少分?

师:如果从数字12走到4,12走到7,12走到9,12走到11,是多少分? (2)认识时

刚才我们认识了分钟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时针

2 师:如果时针从7走到8是几大格?表示几时? 师:如果从8走到10走了几大格,又表示几时呢? 师:那也就是说:时针走了几大格就表示几小时。

(设计意图:较好地认识分和时,是为后面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打下基础。) 3.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1)观察时针和分针走的轨迹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时和分,那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待会老师出示一个钟表,分针走过的地方用蓝色表示,时针走过的地方用红色表示,请你仔细观察它们走过的轨迹,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看两遍)

(2)学生反馈,教师共同总结: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 (3)引出1时=60分

师: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1时)它们是同时走的,同时停的,所以它们用的时间是相等的。(便说边板书) (4)齐读:1时=60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自主观察得结论,突破学生对1时=60分这一知识难点的理解。)

4.体会1分和一小时的长短 ①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一分钟转圈和拍球,然后再向学生介绍一分钟内还能做什么,并及时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师:看来,虽然一分钟很短暂,但是只要我们合理的利用好1分钟,也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请孩子们都来做珍惜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②体会1小时的长短

师:一分钟很短暂,那一小时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是(10)分钟,再过(10)分就是1小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和一小时,使学生把以获得的知识、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时、分的理解、掌握,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使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

3 5.认识时刻

师:其实,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转动的,一块儿来表示时刻的,那这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多少呢?( ①出示6:40,(先贴后用课件出示)

(1)师:你怎么看,把你认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生边说边演示,

(3)板书表示法(师:那这个钟面上的时刻就记作6时40分或6:40)

(3)同桌再胡说6:40的认法。 ②出示8:35 师: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呢?(边说边板书表示) (请2-3个学生说,第一个边说边演示) ③出示7:05(方法同上) 强调:电子表的写法

师:电子表的方式谁知道怎么写? 小结:分钟数没有满10,都要添0占位。 ④ 出示8:55(方法同上) (设计意图:学习新知,能正确认读和表示几时几分)

6.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幅钟面,你能猜到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吗?对,我们今天学的就是认识时、分。(揭示并板书课题)在认识几时几分时,你有什么方法?(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而没有走到下一个数,就是几时多,多几分,看分针,分针走到数字几,看对应多少分,连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那根据我们学的知识,我们上课时的时刻是多少呢?(解决开课时给出的问题) 三.动手时间,巩固新知 1.认时刻 ①独立完成题单

师:孩子们,为了巩固今天学的知识,老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张这样的题单,请拿出来,请仔细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并把每个钟面表示的时刻用两种表示法写在对应的钟面下。 ②订正:

(1)8:05师:你觉得你用电子表表示这个钟面要注意什么?(强调未满10要添0) (2)9:15,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4 (3)2:55,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生边说边演示。

(设计意图:认读以上3个不同的时刻,检测学生对几时几分的认读,尤其是检测分钟数未满10的电子表示法及接近整时的时刻的掌握情况。) 2.游戏-找朋友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好,喜羊羊它们想和你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想参加吗? ① 师:请拿出这个钟面。(边说边指示)

② 师:看你们钟面上表示的时刻是多少,并把它记在心里,待会喜羊羊它们也会出示一个钟面或一个时刻,它会说:“叮铃铃,我的朋友在哪里?”如果你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和它表示的一样,你们就大声的站起来并举起你的钟面大声地说:“你的朋友在这里。”老师说明白了吗?

③ 师:咱们现在开始,出示课件,师问,学生举起对应的钟面。

④ 看!他们表示的时刻是和美羊羊表示的一样吗?哪钟面上的时刻是多少呢? ⑤ 设计一个同学没有对应的朋友。

师:为什么你不站起来呢?那我们就来作他的朋友,请其它同学拨一个和他一样的时刻。 师:你像刚才老师那样来问你的朋友在哪里?(其它同学大声地回答) 3.拨一个喜欢的时刻,

师:拨一个喜欢的时刻,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这个时刻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读和写相结合来认识时刻,检测了学生对时刻的两种表示法的掌握情况。找朋友,拨喜欢的时刻等形式,打破了传统练习的枯燥性,体现练习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既体验参与的快乐有让学生在玩中练习新知,体现新课标倡导的“玩中学,乐中学”的新理念。) 四.总结:同学们,今天学的开心吗?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我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我先谈一下我本课的设计过程: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让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出示的钟面或是学具钟,然后出示一个只有格子的钟面,学生说到钟面的什么我就出示什么,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钟面,这样便于学生更能直观、深刻的认识钟面。其中在认小格,数小格时,我花的时间相对要多一些,这为学生数分钟数打下基础。紧接着,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

5 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60分,此环节的处理上,这堂课来看,学生能通过观察课件自主得结论,所以此环节的设计较好的突破了学生对1时=60分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在建立起时分的关系后我及时让学生体会一分钟和一小时的长短,加深对时、分的理解、掌握,本堂课我通过让学生参加一分钟体育项目,学生的参与性还是较高,使学生体验到参与的乐趣,也从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在认识了钟面,时、分及时分的关系,体会了一分和一时的长短后,进入本课的重点教学环节,也就是认识时刻几时几分,在认识几时几分时,我都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去认识时刻,并借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用延长线画出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位置,便于学生能直观的进行观察,尤其是在认识几时零几分和几时55分时起到很大作用,它们时针所指的位置用肉眼看好像都是正中指到钟面上的数字,但是用延长线就能起到很好的区分和辨别。从本堂课来看,学生大多都能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完整表达出认几时几分的方法,突破了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这一难点。

在新授部分完成之后,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读和写相结合来认识时刻,也检测了学生对时刻的两种表示法的掌握情况。再通过找朋友,拨喜欢的时刻等形式,想通过此形式来打破了传统练习的枯燥性,让学生玩的开心也练习的开心。从本堂课来看,练习环节达到了我预设的目的,我想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玩中学,乐中学”的新理念。

当然,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这堂课我时间分配上把握的不够好.由于前面在认识钟面,尤其是认识小格时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就出现了前紧后松的结果,特别是在练习环节,由于时间剩下不多,练习过程就显的较匆忙.另一方面,我在语言表达上有时显的不够精炼,不够精准,比如:在分钟数不满十时要添0占位,但当时我表述的是“分钟数不满十要在‘十位’上写0”„„

推荐第6篇:认识分数教案

课题:认识分数

时间:2011年11月16日

说课者:徐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

一、说教材

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认识”,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分数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能读、写分数;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和感知分数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能力。为落实新课改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 “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质疑引导”“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操作实践”。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通过独立思考、课堂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先用动画片《哆啦A梦》主题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哆啦A梦和大雄野餐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都公平地分一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得同样多。接下来分1个蛋糕,学生立刻会产生困惑,1个蛋糕怎么分才公平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自己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教师在肯定学生创造的基础上,转入第二个环节: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结合多媒体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然后我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的操作活动,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先让学生认识分数的书写顺序和要求,教师介绍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后,再让学生结合分蛋糕的过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意思,教师适时做小结,并强调分数的读法要用中文表示。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接下来我设计了“判断图形的涂色部分”的操作活动,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2的本质特征平均分。“折一折、画一画”环节,我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纸片,让他们通过折一折和涂色画一画来表示出每个图形的1/2,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2的意思,又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方法的多样性。

接着,我利用课本: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然后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因为前面已突出认识了1/2,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观图形认识几分之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通过这一环节,既能考察学生对分数写法的掌握情况,又能引出下一环节:认识几分之一。

(三)类比迁移,总结提升

这个环节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吃蛋糕的几分之一,这个几分之一是怎么来的?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分母、分子的意思。然后,给每个学生发1个同样大小的圆,让学生尝试着折一折,再用涂色的方式表示出几分之一。再集体交流比较1/2和1/4的大小,比出大小后,接下去猜想,如果折出这个图形的1/8,和上面的分数比较,大小怎样?最后验证猜想结果,得出结论。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渗透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法指导。

(四)面向全体,分层练习

在教学中,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3个练习:①想想做做第5题,重点让学生根据相同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来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②想想做做第3题,先填一填,再读一读。③想想做做第6题,《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

2、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图文并茂。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的活动还是有效的,因为每一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说:语言不够精炼;时间把握不够;在课堂中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讲解一些知识内容时,有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妥当。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客内容,请各位评委和老师给予批评与指正,谢谢。

十、认识分数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

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

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98--100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

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

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

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⑴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

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⑵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自学课本。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⑶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⑷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⑸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

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

2、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3、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

2、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

一、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分过什么?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星期天老师到公园去,看到阳阳和冬冬两个小朋友在公园里进行野餐,他们带了好多好吃的。(课件出示)看看都有些什么?可是他们却不会分。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怎样分最公平?(平均分)

苹果怎样分?每人分得几个?矿泉水怎样分?每人分得几瓶?

出示蛋糕,问:这个蛋糕该怎么分呢?同桌说说看,你打算怎样分呢?(每人分半个) 对,半个。半个该怎么写呢?小朋友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蛋糕的一半吗? 你能介绍一下你的表示方法以及它的含义吗?

你们的方法都很不错,很有创意。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用1/2这个数来表示。

刚才,我们把这个蛋糕是怎样分的?

