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松阳县民族中学 卢慧琴

【摘要】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日益广泛的使用,它对教学的优化作用也日趋明显。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给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因此,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正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笔者也在实践中多次尝试、比较,深感妙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调整情绪,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阔视野,帮助理解;强化内容,感情升华;复习巩固,扩大容量。让他们学得轻松,记得深刻,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语文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键字】多媒体 语文教学 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景 营造氛围

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是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关键,传统教学中通过精心准备导语或范读课文力求达到这一目的。而现代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我在上《土地的誓言》一文,上课前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播放视频《松花江上》,随着歌声的传出,并配上相应的画面,把学生带到那特定的历史时期:“9.18”,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日寇的铁蹄揭开了悲剧的序幕,从这一天起,沈阳、东北三省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苦难与抗争„„1941年9月18日,一位流浪在关内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遥望生他养他的家乡,找寻着北方的大熊星座,他满怀悲愤和思念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那就是《土地的誓言》。在作者的笔下,这片土地是那样的富饶、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充满生机,可是现在,这块土地却遭受着从来没有过的蹂躏与践踏,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富饶、神奇成为过去,美丽和充满活力也只能留在回忆中。现在这片土地上满目萧索,一片凄凉。东北三省沦陷,三千万东北同胞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成了亡国奴,到处是战火纷飞,到处是日寇的暴行,哀号声不绝于耳,更不用说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今天我们来共同感悟《土地的誓言》,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情感。先创设情境,生动地把耳、目、脑、口,充分运用起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让他们愿意去尝试、探索,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整个过程。感悟作者的感情脉搏,又加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对土地有了新的感悟。自然很容易的就能投入到对课文学习中了。

二、调整情绪,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时间长了,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惫、烦躁,因而懈怠下来。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会让人感到精力充沛,乐此不疲。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声像兼备,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赏心悦目的情境,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我在学习课文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鼓点雄壮有力,扣人心弦。鼓手的动作强劲豪放,刚劲洒脱,时而散开,时而聚拢,穿插交替,犹如龙腾虎跃,粗犷狂舒,体现出北方人憨厚、朴实、热情、开朗和坚强的气质。尤其是鹞子翻身时凌空扬腿的动作,令人叫绝。看了这样的表演谁都会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多么雄壮的气势,用文字是怎么表达的呢?自然就把学生引到课文中来,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激发起来了。感受那种激昂、蓬勃的气势,学生的热血沸腾起来,再指导学生用同样的热情和节奏来朗读课文,不论是文章的美还是腰鼓的美都能感受到,效果不言而喻。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感触不深,还会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多媒体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之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快捷、有效的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段落“重锤敲打”,这既能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因为这些词句、段落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学得细一点,实一点,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精妙独到,段落层次安排的匠心别具,分析这些词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获得更多的启迪、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深入细致地领悟、理解课文,进而形成语文能力。有一次我上公开课《桥之美》,因为这是画家吴冠中的作品,是从美学观点来阐述桥之美: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而初中学生对美学了解甚少,因此读着有点深奥,难懂。我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我把教学重点不是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而是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

但是对于一些美学专业的问题比较陌生,是没有美学理论来支持理解的。所以对于桥之美的欣赏教学,我就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我在网络上找了很多文章中作者提到的各种桥,选出最能体现这个视觉审美的典型的桥,再配上老师优美的范读,如:当读到“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时,刚好一幅美丽的江南乡间石桥缓缓而出;当朗读到“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时,又会现出一幅典型的长桥;宝带桥、风雨桥„„老师的范读与不同形式的桥的出现几乎同步,这样学生对作者的观点就会有一定的感受,再深入地学习课文,就没那么难懂。这种处理,帮助学生对作者的美学观点有了一点的理解。再从另外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对比欣赏另外的一副副图画,假如这样的环境里没有这座桥会怎样?有了这座桥后又怎样?通过这个环节,不仅桥的这个形式美就有了比较清楚地了解。而且还懂得了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这样难懂的课文也就变得不难懂了。这比教师费尽口舌来讲解要有效得多。

四、开阔视野 增进学识

学习《故宫博物院》,故宫名气很大,但作为我们乡下的孩子很少有人去过故宫,对故宫原有的知识不多,而仅根据课文介绍又很难对故宫产生直观的了解,对掌握并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给学生展示了很多故宫的图片,让他们对故宫有个很直观的感受,在惊叹之余再来学习:故宫的文物很多,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如此纷繁复杂的内容作者是如何取舍,仅用很少的篇幅就向我们作全面的介绍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然后再学习文章介绍故宫博物院时能抓住故宫的主要特征、按照合理的顺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等一些技巧,作了如此的比较后,也就说对明文的有关知识不会显得枯燥乏味了。

五、强化内容,感情升华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又一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动之以情,悉心品味,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感情得以升华。《伟大的悲剧》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事物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语文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这些教师不难理解,但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很难让学生动情,因此在带领学生根据斯科特的日记为线索学习完文章的内容后,教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在希冀中,我们探索;在探索中,我们开拓;在开拓中,我们失去;在失去中,我们继续。现实和梦想交融,笑容和泪水交织的人类精神光华的璀璨推动着语文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然后我在屏幕上一个一个展示他们的画像,然后一个一个逐渐从屏幕中隐去,最后只剩下一个大大的十字架。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景变得肃然起敬,教室鸦雀无声,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精神震撼,在震撼中学到了知识,感情得到升华。

诚然,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能摒弃传统教学的精华,要把好教材关和学生关,不应只强调手段多化,只注重直观、形象来理解与记忆知识,而忽略了抽象思维,组织语言能力的培养。施拉姆说:“只有最恰当的媒体,而没有最好的媒体。”因此,我们只要把握好不同媒体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六、复习巩固,扩大容量

运用电教手段,还能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节省时间,增加密度,大大提高效益。特别是复习课和练习课,内容多而杂,劳动量大,效果很难把握,电化教学的优点就更为突出,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和能力训练时,就常常借助多种媒体来提高教学的效率。这点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有同感,在此不再阐述。

其实,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还有很多妙用,如还可以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等等,但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只能坚持适量、适当的原则。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明,《论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渭南教育,2001年12月版

2、陈莲莲,《略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2000年6月8日

3、李小红,《活用多媒体 提高语文素养》,2003年8月12日.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妙用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的运用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魅力

趣味语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趣味性语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欺骗”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妙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