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资本论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0: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先驱

——马克思《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最主要的著作。他以政治经济学为主体,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就经济学方面来看,《资本论》在详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过程中,也揭示了发达商品经济的共同规律,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乃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就哲学方面来看,《资本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生动的运用和体现,是历史唯物论的科学验证。就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来说,《资本论》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公有制经济的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和某些一般规律。因此,它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对于它的理论内涵,不仅应该理解为工人阶级在相当长一段历史过程中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指南,而且应该理解为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宝库。

总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在对资本主义政治及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调查、体验、研究和反思后写成的科学巨著。它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将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揭示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最终必将灭亡,社会主义最终必将胜利的历史规律。因此,《资本论》自其诞生的时刻起,一直为千百万人所关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影响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学科,如恩格斯所评论的:“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的这本书一样,对于工人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

《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由马克思亲自编辑出版,第二三卷则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遗稿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第四卷是恩格斯临终前委托考茨基进行整理,由考茨基作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出版的。马克思思考并写作《资本论》的时代,正是西方各国已经或将要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最终体系化,开始由早期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前奏时期,当时,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迫于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不平衡,开始纷纷扩张殖民地,希望成为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大国,而同时,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激化,贫富差距日渐扩大,资本不断向剥削者集中,而劳动者却日益贫困。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开始调查、思考并总结资本主义的经济运作规律,而他最伟大的研究成果即是《资本论》。因此,《资本论》的出现,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社会科学共同催生的一个总结性、内省性、揭示性和预见性的时代智慧的代表。

《资本论》研究的对象,如马克思自己所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这里,马克思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生产关系。它包括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的社会关系。另外,马克思也在1859年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它是《资本论》的初篇)写的序言中提到:“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那么这里的“资本”是什么呢?他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这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们,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就将政治经济学看成是研究财富的学科,马克思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这与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学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另外,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出发,马克思同时研究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而他的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作规律,以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经济条件出发,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和阶段性,以为无产阶级提供思想武器,指导他们自觉地进行革命斗

争。

关于《资本论》的方法和结构,既然《资本论》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表述”,因此它必须有全新的科学方法。在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那里,流行的是传承自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人的唯心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但马克思的革命性即体现在他将唯物辩证法——而且是不同于机械唯物和二元唯物的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引入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并作为强有力的方法论贯穿始终。马克思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建立了《资本论》的辩证逻辑。这种逻辑方法的体系,包括抽象和具体的统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特殊和一般的统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等等。其中,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是最基本的逻辑方法。而马克思又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又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运用抽象力对复杂的整体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形成了科学的抽象法。科学抽象法的整个过程又包涵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即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这也明确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予以体现:马克思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地占有材料,既有现实的经济材料,又有大量前人的理论材料,他对这些材料进行充分的筛选、分析。改造,逐步从现实的具体中抽象出经济科学的概念,这就是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而在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才可能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进行叙述。这是建立政治经济学完备体系唯一正确的方法。马克思正是按照这个方法将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以及它的各个层次和侧面的经济范畴排列得秩序井然,从而建立起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论大厦。

马克思尤其强调指出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应该说明,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他的学说是从康德、福林等人一脉相承下来并由他进一步唯心地发展了的,倒立着并神秘化了的所谓“辩证法”,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学说进行了革命批判,并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马克思的辩证法。

因此,《资本论》就其理论的结构来说,基本上是逻辑的叙述过程,但是这个逻辑的发展过程却更科学地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过程。总之,《资本论》的理论骨架是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构成的理论体系,第一卷是基础,第二卷是这个基础的进一步展开,同时又是第三卷的引言。第三卷是研究的最终结论。第四卷则是对剩余价值理论史的全面剖析。而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贯穿全卷始终。由此可见,《资本论》是一部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结构的科学巨著。

以上是《资本论》内容的基本骨骼和支撑,而它的具体研究内容则是以这些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基础的,抽象于具体客观的材料和事实又具体表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诸方面。其中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包括商品和货币、货币与资本的转换、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二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包括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卷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包括剩余价值与利润的转化关系、利润率的最终变化规律、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向经营资本的转化、利润的成分分割、超额利润向地租的转化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收入的源泉。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诸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揭示。

综上所述,《资本论》对于资本的研究是按照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逻辑顺序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这三条线索贯穿始终,在一个严密、理智、科学、辩证的体系内,马克思最后得出了一个伟大的结论: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历史性的经济制度,它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走向灭亡,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正如恩格斯所说:

“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所有关系,将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并且根据无可怀疑的知识所作的绝对认真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整个‘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

晋中学院资本论论文

资本论论文参考题目

资本论

资本论

级《资本论》课程论文命题(材料)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论文
《资本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