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多元智能与古诗歌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8: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多元智能与古诗词教学

学号:165350114033 姓名:张燕娜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 (H.Gardner)提出来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一个人同时具有言语——语言、音乐——节奏、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动觉、自知——自省、交往——交流、自然等8种智力。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的任何一种智力都可以得到开发并达到相应的水平。古诗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诗意含蓄,教得恰到好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利用多元智能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学生爱好古诗的开端。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精心设计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复吟咏诵读古诗词,不仅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动觉智能和节奏智能;教师巧妙的利用空间联想智能巧妙提问,则会让学生在逐步寻求问题答案的同时领悟作品的意象及主旨;意象的理解把握不仅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寄寓在诗歌里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空间联想能力,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元智能,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古诗词,让学生的个体智能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

古诗教学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古诗与现代诗文有很大差距,文言词意难理解,又缺乏故事情节,教学时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讲,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受旧的传统模式的约束,古诗词教学多是以串讲为主,讲后教师抄诗意,学生背诗意,以应付考试。这样就失去了学习古诗的真正意义。古诗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诗意含蓄,教得恰到好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利用多元智能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学生爱好古诗的开端。

每个人都存在多元的智力潜能,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更使人的智力多元化发展变得显明,区别更大。古诗作为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有责任通过古诗教学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是一种实践,只有放在多元的文化背

1 景中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充分肯定和利用学生个体的智能优势,才能够做到优势智能向更优的方向发展,弱势智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相应的提高。

著名作家李国文说过:“古诗中自有历古常新者在,其中蕴含的爱国精神、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还有高妙的语言艺术,都是世世代代饮之不竭的、无可代替的甘泉。”《语文课程标准》将古诗词教学提升到很高的地位,意在引导学生从古诗文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中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那么,我们将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利用多元智能因素巧妙的导入是把学生带进这片神奇花园的关键。

一、充分利用多元智能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导入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如何做到先声夺人,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不断创新导入艺术,不断拨动学生求知心灵的乐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把中华民族的古诗词文化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多元智能的理论可以让教师的课堂导入方式变得丰富起来,为教学导入提供更多,更好的新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对事物的理解方式,引发学生发挥自身的智能优势作出不同的引导。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导入方法,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

1、诵读经典

小学生好胜心较强,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很多老师根据这一特点,在新课学习前开展背诗比赛,点燃他们学诗的热情,创设良好的学诗氛围。孩子好胜心强,可以采用了“背一背你所知道的古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量的,老师可以在教学时,让学生背出相关内容的诗歌,如:在教学《秋思》时,请孩子们来背一背有关秋的诗歌,虽加大了难度,但更能展现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课外知识的积累程度。同时,也为学习《秋思》奠定了浓浓的秋的氛围。

借助朗读与教学的课题相关的诗歌,同样也能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在教学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老师可利用课件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这四首诗歌,学生朗读诗歌,观察四首诗的相同点,引出送别诗,进而向学生介绍新的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教学《天净沙·秋》时,针对学生识字量大、课外知识丰富的特点,老师出示了不同时期文人墨客对秋的所知所感。《诗经·四月》战国屈原、汉刘彻和曹丕写的诗句。对这些诗句的反复诵读,引出了元朝白朴的这一首曲《天净沙·秋》

2、援引故事

故事是学生最喜欢听的,特别是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诗词的内容采用故事引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前,可讲张继赴京应试落举,心情郁闷而写下此诗的故事,并因为此诗张继的名气远远大于当时中举的举人,学生在故事中得知这首诗的来历,都很想知道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写了什么,为什么那么有名……这样,学生在一连串的疑问中翻开书本,由原来“要你学”变成“我想学,我要学”那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具体描述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选讲妙趣横生的故事,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可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如在教《赠汪伦》这首诗时,可以下面的故事开始:径县有一村民,很敬佩李白这位不畏权贵的大诗人,很想与他结交,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你想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你想欣赏桃花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李白接到信,十分高兴,便起程来到此地。来到一看,既没有万家酒店,也没有十里桃花。原来那万家酒店是一位姓万的主人开的一家酒店,而十里桃花只不过是一个深潭的名子。这个写信人是谁呢?就是汪伦。虽然如此,李白还是喜欢这位幽默的朋友。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汪伦用家乡的美酒招待李白。住了几天,李白要走了,当他乘船欲行时,忽然听到岸上有踏着节拍唱歌的声音,原来是汪伦在为他送行。此情此景,李白非常激动,灵感一来,吟诵一首诗《赠汪伦》。这样,学生就很想知道这首诗的究竟。 3.配乐导入。

