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6: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案

第五单元找规律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根据排列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根据排列规律,计算排列中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材简析: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学材料是生活中见过的,都是学生能接受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的吸引力是激发探索热情的重要因素。

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无论是表达周期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尊重学生的方法和个性特点。突出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体会符号感和建立模型。 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一、初步认识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体会规律是确定不变的。

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是第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

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

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策略:

在第二学段的前两册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也曾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本单元教材集中安排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的教材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教材注意选择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教材精选了生活中按规律摆放的盆花、彩灯、彩旗等场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排列规律的观察上;创设了小兔跳高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排列的规律进行计算;呈现了我国民间12生肖的排列顺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年龄和属相探索蕴含其中的规律等等。来自生活实际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2.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材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九册59页-62页 教材简析:

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

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是第一部分内容的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

1、

3、5„„盆都是蓝花,第

2、

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

○●

○●

○●

○●

○●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初步淘汰画图,学生可能比较倾向于列举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口答练习。)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第1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比较例举和计算的方法,得出例举的方法有局限性。)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 15÷3=5(组),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个是第五组的最后) 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7÷3=5(组)„„2(个) 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 (这两个和每组的第

1、2个相同。

(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强调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余数是

1、2是红旗。

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是黄旗。

五、练习纸

1、练一练第

1、2题

2、小组自由练习

3、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1)▲○○▲▲○○▲▲○○▲▲○„„ 排列在第19个的是( ),第200个是(

)。

(2)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

4、课本62页第

2、3题。

六、数学活动,深化认识

拿出每组两种形状或两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各10个。 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摆一摆。

展示并提问,照这样摆下去,某一个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自己判断。

七、小组讨论思考

元旦要到了,同学们准备用26个灯笼来布置教室。如果按2红1黄的规律排列,应该准备几个红灯笼,几个黄灯笼? 课外拓展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1÷11,计算器会显示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几?(

※用计算器计算1÷7,计算器会显示0.142857142857„,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21个数字是几?(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有周期规律的? (红绿灯、霓虹灯、花布地砖、数学分形等) 板书设计:

找规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1页例2 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自主交流观察所得。

“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学生交流结果。

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共有6组,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 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方法: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每4枚棋子一组,每组有3枚黑子,1枚白子。)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6÷4=6(组)„„2(枚)

余下的2枚为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

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 (每2块一组,每组有1块正方形瓷砖和1块长方形瓷砖。)

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

35÷2=17(组)„„1(块)

余下的1块为正方形瓷砖。

正方形:1×17+1=18(块)

长方形:1×17=17(块)

四、综合练习: 练习十第4—7题

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汇报思路。 第5题:

明确:信号灯亮的顺序依次是红灯、绿灯、黄灯;从10时到10时15分,信号灯一共亮了42次。

每3个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红灯,一个绿灯和一个黄灯。 42÷3=14(组)

所以红灯、绿灯和黄灯各亮了14次。 第6题: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组,11月份共有30天。

每7天为一组,每组中为2天休息、5天工作。

30÷7=4(组)„„2(天)

余下的2天为休息日。

休息:2×4+2=10(天)

工作:5×4=20(天)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例2: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试一试:20÷3=6(组)„„2(只)

灰兔:1×6=6(只)

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白兔:2×6=12(只)。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五年级找规律教案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

学前班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案

数学思考——找规律(教案)

中班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