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莲花》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4: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妮宝贝的《莲花》读后感

几度哽咽。为生命中每一个无法承受的绝望与悲哀的瞬间。

——题记

书有灰蓝色带细纹的封皮。裹着塑封,表达着某种贞洁。是坚硬的精装本。适合长久的保存,甚合意。在摇晃的公车上,撕去塑封。打开。内里是微黄的纸页。那一句“生是过客,跋涉虚无之境”首先印入我的眼帘。表达的是一种禅的思想,可以给人安静阔达的感觉、于是,开始平静的阅读。进入一种奇怪的状态。车停,脑中是大片的空白;车行,黑白的文字平静地从瞳仁里流入。车到站,坐在路边的栏杆上,继续在风里读它。呼啸的风声里,自觉化成一尾游鱼。被风送至远方。

初读安妮宝贝的《莲花》,总的感觉是一头雾水。合上书本,一脸的迷茫,似乎除了对小说中那优美隽永的文笔,华丽淡雅的文字有极深的印象(因为这样的书面语言已经很多时间未曾看到过),剩下的,就是思考。接触安妮宝贝的作品,还不是太多,只知道《莲花》是她出版的第七部作品。很长时间,对安妮宝贝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这大概是我不怎么喜欢这些所谓的70年代“美女作家”的作品有很大关系。毕竟,曾经风靡的“九丹”“木子美”等一些名字,已经彻底将 “美女作家”这个代名词扫入低谷,俗话说爱屋及乌,同样,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畅销”,对我来说,有时还真的不怎么被吸引。我看一部作品,往往是先去了解其作者,看看别人对其评价,然后开

始接触他(她)的作品。《莲花》,是我买的安妮宝贝的第一本书。从我以前的了解,人们对安妮宝贝的评价很多,当然,代表主流的和大家比较认可的,应该就是说她文字太过颓废,太过忧伤,总是过多的描写生与死,总是一些基本固定不变的修辞手法,如“他”和“她”……甚至,还有一些自怜自哀。这一点,在《莲花》中得到了印证。通篇读完,我感觉自始至终都被笼罩在一种灰蒙蒙,极其压抑的气氛当中,常常有种莫名的心慌和凄凉,甚至觉得发冷。但同时,也能体验到一种阴柔的美,一种桀骜独立的、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这应该就是读完此书我对安妮宝贝的感觉:一个远离尘世的,高傲孤立的,自怜自惜的女人。

在通常情况下,一部长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往往很多,给人感觉到一个真实的小社会,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无所不题。而在《莲花》这部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则非常少,这大概也是安妮宝贝写作的一个特色。从一开始出现的庆昭、善生,再到始终出现在回忆中的内河,以至流星一般闪过的荷年,洋洋洒洒16万字,时空不断地在主人公的思维与回忆中来回穿梭、变幻。故事在围绕庆昭、善生以及迷一般的内河发展,而对这三人之外的描写,却惜墨如金,一笔带过,有如匆匆过客,甚至,这些人在小说中作为代表符号的名字都没有。就是在这样时空不断变幻和穿梭中,读者时而和主人公一起艰难地奔波跋涉在现实当中,时而又被带回梦境一般的凄美回忆里。

小说的情节是引人入胜的,但情节只是载体,作者通过它来展示精神的探索与获得的回应.沉溺于细节也许会忽略作者想说的话.所以,

我们从下面这段话开始:\"死亡是真相,突破虚假繁荣。它终究会让你明白,别人怎么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地探测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要用一种真实的方式,度过在手指缝之间如雨水一样无法停止下落的时间。你要知道自己将会如何生活。\"书里写的是故事。有真实的地点背景。那些关于西藏的描述,勾起某些正在被淡忘的记忆。它们逐渐丰满,真实地仿佛可以触摸。暴烈的日光。净蓝的天空。神秘、无法亲近的拉萨夜雨。长明的酥油灯。成排的聚集有两条主线,庆昭陪同善生前往墨脱的旅途和纪善生与苏内河一生的轨迹.而不管是善生与内河的人生之路还是庆昭与善生前往墨脱的旅程都被\"向死而生\"所规定,两条不同的路途都是在努力探索与回答上面所说的两个问题.这中间的过程是艰辛的,充沛的.有不同的生命互相映照.有持续的疑问与回应.。

小说主线的结束是墨脱旅途的完成与内河之死被揭示.小说情节主线结束,而安妮对生命的疑问仍需回答.所以我们看到了最后一场\"殊途同归\".

