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EEPO有效教育总结材料[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4: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EEPO有效教育总结材料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3年3月份,未央区教育局举办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培训活动,我校共派16位教师参加此次培训活动。培训结束后,我校就着手开展此项教育改革,3月20日,强曼丽校长召开工作会议,强调ME-EEPO有效教育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这是教育界期待已久的变革。校长根据各科教师所带年级进行备课分组,规定备课小组教研时间。教师要重点学习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练习有效的约定,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要求参加培训的老师开始运用要素组合方式进行备课,安排参加培训的老师准备EEPO有效教育学习方式的一节课,鼓励老师大胆尝试、摸索,为全校老师提供可参考的教学案例,只有行动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学到EEPO有效教育的精髓。

3月29日,全校MS-EEPO有效教育研讨课后,校长组织16位老师坐在一起进行自我反思,大家提出自己的困惑,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把老师从一言堂解放出来,不是单纯的讲解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对老师驾驭课堂和教材能力的要求也高了,老师如果没有熟练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就会出现一放就散,一收就死的现象。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养成小组合作的习惯;在小组合作中出现边缘化的学生;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忙于自己的答案,疏忽了倾听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我们今后课改中要突破的难点。

4月2日,学校召开EEPO有效教育改革推进会,强校长总结为期一月的EEPO有效教育的推进情况,对16位教师认真备课、讲课的务实精神进行肯定,也谈到了在实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课堂容量大,学生互动时,时间上估计不足,导致完成不了课时内容,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后教研的方向。校长鼓励老师面对困难,不要气馁,要不断的积极进取,加强

学习,学校会请专家为我们指导工作。校长对教师普及MS-EEPO有效教育所做的努力,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并期待各备课小组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MS-EEPO有效教育,达到理论和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多维一体的操作系统,强调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EEPO有效教育方式调和了师生的课堂矛盾,让师生的对立关系消除了。课堂上,老师是学生的导师兼合作伙伴,课外,学生是老师的小助手兼小朋友。

随着EEPO有效教育试验深入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首先,单元组的合作探究让学得快、学得会的同学可以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大家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其次,分工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再次,课堂上丰富多彩的互动放松了他们绷紧的神经,在动静转换的课堂上,同学们不会感到枯燥和疲惫。同时,老师对知识要点的强化、检测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更乐于挑战学习。

未央区教育局为我们引进孟教授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就好比那清新的泉水,为我们的教育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此次教育变革的真实写照。

2013—2104学年第一学期EEPO有效教育总结材料

2013年10月,我们通过“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的形式,开展主题团队研修活动。本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我们语文组探索运用三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即自主设计,包括选课、学课、备课三个环节,实施阶段即集体研讨(一课多磨)、活动展示,包括磨课、说课、上课、评课四个环节,总结阶段即反思提升,只有结课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环环紧扣,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就更好地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

1、自主设计。包括选课、学课、备课三个环节。 选课

教研活动选题好,可以增强教研活动的价值。我们提出了选课要求:①重要性。知识比较重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②代表性。代表某个类型,便于老师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挑战性。难度比较恰当,鲜有人研究,有一定挑战性,具备反复研究的价值。 学课

指教师反复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力求对教材烂熟于心。然后查找该课的文字资料、视频音频材料。学课时,要汲取精华,对课加以改造,灵活运用到该课教学中,上出自己的特色。 备课

我们采用“一个课例,三次备课”方式备课。即第1次备课 —— 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2次备课 —— 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后修改方案;第3次备课 —— 边教边改,针对课上“生成”的新问题寻找对策,课后再“备课”。教师们都写出了极为详细的教案,为后面的磨课打下基础。

