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农村妇女发展需求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3: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农村妇女发展需求调研报告

——中华女子学院农妇会与中青院西部之窗协会五一赴河北定

周州东庞村支农调研

一前言

这次的支农调研活动包括支教、调研两个方面,团队分工协作,我主要负责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的调研方向。这是根据我会的特点、自身发展目标并结合社团的一系列活动,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最终形成的专向调研方向----关注农村妇女的生存状况以及发展状况。目前三农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热点之一,而农村的发展是热中之热,女性能顶半边天,农村妇女的生存状况值得关注。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对农村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我会的未来发展更具体,更实在,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对自身进行更好地锻炼,加深对农村的了解,加强对农民的感情,以提高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热情,促进自我成长,增强实践能力。

二基本情况

东庞村是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下属的一个村,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全村3809人,计税土地面积5020亩,属平原地区,主要以种植花生、小麦为主,一年两熟,种植物除了家用外,大部分会买给一些收购团体,经济属中等生活水平,适龄妇女(15—49岁)867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根据农村妇女的普遍特点:文化水平低,家务琐碎,自由时间少,受传统观念束缚,不求改变,以下将围绕农村妇女与经济,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妇幼保健四个方面展开调研汇报。

三关于农村妇女的经济参与

自然经济产生的“男耕女织”的两性分工模式,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已转变成“男工女耕”的新型模式。这一转变主要在于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政府推出发展商品经济的重大改革举措,以及城市建设,城市服务也许要一部分劳动力。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较大的规模和速度向非农业生产领域转移。

在非农转移中,妇女与男性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已婚妇女,步履维艰。广大妇女投入到农村生产的主战场。据调查显示,东庞村除少数未婚女青年在临近的乡镇企业做工外,滞留在家的是大多数。主要原因是:

1育儿、家务的拖累

因为本村距京津等地较近,该村的男性纷纷流入城市打工,所有的土地全靠妇女耕种,男人只在农忙时回家帮助收割或播种。当问及妇女为什么不让男人在家,女人出去打工时,得到了简单明了的答案:“男人能喂孩子吗?”男女不同的生理条件赋予妇女的育儿任务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妇女非农转移的障碍。

另外,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使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条件还不具备。家务现代化难以短期内实现,希望托儿所,幼儿园能取代妇女的劳动也是一种想法。

2土地的制约

土地是农民的保险,地里的收入仍是家庭生活的基本保障。土地是农民可靠的后方和坚强的后盾。这样,要出去打工,地里的活又要有人做,就会出现家庭分工——男主外女住内。

因此,只要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收入的稳定性没达到一定程度,只要土地还是农民的保险,那么,已婚妇女的非农转移就要受到土地的制约。

1维护家庭利益的自愿选择

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使家庭尽快致富,妻子是支持丈夫外出打工的,自愿选择看家护院,耕种土地。她们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是现有条件下家庭致富的最佳选择。

在东庞村,“男工女耕”的现象很普遍,全村80%的男性都外出打工,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妇女占全部劳动力的80%左右。

本村还有一现象——缺少妇女能人,没有专业户。活跃的一些妇女多是文艺队上的骨干,但并没有能人可以站出来领导大家在经济方面赶事业。村妇女干部也不得民心,“只是占一个名额,不办实事”而村里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没有特别突出的”,就是说,女能人必须是经济上达到一定水准才可以。

“男工女耕”现象的影响

正面影响:

1 使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由于大量的男性劳动力实现非农转移,他们留下的工作岗位就必须要妇女去填补,从而把妇女推向了农业生产的主角地位。使妇女在农村“撑起了整个天”。而且“男人不在家,一些事情就自己做主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承认妇女的能力与地位,男性权威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

是男女平等。这一转变无意有助于妇女决策、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也有助于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

2 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评价。以前她们虽终年劳累但仍被视为消费者和受供养者,但这种分工模式,使妇女的劳动收入可以独立计算,趋于量化。使妇女的劳动成果具有可见性和固定性。这样有利于家庭,社会客观的评价女性的贡献,确立女性的经济地位。从而对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有利于改变“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

负面影响:

1 “男工女耕”使妇女的劳动收入在总产值中比重下降。农业生产部门的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势必影响妇女的劳动贡献也相对下降了。调查表明,东庞村的家庭收入支柱是非农业收入。长此以往,不利于女性地位的继续提高。

2 不利于妇女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弄咱咋弄”这就是传统生产的真实写照。妇女在既没有文化知识,也没有生产技术的情况下就可以进入生产领域,再加上家务,育儿的拖累,就会影响妇女素质的提高。

