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8: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教学设计 花园初中 周海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特写的基础知识及写作特点。了解课文内容,欣赏描写,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2、过程与方法:了解文体特点;阅读分析课文,合作探究;品析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运动员的精湛技艺,学习吕伟为国争光的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心。 【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闻特写的基础知识及写作特点,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感受中国运动员的精湛技艺和为祖国夺得金牌的精神。

2、难点是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叱咤泳坛的跳水皇后,以她那舒展优美,出神入化的高台跳水动作,而使世界泳坛为之一震,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中国姑娘那“飞天”之美。

二、检查预习,补充资料:

1.检查基础:结合ppt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凌空(líng ) 翘首(qiáo ) 屏息(bǐng ) 敛声(liǎn ) ....敦煌(huáng) 悄然(qiǎo ) 沸腾(téng) 刹那(chà ) ....眼花缭乱(liáo) 震耳欲聋(lóng)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敛声:暂时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缭乱,纷乱。 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轻盈: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新秀:指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2.补充资料:ppt展示 (1)关于亚运会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主要由亚洲地区举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亚运会,中国队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奖牌榜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1位。中国开始称霸亚洲体坛。

(2)关于吕伟

吕伟:20世纪80年代中国跳水队优秀运动员。1982年、1986年连续获得亚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1987年世界杯跳水赛女子团体冠军成员。

(3)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4)新闻特写主要表达方式:描写;

(5)新闻特写选材:截取“局部”,描写局部,并放大细节。

(6)新闻特写的特点: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感应过程;放大细节。

(7)新闻特写的分类: 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

人物特写:以人物为报道对象,截取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段、一个侧面加以描绘,从而生动的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面貌。

场景特写:以新闻事件中的场景为描写对象,通过对一个或几个典型性场景的描绘来反映整个事件。

三、速度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1.本文是一篇人物特写,速读课文,找出这个人物是谁?试着对这个人物作简要介绍。 本文特写的人物是吕伟,“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10米跳水运动员。

2.特写的选材是截取“局部”,描写局部,并放大细节。这篇特写选取的特写局部是什么?

本文选取了吕伟10高台跳水的“一刹那”这个“点”作为“局部”和侧面进行了放大,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3.通过对人物这个局部的描写反映了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通过对人物这个局部(吕伟10米高台跳水的一刹那)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积年累月的训练成果,高超惊人的技艺,为祖国夺得金牌的过程,突出了爱国的主题。

四、深层探究,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

在第

二、

三、四段,作者对吕伟10米高台跳水的“一刹那”画面进行了分解。请概括这几个“定格”的画面,并分析这样细致描写的作用。

第二、

三、四段对吕伟的自选动作“5136”进行了细致分解,用了几个“定格”的画面:对“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放慢“镜头”,细致描绘,用文字描绘画面,从多方面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以及想象力,似观看影视特写镜头,清晰而逼真,让人产生一种亲临其境,亲观其景的效果;同时,这样细致的描绘也突出了吕伟自选动作“高、险、难、美”的特征,让我们读者了解了中国运动员的强大实力、精湛的技艺和高水平的发挥。 自由朗读,体会: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学习吕伟为国争光的精神,增强我们强烈的爱国之心。

五、语言赏析

特写浓厚的文学色彩往往借助修辞方法、动词的恰当运用等手段来完成。本文也不例外,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如:修辞:“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向空中飞去的身体比作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富于想象力,画面唯美。对吕伟高难、惊险的动作赋予了动态美,而且洋溢着艺术美。

动词:在文章的

二、三段,记者用了“轻舒”“举起”“蹬”“飞去”“托住”“衬着”“翻腾”“转体”“展开”“插进”等一连串动词,把吕伟高难、惊险、舒展、优美的跳水动作,用一组组叠加的特写镜头,描写得逼真洗练,生动传神,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运动员的强大实力和精湛技艺。

六、写法探究

本文的写作手法丰富多彩,你能说说表现在哪里吗?

如:1.以动衬静。特写开头,记者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是“动感”环境的烘托,头顶飘浮的白云、掠过身旁的飞鸟、8千名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观众。寥寥数笔,像一曲动静融合的交响曲,像一幅精彩绝伦的场景画,将吕伟跳水前的神态、风度和赛场氛围、全神贯注的观众勾画得活灵活现,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即将开始的高难精彩自选动作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

2.侧面描写。第五段通过外国记者的动作、观众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吕伟跳水技艺的精湛。

七、总结:强调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ppt展示

新闻特写,有强烈的现场感。新闻特写最大的“特”,在于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对话来再现新闻现场,让受众身临其境,进而达到对报道聚焦的新闻事实感同身受、蕴含的思想观点在思想上、情感上形成强烈共鸣的传播效果。记者让受众“走进”新闻现场,在强化了新闻特写现场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报道的贴近性。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作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从时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对生活作片段的截取。它不是去展示事件发展的前前后后,而是选取那种最具包孕性的片断,动中取静,以静写动,让人们通过一个典型的镜头,一个画面,获得对其前前后后经过的了解。这种片断,通常是能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从空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选取那些最有特征、最富表现力的细节。

新闻特写由于借鉴了影视手法,将对象镜头化,所以能产生很强的可视性,人们常把它称为“视觉新闻”。通过描绘,让读者将文字的内容转换为可视的画面。新闻特写,来自新闻现场,记者通过将现场目击、亲身感受形诸于笔,再现大喜大悲的新闻场景,使受众如临其境,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味觉等感官冲击和心灵感应,从而获得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写的现场感,首先是来自记者的现场观察。一般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主要是由记者访问得到的,而特写的采访则特别强调记者的现场观察,强调第一手材料的获取。没有现场观察,记者是无法写出特写来的。所以,在不少的特写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记者观察活动的存在。

八、1.重点朗读课文中细节描写部分,体会新闻特写的特点;2.课后阅读一些新闻特写。

板书设计(结合ppt)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吕伟高台跳水 的一刹那 (运动之美)

起跳 比喻、拟人 腾空 动作描写 入水 以静衬动、侧面描写

沉着冷静强大实力精湛技艺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

“飞天”凌空

飞天凌空

飞天凌空》教学反思

《“飞天”凌空》说课稿

”飞天“凌空 教案

《“飞天”凌空》原文、赏析与教学设计

3 《“飞天”凌空》教案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