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孕婴童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8:44: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孕婴童市场分析

一、孕婴童消特点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的第十三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至此,我国的计划生育已进行了三十多年,我国的孕龄人群全面 进入了独生子女时代。

市场调查结论:

1、95%的孕妇仍然倾向艳丽、时尚的孕婴衣服,100%的父母声明,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是将来的希望,他们最关心孩子,认为天经地义。

2、100%的新丈夫和新爸爸表示,愿意在一个地方一次性把所有的孕婴用品买齐,她们中只有3%的人知道要买些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此时用钱,又兴奋,又骄傲!”

3、100%的准妈妈,准爸爸希望得到全面的孕育知识,而缺乏相关知识的占87%。

4、87.5%的父母表示,发薪水最先想到的是为他们的孩子买点什么。

5、在25岁以上的受访者当中,93%的人给同事、亲戚、朋友购买过孕婴产品。

特殊的时期与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中国孕婴产业的巨大商机,也造就了一批特殊的消费者。

二、孕婴童市场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年均出生人口是1500万到1700万。一个妈妈从怀孕到孩子6岁上学,这7年正是母婴市场的黄金时间,取人均年出生平均数1600万乘以7,得出大约有1.1亿个孩子或者说是1.1亿个家庭是母婴市场的买方。如果平均一个家庭一年在孩子身上的开销是5000元,那么这个市场的容量就有5500亿元,而据有关调查表明,中等城市的新生儿每年消费6000到1.8万元之间。

中国婴童产业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表明,近几年婴童市场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2011年中国0岁到12岁的婴童市场总规模约1.15万亿元左右,2015年婴童市场将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

三、孕婴童市场潜力

1、市场需求

新生儿父母年龄的下移和文化层次的提高,表现在对育养知识的渴求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伴之而来的是对多功能、多样化的产品,高品质的服务及专业指导的渴求。现代父母对孕妇、婴儿健康的要求,已经开始由简单的物质供应、传统的生理呵护,转向更注意心理的调适、心灵的沟通及科学育儿文化的熏陶。这对婴幼儿用品行业本身来讲,是一种无形的挑战,但更是一种潜在的商机。将产品、文化和服务作为一个整体来导入市场,将是未来婴幼儿用品行业发展的方向。

2、市场购买力

如何使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家庭投资的重点。年轻父母们在孩子身上的投资,无论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都无怨无悔,毫不吝啬。同事之间对对方的重视程度,也常常体现在对对方孩子的重视程度(礼品)上,这也为有中国特色的群体消费扩大了消费基础。

四、孕婴童市场现状

1、实用性品牌专营严重空白

在国内孕婴市场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除少数大型商场、专卖店外,几乎没有具有品牌效应的专营店店面,一些地方仍将孕婴用品随同百货用品销售,这样既不方便购买,又缺乏安全感;而类似集中经营婴幼用品的经营店却又无严格意义上的品牌。因此,市场急切呼唤既具有品牌价值,又具有品质保证,且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品牌专营店。

2、购物地理环境局限性大

孕婴用品的消费主体一般为怀孕6-10个月期间的孕妇和新生儿的妈妈,这两类特定消费群体一般活动不便,对安全性要求特别强,这是这两类特殊阶层消费的共性。故而那种交通便利,接近社区服务,且环境优雅的购物场所成为消费者的急需。市场上的孕婴用品多在大型市场和购物中心,不便于消费者消费。于是,消费者在出于安全及品质的双重的需求下,对出现在家门口、接受社区服务的专营性品牌店尤为渴望。

3、缺乏综合性,结构相对单一

孕婴用品涉及行业广泛(服饰、塑胶、轻工、电子、医疗器械、钢材、纸品数十个行业),且市场较分散,缺乏统一的机制规范整个行业,所以品牌规模的营造成为业内发展的方向。同时,现在品牌店仅限于用品、服饰两类商品。而像日用品、起居用品、孕妇的特殊用品、工艺礼仪、美术品几乎为零。

4、销售方式单一

由于孕婴行业本身的特点,需要社区服务的切近与人性化的服务,而很多品牌店在销售上仍采用传统的方式接待客人,而且由于传统的营销方式的终端严重滞后,市场意识不高造成经营上的短期行为,都无形地拉远了与顾客的距离。亲情式营销,人性化服务将是以后市场发展的重点。

5、现有产品价格体系不合理

目前,孕婴产品呈现两个极端:一方面,进口产品过高的价格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个童车的价格动辄八九百甚至几千,赶上一辆山地车的价钱;另一方面质低价廉的产品又不能适应广大中层消费者的需求。中端产品在中国是个空白。消费者呼唤适合中国市场大众化的中端品牌。