在教学新课前,放一首与教学古诗有关的音乐,凭借美妙的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以及学生的想象力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3 弟》,教前播放录音《思乡曲》,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思乡的情绪。听罢,再让学生感受一下所教诗歌的作者是怎样体现他的思乡情感的。这自然会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4、创设情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首诗歌的教学,魏老师抓住创作时间是重阳节这一特点,课前导入突破常规,询问孩子知道哪些节日。同时,借助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插茱萸、放风筝、吃重阳糕等,不但很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也为古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登高”和“茱萸”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5.温旧拓新。这是一种由已知向未知导入的方法。新知识都是在一定的旧知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教新诗时,常用复习已学古诗的方法导人,找到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学过不少李白的诗,谁能背?大家争先恐后背诵,如(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之后,教师巧妙导入,大家背得很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这样,学生会有更多地了解李白诗的欲望。

6、插图展示

“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和基础。”同样,儿童对诗的意象把握就是建立在诗中具体可感的画面之上。抓住了这一特点,程芝娟老师和黄卓敏老师在导入时,分别出示了《赠汪伦》和《回乡偶书》的插图。借助观察画面中的人物来理解诗歌。

6、猜谜激趣

上课开始,先让学生猜谜语,再导入课题。如教李峤《风》时,先让学生猜一个谜: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他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待他们兴趣盎然时再转入古诗学习,效果将会更高。

让学生走上“趣”径,乘上“乐”舟,从而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古诗词课堂变得更生动而富有激情,多元智能在古诗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突显。

二、充分调动多方面智能因素,吟咏诵读体会诗歌情感。

古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

4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受到古诗特有的韵味。朗读背诵,不仅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动觉智能和节奏智能。

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诗教足以养心。古诗歌语言具有音乐性,其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诗句讲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吟咏诵读是诗歌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体会人文精神行之有效的方法。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竟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当然吟咏诵读并不是等于死记硬背,根据平仄规律,根据节奏来协调音调的高低、长短、疾徐,吃透诗词的内涵,体悟、意会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其创造的情境美。在诵读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教师要起主导作用,作必要的点拔。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多元智能中的语言智能、动觉智能和节奏智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读的能力,用身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对节奏、音律的把握能力,从而更准确地体会诗词的韵律之美。

朗读时要注意指导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处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并不复杂,如:五言诗词一般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重读则体现在诗句的关键词上,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在语调的处理上,要注意把握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等。而在情感的投入上,要注意把握是昂扬激越还是凄清悲凉,是深沉悲愤还是恬淡

5 自然等。一般来说,平声流连舒缓,仄声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形成主观情绪的起落和客观物象的张弛。 如,在朗读韩愈的《左迁至南关示侄孙湘》时,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重读的音主要有“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马不前”等。尤其在朗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时,要注意“云横”稍微平缓,“秦岭”开始上扬,“家何在”处达到上扬的顶点,以表现心中的惨痛之情。“雪拥”处又是平起,稍微低沉些,在“蓝关”处开始下降,至“马不前”处降到极点,且“马”字稍微拖长,“前”字顿收,以表现前途艰难的英雄末路的悲痛。再如,李煜的《相见欢》是表现作者由皇帝沦落为阶下囚的痛苦和对故国的离愁,诵读时教师指引学生注重其音节、节奏的变化:“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通过直接感受句法、音节的错落,缓慢而深沉地朗读,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体味到一个亡国之君的孤独形象,从而为准确理解诗歌奠定基础。另外古典诗词都有严格的用韵规律,让学生把感情和气势融入到韵脚中,也能突出诗词的情境。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的《无题》),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

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在理解了诗词的意象,把握了诗词的意境之后,再进行诵读,则可以进一步体会诗词蕴涵的深层情感,再一次获得情感体验,并达到在理解基础上背诵的目的。

所以,纵情诵读,情意皆通。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充分调动多方面智能因素,注重诗歌的反复吟诵,才能体会到诗词的各种美。

三、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解古诗意象特征。

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置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意象的理解把握不仅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寄寓在诗歌里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空间联想能力,

