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外国肖像画赏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22:51: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课: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教案

年级:八年级

科目:美术

教材:苏教版15册 第一课

课型:欣赏·评述课

时间:45分钟

授课人:徐璐颖

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册课题中唯一的西方美术欣赏课程,适合采用专题美术欣赏方式,课程除了解决什么是肖像画、肖像画的发展脉络、风格演变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通过学习,充分理解和体会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思想、精神的价值体现。肖像画不只是表现一个人物,更重要的是展示一个人物的气质、内涵、精神世界以及艺术家的思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分析:应注意学生很容易将肖像绘画和有人物形象的绘画作品混同,需要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并加以区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外国古今肖像画经典代表作,使学生对外国肖像画艺术发展的沿革变化、风格流派形成初步认识,能进一步对肖像画创作基本要素、形式法则、表现语言有所认识。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动起来,发现和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来评述作品。并尝试创作,表现周围的亲朋好友或自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外国肖像画的艺术美,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并能理解、接纳人类文明史上丰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以赏析外国古今肖像画作品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对外国肖像画艺术的发展、演变、重要画家、经典代表作有所了解,并能从中获得对肖像艺术欣赏的审美享受。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发展、辨证的眼光来理解、接纳外国肖像画艺术随时代变化所表现的各种形式、风格,并且学习表现和创作,开拓创造性思维。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本、课外学生自己所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等美术课用具.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新课程标准八年级苏教版美术教材以精美的图片呈现在我们面前,本册书内容丰富,有趣切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让我们打开书来欣赏。“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 (板书,书写课题)

二、新授:

(一)了解肖像画的概念。

1、师:什么是肖像画?(学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

小结: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包括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2、出示两幅作品,说说这是肖像画吗?为什么?

(二)了解肖像画艺术美的要求。

(三)肖像画的发展

据史载,古希腊时期,画家阿佩莱斯已画过许多贵族的肖像,被推为欧洲肖像画之祖。 中世纪,由于宗教禁欲主义统治,不太重视肖像画。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个性,艺术家们借助新兴的科学方法,使欧洲的肖像画真正繁荣起来。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文艺复兴之后,名家辈出我们将在

17、

18、19世纪中各选取一为大师来欣赏。

(四)不同阶段肖像画的风格赏析

1、欣赏古罗马时代肖像画《少女肖像》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古罗马时代的《少女肖像》。出示作品

师:罗马古城庞贝出土的许多绘画中,有不少是肖像画,这幅《少女肖像》就是其中一幅。从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肖像画创作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

师:从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有哪些特点?能读到一些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后回答:

通过色彩和明暗的运用,勾画出少女美术的容貌,生动地再现了少女矜持的神态和不凡的气质。

时髦的发型,头饰的华贵,以及手中的笔、书本等证明了她上流的社会身份。(当时读书是一种高尚的娱乐)

小结:古罗马时代肖像画:写实,神情生动

2、简单介绍中世纪作品《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

3、文艺复兴时期:

师:另一个重要时段是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个人的价值被 重新发现的时代。一方面,那些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一家们,试图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细致入微的表现,来颂扬人的智慧和人性的伟大;另一方面,当时许多权贵名流希望能借画家之笔使自己的容貌留传百世。所以,画肖像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尚。

(1) A、了解达芬奇。

B、出示第一件:《蒙娜丽莎》,小组讨论对作品的感受,找作品的特点。(学生从背景、明暗、构图等角度去赏析作品。)

C、师生交流。

○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成功塑造了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的肖像画杰作。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银行家的妻子,画像前由于爱女逝去,她的情绪十分的低沉。达芬奇为了画好这幅肖像画,特意请人给她讲笑话、奏乐、唱歌甚至表演杂技,当表演到精彩之处,蒙娜丽莎露出了一丝微笑。那么,她的微笑有哪些特点? (画面上蒙娜丽莎的微笑似乎是转瞬即逝的,一丝微笑刚从她的脸上掠过,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宁静的眼神、安详的仪态、矜持的美被尽情展现。正是达芬奇这样来处理面部表情的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限,才有让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说说背景这样处理的特点?(是大师理想化的自然山水组合,背景中的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是朦朦胧胧,飘拂不定,好似梦幻一般,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更显其美丽。)

○找找构图的特点构图的特点构图的特点构图的特点?(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三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无一不受这幅画的影响,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金字塔型构图。这样尤显其端庄,稳重。)

