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史纲要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0: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天下大势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王雪 10102140218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读三国的时候反复 想到的就是这句话。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这样的朝代交替规 律像不会更改的真理一样,一遍遍的上演。当然在现在的年 代纵使有些地区有战乱,有暴力冲突,但是大部分国家趋于稳定的发展。我想这应该是因为,民主制度的广泛推行,天下或者说一个国家不再是一姓天下,人民不必为一个君主惟命是从,少了压迫,当然就少了反抗,人民都是有惰性的,可以姑且安逸的生活,谁会起来想到要振臂一呼,最多是无法忍受或者急于表达情绪而集体游行示威一下。

但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年代,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某个天将之星来拯救自己并且被统治,被“牧”。但是虽然自愿被“牧”,但是发现被管理的很痛苦,或大势所趋,就起而反之,想来改变天下的格局。

说了这么多,似乎和本书没有很大的关系。三国是一个很典型的时期,在汉室衰微之际,天下*四起,很多人自立为王,妄想一统天下。唯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貌似名正言顺。在三国里,结果最好的应该就是枭雄曹操了,这应该多亏司马懿比诸葛亮活的时间长,当然曹操的儿子也比较多。司马懿,这个在读三国的时候恨透了的人,但也是

魏晋历史上很有分量的一个人物,纵使很有一番谋略,但是为人本性残忍,手腕毒辣,坚忍阴毒,在曹氏政权曹丕派众多眼线卧底监视的情况下可谓卧薪尝胆。不过也是曹操父子生性多疑,不信人,司马懿本是魏国建立的第一大功臣,但是却受到如此怀疑提防的对待。于是在曹氏子孙孱弱昏庸之际,司马懿以垂死之年,奋起一击,夺取曹爽手中权力。他的两个儿子司马昭、司马师继承他的遗业,终于颠覆了魏朝。

在这本书中,是陈寅恪老先生的讲演录,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真知灼见。在分析魏晋南北朝的更替中,陈老先生不仅阐述了魏晋政权的更替,也从中阐述了思想统治的或者认识状态的变化。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经历几次大起大落,在汉朝极受统治者的推崇,其中的君臣思想,孝义,礼教都作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更有举孝廉的这种制度,一时形成一种德大于才的风气。更有很多服膺儒家的儒家豪族,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一时儒家豪族与非儒家的寒族就形成了当时的两个阶级。而曹操,是阉宦的后代,为人“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是典型的非儒家的寒族,与袁绍这种典型的儒家豪族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所以在曹操统治期间,他的崇尚与政策就由他的阶级出身决定,他重法术,鄙弃儒术。曹操三令,认为选人的标准是才而不是德,崇尚节俭,这就与儒家的思想背道而驰,相

距甚远了,摧毁儒家的精神堡垒。这是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的一个大变革。但是曹操在获得许多寒族支持的情况下也得到了部分有才能的豪族士大夫的支持。但是这种阶级上的对立是难以消除的,尽管曹操在官渡一战大败袁绍,但是司马懿夺权以后,尽复东汉时代儒家豪族阶级统治全盛之局,结束了儒家豪族的暂时挫败。

可以说这是一次儒家与非儒家交锋,最终以儒家居胜,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君王的吹捧,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孔孟之道早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我想应该很少有人之道,曹操这个一代枭雄曾经站在非儒家的阶级立场与儒家豪族所进行的斗争。不论曹操本人性格如何,在那样一个*的年代,那个没有什么背景的曹操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建立一个朝代,我认为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当初选这本书,主要是对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很是喜欢,更是嵇康的推崇者。他的妻子是曹操曾孙之女,他崇尚自然出世,信仰老庄,与司马氏推崇的儒家入世思想格格不入,更是公然与司马氏为敌,傲骨铮铮,拒不为官,保持名节,在铸铁的生活中也铸造着自己的心境。

这是我个人对嵇康的推崇,在书中,陈寅恪老先生则有自己更客观的看法。我认为他对嵇康也是很欣赏的,认为他宁折不弯。但是阮籍,他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摇摆不定,尽管

不满,但不公开与司马氏为敌,只是虚与委蛇,从容应对,才“苟且存活了下来”,开西晋清谈的风派。然而竹林七贤中的其他人,比如向秀等在嵇康被杀之后,完全改节失图,弃老庄之自然,遵周孔之名教。如此对比,更显示了嵇康真名士自风流的本色。

在这篇感想里面我主要就是讲了对人物的看法。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机,本就很混乱,更是出了许多昏庸无能的君主,反而一些名士占有更多的分量。曹操和嵇康都是那个时代的标志。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也是由人民推动的。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昏庸还是贤德,统治者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有的还起了导火索的作用。

尽管在这个时期,社会更多的是动荡,是战乱,是朝代的变更。但是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变更中变化发展,以什么为依据来评判历史是进步的呢,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不断向着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状态在发展。

西晋时期官场溃烂,人们尚财之风盛行,其实于现在的社会状况也相差无几。但这个时期也是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出现了民族不再是以地域划分而是以文化划分的概念。五胡种族,北齐的鲜卑化和西胡化,都是一种发展。这个时期很重要的就是推动了南北的发展,主要是南方的发展。相比于现在南方的富庶,人们很难想象在魏晋以前,南方地区

是怎样的蛮荒和有待开化。

自八王之乱爆发以后,人口就开始流动。主要是北方人民避难流徙到各地,给那里带去文明。推动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追溯起来,南方现在的巨大发展,和西晋时的八王之乱是很有关系的。

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不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还是积极地,是主动点还是被动的。历史总是在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更替可能在中国以后的历史上永远不会再出现,但是那个时代的意义还有它留下的精神文明是不容抹杀的。

《国史纲要》复习资料

国史概要读后感

国史概要读后感

党史国史读后感

国史概要读后感

美国史读后感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

国史札记 读后感(全文)

《美国史》读后感(一)

国文国史三十年读后感

国史纲要读后感
《国史纲要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