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澄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0-03-03 03:1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澄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澄城县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学习实践活动促进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实现了两不误、两促进。自今年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8个,总投资额54.89亿元,目前到位资金9.99亿元,有力地加快了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在学习活动中,该县确立了“项目建设保增长”、“改善民生促和谐”、“服务基层抓落实”三个主题实践活动,并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大产业构建、大项目支撑、大投资拉动”的发展思路,依托煤电铝、煤电硅、煤焦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基础,由19名县级领导分别带领小分队开展点对点招商。同时成立3支小分队常年驻外招商,举办了浙商走进澄城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澄考察投资。成立了泰和森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争取资金3.2亿元,帮助长宏铝业3个分厂逐步恢复生产,帮助群生电力一台机组恢复运营,新增泰欣能源等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别是招引的澄城光伏产业园、20万吨铝基合金等项目,为澄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拉响了园区经济“二次腾飞”的引擎。眼下,该县50万吨M60甲醇汽油、华硕现代农业等21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投产;华元购物中心改扩建、兆兴花城住宅小区等项目进展良好或建成投用;县城平安广场建设、精进寺塔文化广场开发等十大城建工程全部开工并顺利实施。(记者 冯战武 通讯员 罗红斌)

百舸争流风正劲——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记者从市政府看到这样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截至2009年9月底,全市共有招商引资在建项目40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9个,实现到位资金132.4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8.3%,是去年同期的2.3倍。

生动的数字背后兆示着艰辛的努力。这是举市一致大招商结出的累累硕果,是全民创业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招商局这个不满“两周岁”的招商团队风采的展现。

带着几分感动,记者走进了这支队伍。

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一种自我加压,敢于超越的勇气。这支年轻的队伍仅半年时间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2008年使我市首次荣获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奖,历史性迈进了全省第一方阵。

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一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招商精神,他们踏遍千山万水捕捉各种招商信息,一次次推介会和洽谈会,让渭南进入了全国各地商贾的视野,为渭南集聚了

更多的商机和人气。

这里有着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缜密思考和长远谋划。渭南“七大产业”的课题调研,长三角、珠三角产业的政策分析,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调查,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信息库等“四库”资料的收集整理……通过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捕捉各类有价值招商信息90余条,储备项目280个,涉及总投资近500亿元,为渭南的发展积蓄着能量。这里更有对项目信息的“闻风而动”和“主动出击”。同时,在项目建设中跟踪服务、保驾护航,项目建成后排忧解难、支持发展,让企业在渭南扎下长远发展的根。

前不久,渭南捧回了“2009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和“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的奖牌,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说,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招商引资,借助外力谋发展。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就是抓项目建设,就是在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全市上下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渭南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把手要亲自上手,用心、用脑、用力抓招商,让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为加快发展的引擎。

大开放、大开发、大跨越——打开渭南招商引资工作新格局

把渭南潜在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渭南经济发展做出的战略抉择。

直面经济发展症结,并全力突破,凸显执政者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智慧。在对渭南经济形势进行宏观分析后,市委、市政府清晰地认识到,发展不快,发展不够,是渭南的基本市情。要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就必须加快发展,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放在首位。一场“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开放、全民大招商”的大讨论活动在初春的东秦大地轰轰烈烈掀起。“大解放”就是要跳出渭南看渭南,以全新的理念审视和发展渭南。“大开放”就是全面开放、放开手脚、放低门槛、放活体制、放水养鱼。“大招商”就是全民动员、各级参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就是抓关键、抓要害,就是抓根本、抓落实,成为全市领导干部的一致认识。

据此,渭南招商工作的思路和重点逐步明晰:以市委、市政府两个《决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关中东部新型工业城市、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关中最适宜人居的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四张名片为目标,以资源为依托,以园区为平台,放大优势,突出重点,积极实施“远交近攻”招商战略。

——“远交”就是组织专业小分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实施源头招商、叩门招商,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近攻”就是依托西安西部中心城市辐射作用,自觉融入西安经济圈,走“西安研发、渭南制造”之路,发展为西安的加工制造基地。

谋定而后动,动则必成。从此渭南市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发力点,以追赶者的姿态,在实现渭南跨越发展的大道上迈出铿锵步伐。

抓调研、强基础、优环境——培育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发展高地”

