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2: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教材分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 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文本横 跨司马迁的一生,对他遭受宫刑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伟大的人生壮举进行了细腻感人的描写,折射出人物崇高的精神与品格,充分诠释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了解《史记》。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力目标: 品读语句,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与恰当。

研读重点语段,联系上下文与历史背景,充分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丰满的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伟大精神,深入理解“发愤”的精神内涵。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鼓励学生用真情和真言具体表达自己的心 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激 发学生的民族豪情。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鼓励学生勇敢面对人生的逆境,做生命的强者。 [教学重点] 品读语句,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与恰当。研读重点语段,联系上下文与历史背景,充分 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丰满的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伟大 精神,深入理解“发愤”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跨越沉沉的历史之门,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从字里行间感悟司马迁的 伟大,深入理解“发愤”的精神内涵,获得撼人的精神力量,更获得与文字共鸣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课题入手,抛出话题,感受早年发奋的司马迁。

1.对于司马迁这个人,同学们了解么?(板书:司马迁) 2.说到司马迁,不能不提到闻名古今的《史记》,那对于《史记》,同学们知道多少关于《史记》方面的内容?这是一部怎样的书?(板书:《史记》)

3.要完成这样一部纵贯历史长河3000余年的史学巨著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偏偏要写这样一部书呢?(板书:写)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

一、二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 5.学生读后交流。

6.师述:环境的熏陶、家庭的影响将司马迁与史学紧紧相连。(我们用几个字简单概括一下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受影响,努力学史)

父亲的临终嘱托对司马迁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

7.出示句子: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 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8.教师范读,学生交流从中体会到的内涵。 9.父亲的遗言悲凉而执着,让我们用心感受,学生再次齐读句子。

10.身为儿子的司马迁岂能不明白老父的心?此时此刻,望着泪流满面的父亲,聆听着他的嘱托,司马迁在想些什么呢? 11.学生交流。

12.司马迁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出示: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我们同样用7个字来概括这段段意:记嘱托,整理史料)

13.你从司马迁忙碌的身影中体会到了什么? 14.学生交流。

15.父亲的嘱托,人生的理想,司马迁毅然挑起了这前无古人的历史重担。那么,他是怎样写《史记》的呢? 16.学生交流。(板书:发奋) 17.学生质疑。 18.板书:发愤。“愤”教师加点。让你联想到哪些词语?(愤怒,愤懑,气愤...)

19.学生举例。

20.那么到底是什么事使得司马迁满怀愤慨,发愤写成《史记》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的第三自然段,找找关键语句,联系课外资料,谈一谈。 21.生交流:李陵事件。

22.教师相机叙述:正义直言,却换来牢狱之灾;耿耿忠心,却落得酷刑加身。对于这样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淌着自尊自强信念,心底里有着建功立业梦想的血性男儿,受到如此惨无人道的折磨,司马迁——(出示)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23.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24.奇耻大辱、悲愤欲绝,也许此时,死,对于司马迁是最简单、最好的解脱。但是,他这样做了吗?

25.出示引读: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26.“发”教师加点。到底是什么打消了司马迁的轻生之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发愤写成 《史记》呢?请同学们静心默读下面的文章,用心体会。 27.音乐起,学生品读,而后交流。 28.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 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29.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你听到了司马迁怎样的声音? 30.学生充分交流、朗读。

31.师述:司马迁在痛苦中挣扎,在屈辱中抉择。最后,他终于战胜了酷刑,战胜了痛苦, 战胜了屈辱,更战胜了自己!(谁能用7个字来概括这段内容?——受酷刑,发愤著书) 让我们再次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32.齐读相关语段,配乐。

33.师述: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出示(配合音乐与插图):大雪纷飞的寒冬,司马迁伏在冰冷的竹简之上„„ 夜深人静,昏黄的油灯下,司马迁又提起了手中的笔„„ 狱卒尖刻的笑声中,司马迁眉头紧锁„„

中秋之夜,满头白发、重病缠身的司马迁仍然写着„„

34.让我们走进司马迁的悲壮人生,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听到了他怎样的心声? 35.学生描述。 36.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37.此时,这一行行工整的隶书,仅仅是用墨在写就吗? 38.学生交流。

39.师述:痛苦、耻辱,没有让司马迁屈服,血泪和生命凝成了辉煌巨著,因为:(生齐)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 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40.此时此刻,你理解了“发愤”的内涵与深意吗? 41.学生交流,擦去板书“发奋”,板书:忍辱负重 百折不挠。

42.让我们用心朗读第三自然段,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为了完成父命、实现理想、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伟男儿! 43.学生齐读。

三.表达心声,回归本源,一生回味伟大的司马迁。

44.师述: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从10岁开始攻读史书,20岁开始四方游历,36岁父亲去世

后就着手整理史料,40岁开始编写《史记》,53岁才完成了这部辉煌巨著。《史记》,几 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最后一段,谁也能用7个字来总结段意:耗心血,完成巨著) 45.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用手中的笔,用凝练的语言表达我们的心声: 司马迁,我想对您说„„ 46.老师也难耐心中的激情,(出示教师书写的对联)齐读:忍辱负重用生命写成巨著 百折不挠以血泪著就史书 横批:中华伟男儿

47.让我们永远记住“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 司马迁,让我们好好读读辉煌巨著《史记》,让我们永远为我们伟大的民族而骄傲和 自豪吧!(板书:辉煌巨著 前无古人) [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 写 《史记》

忍辱负重 辉煌巨著

百折不挠 前无古人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