平均分成了几份?阳阳吃了其中的几份?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阳阳吃了这个蛋糕的1/2。那冬冬吃了这个蛋糕的多少呢?(课件出示)

你们知道1/2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数的大家族中的新朋友---“分数”。(引入课题:认识分数)

二、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理解分数的意义

1、了解分数中各部分的名称

你想了解我们这位新朋友分数的哪些方面呢?(让生独立看书学习) 集体交流。重点说明读法、写法和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子在上,母在下,母亲总是把孩子高高地举起。读、写的时候也要先读、写分母。有母才有子。)

2、介绍分数的来历。

3、进一步认识1/2。学生活动。

①到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一个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涂上颜色。

②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 ③汇报成果。

请拿长方形的同学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再展示正方形和圆。

小结:无论是哪种图形,你们都是怎样得到它的1/2的?为什么要对折?,对折的目的是什么?阴影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你还不能知道什么?

④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能不能用1/2表示,为什么?

4、拓展教材,认识其他分数。

⑴师:刚才同学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阳阳、冬冬每人分得1/2,现在老师也想加入,我们3个分,平均每人能分到多少呢?4个分呢?5个人分呢?8个人分呢?

指出:像1/2,1/3,1/4,1/5,1/8……都是分数。 ⑵练习:

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朋友。现在老师要考考你,看你能不能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正确地把它们辨认出来。

①完成“想想做做”第

1、

2、3题。a、先让学生填一填;

b、再说说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④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折一折,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吗?(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三、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提问:你会折出一个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吗?

(学生自由折,上来演示,并将学生折的圆纸片在黑板上。) 2.出示两个分数1/2和1/4之后,请学生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提问: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样比的?和你小组里的人说一说。 4.提问:老师折出了这张纸的1/8 ,你认为这个分数应该排在哪里呢? 5.提问:如果折出圆纸片的1/10 ,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

(让学生体会: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四、生活中的分数

1.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

(课件出示黑板报图)让生说说“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呢?哪一部分大一点?

2.提问:你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3.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认识分数》说课稿

一、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分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理解仅突出它在现实生活中测量与均分的含义。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法则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如何在本单元教学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通过参与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探索和发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预设教学流程:

为了使上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切实落实,我预设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

在本步骤教学中,我设想由特殊到一般,从认识1/2迁移至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1/2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郊游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当分到一个蛋糕时,学生发现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寻找活动,“寻找数字王国里的新朋友”,这样就转入第二个环节: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强调每份都是它的1/2。并结合1/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的具体意义,这样教学不仅在发展学生符号感上有意义,而且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1/2的理解。

2、认识几分之一

我设计了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变成四个小朋友分一个蛋糕,问学生“应该怎样分?”,这里还是要强调“平均分”,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认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在认识1/2的基础上认识1/4。接着出示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判断这些图还可以用1/4来表示吗?主要是对平均分的理解,进一步强调一定要平均分。

认识几分之一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利用各种学具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圆,还有铅丝,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1/4,贴在黑板上,并说说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这时再追问学生:用的东西不一样,折的方法也不同,涂色部分形状更是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发现:平均分的图形不同,它们的1/4形状也不一样,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1/4来表示。教师重点指出“要讲清是谁的1/4”。这里为今后分数应用题中分率与对应单位1埋下伏笔。

接着是利用课本P99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讨论“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并学会写分数。因为前面已突出认识了1/2和1/4,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观图形认识几分之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二)在感受几分之一中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书本第99页第三题,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书本上是没有的,加入这一内容第一为比较分数的大小作准备,第二是为估计1/3做铺垫)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

2、1/

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100页第5题,通过涂出指定的分数,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面向全体,分层练习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2个练习:①想想做做第6题,《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②播放生活中的一段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的动态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最后一幅图又是两人分蛋糕,每人“半个”,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接着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分数。

推荐第7篇: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以认识7时为例,来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使学生感情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接着安排“试一试”让学生认识几个钟面上的整时数。又安排例题认识接近整时的时间,在学生表述“7时不到一点”和“7时刚过一点”的基础上,指出两种情况都是“接近7时,可以说大约7时”,从而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

“想想做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时间观念,并注意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钟表面上整时数和大约几时的认识。还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一天中有两个10时,渗透一天有24小时。最后还安排了电子表和电视机屏幕上整时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在认识时针、分针拨一个具体的时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几时和大约几时来表述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准确的说出钟表面上表示的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教学难点:准确区分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学情分析:

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有秒针的钟一个,没有数字的或数字不全的钟表各一个,自制钟表

学具:每人准备一个可以拨的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上课,先让大家猜个谜语,什么谜语呢?(课件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揭题: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着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贴出自制教具,如右图)

二、动手探索,体验感悟

(一)认识钟面

1、讲述: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呢?(学生小组进行交流)

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1)钟面上有数字。 引导:请小朋友指好自己学具钟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起读一读。

(出示一个只有

3、

6、

9、12四个数字的钟)像这个钟上只有4个数字,没写数字的地方你知道是几吗? 指着没写数字的地方让学生说一说是数字几。 (2)钟面上有针。

引导:你的钟面上有几根针?老师的钟上有几根针? 这根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画一下。

说明:其实屏幕上这两根针也是按同样的方向走,只是它们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动。

引导:比较一下这两根针。

在同一个钟面上长的针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谁来指一指这钟面上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同桌互相在学具钟上指一下) (3)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格子。

说明:这些格子是帮助人们更准确地来看时间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到。 (二)认识整时。

1、观察贴出的钟面,提问: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7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

2、试一试。

课件出示“试一试”三个钟面,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

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归纳总结。 仔细观察一个这几个钟面,你发现1时、5时、11时,还有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特点?时针呢?

小结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4、“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说话:这三幅图上分别是几时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5、生活中的钟表。

(1)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这个钟上怎么有三根针呀?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的两个图)这两个钟表上一个针也没有,你知道是几时吗?

6、“想想做做”1。

让学生自由说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的?

(三)认识大约几时。

1、贴出例2的两个自制钟面。如下图:

观察一下,这两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

2、汇报交流:哪个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

第一个钟:7时不到一点。

第二个钟:7时刚过一点。

3、小结: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7时。(板书:大约7时)

4、“想想做做”3。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这三个钟面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你会看吗? (四)小结。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拨一拨。(“想想做做”第4题) (1)用学具钟拨出3时、9时和12时,再进行交流。

(2)现在老师想让大家拨出大约4时,可以怎样拨?

指名演示4时不到一点和4时刚过一点。

(3)考考你的小伙伴,你说一个时间,让他拨一拨。

2、画一画。(“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一个少了一根时针的学具钟,分针指着12)提问:现在是8时,时针应该指着几?

如果让你把缺掉的这根时针画出来,你认为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一定要正好指着8,要画得比分针短一些。)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请你观察一下这几个钟,看看哪几个缺了时针,哪几个缺了分针?根据每个钟下面的时间,把缺的针补画上。

3、怪现象。(“想想做做”第6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这里有个怪现象:钟面上为什么都是10时呢?

生1:一个是早上的10时,小朋友在上课。一个是晚上的10时,小朋友在睡觉。

生2:一天有24小时,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

四、总结全课,引领发现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钟表上藏着很多的学问,等着我们去发现。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推荐第8篇:认识钟表教案

教案背景: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时间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已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案课题: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巩固正确认识整时,学会认识半时,也为以后的“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时间和时刻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读出半时。 教学难点:会用两种方法表半整时。

钟表在半时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所处在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也学会了认时间,你能介绍一下,你早上起床的时间吗?

2、袁老师平时起床比较早,不过双休日,就要睡得晚一些,(出示7时半的钟面)你知道我昨天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

3、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吗?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认识时间。

二、教学新课:

1、学会认半时及书写方法。

(1) 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半的呢?(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在6这里)谁听明白了? (2) 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谁来说?

(3) 这个7点半,比较规范的读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同时板书书写方法。7时半)

(4) 除了这种书写方法,还可以怎么写呢?(7:30)

2、出示2时半的钟面模型。

(1) 知道时什么时候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不是3时半呢? (2) 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3) 反馈书写方法。

3、看来大家都已经会认半时了,那么这个时间你能认吗?(出示一个刻度不全的表,认9时半。

4、练习认时间及书写。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这位小朋友上学的时间吗,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反馈,表扬书写。

(2)这四个时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你认半时能认得那么快呢? (3)小结:对分针指着6,就表示半时。这时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5、机动:P95第4题。

三、小结:

1、师小结所学内容。

2、游戏:拨钟。

师说一个时间,学生拨时间。 同桌合作拨钟。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课件引出钟面,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拨一拨,说一说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推荐第9篇:认识分数教案

认识分数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10、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能力目标: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过程,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你们想出去春游吗?明明和亮亮也出发了,他们在春游活动中遇到了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好吗?

瞧,他们俩带来了一些食物,你能帮他们分分吗?那就从四个苹果开始吧,谁先来?两瓶矿泉水。

刚才的两位同学特别地善解人意,你们瞧,每人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可是问题来了,蛋糕只有几个?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

怎么分?陈老师试试看。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一半)这是蛋糕的一半吗?这个呢?