招商引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出奇制胜,这是对新的招商局领导班子和招商团队能力和素质的考验。

——抓调研,明思路。该局一方面组织人员赴咸阳、宝鸡等地市学习取经,另一方面由各领导带队下乡调研,问计于商,求策于民,对全市“七大产业”、园区经济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产业状况以及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找准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节点和突破口,招商思路更加明晰,招商活动更富实效。

——建四库,清家底。针对全市招商工作基础薄弱、县市区招商工作各自为战的现状,市招商局把加强市县联动、强化基础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建起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信息库等“四库”摸清家底,并实行动态管理。其中包括政界要人、商界名流843人,各类资源名录 240余种、各类项目400余个,有效整合了全市资源,实现了资源互补、信息共享。

——建载体,强宣传。创建了渭南招商网站,设立渭南市情、产业园区、投资指南、优惠政策等12个栏目,全方位宣传推介渭南,搭建起了对外宣传窗口和网上招商平台。编印《渭南招商》专刊12期,以此为阵地,发布招商信息、介绍产业政策、通报工作动态、宣传基层亮点,成为各县市区招商引资的比武台、学习交流的新天地,整合了全市招商资源,拓宽了宣传渠道。

——抓队伍、强素质。招商引资的竞争说到底是思想观念和人才的竞争。该局始终把学习培训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制定了周一政治学习、周四专业培训制度,坚持做到专业知识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先后邀请市发改委、市农业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授课辅导,使每位同志对政策、市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分批组织专业招商人员赴江苏、深圳、上海等地参加招商培训和实践锻炼。结合学践活动,开展了“强化学习比素质、招商引资比奉献、跟踪项目比服务”的主题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了多媒体大赛、合同文本点评、报表填写等培训活动。

——建制度,强根基。建立了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包联县市区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实行月排名通报、季检查督办、半年观摩评比、年终考核兑现的检查考核机制,制订了《渭南市招商引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评核认定五项原则》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评核认定工作流程》。提出了 “联合招商、各计其功、双方协商、合理分成”的认定原则和“征地圈墙、建厂见房、设备进厂”的硬性考核条件,挤干了报表水分,提高了考核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优环境,筑“洼地”。 推行了首问负责制、项目代理制、客商投诉及时干预、限时办结等制度,公布了服务热线。同时,对上借势借力,定期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纪检委、市委督察室、市政府督察室汇报,争取支持,联合督察。通过双管齐下的办法,及时协调解决了蒲城银河锻造项目用电纠纷、潼关金陡街拆迁等10余起客商投诉事件。搭建载体、借势造势、借力发力——“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渭南招商引资工作的全面提速

市招商局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策划者,对全市招商引资进行了科学的谋篇布局,成为冲锋在前的 “一线尖兵”。

首先是“走出去”。他们主动出击,与全国各地的各种商会取得联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手举办各种招商活动,把渭南推介到全国各地。并先后与17家驻陕商会和12家外地商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一批建设意向,其中渭南广东工业园已成立并开始对外招商,落户项目6个,为今后的招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请进来”。先后组织了粤商进渭南、浙商进渭南、长三角知名企业进渭南、上海民营企业家进渭南等12项专题推介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中国首届文化旅游节、城乡规划恳谈会、渭南市文化旅游项目恳谈会等16次大型招商推介活动。邀请2000多名客商来渭南进行了实地考察。

再次是“巧借力”。相继组织参加了第十二届厦洽会、陕泰经贸合作周、2008欧亚食品合作论坛等23次省团招商活动。今年十三届西洽会上,我市共签订合同项目189个,引资501.67亿元,较上届增加230亿元,获得最佳组织奖、最佳布展奖和招商引资三项大奖。

每一次的“走出去”或“请进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责无旁贷,主动担当起宣传渭南、推介渭南的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亲临一线。相关部门倾力配合,主动投入,一场场招商活动如火如荼。

市上领导几乎每人都有一本项目流水账和重要客商名片夹,全市大大小小的企业,林林总总的项目,产能怎样,生产多少,经营状况,还有什么困难,上面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每到一处,第一件事,就是接待对渭南有投资意向的当地客商,了解他们的企业情况,对项目落地的具体需求。

