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观察研究报告分析[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6: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观察研究报告分析

文学院20071110029尹民 报告来自 :《心理学报》

摘 要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社会认知学派的理论出发, 结合国内外自主学习的已有成果, 本研究通过501 名大学生被试考察了自我概念、学习归因、学习环境适应对自主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 学习归因对自主学习有直接回归效应; 学习环境适应通过学习归因这个中介变量影响自主学习; 而自我概念对自主学习不仅有直接回归效应, 同时还通过学习环境适应和学习归因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自主学习。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 理清了三个变量对自主学习的作用路径, 并据此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教育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主学习; 自我概念; 学习环境适应; 学习归因

1 问题提出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Zimmerman, 1989),其核心是学生积极主动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以往的研究发现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高自主学习策略/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优于低自主学习策略/能力学生(Heikkil? & Lonka, 2006; 郭文斌,2006; 雷雳, 汪玲, Culjak, 2002; 朱祖德, 王静琼,张卫, 叶青青, 2005)。由于大学教育和管理的特点, 自主学习应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宋毅, 王言根, 2003)。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研究范畴, 育研究者有责任去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许多研究者(例如, 宋毅, 王言根, 2003; 郑丹丹, 2003)试图对大学生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建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研究者往往从一般的教育理论及朴素的教育经验出发, 而对理论的理解及对教育经验的总结往往受到个人经验的限制。此外, 目前主要的理论也是建立在西方研究的基础上,是否适用于中国大学生也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例如中西方大学的教育思想和课程体系设置都存在着差异(冯建军, 祝爱武, 1997; 江学建, 蔡加成,朱剑, 谢治国, 2006)。为此, 如何根据本国大学生的特点, 提供合适的建议是目前研究大学生自主学习者面临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尽快开展如何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

1.1 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从以往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来看, 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是自我概念、目标定向、学习归因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庞维国, 2003; 连榕, 罗丽自我概念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孟祥芝,1994), 学习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更为消极(雷雳,张钦, 侯志瑾, 2001)。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其成功归因的内控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失败的归因无显著相关(董奇, 周勇, 1994; 易晓明等,2002; 邢强, 2007)。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自主学习者更愿意去寻求帮助,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国内目前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果与社会认知学派的观点是一致的。社会认知学派的理论认为, 自主学习是由个人、环境和行为三方面决定的: 学生要实现自主学习, 需要有足够的成就目标及自我效能感, 需要学校、教师提供完成任务的环境, 或者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这样的环境, 而之前的经验包括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 对后继行为、完成整个学习任务有重要的影响。自我概念是一个动力系统(金盛华, 1996), 是学生进行目标定向的重要基础。学习环境适应则对应着社会认知学派提到环境问题, 学生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学生在给定环境中发挥自主学习作用的限制因素。而对于学习的反思, 则受到学习归因的制约, 不同归因方式的学生从之前的行为/实践中所获得信息是不同的。然而, 上述已有研究考察的影响因素较为单一,且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群体(方平, 2003; 李洋, 方平,2005), 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还非常少。国内有研究者编制了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朱祖德等, 2005), 有研究发现自主学习与学习

成绩显著相关(郭文斌, 2006; 朱祖德等, 2005), 同时发现高自我概念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积极(黄石卫, 2002)。考虑到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点, 全面探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关系, 是当前自主学习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在广东省选取四所大学(部属大学一所, 省属大学两所及地方普通大学一所)大一到大三学生共501 人。其中, 男生248 人, 女生253 人; 文科215人, 理科286 人; 大学