小结:看来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这个蛋糕的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课件:闪)

你真聪明,像这样,当每人分得的东西不是整数个的时候,我们就用新的数分数来表示,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一起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1/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刚才几位同学说用1/2表示也是可以的,像1/2这样的数叫分数,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一起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探索分数。

1、认识1/2。

我们刚才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人得到了这2份中的几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谁会读?同学们想一想,这1/2中的1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呢?

这1份是一个蛋糕的1/2,你还想到了什么?

小结:看来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它指的是什么?

现在你能说说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同桌轻声地说说。(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2、操作1/2。

同学们,这是蛋糕的1/2,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长方形纸,它的1/2又该怎么表示呢?请看要求。组长发第一个图形,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开始。

学生操作。先涂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它的1/2的。

同学们,你到底是怎么折的?想不想把你的作品给大家看一看。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1/2吗?那空白部分呢?还有其他的折法吗?

请大家把手中的作品轻轻地放在小筐中,我们一起来看,同样一个长方形,可以这样折,可以这样折,还可以这样折。哎,这明明折法不同,那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

小结:折法虽然不同,但都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我们刚才把一个蛋糕,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你还可以得到谁的1/2?

3、判断1/2。

陈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觉得涂色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吗?哪个可以?第1个和第4个不都是分成了2份吗?

小结:不管是一个蛋糕,一个长方形或者是一个正六边形、一个正方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认识1/n。

我们已经认识了1/2,像这样几分之一的分数还有吗?请你试着说一说。

怎么样,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请看要求。组长发第二个图形,开始。

同学们,这次你又把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呢?

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请大家把作品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同桌之间说一说。

交流完了吗?用涂色部分表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容易吗?其实这里面的学问还有很多。刚才陈老师收集了一些同学的作品,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有圆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涂色部分是?形状一样吗?这一次形状不一样了,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呢?

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6、比较大小。

如果用一样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哪个小组是用圆形的?

几分之一?1/2,1/4,你认为哪个分数大?那中间应该填什么符号?

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圆片,我想用涂色部分表示出它的1/8,你觉得这1/8比它们俩怎么样?看看与你想的是不是完全一样?观察这3张圆片,你能发现什么?

这是同样大小的圆形,那要是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或者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涂色部分表示出的不同的分数,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陈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图形,每个小组都是一样的。现在请大家把作品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小组内比一比。

比较好了吗?请大家把作品轻轻的放在小筐中,下面陈老师来考考大家的眼力。 这是一个长方形,如果我把它都涂上颜色,可以用1表示。

下面这个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注意观察,现在大约是几分之一呢?大胆地估计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几分之一。眼力真不错,加大难度,现在涂色部分大约是几分之一呢?我们来看,几分之一?第一次就猜对的同学请举手,你是怎么一眼就刊出是1/6的?

你还能继续往下平均分吗?再往下平均分可能会出现几分之一?请大家来看,当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每1份就越来越少。

7、写分数。

认识了那么多的分数,你会写分数吗?请大家注意看陈老师是怎么写1/2。

我们会写分数了,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课本98页,自己找一找。谁来说说?举例说明。

我们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会写了吗?没问题!你能用分数表示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请大家完成课本99页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谁愿意大声的说说你写了哪4个分数?同意吗?跟他写的一样的请举手,真不错。

三、拓展应用。

1、联想。

下面陈老师再带领大家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好吗? 下面这些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你能从你的身边找到分数吗?

2、广告。

最后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熟悉的广告,想看吗?

这个广告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呢?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说看。

这节课陈老师和大家学得很开心,你想了解更多的分数知识吗?这是陈老师从网上搜集的有关分数的知识,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到网上去看一看,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推荐第10篇:《认识路线图》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春天,阳光明媚,百花齐放,正是春游的好季节,秦老师带你们参观了方塔公园,今天我们一起乘车去尚湖公园游玩,好吗?

(放录象,乘车情景和一路风景到金海华十字路口)

师:(出示十字路口牌子 ),瞧,前面是一个十字路口牌子,

这个路牌上有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指北标记告诉我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我们要往尚湖公园去,该往哪个方向走呢?(西)

师:那我们就按正确方向行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新知。

谈话:(出现公园门口)尚湖公园到了,公园门口有一张平面图。我们进去游玩首先要了解这张平面图上的知识。

(多媒体出示例题中尚湖公园的平面图)。

(1)辨认平面图的方向。

谈话: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闪北)你能说一说在这幅图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课件标上四个方向)除了这四个方向,我们还认识了哪些方向?怎么确定的?(标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着重说两个方向)

仔细观察公园平面图,你能说一说图中各个景点分别在花坛的哪一面吗??

(各个景点闪一下成红色)

你还能说一说图中各个景点的相对位置吗?指名回答。

(2)认识游览路线。

谈话:小明知道我们要游览尚湖公园,他主动要当我们的小导游,我们一起来听听他要带我们游览哪些地方?小明要从南大门进入公园,游玩牡丹园、铁索桥、花坛、儿童乐园、跑马场,最后从西门出公园(多媒体闪烁相应的景点、变成红色,并出示路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要游玩的路线?(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师: 小明从南大们进入公园,向哪面走到牡丹园(标出南),再向哪面走到铁索桥(先出示括号、再出示西北),接着向哪面走到花坛(出示括号、再出示东北)),花坛接下来怎么走呢?(学生说老师标出方向),最后向哪边走,从西门走出公园。

师: 谁能把小明行走的这条路线连起来说一说?(指2名学生说)

小结:刚才小明带我们从南大门走到西门这条路线,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认识路线图。

(板书:认识路线图)

2.试一试。

(1)谈话:小芳也想带我们游玩尚湖公园,她想从西门进入公园,游玩跑马场、公园花坛、山景茶馆、游船码头、紫藤长廊、牡丹园这几个景点(多媒体出示相应的景点成红色)。你能帮她设计一条行走路线吗?

师:请学生用水彩笔在图上描出行走路线,指名实物投影仪看一下。

师:老师也是这样设计的,我们给小芳的这条路线标上方向,标方向的时候可以用到方向板,让方向板一起来帮助我们标出方向。

然后和同桌说说小芳行走的路线的方向。

指名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显示小芳的行走路线方向。。

小结:小明和小芳都带我们认识了游玩路线,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可以说得很清楚。

(2)谈话:今天你进去想游玩公园的哪些景点?我们每人给自己设计一条游玩的路线,好吗?

请学生用水彩笔在纸上路线和方向。

标好后请学生四人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指2人上来边指边说出路线和方向。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然后给自己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

三、实践运用,发展能力

过渡:尚湖公园的牡丹园可漂亮了,我们一起进去游览一下(放牡丹录象)。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多媒体出示)

谈话:看图时,我们先要找到什么标志?指北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

(1)谈话:你能说出从常熟牡丹园走到法国牡丹园不同的路线和方向吗?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走吗? (学生说闪路线)(2)谈话:看来从常熟牡丹园到法国牡丹园有很多的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呢?你能说出理由吗?

(3)提问:看了这张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日本牡丹到菏泽牡丹怎么走?)

(4)师:四人小组合作,由组长提问、其余同学回答,集体评议,全班交流。

师:请一组小朋友来交流一下,还有好小朋友想说,那下课后同学间交流下。

过渡:小朋友在尚湖公园游玩的可开心了,李老师突然有事想去公交车先走了,我们来看看她该怎样乘车呢?

2.认识公交车路线图(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公交车都有自己固定的行走路线。这是117路和110路公交车的行走路线图。(多媒体出示题中插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快和同桌说一说。

(2)提问:117公交车是从尚湖开往哪里的?(出示路线闪一下)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出示站点成红色)

(3)谈话:李老师到华联商厦乘几路车?要乘几站?(出示路线)那么老师想从华联商厦到医院要乘几路车?乘几站呢?

(4)假如我们回学校要乘公交车,应怎样乘车呢?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正确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我们游玩了尚湖公园,乘车回到了学校(录象)

3.这是小华、东东、小军、小芳从学校回家的路线,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他们回家的路线分别是怎样的吗?(指名说)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估算知识,估一估他们离学校大约有几百米吗?

谁家离学校最近?谁家最远?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他们四个小朋友家的具体位置了。

四、总结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认识路线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外出游览、乘车,或者到城市某一个地方,都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第11篇:认识键盘教案

《认识键盘》教学设计

教科书选材: 人教版 三年级 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 第三单元 键盘操作

教学范围: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对象: 教学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地点: 教学过程: 第8课 认识键盘 书中第43页—第45页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

2、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3、学会键盘的正确操作;

4、掌握基准键键位和手指的分工。

5、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索—成功—激情的学习循序中,自主探索能力与协作学习方法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认识、操作键盘,使其在不断地尝试中,感受成功,体验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键盘输入水平。

1、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

2、掌握正确的指法分区情况

3、了解正常的操作键盘的方法及击键方法。

1、熟练主键盘各类字符。

2、正确操作键盘及敲键的方法;小学四年级学生 1课时(40分钟) 投影仪、PPT、台式计算机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本校三楼微机室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想猜

—1— 吗?谜面是这样的:

有户人家真奇怪,房子区域分四块。 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 有的成员多,有的成员少。

别看它们不起眼,少了它们真麻烦。 (打一电脑组件) 大家同意吗?对,谜底就是键盘。今天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键盘。(出课题)并欣赏几张奇特的键盘。

二、本课内容授新

(一)自主探索,熟悉键盘

1、触摸键盘 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就一起和键盘来一次亲密接触!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的键盘轻轻地拉出来,仔细观察一下,键盘上都有哪些键?(„„)平时你都用过哪些键?那大家知道你的键盘上一共有多少个键吗?数数看!(学生数)有答案的请举手。(104个)

对了,我们的标准键盘有104个键。你们数得真仔细。我刚才发现李X同学数得很认真,而且他好像还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的。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吗?

