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2: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的思想及其评价:

(1)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

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礼”指西周时的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

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2)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3)教育思想:办私学。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4)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5)评价:

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③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④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的思想及其评价

(1)思想: ①思想核心:仁政学说;②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本善;③民本思想:民贵君轻;④精神品格: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

(2)评价: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唐代被当作经典,

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荀子的思想及其评价

(1)思想:①“天行有常”与“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

由恶变善)”;③ 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治国思想。

(2)评价: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但在很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剧烈的社会大变革

②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层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④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

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 ⑤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

壮大、活跃。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①汉朝面临王国问题和匈奴威胁,道家无为思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②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开拓大一统事业;

③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适合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新儒学的来源、主要观点及作用。

(1)思想来源:汉代的儒学已经不同于先秦儒学,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思想主张: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

治。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君权神授,天谴论)

(3)作用:这种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有积极的作用,“天人感应”学说对于限制君主

权力过度膨胀也有一定的作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①适应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②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③儒学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理学形成的历史原由:

①魏晋南北朝 时期佛、道思想盛行,儒学地位动摇。

②唐宋时期,“三 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③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者吸收佛、道哲学思想,改造儒学。

★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观点。

(1)程朱理学: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遵循永恒不变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要把握“理”,通过“格物致知”,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以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2)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即是理”,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即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

(3)王守仁的心学:

①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历史影响:

①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

②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的主要观点

(1)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权威。

(2)抨击道学伪善,强调个性发展。

(3)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并非生自“三纲五常”的天理。从根 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思想批判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时代背景:明清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出现了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

主要内容:

(1)经世致用思想:

(2) “工商皆本”的思想。

(3)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①指出君主专制是弊病的根源,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

②区分“亡国”与“亡天下”;

③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概况

儒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社火的形成与发展

中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

五言诗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