2、集体研讨(一课多磨) 磨课

好课是磨出来的。我们采用“一课三议”的形式,即发扬团队协作精神,集体研讨,反复研课,反复试教,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一议: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每一位教师都要在听取上课老师对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作出阐述;二议:让上课老师按设计的教学思路教学,其他教师集中听课再评议,共同剖析、评价和反思,提出修改意见;三议:上课老师按修改的教学设计思路再次教学,其他教师再集中听课再次评议,共同剖析、评价和反思,以此促进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行为,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在磨课过程中,团队的每位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老师负责调课换课、有的老师负责训练学习方式、有的老师负责制作教具,有的老师负责修改课件,有的老师负责授课语言的推敲,有的老师负责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有的老师负责每一次研讨的过程记录与照片采集。每个问题仔细推敲,每个环节精心设计,逐字逐句斟酌,真可谓精雕细琢,千锤百炼。所有人都动了起来,大家都

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锻炼了自己。 说课

上课前由一名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研磨过程等方面进行讲述。“说课”的评分标准应与传统意义上的“说课”不同,我们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研磨过程”上,占5分。通过说研磨过程,改进备课工作,强化备课管理,落实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结合,从而增强教师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 上课

上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赛事“上课”这一项目上,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评分标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上。 评课

①执教者反思性评课。

首先执教者反思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围绕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反思教学效果,结合课堂细节,反思教学在对学生的引领与提升方面起到的作用。最后反思本节课的创新特色、存在问题。 ②团队评课

我们的评课也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从目标把握、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学习达成等方面展开。尤其是提出呈现团队评课过程。这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亮点所在。以往就是指定个别教师评课,这次要求教研团队运用EEPO团队合作方式进行评课,必须达到团队合作的5项指标,即团队名称和标示、团队口号、共同目标、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分享成果。听完课,团队成员就集中研讨。拟名称、编口号,共同评课,并采用图文结构式将讨论结果展示在大卡上。选派一位教师代表或者几位教师评课。

总之,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整个研修过程严谨而轻松,和谐而生动,处处闪烁着集体智慧的光芒。同时,借助于评课,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调控,研究教学过程的一系列理论与策略,控讨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使评与被评都成为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

团队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与团队伙伴们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互为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教研文化会让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让大家在自己的研修活动中感受到幸福,收获到快乐,这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阶梯,才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3—2104学年第二学期EEPO有效教育总结材料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参加了未央区eepo大比武比赛,教师们通过回顾培训所学,购买相关书籍,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力求吸收内化,并结合教学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借此机会,每人按要求对其中的一节课用经典性评价方式进行了评议。

(一)备课:

(1)学习先导。每位教师通过听讲座,看课例了解图文结构式备课与传统文本式异同点。(2)教研推进。语文组每人准备一节课,大家互相听课,评课,老师们不仅对图文结构式教案的设计有了进一步了解,还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就把握文本,如何处理教材,读写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研讨,可谓一举多得。(3)交流提升。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图文结构式教案展示,大家结合任教学科精心设计一份图文结构式教案,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二)上课:

(1)全组研讨。首先,由王静老师执教微型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全组老师参与听课。此外,统一师生预定手势,结合班级文化统一约定。(2)自主实践。学校大力倡导老师们开展EEPO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们积极性很高。穆君宁老师准备一节《胖乎乎的小手》,王群准备一节《最大的“书”》,马莉老师《我最好的老师》,王荣老师《麦哨》,老师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将生字与词语建立起多条联系渠道,牢记在脑海中,再让学生分析字形,联系意义,进行组词扩句,串联起丰富的想象,达到熟记巩固的目的,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评课。

学习经典性评价方式,低语组组织多次参与式练习,其“三性合一”及“三级联动”让听课老师感觉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分析更透彻。青年教师吴艳深有感触地说:以往在听课评课时,我抓不住重点,评价角度单一,这个学期在听课时,用上了经典性评价,使我更能抓住课堂的精髓,同时也有效的指导我的课堂教学。

EEPO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EEPO有效教学总结

“eepo有效教育”阶段性小结

EEPO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EEPO有效教育学习实践体会

eepo有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5

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EEPO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全文)

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EEPO有效教育总结材料[推荐]
《EEPO有效教育总结材料[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