嗯,你的思维很有条理性!其实他在数的过程中已经自觉把键盘上的键分成了几个区域来数的,对吗?(大屏幕出示键盘分区图) 观察一下,原来键盘上的键是按照他们的功能分成了四个区域。(课件)老师现在给出它们的名称,你能把它们对号入座吗?

(师引导学生找出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功能键区所处的位置)

【请同桌两个人互相指着自己的键盘说说四个分区的位置和名称。】

2、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好,刚才小朋友们已经了解了键盘的四个分区,并且已经知道它们的名字和位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键盘上最大的分区—主键盘区。(课件出示主键盘区图)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主键盘区上都有哪些类型的键?

任务一:掌握字符键

主键盘区中上面四行键是字符键。它是由26个字母键组成的。 你们知道我所说的位置了吗?找到了挥手告诉我。 任务二:掌握双字符键、数字键

在主键盘区中除了字母键外,还有一些一个键中能找到二个字符的键。而且这些字符在键中的位置都是以上下的形式出现。

现在同学们找找主键盘区中有多少这种键子,看谁找的最快。

—2— 任务三:掌握空格键

师:现在老师要开始考你们了,注意听哟!主键盘区中现在还剩下什么键子,它们都长样?

3、巩固练习

我们都已经知道主键盘区中的键字名称、位置及个数了。现在你们能否回答老师几个问题。〖出示课件〗

(二)、键盘操作姿势

我在前面演示部分坐势,让学生自己去判断那个姿势比较好看?我再讲解键盘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学会正确、规范地操作,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输入而且不易疲劳。同时还比较美观! 正确的姿势是:

1、坐姿要端正,身体正对空格键,上身稍向前倾,胸部与键盘的距离一般应在20厘米左右、屏幕中心略低于双眼,两脚自然平放于地面。

2、肩部要放松,上臂和肘部要轻轻靠近身体,手腕自然、平直,不要弓起。

3、手指微曲,与键面垂直,轻轻地悬放在基本键上。

4、坐椅的高低应调至适应的位置,以便于手指击键。(简单概况就是:放松、挺直、平放、垂直)

(三)、键盘操作指法

1、基本键

我们都已经认识了键盘也知道了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如何让我们的漂亮小手在键盘中找到它们的家。

首先,我们先找到主键盘区第三排上的“ASDF和JKL;”这8个键叫基本键。

其次,我们要把左手食指放在F键,其它的手指依次放在键子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其它的手指依次放在键子上。

然后,把我们双手大拇指放在空格键上。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练习,我指导指导】〖出示课件〗

2、手指分区

下面让我们看看键盘上那么多的键子,如何让我们的每个手指司令管好它们各自的兵。而且还不能累到某一个司令哟!

除双手的大拇指司令负责敲击空格键外,其它的手指司令都有自己应该负责的兵及管辖的区域。其它各手指司令的分工如下图。〖出示课件〗

3、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我们手指司令找兵。把它的兵和手指司

—3—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令连起来。〖出示课件〗

(四)敲键的方法

计算机的键盘的灵敏度非常高,按键时间如果稍长,屏幕上就会连续显示同一个字符,如何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就要我们学会正确的敲键方法。

正确的敲键方法。

1、以指法敲键,敲键时要轻、快。

2、敲完键后,手指要立即返回基本键。(简单概况就是:轻、快、准、稳、回。)

三、课内拓展〖出示课件〗

四、总结

师:今天大家和老师一起和键盘交了朋友。你们掌握住这个朋友的喜好了吗?我们在和键盘交朋友的时候的姿势是怎样的?在与他握手的时候又是如何呢?

第三单元 键盘操作 第8课 认识键盘

一、认识键盘分区:

功能键区、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

二、键盘操作姿势:

简单概况就是:放松、挺直、平放、垂直

三、键盘操作指法:

基本键:ASDF JKL;

四、敲键的方法:

简单概况就是:轻、快、准、稳、回。

《认识键盘》是四年级《信息技术》第8课的内容,是键盘学习的第一课时,本课是键盘操作的开门篇,旨在让学生熟悉键盘,为下面指法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本课主要任务让学生整体感知键盘,了解四个分区,掌握正确操作键盘的姿势及敲键的方法。课堂预设通过一则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环节遵循让学生自主尝试,自我解决的原则,老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首先通过学生观察键盘,了解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进而由学生在数键盘过程中体会键盘的分区。然后解决操作键盘的姿势及敲键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作驱动,先让学生去尝试,然后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感受成功,体验学习计算机的快乐。

—4—

第12篇:认识键盘 教案

认识键盘与正确的指法输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键盘的种类以及作用。

2、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以及各区的名称和主要键位。

3、了解键盘的正确操作姿势和正确的指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采用多媒体教学,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键盘;再结合实物了解键盘的分区;在观察课件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指法,以达到掌握本节知识的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键盘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键盘分区和正确的指法 教学难点

手指的正确分工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述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

指名学生,演示开关机,使用鼠标打开“我的电脑”

二、导入新课

师:在计算机输入设备中,最重要的要数键盘了,那么同学们,你了解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它。

三、组织学生,探究新课

1、有趣的键盘

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键盘图片,让学生从形状、颜色上充分感受到键盘的发展,以及键盘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

2、认识键盘

(1)多媒体出示键盘的作用:让一名学生读

键盘是我们与计算机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用它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键盘的颜色、形状和功能也日趋增多。 (2)介绍键盘的分区(课件出示分区图)

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功能键区、小键盘区

教师边讲,边让学生在键盘上找出这些区域 (3)键位介绍 主键盘区:

字母键:共26个,敲一下字母键屏幕上会显示出相应的字。 数字键:共10个,敲一下数字键,屏幕上会显示出相应的数 符号键:敲一下符号键屏幕上会显示出键面下半部所标的符号 功能键:包括空格键、大写字母锁定键、上下档切换键、退格键、和回车键等。

边介绍边让学生在键盘上找出相应的键位。并记住它们的位置。 功能键区:

包括F1—F12共12个功能键 编辑键区:

包括:插入键、删除键、光标移动键、向前、向后翻页键 小键盘区:

位于键盘的右边,一般有17个键,主要有10个标有数字的键、一个标有小数点的键、一个标有NUMLOCK的键,还有几个标有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的键和一个回车键。 (4)重要键位介绍 上档键 大小写锁定键 双字符键

3、了解键盘的操作姿势

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出示以下文字:

坐姿端正,身体正对键盘,双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上 肩部放松,上臂和肘部轻轻靠近身体,手腕自然放平。 上身稍向前倾,胸部与键盘距离一般在20厘米左右。 座位高低适当。

手指微曲,轻轻地悬放在各个基本键上。

4、正确指法介绍

课件出示“指法分工图”,教师作详细介绍,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指法进行录入练习。

三、操作提高

1、闯关大赛

2、分组练习

2、指名台前练习。

四、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13篇:认识钟表教案

全省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

《认识钟表》教案

留坝县江口镇中心小学 杨亚莉

分析教材: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产奠定了基础。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分析学生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认知需要. 早上你是怎么按时起床的?

二、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能自己按时起床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他们是用什么知道时间的?(用闹钟、看表知道时间。)大家愿不愿意和他们一样,也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能够自己按时起床,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三、探究学习:

(一)认识整时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2、观察课件出示的钟面:说一说分针和时针分别指着几的?

3、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认一认现在钟面上时几时整?

4、认一认,学着写一写:2时 2:00

5、小明的一天:

(1)、看一看,说一说小明分别在几点都干了什么?(提醒学生注意正式的两种写法)

(2)、说说你的一天是怎样过的?(提问,用鼓掌或发喜报的形式给以鼓励)

6、练习:

(1)、认出钟面上的整时:7时 10时 12时 (2)、动脑筋:都是10时为什么小朋友干的事情不一样? (3)、过一小时是几时?(小黑板出示) (4)、游戏:我说你拨

(二)认识半时

1、出示幻灯片观察:看两个钟面得分针分别指着几的?

2、师小结: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3、认识半时:5:30 9:30

4、练习:(1)连线 (2)游戏:我说你拨

四、讲故事,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五、作业:小调查

第14篇: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整时

执教者:郑秀云

位:达州耀华育才学校

教学内容: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钟表》第59页。

教材分析: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教学奠定下基础。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2、会认、拨整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的认出整时。

教具准备:拨动的时钟模型、课件、教具钟面模型、实物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听这是什么声音?你知道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吗?(钟表)

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具体的时间,大家上学,老师上班,都离不开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了,你见过什么样的钟表?(课件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钟表:石英钟、闹钟、手表、电子表等。)

二、认识钟面。

1、钟表的外形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的东西却是一样的,都有这个——钟面,钟面上有些什么呢?(针、数、格) (1)、时针、分针。

(2)、钟面上除了针还有什么?一共有几个数?让我们从小到大读一读。 (3)、这12个数在钟面的边缘上,正好围成了一个什么形状?观察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发现?