3 妇女负担加重,不利于身心健康。目前农业生产仍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使得妇女挑起过分沉重的担子,加上繁重的家务劳动,超负荷运载,直接危害了她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有些妇女孕期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还有,丈夫外出的孤独,思念等因素影响妇女的心理健康。

“男工女耕”的新型性别分工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有利也有弊。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1 对农村妇女进行文化,技术培训,以提高她们的素质,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2 发展农村社会服务事业,逐步解除农村妇女社会参与和发展的后顾之忧。3 对农村妇女进行女性教育和卫生健康教育,以提高她们的身心健康水平。4 推选当地女性中的精英人才,组织成立妇女会,维护妇女的权益,提高她们的公共地位。

四关于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现状

调查表明东庞村妇女受教育的总趋势是:纵向上辈高于下辈,年轻的高于年长的;横向男性高于女性。家庭收入与子女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人们对读书与挣钱的态度不明朗。

1 文化素质提高 据调查全村妇女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上,文盲率、半文盲率只占适龄妇女的28%,其中15岁到19岁的女性失学率在19%左右,由于重男轻女而造成的女生被过早剥夺受教育权利的现象已明显降低,这表明新

一代女青年受教育权力正得到维护,也预示着今后农村女性的文化素质的提高,适应能力的增强。

2 不是很重视智力投资和青少年一代的智力培养 调查显示一些农村妇女认为:“孩子那么小,不念书干吗去?!”,“还是得学习!”但这点并不能说明所有人的想法,还是有一部分人不在乎,子女愿意去上学,她们当然不会阻止,但当孩子贪玩,不想去学校时,她们也不会去教育、要求。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民主的做法——不强求。

3 普遍缺乏现代科技和智能 农业生产除了体力劳动外,还需要机械设备,但妇女普遍不懂操作,“都是等男人回来弄”,自己也没有想去学的意思,“这种东西学也学不会”。家务劳动只是一种传统的沿袭,没有任何现代气息。

综上所述,提出一些解决办法:1 坚决执行农村的普九教育,不让任何一个适龄儿童掉队,尤其是女孩子。2 进行扫盲工作,激发妇女的学习热情,使其成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行动对农村妇女进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是她们懂得文盲难以适应现代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3丰富学习内容,注重实际效果。妇女发展的核心是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可对妇女进行家政推广,把有关家庭生活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介绍给广大妇女,通过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增进社会道德,促进社会稳定与繁荣。也可使她们改变旧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管理家庭,更好的教育子女,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提高农家生活质量。家政推广工作对农村妇女发展起到的作用是:①为她们提供了学习机会,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因为它的内容实用,且与家庭密切相关;②直接教育妇女,可有效影响全家。 妇女不尽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力,还负责着照顾老人及养育子女的重任。因此她们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全家。正想西方的谚语所说“教育一个男子,只教育一个人;教育一个女子,等于教育一个家庭”。家政的推广,利于后代的素质,家人的健康,生活的改善。③家政的推广改变旧观念,唤起妇女求改变,要进步的动机,促使她们自觉、不断的发展。家政推广应注意实用性和启发性。

五关于农村妇女的婚姻家庭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妇女的广泛参与使得自身的条件许可范围增加不少,活动天地也逐步转向社会,角色范围同样跟着转变、扩大,其思想观念也出现了重大变化。

1 婚姻自主权增加 对老中青三代人进行婚姻决定情况的调查,青年一代回答父母决定后自己才能同意的占20%,中年一代占40%,老年一代占80%。

随年龄的递增,其婚姻自主权呈梯形减弱,年轻一代较其母亲一代享有更大的婚姻自主权。

2 农村家庭日常事务的决定权趋于平衡 调查表明,在家庭经济支配的决定上,夫妻共同决定的占48%,丈夫为主的占31%,妻子为主的占13%。可见家庭事务的决策权以夫妻共同决定为主体,趋于平权型,虽仍有偏重于男性,但家庭权利结构的性别差异将逐渐缩小。

3 文明生育观的兴起 传统的生育观正在淡化,而文明的生育观则逐渐被农民青睐。就生育目的而言,认为是社会责任和增添家庭情趣以及凝聚力的占46%,认为养儿防老占22%,认为传宗接代占21%,认为多子多福的占10%。表明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旧思想正在淡化,而家庭稳定和社会责任正受到重视。就生育意愿而言,全村一孩的219人,二孩的341人,多孩的56人。绝大多数人表示理想子女数为二孩。回答“如果你有固定收入,老年有保障,生育意愿如何?”时,认为“生男生女一样”的人占58%,“还是儿子好”的人占19%,还有很多人认为没有儿子会被看不起。由此可见,目前农村妇女多数认为儿女双全最理想,有生男孩的偏好,但为了“响应号召,就不多生了”。