6 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人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组意象构成一幅精美绝伦的古画,渲染了秋日黄昏野外悲凉气氛。如果学生在鉴赏诗歌时,不能理解这些意象的传统含义,就很难体会游子失意断肠的心境。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意象的特征时,必然促使学生去搜索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积累生活体验。古诗中的意象大致可分为景观类(如月、流水、风、烟、霜等)、动物类(如鸦、青鸟、鸳鸯、子规、鱼等)、植物类(如杨柳、落花、梧桐、松、竹、梅等)、行为类(如凭栏、登楼、吹箫、饮酒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既要熟悉这些意象的传统色彩,也要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

在古诗歌中,由于一些意象被反复的用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从而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如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梅有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杨花多漂泊之意,杨柳多柔情之意,夕阳、西风、残照多表达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和历史的沧桑变化,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等。诗词中的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许多意象经过人们感情的长期积淀,有着独特的情感内涵。如“圆月”、“明月”,往往成为人们盼望亲友团聚,表达美好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于中秋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而“残月”则更多的是别离的象征,李煜的“月如钩”,勾起的便是深深的离愁。类似还有“柳”象征了送别,“落日”象征的思乡之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等。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整合相关意象的诗词句,创造出该意象的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但有时候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或诗人的风格使同一个意象具有不同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去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例如,同是写梅花,宋人陈言的“一花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则借助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操。同是写明月,李白是“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明月来衬托思乡之情,而张若虚则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用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时空的思索。

7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把握诗歌意象的特征及其含义,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及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积累生活体验,增强自然观察能力。

四、充分利用空间联想智能巧妙提问,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课堂上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引发学生即时积极思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角色的自觉进入者和学习乐趣的主动享有者,促进学生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的利用空间联想智能巧妙提问,则会让学生在逐步寻求问题答案的同时领悟作品的意象及主旨。

古诗词中的语言精练,一个字表达出无数意境,无数情感。在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教师可以围绕“大”、“直” 与“长”、“圆”四个字向学生提问题,作者是如何描述边塞的奇观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 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 可见作者练字的功力。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 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同时句中所写之景也体现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感情。古典诗词中精妙之语及精炼的表达创设出的绝美意境可以让学生的心灵漫游在艺术境界和美感的氛围里,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审美陶醉和情感升华,使其审美感知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教师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设计这几个问题:1.“我欲乘风归去”你认为作者想归到哪里去?是否真的想归去?2.如果你是苏轼的弟弟子由看了哥哥写的《水调歌头》你最感动是哪一句?为什么?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4.你认为作者从离愁别绪中走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寻求这些问题答案的同时,就会领悟作品的作者是个遭贬谪、求解脱、思亲人的形象,而他在词末发出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及对普天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会让学生悟到作者豁达宽广的

8 胸襟。当然教师的提问应该从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问题太容易会让学生感到无味让提问流于形式;问题太难会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提问从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同时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各种学生。这样更有利于联想智能优势得到最大空间的发挥。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兼写景与记事两个方面,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十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用了四个“雪”字:送别前的雪,饯行时的雪,送别时的雪,送别后的雪。一幅幅鲜明的画面,犹如电影的远镜头、中镜头、特写镜头,交替使用,错综多变,波澜起伏,点染出塞外风光的绮丽,为读者熔铸了美好的意境。为了启发学生想像,不妨设计如下提问:“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下子抓住了什么特点?一个“卷”字刻画了什么景象?一个“折”字使我们看到了什么情景?一个“即”字则又道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一连串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想像的翅膀,使他们看到了一幅边地漫天大雪的壮丽景象……通过这些形象,感性认识就由此及彼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教师可根据诗中的“胡裘”、“锦衾”、“角弓”、“铁衣”皆军幕中实有事物,展开问题提问:诗中是通过胡裘、锦衾这些高级御寒品似乎失去防寒作用,角弓被冻硬以至无法控制,都护的铁衣冷得难以着身来表现边地的奇寒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明了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诗中的描写加以补充扩展,渐入诗的意境,从对自然景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悟出哲理。

雅斯尔说:“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充分地利用多元智能,采取“激兴趣——读诗文——明意象——赏意境”的创新思维教学模式,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9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武永明、朱晓民《中学语文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王国维 《人间词话》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7

4、孟修详.《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J].文史哲,1991.05.

5、彭先荣.《中学古典诗歌意象教学》[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6、钟一鸣.《中国古典诗歌十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7、王红,谢谦.《中国诗歌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胡方.《中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9、游铭钧.《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冯佩兰.《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03.

10

信息技术与多元智能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

古诗歌意境教学设计

论酒与诗歌

古诗歌教学策略

古道边诗歌

古诗歌鉴赏题教学心得体会

15古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

论多元智能与古诗歌教学
《论多元智能与古诗歌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