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立德育人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3: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编者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2015年2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良平同志专门批示要求组织全市广大校长教师学习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立德树人 创新驱动》的文章。现将该文予以编发,要求各校在新学期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上组织认真学习讨论。

诸暨市教育局

2015年3月5日

立德树人 创新驱动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教育的综合改革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牵引。所谓创新教育,既包括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包括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发现儿童

有学者这样说,人类文明的进化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现了人,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世界焕然一新;第二个阶段是发现了女性,将女性从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世界的另半边天撑起来了;第三个阶段是发现了儿童,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世界更加充满阳光和美好。今天的中国,正处在这第三个阶段,发现儿童的阶段。我们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与发现儿童这个大背景大课题相适应,我们从事基础教育,也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按教育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按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社会、教师、家长都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发现儿童,中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进入新天地,迈向新时代。

二、受人尊敬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正在向强国迈进,最终,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要顺应这个大趋势。目前的基础教育,与这种大趋势还不太适应。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太功利化,太短视,都是教孩子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走捷径获得事业成功。我们的教育,要从大处着眼,要从长远着眼,要从教学生如何成功转向教学生如何受人尊敬。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必然是个事业成功的人,但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受人尊敬。我们讲教书育人,我们讲立德树人,就是要把立德、立功、立言统一起来,就是要法古今完人,就是要培养受人尊敬的人。

三、灵魂境界

丰子恺先生曾说过,人的生活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的境界,大致在衣食住行的层面;一种是精神的境界,主要指文学艺术等雅致和情趣;一种是灵魂的境界,那就是有信仰,有理想,有终极关怀,有博大情怀。关于物质的境界和精神的境界,已不是大问题。关于灵魂的境界,是大问题,是深层次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现在的学生,最缺的是灵魂的生活。现在的教育工作,效果最不能让人满意的是灵魂境界的教育。我们总在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然叫“复兴”,那就得有坐标,这个坐标应该是汉代和唐代,是所谓“汉唐气象”。“汉唐气象”的背后,是那时的中国人有着充实而强大的心灵,有着美丽而高洁的灵魂,那时的中国人有理性有灵性有诗性有血性,一片天真。我们还反复讲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背后必然是美丽心灵。心灵干净,环境才能干净;心灵有多美丽,环境就有多美丽,美丽中国必须有美丽心灵作支撑。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要培养君子和圣人,道家要培养真人和至人。君子、圣人也好,真人、至人也罢,都是要有超越世俗的情怀,心灵强大而充实,灵魂美丽而高洁。教育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超越物质的生活而进入精神的生活,超越精神的生活而进入灵魂的生活,让学生有充实而强大的心灵、美丽而高洁的灵魂。

四、向内向上

教育的功能,就在于通过培养人,提升世道人心,推动社会进步。党中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就是提升世道人心,通过世道人心的提升,让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有质量更有可持续性,让人民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前不久,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要进学校。从娃娃抓起,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基础。反思这些年在世道人心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向外向下,而不是向内向上。现在的雾霾为什么如此严重?就因为人心向外,贪得无厌,对大自然索取太多,对物质生活享受无度。现在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越来越缺少诚信?文化艺术为什么越来越娱乐化甚至低俗化?就是因为人心向下,只求感官的刺激,不重精神的洗礼。社会上的一切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人的一切问题,说到底是心的问题;人心的一切问题,说到底,还是个向内向上还是向外向下的问题。我们讲立德树人,立德,最重要的是向内做功夫,向上做功夫。向内做功夫,就是反求诸己,正心,诚意,就是古人讲的“养气”,养浩然正气,养昂扬锐气,养蓬勃朝气。向上做功夫,就是见贤思齐,超凡入圣,不断提升自己,登高望远,成大气候大格局。立德树人的过程,就是先内后外、由下向上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吗?

五、以心传心

立德树人,是一项人心工程。古今中外的经验反复证明,人心工程,最有效的途径是以心印心、以心塑心、以心传心。心帅身,身帅言,所以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心教。人的心理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我的心理传染给你,你再传染给他,他再传下去,所谓社会心理就是这么形成的,所谓民族心理也是这么积淀的。中小学生的心灵基本上是张白纸,最容易被影响被感染。而最能影响他们的人,是离他们最近、最受他们尊敬的人,即父母和老师。所以,提升孩子的心灵,首先要提升家长和教师的心灵,家长、教师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格,孩子自然会走向美好和高尚。我们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有师德,然后才有生德。我们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是传道者,所传的“道”,既是知识也是行为,把知和行统摄起来的,正是一颗美好的心灵。我们这颗美好的心灵传印给学生,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再传印给別人,如此传印下去,久久为功,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自会水到渠成。

六、主攻方向

以德树人,或者说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总得有抓手。其中,有三个重要抓手,第一个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第二个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第三个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一个人只要有了法治意识,那么他就会有底线、不出格。一个人只要具备科学精神,就能把干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干事结合起来,不断取得成功。人文情怀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一切的奋斗,最终的目标,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幸福感。我们所有的努力,核心都指向对生命、对工作、对自然、对社会、对囯家、对世界的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是“民胞物与”。我们常说的公平正义、美丽中国、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说到底,也是一种人文情怀。总之,学校的以德树人,思想品德教育,要高扬法治、科学、人文三面旗帜,教师、教材、教学都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这三个方向。

七、学习能力

古今中外的人才成长经验都证明,一个人在某项事业上成功,总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是客观需求,一个是个人兴趣,一个是知能储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客观需求的量只会越来越大,这一点不用我们发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好好动脑筋下功夫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能。赵元任先生会几十种外语,同时会几十种方言,是近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第一大家。有人问赵先生为什么能在语言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只回答两个字:“好玩”。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发动机。兴趣有了,要他学便成了他要学。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关键是提升他学习的能力。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就好比盖一栋房子,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够他砌一个墙角,如果不自学,如果不继续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那么他一辈子都只能砌墙角。因此,学校教学生,最要紧的,不是教给他知识,而是教给他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不仅是跟老师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自学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八、拔尖人才

有人预测,有两件大事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命运,一是能不能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二是能不能实现融合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再一次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于2009年开始实施,由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北京大学等全国19所著名大学参与,其中有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上海交通大学的“致远学校”、中国科技大学的“英才班”等。五年来,“拔尖计划”实现了预期目标,获得成功,正在成为我国未来产生国际一流科学家的摇篮,其在寻找优秀学生、培养优秀学生过程中形成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模式,也成为撬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一股力量。下一步,“拔尖计划”应该向下延伸,在全国也选择20所左右的优质中学创办“拔尖人才”早培班,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一条龙”,让拔尖人才的培养基数更大、基础更牢。

立德育人征文

立德育人树形象演讲稿

育人之道_立德为本

育人之道,诚信为本,立德修身

崇尚礼仪立德育人(定稿)

育人之道_立德为本

以爱育人,立德树人

立德育人树形象学习心得体会1

立德树人 全面育人 创新机制要点

东白立德树人年度总结“育人之道,立德为本”

立德育人
《立德育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