4 残疾女不愁嫁 据调查本村残疾女性(智力不健全和身体有缺陷)并不多,但当她们成年以后,婚嫁并不是问题。本村基本残疾女性要结婚,绝大多数要生育(除非自己不能生育)。医学专家认为,患有精神病,先天性痴呆、聋哑、心脏病及其他遗传性疾病的女性,结婚生育其残疾的遗传比例很高。调查显示村里有这样情况的人家可以“随便找一家临近村里的大龄男人嫁过去”,“彩礼少要一点或干脆不要”,“会生孩子就成”。根本不会考虑下一代的遗传问题。对于同样有残疾的男性,婚嫁就会很困难。

根据当前的农村实际,优化人口是一项重要工作。应广泛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的知识。深入持久的宣传《婚姻法》,坚决禁止患有遗传病的人结婚。优化农村社会环境,改善保障制度。“人多势重”“户大丁多”的现象还有存在,尤其是基层民主选举时,往往大户人家会垄断选票。所以在“多子多福”旧观念已经淡化的基础上,加强优生少生的教育。

六关于农村妇女产前检查情况

由于农村的一些传统束缚,生育模式一直都偏重于重生轻优。产前检查是孕产期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母亲、儿童的安全和健康。许多研究表明,产前检查的次数与产期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孕产妇系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为止,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的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为了改变贫困地区

的状况,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是妇幼卫生保健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

经过调查显示,影响妇女产前检查的原因是:1 资讯缺乏 调查中大多数妇女不知道什么是产前检查,更加不知道产前检查的意义,所包括的内容,什么时候去做,一共去几次等关于产前检查的基本知识。虽然村里大队会组织一些检查,但传播手段有限,不能及时通知到所有人,只是利用广播喊一下,有很多时候是听不到的。贴的宣传图,也及少有人去看。2 心理障碍 在我们问及为什么没去做检查时,回答最多的是“做不做检查无关紧要”,“本来没啥事,万一做出来啥心理怪难受的”尽管生育是女人一生当中对健康最具风险的事情之一,但村里的妇女并不这样看待,“婆婆,母亲那辈人不做检查不也照样生孩子”农村妇女在生育方面风险意识低,是与生育健康评价有关的。

由此发现影响妇女产前检查的直接原因并非交通不便,经济收入低等结构因素,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建议:1 当地的卫生部门,应定期组织宣传队下到村里展开入户宣传,直接面向妇女做产前知识普及。2 根据妇女传统意识的特点,编写一部简明、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宣传小册子,有针对性的宣传生育与健康的关系,产前检查对母子的健康意义。以提高社区文化对生育健康的重视及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3 将产前检查知识的宣传扩及到老年妇女及已婚男性中,以扩大家庭成员对产前检查的支持。4 培养一批热情、能干的妇女干部,作到“基层有腿”,深入到妇女群众中去开展工作,

七总结

此次的调研活动,我采取的是入户访谈及社区调查两种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研究对象,收集资料。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如不能很好的引出话题。诱导性问题不宜控制,开放性问题不能深入。涉及当地个人矛盾太深。在以后的调研中我会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完成任务。

最后,吸取一些研究成果得出,农村妇女要得到发展有四种途径:首先,获取知识。需要什么知识要按照想作什么而定——可以是科技知识,可以是自我认识的知识,可以是家政知识。其实这些知识有时都需要。其次,使用资源。生活中最现实的实际是需要有养活自己的家庭的资源。资源可以是水,是钱,也可以是种子,是机会。第三,参与决定权。农村妇女需要自己做出决定。作出能影响自己生活的决定,并按照决定去行动。这一点既简单又非常重要。第四,建立网络。我们需要集体参加者。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目标,为了一个事情要做决定,

我们要发表意见,就要去参加,共同讨论,这要求大家能成为互相支持,互相劝导的集体的一份子。

这四种途径得益于良好的组织,一切靠合作,靠有明确的目标,团结就是力量!农村妇女的发展是妇女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就是变化,就是自主选择,就是争取、改变、实现。

突破瓶颈促农村妇女发展(调研报告)

需求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参政议政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维权若干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参政水平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维权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心理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创业现状调研报告

阳光工程需求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妇女发展需求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妇女发展需求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