五、孕婴童市场前景

1、孕婴起步,前景广阔

目前,孕婴市场属启蒙阶段,市场切合点仍在初建时期,杂货铺式的商店居多,而能够提供规范管理,统一形象,高品质,低价位的特许专营店,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发展婴幼用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属于真正的“阳光产业”。

2、无限商机应“孕”而生

2000多年来,聪明的犹太人深信,妇女和儿童的钱最也赚。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妇儿商品的存在暴利,而是因为该行业潜藏着易被忽略的巨大市场,可以给投资人带来稳定的收益。

2002年起,婴童用品市场象被突然发现的“金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各大城市的婴童用品专柜、专卖店如雨后春笋,生机一片,但综观市场现状,国内普遍存在婴童用品品类单调,档次不高,厂商经营规模偏小,故婴童用品业表

面喧闹,其实尚处于早春的萌芽状态。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近年来婴幼儿用品市场发以年均21%的递增率快速成长,日渐成形为一个专业的、具备相当规模的产业市场,正所谓“无限商机,应“孕”而生”。

3、特许连锁经营是孕婴童行业的未来方向

杂货铺的个体经营愈来愈难以满足妈咪们的安全与服务需求,并且个体店经营实力有限,背后没有一个全国知名品牌的系统服务与广告支持,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特许连锁经营作为经营新世纪最具科学性与竞争力的盈利模式,势将主导传统的孕婴行业。目前,孕婴市场属启蒙阶段,市场切合点仍在初建时期,杂货铺式的商店居多,而能够提供规范管理,统一形象,高品质,低价位的特许专营店,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

六、孕婴童市场“钱”景

1、价格翻番 “钱”景诱人

一桶900克婴儿奶粉278元、一套宝宝服装878元,一台儿童玩具车1200元……“天价宝宝”越来越多,婴童用品的利润也越来越高,比如儿童玩具的利润竟高达七八倍之多。

儿童用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并不多,但每个环节加价较多。其中包括经销商、品牌代理商和零售商场。就儿童服装而言,经销商最低要在出厂价上加价30%,零售商场再加价30%。因此,一件100元的儿童用品到了商场售价就到了170元。目前,市场上的中、高档儿童服装零售价通常是出厂价的3至4倍,而儿童玩具的利润就更高了,有的甚至能高达七八倍之多。服装的利润率基本能达到40%,而图书、保健品的利润率因产品不同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大致为10%-40%,奶粉、辅食、洗护用品和童车童床的利润率最低,大致只有10%乃至5%左右。

2、高端市场满眼“洋货”

不少年轻父母宁可花大价钱也要买“高品质”产品,尤其是直接牵扯到孩子生命安全的奶粉,图的就是放心。在哈尔滨某大型超市,记者看到摆放在明显位置而且销售较好的基本都是“洋奶粉”,这些“洋奶粉”价格在每桶150元到300元之间不等,像美赞臣、惠氏、雅培、雀巢、多美滋等。

服装柜台同样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像米奇妙、史奴比、巴布豆、小熊维尼等国外品牌服装,几乎充斥了整个高端童装市场。

国外的奶粉不会加乱七八糟的东西,国外的服装质感好、甲醛含量低。”这是大多数“天价宝宝”妈妈的一致看法。婴幼儿产品的质量问题引发了信任危机,使众多家长认为只有国外品牌可信,而大多数国外品牌的商品经过经销商、品牌代理商和商场层层加价,导致价格不断攀升,是暴利的主要原因。一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的后排家长,也不得不接受婴童产品的高价位,客观上为“暴利”现象推波助澜。另外,目前我国处在育龄期的妇女大多数是上世纪70 年代以后出生的,文化层次较高,健康意识较强,而且消费观念也较超前,对婴童用品的消费尤其舍得。

3、商场倒扣流水30%左右

商场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是推高婴童用品价格虚高的“罪魁”。一些大型商场进店费奇高,此外还要交纳新品费、堆头费、店庆费等,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玩具价格的虚高也正是因为商场的各种费用如进店费、各种促销费用的摊派较高,此外按营业额倒扣流水比例平均在30%,有的甚至高达 50%以上。某品牌玩具的代理商透露,玩具的价格定得如此高,是因为在销售过程中,商场从中要求的各种费用较高,除了高昂的进店费再加上各种促销费用的摊派之外,按营业额倒扣流水比例平均在30%,对于某些销售不好的品牌按保底倒扣的比例高达50%以上,这就导致了玩具销售价格的虚高。进价100多元的儿童电瓶车,在市场上最便宜零售价也要卖到800元;在商店柜台上标价150元的芭比娃娃进价只有30元!

中国孕婴童市场分析

北京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

CBME孕婴童展有感

国内孕婴童行业用品浅析

孕婴童专卖店开业成功攻略

中国孕婴童博览会(烟台)邮件

孕婴童连锁超市投资策划书

孕婴用品

孕婴知识

孕婴市场

孕婴童市场分析
《孕婴童市场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