师:这些圆点把钟面分成了一个个距离相等的部分,这个也有一个名字:一大格。一共是几个大格呢?

(4)、有大格,还有小格。有的钟面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点,这些小点把每个大格又分成了一些小格,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一共是多少个小格,你会数吗?

2、总结:钟面上还有什么呢?主要就是这些,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格小格,他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三、认识整时

(一)认识整时

1、我们认识了钟面,老师这里有几个钟面,你会看上面表示的时间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8时) 你怎么知道是“8时”?6时,能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是6时的吗?

师:平时说8点,8点还可以这么说:8时,时间的时――一起朗读:8时。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钟面上的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着12) 师:为什么它们所表示的时刻却不一样呢?(因为时针指着的数字不一样。)时针指着8就是8时,指着9就是9时,也就是说:指着几就是几时。

引导学生注意:分针一定要指着12;说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8时、6时、3时我们叫它整时。所以8时,也可以说成8时整、8点整。

(二)练一练

1、这些时间,哪些是整时,哪些不是整时?

2、认识了整时,你想拨一拨吗?你是怎么拨的。先把时针到几,再把分针拨到12。

3、看钟面说时间。

(三)、学习整时的写法

现在我们会认时间,会拨时间,怎么写呢?。

(1)除了用6时这种写法,还有一种很常见,很简单的写法,谁知道怎么写? (2)教学电子记时法:(板书)6∶00你会写吗?大家伸出手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说明方法:几时点的左边是几,点的右边是“00”。学它的样你会表示出9时、12时吗?赶快动手试试看。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

2、看钟面写时刻。

3、为什么都是10时,小朋友做的事情却不一样呢?

五、总结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本领?

2、关于钟表,你还知道什么知识?你还想学习什么知识?

六、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时

6时

3时

针:短、粗

8:00

6:00

3:00

针:长、细

12个数字,分钟面12个大格子

2013年5月30日

第15篇:认识钟表教案

——吴 静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人教版)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认识整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

2、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呀!()那你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呢!() 那今天呢喜羊羊带领着他的好伙伴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大家想不想听呀?()那竖起你的小耳朵听好,听完了,喜羊羊还想考考大家呢?(播放主题图,儿歌《这是什么》) 听完这首儿歌,你们猜一下,儿歌里说的是谁呀? 对了,你们真是好样的。那小闹钟可以用来做什么?() 对了,对了。你真了不起。其实呀钟表在咱们生活中经常用到,它的本领可大了,今天,吴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的钟,老师真想把它画下来,你们想不想呀?生回答:想。哟!好,赶快拿出你们的一号纸,看一看咱们的大屏幕,再看看你们桌面上的小钟表,你发现这个上面少了些什么,赶快把它用彩笔补上来.(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告诉大家你画了什么(数字),那咱们数数有那些数字。哦!你们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非常好)

还有呢?还有这根针这么样呢?哦,她还画了一根比较长的针,这根比较长的针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分钟)齐读3遍,大家看看还有一根比较短的针它叫什么,大家齐说(时针)你会了吗?小眼睛再仔细观察一下,在数一和二之间有什么呀?一和二之间是不是有一个大格,你找到了没有!咱们一起数数看,在钟面上有几个大格呀?12吴老师还发现咱们分针和时针还会做运动,你想不想看一看?(想)想就一起来,请看!它们会怎么样呀?(转动)赶快伸出你的小手赶快跟吴老师一起学一学。(分针和时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停地转动)你会了吗?好,现在你有没有认识这个钟面?赶快看一看你的作业纸,有没有12个数找一找,有没有一根比较长的针和一根比较短的针。好样的!

三、认识整时

吴老师也和你们一起认识的这个钟面,那么我就把这幅图变到黑板上,咱们来看一看。看到 了吗?好,现在咱们暂时把彩笔和1号纸摆在桌子旁边,咱们还有事情要做!好样的。咱们回过头来看看琦琦起床的图片,我想问问你们,你知道小闹钟叫醒琦琦的起床时刻是几时吗?(7点)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这样讲,数学课上呢我们可以学着说一说,7时。 我想问问你怎么知道是7时的?怎么知道的?你来说/ 咱们来看一看,我们说呀这个钟面表示的是7时,因为呀!它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呢?7.好的,

91页,还有三个钟面,你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吗?

学生认出,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刚才你们说的几个时刻我们都把它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请你看一看当钟面 表示整时刻的时候,它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特点?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分针都指向几呢?( 12)再看看,时针呢?老师领着学生说与读第1个钟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第2个钟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3,就是3时,最后一个钟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

咱们认识了三个钟面,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认识整时的方法吗? 好,你们其实呀,都已经把方法说出来了,只不过老师再把它们调整一下贴在黑板上,咱们来看一看。板书: 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吴老师好想听听你们的声音,咱们把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看看谁的声音最好听。 真不错,咱们再来不遍好不好。你们的声音可好听了,那么现在你们会认整时时刻了吗?那我可以考考你了, 请看好!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钟面,你能说出是几时吗? ( 5时,8时,12时 )老师拨到这个时刻的时候你观察到什么了,当钟表上的时刻表示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怎么样了?重合在一起了,都指向12.那么我们就说这个时间是12时。那个小朋友愿意站起来为大家拨一个整时,谁愿意来!好,你来!好,现在请你们说一说她拨的是几时,还有谁来拨一拨。声音真洪亮。好了,大家坐好了,我看那位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好,咱们呀让大屏幕上的小钟休息一会儿。咱们接着往下走。

四、学习时刻的表示方法

1、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整时,并且用小嘴巴读出了整时,现在咱们来学习如何把时刻用笔记录下来。好不好!

、请看第1个钟面,刚才你们说了它是几时呀?(8时)老师用两种方法把它表示出来,第一种,文字的表示方法,请你看好了,我先写一个什么,再写一个什么,这个时大家会不会写,赶快伸出你们的小手写一写:8时(演示时刻的文字表示方法)

(强调“时”字的写法)

3、还有一种是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是用数字来表示的。(板书:8:00)

这种表示方法你在生活当中你见到过吗?(见到过)这种记录方法其实在咱们生活当中是比较容易见到的。

4、那我请问你们,第二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在纸上记录下来吗?

那赶快拿出2号纸,那2号纸上用这两种方法表示钟表上的时刻。

5、选取学生作品展示

6.2号纸写完的,赶快拿出3号纸,咱们要写第三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展示学生作品)看一看她们写的第3个钟面时刻跟你写的一样吗?好,我想问一问,这三个钟面上的时刻你会记录吗?听到你们已经会记录了,喜羊羊想跑来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欢不欢迎他呀?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题目再你们书上94页的第一题,请你把书翻开94页第一题,题目的要求钟面与相应的时刻用线连起来。第一个钟面是几时呀,他与第几个连在一起呢?好,大家赶快把它们连一连。(第1个举例,余下3个独立完成,利用课件集体订正) 大家做的真棒,喜羊羊忍不住奖励你们一朵大红花。你们看,花儿在为你们跳舞呢!

老师呢也有一位好朋友,他的名字叫明明,他每天的生活都特别开心,咱们看一看到底是为什么?(出示92页图片)

3、大家看第1幅图,谁愿意说说明明几时在干嘛!(明明7时在刷牙)所以呀旁边分别有两种方法写下了7时。那么这样吧,咱们回过头来,请你赶快把第2幅图和第3幅图的时刻写下来,赶快!(展示学生作品)你们和他写的一样吗?说说明明几时在干嘛?

4、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明明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他每天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好好的,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做操。他都安排的特别好,你们想不想也和明明一样做一个 会安排时间的好孩子呀,想不想?那吴老师可要交给你一个任务了,今天回家以后,和你的爸爸妈妈坐下来商量一下怎么样安排一天的生活,然后把时间记录下来。好不好?

还给我们带来了两幅图,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怎么都是10时呢?一副图是两个小朋友在读书,一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睡觉。通过你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一个是早上,一个是晚上。看来你们把费羊羊留下的难题都解决了,你看他在不停的为你鼓掌呢!时针和分针也在不停的转动。时 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会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小结:

1、今天的学习有了喜羊羊和它的小伙伴们陪伴,你们高兴吗?

2、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第16篇: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钟表教案

新袁中心小学

崔绪红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看大约几时方法。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和会看大约几时;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1份,钟表模型1个。 学具准备:钟表模型50个。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

小小马儿真厉害,日夜奔跑不停歇,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2谈话:对了是钟,那现在就带大家去钟表乐园看看吧。

多媒体出示:钟表乐园图。在钟表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又想知道什么呢? 提问1: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提问2:那你们看到了这些又想知道什么呢?