○作者仅仅是表现《蒙娜丽莎》的美吗?请同学们思考。 正是受人文主义的影响,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一种永恒的象征性的表现,被后人称作“永恒的微笑”。

师:达芬奇不仅成功塑造了《蒙娜丽莎》,还成功塑造了《最后的晚餐》。简单介绍《最后的晚餐》。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另一位大师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出示图片《雅典学院》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生:宏大.......师:《雅典学院》是一幅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其他各种人物的群像作品。 小组讨论,这些人物在干吗?画面最主要的人物是谁?在构图上有什么特点?画面处理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交流。 在这幅构图宏伟的作品中,杰出的拉斐尔把这些先贤们聚于一堂,巧妙地组织在宏伟的三层拱门大厅内。代表着不同的学科领域的这些人不是拥挤在一起,也不是平均或者凌乱地分布着,拉斐尔把他们有节奏地安排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建筑空间里。他们就如同现实中的人,毫不拘束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个性在进行活动、行走、比划、争论,甚至变得情绪激动,完全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由辩论的气氛当中。所有的动作举止都相互呼应,共同组成画面上优美的旋律。

中间两人是谁?

古典哲学的伟大代表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气宇轩昂地步入大厅。两位大哲人的左手拿着大厚本书,边走边争论,在构图上他们两人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柏拉图右手指天,似乎说上天启示乃生命之源;亚里士多德右手指着大地,好象说研究现实世界才是根本之根本。这是古代希腊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唯物论就是以物质为基础,注重客观。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唯心论就是以意识为基础,注重主观。就是你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画中还有其他的人物: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苏格拉底、亚历山大,还有作者本人等做简要介绍。

师:拉斐尔英年早逝,,除了《雅典学院》,他还以画圣母著称,其中最有名的是《西斯廷圣母》,这幅画是教皇朱理亚二世送给皮亚琴察西斯廷教堂黑衣修士的礼品,拉斐尔受托而为这一教堂的祭坛作画,故有《西斯廷圣母》之名。画面表现圣母抱着圣子从云端降下,两边帷幕旁画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锦袍的男性长者乃教皇西斯克特,他向圣母圣子做出欢迎的姿态。

而稍作跪状的年轻女子乃圣母的信徒渥娃拉,她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了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位于中心的圣母体态丰满优美,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秀丽文静,扒在下方的两个小天使睁着大眼仰望圣母的降临,稚气童心跃然画上。拉斐尔的这幅名画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显示出高雅的格调,因而使人获得一种升华的精神享受。

(3)简单介绍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以及他的《创世纪》 师:欣赏了文艺复兴作品后,你们觉得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都有些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 (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生动、逼真,表现出人物内在的气质和情感。)

3、欣赏

17、

18、19世纪画家的作品

(1)出示作品《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左手握着调色板与画笔,右手叉在腰间,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露出他的贫穷与寒酸。胖胖的身材,缠着头巾,只有一对眼睛还在炯炯有神,他好象在思考着什么,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冷冷地伫立在画架前。背景被淡化了,突出了画家的上半身,象一座塔一样巍然不动,在他身上只有艺术的生命永恒地维系着他。

(2)出示戈雅的《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

小组讨论 ①人物造型?枯燥无味,揭示人物的性格。

国王:是个脑满肠肥、低能昏庸的统治者,他极愿意站到画架前让戈雅作画。他臃肿的身体活象一只火鸡。

皇后:歪着脖子,装出一副认真的样子,由于她长得丑陋,加上脸上现出一本正经的状态,反而显得十分可笑。 两边则是他们的女儿、女婿、儿媳和姐弟。有的挺胸凸肚,有的呆苦木鸡。人物呈弧线形地前后交错站开。

戈雅倒并不在有意丑化这些皇族成员,而是凭着他那天才的洞察力,深入挖掘这些人物只知享受,空虚灵魂,从而生动地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本质特征。

②色彩表现?绚丽、金碧辉煌,突显了皇家的豪华气势。

师:锦绣的衣服、绶带和金银宝石饰物,显示出作品的绚丽、金碧辉煌,突显了皇家的豪华气势。

③师:其实在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总共有家族13个人,作者在作品中添加了自己的半截身子,找找看。

师:“13”在西方传统观念中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可又要使皇族一家一个不漏,画家便在画面左侧后景中的暗部,添画了戈雅的半截身子。在这里戈雅没有用明亮的颜色去渲染自己,仅仅为了打破忌讳,使全书取得统一。

