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4: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臣愿奉璧往使通(捧),(双手捧着)(2)召有司案图..

(5)可予不.通(否),(不给)

通(现),(表现 )(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通(叛),(背叛) .

通(毡),(毛织的毡毯(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通(弆),(收藏) .

通(无),(没有)(12)前以降及物故. 通(已),(已经)通(按),(审察、查看)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4)拜送书于庭通(廷),(朝廷) ..《苏武传》 (6)信义安所见乎.(8)与旃毛并咽之.(10)空自苦亡人之地.

《张衡传》

(13)员径八尺.(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通(沾),(沾湿)通(襟),(衣襟)通(诀),(辞别) ...通(圆),(圆周)(14)形似酒尊.通(樽),(酒器)

(1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擒),(擒拿、捕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1)窃计欲亡走燕:(私下)(2)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

(3)曲在赵:(理亏)(4)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

(5)臣请完璧归赵:(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送回赵国。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

(6)相如奉璧奏秦王:(捧着)(7)礼节甚倨:(傲慢) ..

(8)不如因而厚遇之:(招待、款待)(9)左右欲刃相如:(身边的侍从) ...

(10)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11)位在廉颇之右:(上) ..

(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誓同生死的朋友)....

《苏武传》

(13)武帝嘉其义:(赞许)(14)因厚赂单于:(赠送礼物) ..

(15)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中)(16)武复穷厄:(陷于困境) ...

(17)独有女弟二人:(妹妹) ..

《张衡传》

(18)游于三辅:(游学)(19)遂通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

(20)公车特征拜郎中:(汉代官署名)(21)再迁为太史令:(升官) ...

(22)又多豪右:(豪族大户)(23)视事三年:(官员到职工作) ....

(24)上书乞骸骨:(大臣年老请求辞职)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两个词,指,指出;示,给人看。)今义: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

(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古义:(两个词,走上前去进献。)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扬言。)今义:表示政府的公告。 ..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 ..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 《苏武传》

(5)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副词,表程度,但不到“很”的程度。 ..(6)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7)兄弟亲近古义:(做了皇上的侍臣。)今义:亲密地接近。 ..

《张衡传》 (8)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特地;征,征召,是两个词。)今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4.解释下列多义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负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张衡传》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征旁征博引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公车特征拜郎中挟天子以征四方观太学

大王见臣列观

(4)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玄都观里桃千树启窗而观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何以知之(1)之③赵之良将也

④未之有也⑤寡人之于国也

(2)使

数通使相窥观

单于使陵至海上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者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6.重点虚词系列练

指出下列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相如因持璧却立:(连词,于是,就)(2)不如因而厚遇之:(介词,趁机)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4)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凭借) (5)伺者因此觉知:(介词,因为)(6)因以讽谏:(介词,依据、凭借) (7)于今无会因:(机会)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者„„也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见”,被)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4)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 (5)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句)(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见„„于„„)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句式,“孰与”译为“和„„相比,哪一个”) 《苏武传》

(8)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留在汉匈奴使者”) 《张衡传》

(9)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10)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四、重要语句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之”,这;“负”,使动用法。

译文:权衡(或“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请求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解析】“见„„于”,表被动;“间”,名词活用为状语。

译文: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让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苏武传》

3.汉亦留之以相当。

【解析】“当”是抵押的意思。 译文:汉朝也扣留他们来相抵押。 《张衡传》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解析】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译文:邓骘认为他才华出众,多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5.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解析】雅,素常;征,征召;拜,任命,授予官职。

译文: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让公车特地指名征召,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

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五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归去来兮辞并序》 (1)乃瞻衡宇通(横),(横木,横木为门) (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 ..《滕王阁序 (3)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4)俨骖马非于上路通(严),(整齐的样子)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消 ),(消散) .

《逍遥游》 (6)北冥有鱼通(溟),(海)(7)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识、智慧) ..(8)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分别)(9)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10)而征一国者通(耐),(能) .《陈情表》 (11)夙遭闵凶.(12)零丁孤苦..

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归去来兮辞并序》 (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凭借)(2)会有四方之事:(恰逢)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4)三径就荒:(接近) ..(5)知来者之可追:(补救)(6)聊乘化以归尽:(姑且) ..《滕王阁序》 (7)识盈虚之有数:(定数)(8)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

(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时序(春夏秋冬)】(10)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有蹉跎,有坎坷) ...《逍遥游》 (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旋风)(12)野马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 ....(13)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的样子) ..

《陈情表》

(14)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改变)(1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逍遥游》 (1)虽然,犹有未树也 ..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腹犹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之二虫又何知古义:(古代泛称动物。)今义:虫子。 .

《陈情表》 (4)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表示否定。 ..(5)至于①成立②①古义:(直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②古义:(成人自立。)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理论、意见)有根据。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

(7)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 ..4.解释下列多义词 《归去来兮辞并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虚而入(1)乘聊乘化以归尽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振长策而御宇内(2)策

策扶老以流憩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滕王阁序》(3)《逍遥游》

故夫知效一官(4)效

斯用兵之效也

信者效其忠

(5)《陈情表》

猥以微贱(6)微

听臣微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谨拜表以闻

②臣具以表闻

(1)以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⑤乐琴书以消忧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俨骖马非于上路

(2)于③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宾主尽东南之美尽

潦水尽而寒潭清

则智者尽其谋

辩乎荣辱之境辩

而御六气之辩

两小儿辩日

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7)

①风飘飘而吹衣②鸟倦飞而知还(3)而③门虽设而常关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重点虚词系列练

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结构助词,的)(3)而莫之夭阏者:(人称代词,它 (4)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此)(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人称代词,他)(6)其翼若垂天之云:(结构助词,的)(7)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向往、得到) (2)鹏之徙于南冥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9)仰观宇宙之大:(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0)向之所欣:(结构助词,不译)(1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人称代词,活用为“我”)(12)填然鼓之:(音节助词)(13)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归去来兮辞并序》 (1)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译为“被”)(2)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焉求”为“求焉”) (3)农人告余以春及:(介宾短语后置句,“以春及告余”)(4)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寓形(于)宇内) (5)望长安于日下:(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日下望长安”)(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白云(被)遏) (7)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宾语前置句,“不逢杨意”) (8)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句, “阏夭之”) (9)《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者„也) (10)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四、重要语句翻译

8.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解析】注意“聊”“乘”“归尽”等词的意义。 译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呢!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解析】注意前一句为反问语气,后一句中的“青云”的比喻义。

译文:老了更应当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10.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解析】注意“簪笏”“百龄”“晨昏”等词的意义,“宝树”“芳邻”属用典。

译文: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1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解析】“野马”是喻体,须译出本体;句末“也”表示判断。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1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解析】“乘”“御”“待”“无己”“无功”“无名”等为关键词。

译文: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来漫游于无穷无尽宇宙的人,他们凭借什么呢?所以说:道德修养高的人忘掉自我而顺应万物,精神境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没有建功立业的偏见,圣明的人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解析】“期功”“孑立”“吊”是关键词。 译文: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没有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必修五文言文单元练习题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四文言文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四文言文综合测试(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汇总

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
《文言文教材回归必修四、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