谈话:看来小朋友问的问题都是有关钟表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初步认识钟面

1、谈话:刚才有个小朋友问了钟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那你们想不想亲手来做个钟呢?(想)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一会儿呢,听清要求,请同桌的小朋友合作完成做个钟,好现在开始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活动中,教师提示:做好的小朋友自己拨个时间看看。

2、谈话:来小朋友们,把你们做好的钟举起来,给大家欣赏欣赏。

恩,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制作的钟真是太漂亮了。谁能把自己制作的钟向大家介绍一下呢?其他小朋友也有任务,要认真听,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指名学生回答,再让一个勇敢的小朋友上台给大家讲一讲。

根据学生提出的时针、分针的概念在黑板上写板书,并让学生齐声读一读。 如果学生提到有1~12的数字,就让她领着其他学生读一读。

3、小结:钟面有1~12个数字,有时针和分针。提问:那这些数字、时针、分针,有什么用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作用,总结出看时间这个作用

三、初步认识整时

1、谈话:好,那你们会看时间吗,那老师拨个时间(8时)你们来看看让上台的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回答对不对。(如果学生回答8点钟,纠正说在数学中我们表示时间叫8时)老师再拨个时间你们再来看看(拨2时),请小朋友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谁来告诉老师?(指名回答)

2、小朋友你们真会看时间了,那现在你们能分别说出下面每个钟面上分别是几时吗?(1时,4时,6时,9时)

3、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下面每幅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吗? (1)图1中的小朋友早上8时在升国旗。 (2)图2小朋友中午12时在吃饭。 (3)图3小朋友下午4时在踢足球。

中午12时在吃饭,如果有学生没有说中午,应该让其明确是中午。那为什么我在图中只看到一根针呢??(指名回答)

谈话:虽然我们的时间每个都不一样,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那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根据你们刚刚说的,来说出怎么看几时?请同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教师巡视,帮忙解答。

(5)提问:好,现在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几时的?(指名回答)

师逐步引导说出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那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6)活动:师拨时间让学生说一说是几时,师说时间学生拨出来

四、认识手表

1、谈话:平时我们表示时间,除了用这种钟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时间?(手表) 老师也带了块手表来,看看手表表示几时,(5时),哦看来看手表的方法和看钟的方法是一样的。

2、那除了手表以外还有什么呢?

手机等,多媒体出示,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电子钟)这个表示的时间(5:00)你会看吗。你是怎么来看的。

小结:5:00后面有两点和两个零,只要看两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五、教学大约几时

谈话:看来我们的生活真是离不开钟表,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时刻该做什么了,比如说像崔老师早上6时我该起床了,7时上班了,大约中午11时我在吃午饭了,那小朋友你们一天的时间又是怎么安排的呢,谁愿意上来说一说?(指名上台说)

谈话:认为他的时间安排的怎么样?那现在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拨一拨,说一说你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好不好?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谈话:刚刚老师看了小朋友说的,觉得大家的时间安排的都挺合理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小朋友拨了这样一个时间(7时不到),学生回答7时,然后询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再出示7时过一点.,它是不是7时整啊?为什么

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啊,像这样时针指着7,分针差一点点到12或者刚过12一点,我们都可以把它叫做大约7时,好,小朋友请跟老师说一遍。看下面分别大约是几时?(生答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好我们班的小朋友已经会看大约几时了,我们上到这里大约过了半节多课了,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轻松以下,好放松一下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更集中了。

六、运用新知识

1、修一修。谈话: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啊,还真是离不开钟表,小朋友们,看,这有几个钟表,可惜有的掉了时针有的掉了分针,你能做个小小钟表匠来根据时间把分针和时针补上去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议一议。让学生思考什么时候,在她们分别干什么,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提问: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想一想一天中有几个9时?,几个1时?几个12时? 3.练一练,连线。

七、总结

关于钟表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以后慢慢来发现。听,最后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多媒体出示): 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第17篇:认识钟表教案

第1课时: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整 时)P84—8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以及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每个学生自备闹钟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喜洋洋和懒洋洋要带领小朋友一起去数学王国里游玩。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喜洋洋吧。

喜洋洋:懒洋洋,起床啦,要去上学了。 懒洋洋迟到了。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买闹钟)聪明的喜洋洋和小朋友们一样棒,他给懒洋洋准备了一份礼物:钟。让我们一起也到钟店去逛逛吧。

1、认识钟面

师:看了这么多的钟表,老师也和喜洋洋一样,要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拿出你们准备的钟面,认真观察钟面,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和同桌小声的说一说)

有哪个同学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说说。(指2人------3人) 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

数字:

1、

2、

3、

4、

5、

6、

7、

8、……

11、12 针:分针(长、细) 时针(短、粗) 展示一个学生的钟面,互相说一说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2、认识整时 师:懒洋洋收到礼物之后,开心的说:喜洋洋送我一个闹钟,我再也不迟到啦,你们来看看我是什么时候起床?

生:7点(在数学中,我们把它读作7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时刻呢?请把方法说给大家听。(指2-3人说,全班一起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

再出示四个钟表,请每个小朋友先认一认,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最后指名起来认一认,说一说。

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整时)

3、特殊时刻的认识

6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是6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 12时:懒洋洋:这个闹钟怎么只有一根针?是不是坏了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也指向12,是12时,看起来像一根针。

除了像老师这样记录时刻,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记录这些时刻呢? 8:00 3:00 6:00 12:00 (注意:有2个小圆点,后面还有两个00)

三、游戏巩固:

1、教师说时刻,学生拨

2、同桌互拨,互认

3、填一填:小明的一天

师:为什么都是9时,小明却在做不同的事情呢?

生:一天里有早上的9时和晚上的9时,时针一天转了2圈。

4、找朋友(家庭作业)

四、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

认识钟表 钟面 整时

时针:短、粗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分针:长、细 7时 8时 3时 6时 12时 12个数字,12个大格 7:00 8:00 3:00 6:00 12:00

第18篇:认识图形教案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第二课时 认识图形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单的图形。

2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出示第33页的单元主题图。

师:这是在第二单元学习时我们看到的一幅图,那时小朋友们在图中找到了很多有关方向和位置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看这幅图,从图中你能看到一些图形吗?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行道的地砖是正方形的,人行横道是长方形的,吊牌也是长方形的,岗亭的顶上是圆形的,还有玻璃窗也是长方形的。

师: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用得非常普遍。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一些图形了,这节课我们就在你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来认识图形。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黑板上贴出例1的图形。

师:这些东西小朋友见过吧,对了,这是同学们经常用到的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分类,你能把这些东西分成两类吗?

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比如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形状分等。分完后让学生在 上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类的,并把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朋友们有很多种分法,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分。老师唯独对按形状分的这种分法感兴趣,像这样按形状分的小朋友举手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吗?

预设一:学生可能说出这边分出来的是长方形,这边分出来的是正方形。这时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它是正方形呢?”使学生说出这面的图形要长一些,这面的图形要方一些的感觉。

预设二:学生可能说这样分的依据是这边的图形要方一些,这面的图形没有这样方。

师:小朋友们说出了自己分类的想法是这些图形要方一些,什么叫方呢?小朋友们用这面的方巾或生字卡片对折一下,可以上下对折,也可以斜角对折,看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操作后说自己的发现,四边都是一样长的。

师:用算式卡片斜角对折,它们的边是一样长的吗?

学生:不一样长。

师:对了,方方的图形四边都是一样长的,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这边的图形也有四条边,但它的边不是一样长的,所以这种图形不是正方形,这种图形是什么图形呢?对了,同学们叫它长方形。

师边讲边把正方形类的和长方形类的分别用椭圆圈起来(如图)。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个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它们都叫正方形呢?

让学生回答出这两个图形都是方方的,它的每条边都一样长。

师:还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都是直直的,还有四个尖尖,师给学生纠正说这尖尖的是角,正方形的面是平平的。

师:看看这些长方形的东西呢?它们哪些地方和正方形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直直的边,都有四个角,都有平平的面;不同的是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给人正正方方的感觉;而长方形有的边不一样长。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花外衣去掉,小朋友还能认出它们吗?

把以上的物体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图形让学生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师把上面没有颜色的图形移一个下来,在下面标上长方形的字样;再移一个正方形下来,在下面标上正方形的字样。

师: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哪些物体?哪些物体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引导学生说出上学期学过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估计学生要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与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师:既然有关,就把它们请到桌面上来吧。学生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看看这些物体,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讨论后发言。学生可能说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时师拿出一个两边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问学生“这个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话纠正为“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师:既然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你能用正方体来画正方形吗?画一个试一试。抽一个学生先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把正方体“印”在黑板上画正方形;然后学生独立在本子上用正方体的学具画正方形。

师:小朋友可以用正方形的学具画正方形,你还能用长方体的学具画长方形吗?试一试。

学生画长方形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出示下图。

师:这时应该圈哪个图形呢?为什么要圈这个图形?学生回答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说一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学生回答,回答时强调是物体的面。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转好后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围的正方形的每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并指一指围成图形的4个角。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2题、第4题和第6题。其中第4,6题都只要求学生完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就行了。

(3)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的第1小题。

(4)指导学生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图,看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怎样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回答略。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认识图形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会用三角形和圆拼组简单的图形。2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圆柱的学具和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在前面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辨认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吗?

出示。

学生辨认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辨认的。

师:你在上节课是怎样认识这些图形的呢?

学生自由地说,师根据学生的叙述作以下的板书。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图形—图形分类—物体与图形的联系—说生活中的图形。

师:这节课就用小朋友们掌握的这些方法来认识新的图形—三角形和圆。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2

师:根据我们前一节课的学习方法,我们还是从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图形开始。

出示例2。

师: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品分别是硬币、红领巾、钟面、锦旗。

师:知道这些物品的形状是什么图形吗?如果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说出硬币和钟面的形状是圆,红领巾和锦旗的形状是三角形,师则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圆或三角形的?”促使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如果学生不知道是什么形状,师则引导学生这样思考。

师:能把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吗?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师抓住学生按形状分这种分法进行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让学生说出硬币、钟面都是圆圆的,所以把它们分到一起;红领巾、锦旗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所以把它们分到一起。

师:像这样圆圆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这种有三个角和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在图形的下面板书圆、三角形。

师:看看这些学具,你能在这些学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圆吗?

