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做人 为官 为民

发布时间:2020-03-03 18:40: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

上个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模范事迹曾传遍神州大地,激励着千千万万干部群众忘我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90年代地委书记孔繁森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再次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强烈的震撼,成为人们争相传颂和学习的典范。进入新世纪,正当我们以新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又出现了一位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郑培民。他感人至深的事迹,谱写了新形势下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好人民公仆的动人篇章。郑培民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句发自郑培民内心的话,在他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这句看似朴实的话语,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做人、为官、为民之道的高度浓缩。

做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好官。郑培民同志虽处高位,但从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在工作上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求真务实,不做表面文章;对待同志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当面批评人,背后保护人,不搞团团伙伙,不居功诿过,敢于承担责任。当组织上决定把郑培民从经济发达的湘潭调到经济比较落后的湘西

1 工作,他二话没说,表现了他不计个人得失的名利观;他在湘西的两年多时间,跑遍全州218个乡镇、住过30多个乡镇,表现了他埋头苦干的苦乐观;在九八抗洪中,他亲临一线指挥,平均一天只睡两个小时,还身患重病,直至抗洪胜利,表现了他为党为人民的利益不惜一切的生死观;他在湘西工作坚持自费回家,往返火车票自己掏腰包,从不让妻子和孩子坐自己的公务车,表现了他清正廉洁的公私观;他敬重妻子、关爱妻子,表现了他正确的婚恋观。作为党的一名高级干部,他不仅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起考验,而且在小节上能够固守操节。工作调动,儿子升学,女儿出嫁,个人爱好等,他从不张扬,坚持“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始终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他曾告诫子女:“与其留给你们财富,不如给你们留下创造财富的能力”,让人肃然起敬,家风虽然不能代表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的全部,但它是一种标志,反映出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从郑培民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和党的领导干部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要做一个党信任的、人民群众拥护的官,就要首先做一个有高尚思想道德境界的人,像郑培民同志那样正确对待个人的苦与乐、名与利、生与死、公与私,强化自律意识、加强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为官,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突出地强调了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特别指出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

2 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恰恰证明了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极端重要性,也正是我们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实质所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和地位,正确处理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是每个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核心问题。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在赋予领导干部权力和地位的同时,更赋予了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庄严使命和重大责任。作为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权力具有二重性,既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就要像郑培民同志那样始终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只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人民群众才会拥护和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坚如磐石,党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个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认清职位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不是我们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认清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奉献也应该越多。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能否用好手中的权力,与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应当向郑培民那样,要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看待手中的权力,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这样才能在掌权用权上,识大体、明大义、守大节。

3 为民,就是要树立宗旨意识,当好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三个代表”归根到底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当好人民公仆的实践中。学习郑培民,永做人民公仆,一是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臵。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谁是主人,谁是“仆人”,这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郑培民同志不论是担任市、州委书记还是当了省级领导,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原则,把人民当作自己的父母。他身为高级干部,却始终保持与普通群众的平等关系,这与一些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以“父母官”自居,甚至在群众面前摆架子、耍威风的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必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说到底是感情问题。郑培民在多年的领导工作中,尽管岗位多次变动,职务越来越高,但他心贴群众越来越紧。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与群众真心交朋友,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越来越远,对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淡,对困难群众避之唯恐不及,这种对群众没有感情的领导干部,决不是好干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应像郑

4 培民那样,放下架子,经常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三是必须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郑培民同志的一生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他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事业的轴心。他以实际行动证明,入党就意味着奉献,而不是索取,当干部就意味着服务,而不是享受。我们都应当像他那样把人生的目标定位于为人民服务,自觉地为民尽职、为党分忧、真正把永做人民公仆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省市已进入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强市的新阶段,区委、区政府已明确提出了“建强创佳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并精心打造“三城两区一园”六大经济亮点,未央也将进入腾飞的新时期。作为区委的一名领导干部,我将以郑培民为镜子,进一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到优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认真考虑和照顾不同阶层、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当前,要特别注意照顾和保护好困难群众的利益,帮助他们解决三夏、防非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当好为民造福、为民解难的贴心人。坚持“当干部就是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努力为人民干实事、求实效、谋实惠。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全区人民一道,精

5 心打造六大经济亮点,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化、市场聚集化,农业企业化,构建我区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平台,发展未央优势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变成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我将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郑培民的敬业精神,牢记“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真谛,并以此作为我的行为准则,时刻自省、自重、自警、自励,恪守为民之责,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为未央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

为官必先做人

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做人为官七个道理

严守为官做人的底线

也谈为官先做人

为官做人的底线专题

做人为官应一生坚守底线

征文:廉洁为官方能坦然做人

为官做人要坚守“三个底线”

良心做人 尽心做事 党性为官

做人   为官   为民
《做人 为官 为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