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特色村里风光好

发布时间:2020-03-02 16:42: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东至县林业产业特色村风光好

安徽省东至县北城村、杨林村、昭潭村分别被省林业厅命名为食用菌之村、毛竹之村和林产品加工之村。日前,笔者走进这些村,所见所闻,感受到的是一派浓郁的山区特色气息,农民们正在做活特色产品大文章。

北城村:“田间工厂”在村头,“虽然去年毛木耳受了雪灾减产,但我家3万元收入不成问题,比种庄稼强多了!”这是官港镇北城村菌农董美忠发自内心的话。

走进北城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塑料盖的大棚,仿佛工厂里的一个个车间。据村民们介绍,目前毛木耳采摘进入扫尾期。董美忠告诉笔者,去年他家门前稻场上晾晒着新摘的橙黑色木耳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在村里,像董美忠这样靠种植木耳发家致富的家庭多得很。以往较穷困的北城村,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村民种木耳,大多农民都腰缠万贯。现在,村里的楼房像雨后春笋般“长”出来。据悉,北城村自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种菌,能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得益于陈孝方父子。陈孝方从外省学习了先进的种菌技术,建立了示范基地,注册了公司。示范基地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北城村食用菌发展态势迅猛。目前全村种植规模达到三四百万棒,农民人均收入80%来源于菌业,是池州市食用菌生产“第一村”。种植业的蓬勃兴起,也催生了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壮大。全村经纪人已达六七十人,他们不仅收购本村产品,还出县出省跑营销,使本村和周边地区的食用菌产品畅销全国。

杨林村:万亩竹海聚财源。驱车几十里,来到泥溪镇最偏远的杨林村。放眼望去,满山满坡的青青翠竹,山相连,竹相连,像一幅层层叠叠的竹画长卷。

村里干部告诉我们,要是在上午,竹林里有不少村民垦复呢。竹林土壤深翻,来年长得快产量增。杨林村是“安徽竹乡”原西湾乡的毛竹重点村,全村户均竹林40多亩,最多的一户李四海家毛竹有200多亩。这个村有天然竹林万余亩,上世纪90年代,他们提出了“以竹兴村富民”的口号,在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扶持下,全村营造人工竹林5000多亩,目前这个村竹林已达2万余亩,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几个毛竹村之一。一直以来大家都守着大山贫困世代相传,种上毛竹,这里的山场成“聚宝盆”。这个村很少有人外出打工,觉得把自家的竹山管好合算,一年几千元不成问题。一位姓陈的村民深有感触:“如今种竹都讲究科学,山里人挖山的力气有,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不少人家把山上的土翻一遍,再按技术员指导的标准锄草施肥,就不怕没钱,村里竹山年收入上万元的也不少见。”竹业兴,带动了加工业。目前村里已办起了两家竹拉丝厂、一家竹炭厂,解决了60余人就业。村干部说,目前是生产淡季,如在平时,能看到村里男女“上班”忙碌的火爆场面。

昭潭村:林产加工机声隆。在昭潭镇昭潭村采访,一阵阵木材加工带锯机隆隆声传来,袭入耳鼓。“电锯一响,黄金万两”。这是昭潭村木材加工业兴起的写照。该村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近几年来,该村利用地缘和林业资源优势,不少村民干起了林业加工业。为使木材加工业形成规模,镇、村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规划了加工园区,搞好服务,吸引外村业主入园,做活“木”字产业文章。刘又

三、邓江铃夫妻就是这样的致富典型。他们杀过猪、开过店,1992年开始,他们便在家里办起带锯机小作坊,从事来料加工,经过多年滚动发展,他们积累了一定资金,2004年注册成立了公司。他们生产的沙发料打进浙江嘉兴市场,经过台商深加工出口国外。去年,他们购买了集镇一家废弃的农具厂作厂房,将工厂从思源村整体搬迁到昭潭村,目前工厂设立了三个车间,手下员工60多人,年生产产值400多万元。他们还投资购买了大型拼板机,拼接加工碎木,使“木条”变成了“金条”,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据该镇林业站站长周凯敏介绍,林业加工业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目前,全村大小加工厂达8家,年加工产值2000多万元,涉及细木工板、沙发料、窗帘杆、实木家具等领域,加工业成为昭潭村和周边地区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通联:安徽省东至县人武部郑长海

邮编:247200

风光静好

一路走来好风光

夏日风光无限好

(沂蒙山好风光)教案

好山好水好风光教案

我们村里的好党员

人说山西好风光

山清水秀风光好的下联

好山好水好风光教学设计

音乐课《夏日风光无限好》教案

特色村里风光好
《特色村里风光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乡村风貌特色 村里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