引导学生在学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圆。

师:把这些学具放在桌面上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和圆都有平平的面。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说三角形有直直的边,而圆的边是弯弯的。

师:这是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最大的不同,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直直的边,而圆却是弯弯的边。下面我们应该从物体与图形的联系中来认识圆和三角形了。想一想,圆和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有联系?与三角形有联系的物体我们学过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意识到圆和一年级上期学习的圆柱的联系,圆柱的上面和下面就是圆;没有学过与三角形有联系的物体。

师:拿出你们的圆柱看一看,它的上面和下面是圆吗?你能够用圆柱来画圆吗?

指导学生用圆柱“印”在纸上画圆,学生画曲线可能有困难,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画完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示,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下图。

师:你能判断用左边的物体能画出右边哪个图形吗?

学生判断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师:小朋友们会用圆柱画圆了,你会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吗?想一想,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和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不一样?

引导学生说出围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要围四条边,而围三角形只围三条边。

师:围一围试试,看你们围出来的三角形是一样的吗?

学生围三角形时,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出不同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展示出来。

师:看看你们围的三角形,它们的大小、样子都完全一样吗?

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图形的大小和样子是有区别的。

师:但是它们为什么都叫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都是由三条直直的边围成的图形,都有三个角。

师:对了,虽然这些图形的样子有些不同,但它们都是由三条直直的边围成的图形呀,所以它们都叫三角形。

师:我们已经讨论了物体与图形的联系,按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方法,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

让学生看着板书说出下一步是说生活中的图形。

师:生活中有这样的三角形和圆吗?我们看这两个小朋友找到了哪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圆?

出示第50页最下面的“议一议”。

师:除了有的交通标志牌的面是三角形,圆桌的面是圆形外,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说几个例子来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地说。

师:你们在说的时候都用到一个“面”字,能说一说这个“面”字是什么意思吗?不要这个“面”字对不对呢?

让学生理解圆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个图形,而整个圆桌不是一个平面图形,而是一个物体了。

师:这样一来,小朋友对三角形和圆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第52页第3题、第4题、第6题,其中第4题和第6题只要求学生完成三角形和圆的作业内容,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导学生完成第51页第4题“拼一拼”的活动,拼好后学生相互参观,相互评价。

(3)指导学生思考第53页思考题中的第2小题,完成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看的。要求学生这样看,单独的三角形有3个,两个三角形合成一个三角形的有2个,三个三角形合成一个三角形的有1个,一共是“3+2+1=6个”三角形。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略。

五、课外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第53页第7题。 课后反思:

题四实践活动:有趣的图形拼组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通过图形拼组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2在图形拼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拼组图形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你知道吗?用这些图形可以拼组出一些有趣的图形,同学们愿意来试一试吗?

学生:愿意。出示图1的帆船。

师:怎样拼组呢?我们先来看一看这条帆船,如果让你用你手中的图形来自己拼一个帆船,想想你会用到哪些图形?为什么?

学生:我会用到三角形,因为帆船上的两页帆很像两个三角形。

师:老师注意到你说的话中用了两个字“很像”,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用这两个字吗?

学生:我觉得帆船上一两页帆像三角形,但不是标准的三角形。

师:对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像我们学过的一些图形,但都不是标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所以我们在图形拼组时,要想象这些物体和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似。同学们会想象吗?

学生:会。

师:继续想象。

学生:我会用到长方形,两页帆中间的桅杆就很像一个很小但是很长的长方形。

学生:我会用到长方形和三角形,在帆船的底部的中间就很像一个长方形,旁边就像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把它们拼在一起就像帆船的底部了。

师:(出示拼组好的帆船图)书上已经拼组好的帆船图,你看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是一样的?都用到了哪些图形?

学生:用到了三角形和长方形。和我们分析的基本一样。

师:看来同学们的分析是正确的,帆船的两页帆本来不是三角形,可它很像三角形,所以我们在拼组帆船的时候,就把它看成三角形来进行拼组。所以我们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要抓住它像什么,再来进行相应的拼组,这样才能用我们手中的图形来完成我们有趣的拼组。

师:那是不是图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小东西都需要我们原封不动地拼组出来呢?

学生:不是,我们拼组的时候抓住的是比较大的东西进行拼组,那种很小的就没有必要了。

师:老师已经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你们是说抓住事物比较有特征性和代表性的东西来进行拼组,并不是每个小细节都要进行拼组。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么进行拼组图形了,你们就照着这个图来拼组一个帆船,开始。

学生自由地进行拼组帆船,老师巡视指导拼组过程。师拿一个小组的拼组帆船来展示,作适当的表扬和建议。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棵树和一条鱼,你们来看看,它们的各个部分又像什么?你会用什么图形来进行拼组?

让学生自由地发表他们的看法。

师:同样看看书上已经拼组好的图形,看看和我们的分析是不是一样的。

学生自己总结分析的图形和书上用的图形有什么区别?哪种更好,为什么?

师:知道了鱼和树怎么拼组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拼组这两个图最快并且最像,现在开始。

学生在两个图形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动手操作。

师:把你们拼组好的图形摆放在桌上,我们一起来评一评,看看谁拼得最好。

二、给图形取名字

师:同学们已经会拼组图形了,下面这些小朋友也拼组了一些图形,你会给这些拼组好的图形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出示一些拼组好的图形,如太阳、小房子、小汽车等。

师:首先要想一想这些图形像什么?然后再给它取名字。

学生讨论后,抽学生汇报。学生汇报时允许学生给同一幅图取不同的名字。比如同样是一幢房子,有的学生取名为小房子,有的学生取名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家,有的学生取名为温暖的小屋。然后师可以让学生评一评,看谁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拼图形讲故事

师:小朋友会讲故事吗?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听。抽一个学生讲故事。

师:小朋友讲的故事真好听,你能把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拼摆出来吗?比如龟兔赛跑这个故事里的小白兔怎样拼呢?小乌龟又该怎样拼呢?

师指导学生拼出小白兔和小乌龟。

师:这样看着小白兔和小乌龟你能给大家讲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学生看着拼图讲故事。

师:小朋友能不能像这样先拼摆图形再讲故事呢?下边小朋友自己想一个好听的故事,拼出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然后给其他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活动,师作必要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都不小,下边依靠我们集体的力量,全班同学来完成一个大的拼图。

学生拼图,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拼好以后,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全班学生可以围着拼图跳一个舞,活动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结束。 课后反思:

第19篇:认识图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狗贝贝给大家请来了几个图形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图形朋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演示课件)

2.认识这几个图形朋友吗?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

(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

谁知道第四个图形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三角形)还有不同的看法吗?(三角体)

其实这个图形朋友叫三棱柱,谁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遍?谁还能再说说?

3.这几个图形朋友真调皮,一个个跳到了地上,地上湿湿的,弄得到处都是脚印。你能猜猜他们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吗?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说这些图形朋友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呢?圆柱体会留下„„?为什么?正方体会留下„„?长方体会留下„„?三棱柱会留下„„?这些物体留下的脚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有趣的图形朋友。板书:有趣的图形

二.玩中认图形

认识我手中的图形朋友吗?(正方体)你能不能找出正方体呢?举高,看看都拿对了吗?从正方体的面上你能找到什么图形呢?(正方形)板书:正方形。你找到几个正方形呢?(6个)谁能到前面来摸一摸你找到的正方形呢?我们也一起摸摸,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好吗?

用刚才的方法,在你喜欢的物体的面上找一找,看看你还能找到什么图形朋友呢?

生汇报:我在圆柱体上找到圆,我在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

(举起圆形)知道这是谁的脚印吗?(圆柱体)谁知道老师是怎么把脚印留到纸上的吗?你有没有其他办法也让这些图形朋友在你的纸上留下脚印呢?

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说说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自由汇报说方法

师多媒体展示方法

第一种方法:印一印,第二种方法:画一画。谁能说说用第二种方法要注意什么呢?(按住不能移动)

第三种方法剪一剪。

接下来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物体,用你喜欢的方法,让他在你的纸上留下漂亮的脚印吧!(生动手操作)

谁愿意展示一下作品呢?

(下面我们仔细看看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几个图形,我说图形的名字,你举起手在空中画一画好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板书:认识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

三.猜中辨图形

接下来请大家睁开眼睛,老师这里有个魔术袋里面住着老师的图形朋友和今天认识的新的图形朋友,谁能只用手摸,不用眼睛看就说出他们的名字呢?(谁来试试?)

谁能把这些图形朋友分成两类呢?

你为什么这样分?

“体”和“形”有什么不同呢?

四.忆中说图形

同学们真棒,能够区分各种图形,下面我们一起做一道有趣的练习好吗?

其实这些图形不仅在书上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指着其中一个安全标志问: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行人走天桥、残疾人专用设施、学校路口注意行人、停车场)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安全标志的面是什么图形呢?