(3)欣赏大卫的《马拉之死》

A、了解马拉。 马拉,是一位物理学家、医药博士,法国大革命是成为职业革命家。长期在地窖里工作,因此,染上了严重的皮肤病。为了减轻病痛,同时,不影响工作,他每天不得不泡在带有药液的浴缸里坚持工作。1793年7月13日马拉被刺身亡,终年50岁。

B、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画面细节。

师:作品描绘的是法国革命家马拉被杀手刺杀在浴缸里的历史事件,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马拉刚刚被刺的惨状。请同学们找找马拉被刺后的一些细节? (整个身体无力的斜躺着,头垂靠在浴缸上。身上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凶手递给他的字条。 浴缸的旁边有一个木台,这是马拉办公用的案台,案台上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带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凶手已经逃离现场。画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一个情节和场景之中,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强了它的羽毛笔、纸币和马拉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便条上的内容: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个5个孩子的母亲,他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丢在地上的带血的凶器。凶手已经逃离现场。)

师小结:画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一个情节和场景之中,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C、画面处理

师: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得单纯、深暗,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同时,作品加强了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带给人们带来一种压抑、憋闷的感觉。

D、作者情感 整个画面表现手法简洁、严谨、明晰、理智,细节刻画深入、具体、真实,反映了作者对马拉的无比敬重之情。据说,大卫在马拉被刺的两个小时后就赶到了现场,被眼前的惨状所震惊,于是他决定用画笔来记录这悲壮的历史场面。

4、出示安格尔的作品,简单介绍写实肖像画的顶峰——安格尔。

三、巧设悬念,结束新课

师:19世纪照相的出现,会给写实的艺术作品带来挑战吗?绘画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会从此消失吗?我们下节美术课上通过现代肖像画的赏析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照相机发明之前的肖像画,照相机发明之后,肖像画是否从此就退出舞台了呢?很显然,从现代大师的绘画中看,肖像画并没有退出舞台,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到19世纪之后,艺术发展多元化,各种风格相继出现,表示了传统艺术的衰亡,现代艺术的兴起。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这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三种风格,分别是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板书)

代表着三种风格的分别是梵高、莫迪里阿尼、毕加索。

二、新授

1、首先我们来了解这位悲情的天才。

师: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示图片《没胡子的自画像》)

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是凡高的最后一幅自画像,画于1889年,这一年他的母亲70岁。虽然早年因为一些矛盾引起母子关系紧张,平时不常联系,但在母亲生日那天,为了让母亲对自己的健康放心,凡高决定送一张自画像给她。凡高把自己画得比现实中要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然而这些都无法掩饰他眼底的绝望和孤独。最后凡高给了母亲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而把这张挂在了自己的墙上。

师:梵高还画了很多其他的自画像。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梵高其他自画像图片) 思考:为什么梵高有那么多自画像? 了解梵高生平。

A、梵高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提奥。 B、梵高于高更的故事。 C、梵高的绘画热情。

2、表现主义代表人物莫迪里阿尼及其《带帽的芙劳》

这幅作品中,画家喜欢把形体拉长,特别是拉长颈部,使她们的脸部夸张变形,显得更加忧愁,好像有一种难以施展其欲望的苦闷。脸部的拉长是一种三度空间的绘画简化方式,即他不去深化空间,而去简化空间,使之平面化,把线的夸张表现引向具有韵律感的音乐性功能,整个画面极具装饰美感和浪漫情调,色彩对比也较为鲜明。

简单介绍《呐喊》

3、毕加索

A、出示毕加索三个时期的自画像,使学生初步理解立体主义的解构。 B、出示图片《公牛》并播放视频《毕加索与公牛》,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立体主义 C、介绍毕加索作品《坐着的朵拉》和《读书》。 课堂总结:

1、照相机发明后,使得以描摹自然、再现现实为信条的肖像画家大为惶恐。有人悲观地预言,绘画结束了。但事实恰恰相反,照相没能取代绘画,反而促使画家们思考肖像画地真正艺术价值,图新变法,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2、虽然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所改变,但是画家们想通过绘画来表达情感和内心的宗旨却没有变化。

附:教师本节课反思:

1、由于课文内容丰富,课时有限,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抓住重点。

2、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采取互动、合作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看画、议论、评述等几个方面综合展开评述,使学生在艺术欣赏课学习中收获更大。运用新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教学更直观

第一课 外国肖像画赏析教案

肖像画教案

儿童肖像画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飘》读后感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诗两首》课文赏析

人物肖像画创意素描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教学设计

中学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赏析(全文)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教案

外国肖像画赏析
《外国肖像画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