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1: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摘要:

《说文解字》作为文字学史上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传统小学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通过对其中衣部、羊部、宀部、车部等相关部首字的考释,来阐释我国古代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说文解字 古代文化 部首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汉族先人在创造汉字之初“据义取象”,他们凭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对应的物象从而“具象显意”。汉字这种表意文字揭示了汉民族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成果,记录了汉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系统解析字形、分析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许慎通过“据形释义”之法为我们探究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面,我就《说文解字》的几个部首例字来阐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很早就把衣着作为民生之本。《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释名·释衣服》:“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可见服饰首先源于避寒暑、避形体,其次是遮羞,后来才有了表达身份地位、礼仪文化以及美饰作用等。我们从《说文》“衣”字“上衣下裳”这种服饰体制还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古就以“含蓄、严谨、宽大、庄重”的服饰风格为美。孔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的“温柔敦厚”这些人生观都可以从《说文》“衣”部的一些字里反映出来。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食美”的概念。《说文·羊部》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我们在历代文献中也可发现,“羊”字本身就具有“美”、“善”义。早在甲骨文时期,“羊”字就从表示美食义延伸到了表示其他事物的美、善义上。在汉代,“羊”常用于吉祥义。出土的西汉铜洗纹饰“吉祥”就写作“吉羊”。“羊”还可表示一般意义的美、善义。诸多古代文献记载都认为:羊象征吉祥、幸福、美好,这是先民们向往和追求的物化表现,它折射出中国古代先民的社会心态。

房屋不仅能遮蔽风雨,还能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安全保障。在古代,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一个能够遮蔽风雨、生火取暖的地方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人们基本的生存依托,同时也是人们的精神依托。如:《说文·宀部》:“安,静也。从女在宀下。”安表示女性在屋里,本义是安宁。居室里有了女性,能让人感到平静和妥善,男耕女织的生活才是最美满的生活。这是古人用心理直观感受来造字的典型例子。透过对《说文》有关房宇的字词意义的说解,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对宽敞、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商周时期,用于行路、狩猎和作战的车一般是用马牵引的。因此,在先秦文献中经常车、马连用。《说文·车部》:“车,舆轮之总名。舆,车舆也。”古人也很讲究马身上的装饰。马饰与驾驭用的马具不可分,多数就是在马具上加上金属或玉石的饰片,并绘制相应的花纹或图案。《说文·革部》:“勒,马头络衔也。”勒是马头上用以系着马嚼子的皮带。由此可见,古人车饰以文采为美,“文采\'的本义是\"有色彩的花纹\"。这些花纹、图案都来自上古人的生活感观意象。 《说文解字》中对“女”部字的考释,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的婚姻习俗,而这些女部字也深深地折射出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说文·女部》:“媒,谋也,谋和二姓。”媒是男方派出媒人来谋和男女双方结合的一种方式。此词反映了男方处于攻势,一种主动的姿态。《说文·女部》:“妁,酌也,斟酌二姓也。”斟酌两个不同姓氏的男女可否结合。这是反映女方的一个词语,即由男方派媒人来考察双方能否结合,反映了女子处于一种守势。媒、妁二字很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男子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而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则是被动又劣势。

“仁、义、智、勇、洁”这五种品德,都是古人努力追求并大力称道的,同时古人认为玉集五种品德于一体,将之比成人间美德的化身。事实上,玉自从远古被华夏先人发现就深受国人的珍爱,古人认为玉具有仁、义、智、勇、洁的君子美德,所以以玉比德、敦品励行。《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忮),洁之方也。象三玉之连,︱其贯也。”玉成为君子的一种身份象征和明志之物,所谓“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言贤者德音,如金如玉”都是歌颂玉的温润,寓意君子的美德,是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而影响最大的方块文字。这种文字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它的结构,更在于它的文化意义。每一个汉字的形与义都藏着故事,含着学问,蕴着历史还洋溢着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说文解字》很好的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是我国语言史上的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许嘉璐,《说文解字通论》序[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白鹿原的文化蕴含

古代文化

说文解字中的 玉文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古代文化常识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说文解字文化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