一、二和三年级各18

7、17

3、147 人, 涵盖工科、理科、教育类、医学类学生。

2.2 施测工具

大学生自主学习评定量表(朱祖德等, 2005)。该量表的使用对象为大学生样本。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分量表。两个分量表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除策略分量表的学习管理因子外(0.57),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自我概念问卷(郑涌, 黄希庭, 1998)。该量表的使用对象为大学生样本。该问卷分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两个方面, 其中内在品质由包括友善、家庭、信义组成的教养自我概念和由学业、志向组成的学业自我概念两部分, 外在表现由包括容貌、成熟组成的魅力自我概念和自纳、交际组成的乐群自我概念两部分。总体间隔一月重测系数为0.86, 各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62 至0.82 之间。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该量表Leftcourt 等人(1979)根据Weiner 的归因理论编制而成, 使用对象为大学生样本。本研究采用其中的学业成就归因部分。量表由能力、努力、情境、运气四部分在成功与失败时的归因组成, 共24 题, 其中能力和努力作为内向归因, 情境和运气作为外向归 因。总体归因得分用外向归因减去内向归因。得分越高, 外部归因倾向越高。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8 至0.80 之间, 再测信度为0.51 到0.62 之间。学习环境适应问卷(冯廷勇, 李红, 2002)。该量表的使用对象为大学生样本。本研究抽取该问卷的环境因素、教学模式及社交活动三个维度作为大学生学习环境适应问卷, 共14 题。分数越高, 说明其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性越好。2.3 程序及数据处理被试以班为单位, 使用统一的书面指导语进行集体测试。在指导语中强调回答的真实性。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自主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我们首先检验了自主学习与三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情况, 因为只有这些变量之间本身存在着相关性, 才有可能对我们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从表1 的数据结果来看, 自主学习与自我概念和学习环境适应成显著正相关, 与学习归因成显著负相关,说明自我概念越高、对学习环境越容易适应, 越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发挥, 但归因的外向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到削弱。自我概念与学习归因成显著负相关、与学习环境成显著正相关, 说明学习归因的外向性同样降低了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而学习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评价有共同变化的趋势。学习归因与学习环境适应成显著负相关, 即学习环境适应好的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各因素与自主学习具有显著的相关, 适合进行结构方程建模。

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在高校教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国内的研究者往往过多地依赖理论分析。虽然本研究并未从全国范围内选取样本, 可能影响到结论推广的程度, 但是考虑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即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我们认为这些建议对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 非常重要的是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一方面学校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事实上,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研究者往往忽略了学生具有怎样的学业自我概念, 在没有明确学生特征、而学生对自己的特征也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各种辅导, 往往不能收到预期效果。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业概念是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难于付诸实践的另一个主要困难在于, 需要对学生采取长期的、往往是个性化的引导和教

育。除了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通过目标分析或理想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外, 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注重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探索与实践, 使得学生认识到他们需要加强学习, 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以及愿意去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加强自主学习的观念。刚从中学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学生, 往往还没有习惯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学习方式, 仍然等着老师来给予非常具体的指导, 这显然不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大学生应该明确自主学习是大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同时尽量使自己更合理地、能够自己控制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困难要加强与老师的联系与沟通, 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以帮助自己顺利克服困难。

其次, 帮助学生合理归因, 提升自我效能。根据归因理论, 大学生应进行更为积极的归因, 即从内部进行归因, 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问题所在,提升自我效能并激励自己今后更加努力。值得注意的是, 本研究发现对学习环境的适应也会影响到学习归因, 这提示我们, 对学生归因的训练需要结合其环境适应的状况来进行。

另外,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学校应努力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鼓励和支持校内及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 大力加强图书馆建设, 采购丰富的高质量的图书报刊和电子资源, 保证学生快速全面地获取相关的研究信息和资料, 并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利用图书馆的终生学习习惯。教师在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初期阶段应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 起到“脚手架”作用。最后,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 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可能。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 学生虽然被称为学习的主体, 但是在课堂上往往是局限于接受学习, 而不是探索、发现学习。在一个没有要求自主学习的环境下, 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得到有效地应用, 而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也更多地重视学习的结果, 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使得学生将学习的目标仅仅设立为通 过考试/评估, 而不是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能不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阻碍。

5 结论

通过对501 名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概念、学习归因和学习环境适应的测量和分析, 发现: 自我概念对自主学习有直接影响, 它还通过学习归因和学习环境适应对自主学习起作用; 而学习环境适应需要通过学习归因影响自主学习; 学生越倾向于做内部努力归因越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发展。鉴于自我概念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我的看法:本篇报告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这一课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取得数据而且数据详细,调查人数较多且有可信性、涵盖范围广,分析模型也非常的有创意。但是调查过程中的文理科人数分布不合理,总人数501人,文科215人理科高达286人。可以看出文科人数明显少于理科,应该保证文理科人数分布均衡而不是偏重于其中的一方。定量研究将价值与事实,对象与方法截然二分,以数量来解释和预测复杂的将教育现象,并试图据此构建规范的理论体系;而定性研究所强调的是价值与事实、对象与方法的不可分,认为研究是为了理解教育现像背后的意义。教育研究不仅要从客观“量”中来发现事实,更需要以“质”的方法来诠释这些事实背后的意义。

观察研究需要用到多种手段,但无论是怎样的综合,都应当立足于设想什么方法可以收集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料,而不是为了方法而方法。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其限制,看不到教育现象的全面,因此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课堂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达成研究的目的,有利于反应教育的真实现象,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大学生网络购物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情感因素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影响 调查问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观察研究报告分析[优秀]
《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观察研究报告分析[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