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改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2: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享式教学模式

一、分享式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提出的背景

1、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乐学、会学、创学,全面发展,以瓮教发【2015】159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响应全县新课程改革号召。

2、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课改的浪潮。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河北威县人才学校课改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确实,该课改了!传统的课堂、填鸭式的训练、题海战术只会让我们的孩子盲目的接受,不改革就要被淘汰!于是,2015年9月,我校试行推广“三究四学”教学模式,由于教师对导学案设计和集体备课缺乏经验,学生提问技巧,表达上也跟不上节奏,困难重重,举步为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觉得课改步子似乎迈大了些。为了让大家共同迈向课改的步伐,既不加重老师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又能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站在课堂中央。于是,我们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分享式教学模式。

(二)作用和意义

“分享是人的天性,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

所谓分享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感知、质疑、探究、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经过交流分享和思维碰撞,擦出火花,萌生灵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分享式教学要求师生主动坦承、倾情地投入参与其中,互动研讨。教师既不能毫无投入地置身事外,也不是凌驾于课堂、学生之上的掌控。在传统的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堂形式大概有两种:一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二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分享式教学是第三种课堂方式,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下面我具体谈谈:

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小组交流—成果分享(班级展示)—反馈评定——拓展运用。

(一)、提出问题

1、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在分享式教学中,学生思考、探究的开始是以教师的合理、有价值的启发为基础的。教师的启发必须建立在对课文的高度领悟和深刻理解上,多追求纵向的深入剖析,而不是面面俱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充分备好课,吃透教材,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储存大量相关而又清晰有用的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确定2—4道可以开发学生智慧,引发学生思考兴趣,激励学生研究热情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二)学生探究

1、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

2、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学生开始深入思考、探讨研究。研究时最好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某些资料,积极思考,多维思考,逆向思考,刮起头脑的风暴。在教学中,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极为快乐的事情,因为在思考中可以获得成就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

2 养他们善于思考,让思考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有成就感的事。学生积极探究后,要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及时固定下来,以备下一环节使用。他们探究成果取决于他们思考的深度和创新的程度。

(三)、小组交流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开始小组内部交流。小组一般由4-6个学生组成。他们把自己刚才思考的角度以及所获得的成果,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和组内成员初步交流。记录员记录组内成员的优秀想法和观点,以及疑惑,并组织进一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修正、完善自己的思维成果。最后,小组选出最佳作品,以便在接下来的成果分享阶段向其他组呈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优秀思考成果。小组交流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多元化观点,多角度的思考方式相互感染、相互碰撞。这样,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交流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大胆地、自由地阐述各自的看法,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通过这种交流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也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成果分享.这是分享式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分享的深度决定生命的高度!”这句话说明了分享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同样如此。经过分享,我们可以了解别人的思想,加强彼此的沟通;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观点,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可以引发彼此的灵感,拓宽思路,点燃激情。其实,最根本的还是通过分享使自己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老师大多都有这样的印象,每次批改完作业,然后在班上公开表扬优秀作业时,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就难以自抑。现在学生公开分享自己的“作品”,同样可以获得这样的感觉。这是一种荣誉,它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思考的疲倦。

(五)、反馈评定

对学生分享的成果,教师要及时恰当地作出评价和反馈,好的方面加以肯定,不好的方面指出不足,但是一定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观点,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作品有的择优在班上宣读,有

3 的在班上宣传栏张贴,甚至装订成册编成文集。

我们知道要想使一个人对某件事保持长久的热情,那就不要使做这件事变得单调重复,要始终保持这件事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使追求的脚步不至于停滞不前。这儿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出多元、真诚的评定。

(六)、拓展运用

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三、分享式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

让学生敢于分享,是分享教学的首要任务。既要把分享概念在教师教学教研活动中体现,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呈现,提倡小组学习,分工要明确,各司其职。小组学习,最理想的当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越细,意味着功能更专业,每个人做什么都分得十分清楚。想尽法子的最终目的是就是激活学生的分享交流欲望,让他们敢于分享,乐于分享。在分组时,可以平行式分组,组内水平相当,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竞争意识。也可以是递等式分组,更能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四、分享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的意义。

4 “会自学、会讨论、会发言、会倾听”是分享式教学课堂常规的重要部分,对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质量非常重要。分享式教学最主要侧重两点:一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二是提升学习的成就感。学生只有积极主动思考了,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而且通过分享,彼此可以交流心得体会,激发灵感,开阔思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彼此不再陌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思维的碰撞和贯通。而且,分享可以使人在不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保持前进的脚步

五、操作“分享式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1、分享式教学,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起来要因人制宜。

2、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3、要想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个模式,需要长期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才能在实践中成长,成熟。

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困难制约着我们在课改道路上的发展:大班额的限制、设施设备的欠缺、场地的限制、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们的理念等等。但是我们坚信:在我们县教育局的正确引导下,兄弟学校的帮助下:大家坚持一个真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而学生不是“空瓶子”,他们是活生生的社会的“生活体”,是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老师们准备充分,乐观自信,掌握方法,一定可以在课改之路上走得更远、做得更好的。

谢谢大家!

新课改“362”教学模式

构建物理新课改教学模式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中学英语新课改教学模式实践经验交流

甘霖社小学新课改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模式教学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模式教学体会(推荐)

新课改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心得

浅谈新课改中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改教学模式
《新课改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