天道酬勤,滴汗成金。今年的招商引资在建项目中,国内500强企业10家, 5亿元以上项目31个、上亿元项目 82个。这些都成为我市项目建设的新亮点和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其中,市招商局直接引进项目 15个,总投资58.35亿元。投资16 亿元的多晶硅项目、投资6 亿元的绿源地热城区供暖项目、投资3.5亿元的崤山水泥粉磨站等十多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年产12万台笔记本电脑及24万部手机生产项目、浙商大厦项目、渭南环保产业园项目、地热资源发电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涉千山万水、历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应千变万化、想千方百计 ”的“五千”精神和“激情永存、韧性不灭、锲而不舍、矢志不移”的信念已经成为市招商局机关文化的核心内涵,激励着招商人勇往直前。

面对招商引资取得的成绩,刚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市招商局局长刘筱萍这样对记者说:“渭南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全市各方合力作用的结果,是市级各大班子领导亲自挂帅亲力亲为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县市主要领导全力以赴主动出击的结果,作为招商干部我们只是干了应该干的工作,大家都为招商引资和渭南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大家真正地在感动着我们。”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有理由相信,渭南招商人的脚步一定会更加从容,渭南的招商

工作一定会更加精彩。

我市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作者/来源: 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外事办)发布时间:2010-1-7浏览次数:126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64个,项目总投资510.2亿元,实现到位资金165.2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32%。项目履约率也由2008年的64%提高到2009年的87.1%。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市招商部门积极实施“远交近攻”战略,内引外联,广泛合作,招商引资工作起步良好、成效明显。他们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优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建起了渭南招商“四库”(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信息库),创办了一站(渭南招商网站)、一刊(《渭南招商》刊物)、一图(渭南招商地图)、一册(渭南投资指南),招商工作更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此基础上,我市全面优化服务,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有关部门进行联合督察督办,及时妥善处理客商投诉十余起,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建设。我市先后被评选为“2009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和“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同时,又实行月排名通报、季检查督办、半年观摩评比、年终考核兑现的检查考核机制,制订了《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评核认定五项原则》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评核认定工作流程》,进一步激发了各县(市、区)、各部门招商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

为了确保招商引资任务圆满完成,我市招商部门坚持“借台与搭台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参加省上招商活动19场次;赴上海、苏州、深圳等地举办专场项目推介会和投资环境说明会15场;在市内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烟花爆竹产业展示会、通用航空博览会、华县郑氏祭祖等大型招商推介活动8场,使更多客商走进渭南,认识渭南,投资渭南。据不完全统计,仅市招商局2009年就接待来渭考察客商118批1700余人次。

基于此,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资金到位情况呈现出到位资金增速明显加快、规模以上项目成为投资主体等特点。截至11月底,我市签订的264个招商引资合同项目中,2009年在建省际联合合同项目186个,项目总投资305.5亿元,引进资金293.9亿元,实现到位资金97.7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比重明显增加。我市引进的省际联合项目中有工业项目115个,总投资达23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6.3亿元。规模以上项目成为投资主体。在建的省际联合项目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共62个,到位资金77.79亿元,在建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个,到位资金6.7亿元。在建的省际联合项目中,共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到位资金5.6亿元,有中国500强企业9家,投资项目19个,到位资金68.4亿元,引进企业的档次明显提升。

我市获全省2009年招商引资两项大奖

作者/来源: 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外事办)发布时间:2010-1-18浏览次数:

212

1月15日,省商务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09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了2010年的工作,并对县市区进行了表彰奖励。副省长景俊海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景俊海副省长对2009年以来的招商引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就如何搞好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讲了指导性的意见。他强调:一是要加强与驻陕异地商会、异地驻陕商会及行业商会的联系,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二是要强化产业链招商,招大引强,上下延伸,左右配套,形成产业集群。三是要广交朋友,灵通信息,充分发挥以商招商的作用。

2009年,我市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占省上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98.79%,引资规模位列全省第三,获得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三等奖和进步奖。澄城县、华县分别荣获招商引资先进县。

九龙坡区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澄城特色婚俗

浅谈澄城婚嫁习俗

澄城合阳学习心得体会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澄城管理所党支部建设工作汇报

澄城中学届毕业生感言

修旧利废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学习教育阶段成效显著

澄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澄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