2.你还能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形吗?四个人一个小组,先在小组中说说吧。

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窗户、黑板、文具盒、书„„)

2.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魔方、正方形盒子„„)

3.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三角板、三角形的红旗„„)

4.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可乐瓶的面,铅笔上下的面„„)

五.活动五:动中摆图形

这些图形不仅可以应用于生活中,如果把他们进行适当的组合还可以拼成美丽的图案,下面是老师用这些图形拼的美丽图案,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好吗?

1.课件展示图案

这些图案漂亮吧!想不想也拼一拼呢?可以用图形拼一拼,也可以用彩色笔画一画。先自己动手试试,然后四人一小组合作拼一拼,比比看哪组作品最精彩。

2.生动手拼组图案

3.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呢?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试用)第一册《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

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

学具:小棒、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练习纸一张。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位小客人。(多媒体出示,毛巾、手帕、三角板、光盘伴着轻快的音乐手拉手走出来。)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形状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从上述实物中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然后导入 新课。

(意图: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 ,旨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操作探究,主动参与发现。 (一)找图形。

小朋友,你知道老师在你的信封里都装了些什么?找出来一一告诉你的同桌。 (二)给图形分类。

小朋友,你能给这些图形(如图1)分一分类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同桌同学讨论后再分。)

(意图: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这实际上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儿童进行一次逻辑训练,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领域。) 学生汇报交流分类情况。(分类情况如图2。发现按第三类分法的学生人数最多,接着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三)自主探究。

1.为什么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在一起?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让他们通过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同桌同学一起验证和发现它们的特点,然后反馈交流。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对折还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变成四个小正方形,斜对折变成两个三角形等。) 小朋友,你能把刚才研究的图形用小棒摆出来吗?请试一试。 2.小朋友,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图形。(如三角形。) (1)拿出三角形,观察它有什么特点(运用前面的方法同桌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反馈交流。 (2)请小朋友用小棒把三角形的形状摆出来。

(3)老师也摆了一个三角形,你们有意见吗?(多媒体出示:)谁能帮助老师把它摆好。 3.接下去你还想研究什么图形。(如圆形。) (1)拿出圆形,观察思考它有什么特点,同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然后反馈交流。 (圆形没有角、任意对折都变成两个一样大的半圆、任意一条对折线都一样长等。) (2)如果学生把圆形和球混淆的话,则拿出圆和乒乓球进行比较。 4.举例。

让小朋友各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意图: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力求创设宽松的环境,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学习。这样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就更透彻了。举例则是为了让学生找出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它再现于课堂,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出示图3,请学生手举相应的图形来表示。)

2.数图形(出示图4)。

3.拼图形。

(1)(出示图5)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不但可以拼出美丽的鱼,还可以拼出其他美丽的图案。你想试一试吗?

(2)拿出各种图形的学具若干个,进行自由拼图。然后反馈交流,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图案,它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 (3)结合拼图进行课堂小结。

(意图:巩固练习,立足基础,力求变化,适当发展。按辨图形、数图形、拼图形三个层次安排,使学生在创造性练习中内化新知,培养空间观念、想像能力及创新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专家评析

叶建娥老师编写的《认识图形》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视基础,注重创造。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标 全面、合理、恰当。

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把数学教学的目标分为四个领域。叶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所阐述的教学目标 ,基本上体现了《标准》的精神,既有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的要求;既重视了结论性的目标,又注重了过程性的目标。 2.注重创设情境。

叶老师在导入 新课时,充分运用多媒体,用拟人化的手法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在教学过程 中,通过多媒体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几何图形,能使学生感受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标准》中十分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叶老师的这个设计体现了《标准》的理念。 3.重视动手操作。

本设计在导入 新课后,就让学生“操作探究,主动参与发现”,这个环节包括下述两步:(1)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分类。这有利于学生正确识别图形。(2)让学生通过数、折、量等具体操作活动,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这两种图形的特征。这样的教学过程 是一个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正是《标准》中十分强调的数学教学观念。 4.关注学生差异。

叶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当学生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就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在课的最后一部分“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中,不仅练习的形式多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而且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了学生的差异,较好的体现了《标准》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大众数学的思想。 认识图形

第20篇:认识图形教案

学生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的课,我们将从一位喜欢的老朋友说起。请看过来,他是谁? 生:黑猫警长。

师:一向断案如神的黑猫警长今天来到我们的教室,却是来寻找好人。寻找什么样的好人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农场的牛伯伯生病了,可他地里的庄稼还没来得及收就下起了大雪。几天之后,牛伯伯的病好了,他到家里一看,庄稼已经 已经堆在了仓库里。可是谁做了这些好事呢,牛伯伯请来了黑猫警长。黑猫警长经过仔细观察,在雪地里找到了这样的四个脚印。(课件出示:四个图形) 师:看见这些脚印,你是不是有种很熟悉的感觉?(如果学生没有反映,可进一步说:你有没有想到我们以前认识的好朋友)

生:球、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这些脚印是谁留下来的呢?黑猫警长经过一番观察,终于确定了以下四个爱做好事的朋友。今天,老师也把他们请到了课堂(出示课件立体图形)

在出示三棱柱课件时,师补充:这个好朋友,你们可能有点陌生,它叫三棱柱(生跟读)它是我们的老朋友、、、(出示课件长方体,生答:长方体)顺着这个思路猜猜还会有什么。(师边出示课件,生边答)

师:看来,你们已经具备了小侦探的潜质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那小侦探们你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上面的图形吗?(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生1: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从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演示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些图,去发现藏在他们身上的秘密。(师板书课题:认识图形)师板书时可提醒:你们可以小声地读出来哦!板书完,师:来,一起读一下。预备,齐。(生齐读)师适时评价:真棒!

师:听说要认识新朋友,图形宝宝们可兴奋了,它们一早就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出示课件:分类图)吚,听,他们在吵什么呀?哦,他们说这样挤在一起不舒服,怎么办呢? (当有人举手时)师:你们有好办法,我想听一听。(指名答)生:同样的放一起。师补充:就是将他们——分类。好办法。关键是怎么分(指名答)师同时嘱咐其他学生:其他的孩子做他的小老师,老师做的最好的是某某,他的坐姿很漂亮。 根据孩子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课件

(长方形分了一类,正方形分了一类,圆形分了一类,三角形分了一类。) (横举长方形)请你看到这个图形,它在图形王国里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谁知道?生1:长方形。(指名回答) 如有答错,多指名几个做正确回答,再齐读“长方形” (斜举长方形)师:这样放呢?生:长方形

师:这样还是长方形啊?生:是

师:不错,看来大家个个都有火眼金睛。

边张贴长方形边问:我又忘了这叫什么?(生:长方形)

师边板书“长方形”边说:如果你能伸出你的小手跟进我一起写就更棒了。(生跟写) 师:那下面这些图形谁能向老师一样给我们介绍一下它们的名字呢?(师依次张贴正方形、三角形、圆图片) 师:我看看小老师在哪里?再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四个新朋友,他们是、、、、、、(生齐读板书内容)

师:那这四个新朋友,你有什么好方法能一下子就记住他们呢?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桌听一听。(生讨论,师巡视) 师:你是怎么记住长方形的? 生1:长长的,直直的。 生2:有4个角。 (出示相应课件),师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

师: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生:是)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那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生1:四四方方的。 生2:方方正正的。 生3:有4个角 (出示相应课件),师归纳:正方形四边相等。 师:谁来说三角形的样子? 生1:3条边,3个角。 师:圆呢?

生:圆圆的,弯弯的。

师:圆的边是弯曲的,其他图形的边是直直的。

师:说得可真好。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这些平面图形的样子了,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可要注意看。 生:长方形。

师:这样师:看它是什么形状的?(横举长方形。) 放呢?(斜举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这样还是长方形啊? 生:是。

师:大家个个都有火眼金睛,太棒了! 活动四:联系生活,深入感知。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今天所学的图形,(出示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表面是、、、、、笔筒表面是、、、字典表面是、、、(生齐答)

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咱们周围,也有这些图形。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1: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地板砖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我们带的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生4:我们星期一升国旗时,国旗的形状的长方形的。 生5:我们图书角的图书版子的形状是平形四边形的。 生6:我们的画画笔盒子的底面是圆形的。

三、练习巩固

1、基础题

师:看到同学们即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下面请大家拿出数学书,翻到第几页的连一连。(提示:嘘,用手拿。)我们的连线要用到什么呀?(生:尺子)师巡视,并指名答题。

2、巩固题 师:现在请大家轻轻的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图形宝宝可爱的样子。伸出你的食指,我们试着画一画它们的模样。师:三角形、正方形、、、(师生边说边笔画)现在它们的样子是不是已经深深刻进了你的脑海(生:是)那你们敢接受它们的考验吗?(生:敢)

师:请睁开双眼,猜猜我是谁?(出示相应课件)

评语:都认为是、、、,确定吗?如果你猜对了,就以端正的坐姿表扬自己。 如果你猜对了,就笑一笑。

下一个可不是那么容易猜的,要动动脑筋。(出示遮着的图形课件,生猜测: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师小结:那就是说有可能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好,揭晓真相的时候到了(出示正确答案)

师: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生2:我知道了每种图形的样子。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图形中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以后我们继续学习。

认识模板教案
《认识模板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