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感悟品德教学吴凤萍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感悟品德教学

挂兰峪学区八卦岭中心小学吴凤萍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品德与生活》也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来。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凭借新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构筑生活化、有童趣、多形式、开放性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经验。

一、课堂生活化——融入生活,激活真情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围绕低年级学生生活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主题向学生呈现了活生生的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科学常识、手工制作等生活素材,为学生回归生活、体验感悟提供了清新的源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地从教材出发,通过创设鲜活的载体来引导学生真情地走进并“点击”生活的精彩、享受生活的情趣、体验生命的价值。

1、融入生活——真心参与

新教材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层面设置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了真情拥抱生活的时空,如《我们的校园》《春天来了》《我们和太阳做游戏》等。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考察、调查、访谈、服务等自己乐于参与的方式去熟悉生活环境、体验生活情趣、感受内在价值。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校园、田野找春天——在沟崖迎春的嫩黄中、在山坡清新的草香中、在小河潺潺的流水中、在舒展腰姿的柳条上、在钻出泥土的小芽中,学生闻到了春天、听到了春天、看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他们情不自禁地用欢笑亲吻着大地、用歌声迎接着春天、用画笔描绘着春天……在生活气息浓郁的自然环境中,学生率真无忌地展露着情感、充盈着心灵、飞扬着个性——这就是生活化的课堂。

2、影像回放——激活真情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某些生活中完全逼真的场景往往难以迁移到学习中来,如《祖国妈妈的生日》一课中的“开国盛典” “国庆节**广场大阅兵” “各族人民欢庆十一节”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借助直观、形象、动态、多维的声像信息的回放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亲临其境”般回到了开国大典和国庆盛典的历史性时刻,听到了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看到了海陆空三军将士的飒爽英姿和中华儿女的欢庆振奋以及祖国处处花团锦簇的场景,学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由衷自豪,并纷纷情绪饱满地投入到下面的“我们也来用实际行动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这个环节中来。

二、教学活动化——超越文本,碰撞生成

“儿童对于活动的需求往往比食物更强烈”。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低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为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内化构筑了宽泛的平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冲破“先借助虚构的生活故事的演绎(激情、学文本)来阐释某一道德观念或价值规范(明理),后联系实际并通过虚拟的场景和情形来调节并考察行为效应(导行)”的传统的思品课教学模式,以真实性、多 1

元化的生活实践活动为纽带,十分顺畅地将空乏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的说教和训诫融化为低年级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

1、开心俱乐部——在快乐中内化

所谓的“开心俱乐部”,指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讲故事、唱歌、跳舞、画画儿、吟诵诗文、编演小品剧等,使他们的“亲身所得”在快乐中内化。如:在《我换牙了》一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组编演“牙齿的故事”,加固学生对牙齿的认识、加深保护牙齿方法的了解;在《春天来了》一课“找春天”实践活动后,我设计了“用自己的笔画春天、用悦耳的歌声唱春天、用美妙的语言吟诵春天、用自己的双手装扮春天”的自主化活动,既深化了学生对春天、对生活的情感,又展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2、沙龙聊天室——在碰撞中生成

所谓“沙龙聊天室”,指的是引导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展现自我、加强交流,并学会倾听、乐于沟通,逐步形成健康与健全的人格。如:在《我换牙了》一课教学中,我组织了“谈谈有趣的牙”沙龙:看看你的牙,数数他的牙,说说爸爸的牙,比一比姥姥的牙——原来牙齿是这样的,原来牙齿这样重要!在《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教学中,我把学生由“家人对我的爱”转移到“我向家人回报爱”这个主题上后,就引导学生6人一组成立了一个个“聊天室”,让每个学生都仔细回想、广泛交流——有的学生感受到回报亲情的自豪,有的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对亲人的“吝啬”,找到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默默地学习、思考着回报亲情的方式……学生在对话中倾听着、在倾听中碰撞着、在碰撞中领悟着。

2、爱心金点子——在爱心中收获

所谓的“爱心金点子”,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舒展的思维和爱心,进行行为与价值的判断,在“道德法官”与“爱心使者”的角色体验中促进“知与情”的升华、“知与行”的统一。如:在《我自己会整理》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小兔贝贝”的引荐下帮助小朋友解决“怎样整理书包”的难题,让学生到图书室,给管理图书的老师设计最佳的整理方案;在《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组织学生“聊天”后,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畅想“节日里,我们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学生在“金点子”中捧出了颗颗爱心,在颗颗爱心的“实现”中怎能没有片片亲情收获!

3、相信我能行——在自信中超越

所谓的“相信我能行”,是指通过拓展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自信中超越”。如在《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的尾声部分,我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给花瓣涂色彩”活动,激励他们帮家人做事情、给亲人添欢乐;在《我换牙了》一课教学后,我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刷牙情况——每天早晚,做到一次画一个☆,每个周都进行评比。学生优良的行为在激励中实践着,良好的习惯在自信中坚持着,健康的道德价值在过程中形成着。

总而言之,生活中的学生是一星星需要点燃的火种,是一颗颗需要激活的苞芽;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我们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他们在建构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成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吴凤萍

感悟教师(于小萍)

教学反思萍

六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戴洁萍

品德教学

艳萍教学工作总结

张萍教学工作总结

陈萍教学设计

读《西游记》有感602吴凤英

观吴凤霞老师讲座有感

感悟品德教学吴凤萍
《感悟品德教学吴凤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