佛说:\"众生无明,执著于\"贪.嗔.痴\"念,只有以般若智慧观照世间一切,觉悟到我法皆空,才可证入佛道,摆脱三世轮回报应,进到涅槃境界.\"在中明显能看出安妮精神与佛教的亲近.面对这亘古长存的天地,深切的感受到人生的短暂,虚无与卑微.

\"世间也许每穿越一百年,就会有消亡和变更。没有人会再记得那些行走者和他们的道路。包括他们的言论和作为,卑微和付出,失落和挣扎,都将在时间里如尘土般寂静。\"

面对着死亡的宿命,人生一世只如过眼云烟.以这样的心态观看世间一切,你会发现你曾经执著过得一切都是不重要的.但如此看破了俗世生活的生命仍是虚无.所以安妮接着说:

\"也许只有一种存在天地之间超越天地之外的力量,才能够永久地让人信服。愿意相信为它轮回的生命之道。这也是人所能获得的慰藉和信念所在。\"

这种力量是什么?安妮在结尾给出了回答.

\"沿着黄昏的海边,一路看到不同形状,色泽和光亮的云。印象最深的是路过一个岛屿,看到僻静的小山村。大片绿色田野,开满金黄的油菜花。在山腰处堆积大片大片厚重的云层,太阳被遮挡,却有阳光如光柱一样倾泄下来。又粗又大的白色光柱,一束一束泄落,笼罩村庄,山峦和海面。仿佛是来自天上的路途,可以超脱人间所有的悲喜和得失而去。\"

我们看到了天地的庄严与壮美,但这样的美只是在某一刹那照耀人的生命,人所追求的信念与慰藉仍然隐约,模糊.生命的轮回只是一个悬设,一个希冀,而非真实.安妮不是宗教信徒,没有一个确定不变的信仰引导她.她始终只是在寻找,在路途上跋涉.

安妮的每一本书都可以看作她精神路途中的体验与领悟,是过程而非终点.精神的体验与领悟是个人的事,但写成文字与读者共有却有了新的意义.这是为什么佛会普度众生,耶稣要宣讲登山宝训,孔子收授了三千门徒.这是对抗虚无人生的一种力量,这是人类的希望一种.安妮说,这本书,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史;有关人所走上的

路途。内河说,自己是一个走钢索的人,走过去是虚无,命中注定要漂泊一生。一直徘徊在世间的边缘。但是,这是我的支撑所在。倒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很多时候自我的个性无法去改变与适应社会所造成的,太过自我的人往往会有这种感受。而太过思维丰富的人,太过注重精神世界的人,也会沉沦在自己的思索之中,不被他人所理解。安妮的心灵之旅不知会通向何方,也许只有人类中的幸运者才能证得生命的意义,寻找到归宿.而人生之旅却是每个人都必然要踏上与走完的.人希求目的地,而旅途的过程才真正充实生命.禅师们用\"日日是好日\"来描述其达到的精神境界.这简单而平凡的一句话却是让人心向往之的境界.

莲花,长久以来在佛教里有它特殊的寓意。它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藏传佛教里,莲花还代表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一直看她的字,自认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阅读。在文字里看那些相同的主角,尝试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故事里挣扎。这样的每一次阅读,仿佛心灵在经受同样的历练。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这样的文字里,一次次寻找、尝试,最后仍然是否定。最后的结局,也许离我依然遥远。

生活注定有人选择逃避,因为厌世。在繁杂的工作后,在属于自己的安静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回归最真实的自己,在走向森林的路上寻找莲花。

爱情是什么?爱情只是一种载体,一种工具。你们不需要什么,只要自己,只爱自己。带者自己的伤口而活着 。在内心深处有不可

现人的阴暗。所以活着很累,很辛苦。只有在路上去寻找。

海子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些对于自己或许是梦境而已。而自己需要的就是晒晒太阳,做自己兴趣之事,仅此而已。不需要奢华,不需要喧嚣,只要安静而平凡。

自己能做到吗?或许能找到通向莲花圣地之路!

《莲花》读后感

莲花 读后感

《莲花》读后感

莲花读后感

《莲花》读后感

安妮宝贝莲花读后感

《莲花》

莲花

《莲花里的钻石》读后感

莲花上市

《莲花》读后感
《《莲花》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荷花和莲花 读后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