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7.巧用文本 活化课堂——提高劳技课堂实效(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9: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巧用文本 活化课堂

——提高劳技课堂实效

摘要

在小学日趋紧张的教学安排中,怎样使劳技也深受孩子们喜欢呢?把劳技课程内容分为:制作类课程和观察实验类课程。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去探究、去假想、去调查、去思考、去提问、去合作、去动手、去操作,来学会学习。

关键词 小学劳技 制作类课程 观察实验类课程 探究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课程安排日趋紧张,语文、数学、英语三足鼎立,科学也不可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很不受老师们的重视,教师按部就班地空讲,照样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口,满堂讲,而学生如听天书。如此教学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我仔细地翻阅了教材、教参、资料,我发现这门课程可以分为制作类课程内容和观察实验类课程内容。比如说,制作类课程:有趣的绒线绳、小围巾、小手链、缝香袋、茶杯套、小手袋、独轮手推车模型制作……观察实验类课程:种白菜、水仙花的栽培、常春藤扦插育苗法、种丝瓜、含羞草的盆栽、玉兰花……

要让孩子们喜欢上劳技课,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认真挑选课程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及时评价劳动成果,最重要的让孩子们带着研究的目光去学习、讨论、操作。

二、解决方法

制作类课程——激趣为先,鼓励为主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动手能力也较强,因此制作类课程内容在劳技课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比较多的涉及到手工艺品、模型等方面的制作。在上此类型时,学生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材料、技术等问题,都给孩子们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研究的空间,孩子乐意、敢于探索。

学生在设计、制作活动中会碰到各种困难,老师要控制好以下环节:

1、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学生的设想有时可能幼稚可笑,但这时他们在探索科学道路上跨出的重要一步,

2、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范粗心、片面、半途而废等毛病,教师应该不断引导、不断鼓励他们。 案例一

星期五下午,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调查市场上常见蟹的种类,要求能将蟹的模样画下来。

2、收集与蟹壳用途有关的资料。尽管孩子们不明白老师的意图,但对这项任务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的组织下,学生们自由组合成小组,向菜场、超市、餐馆奔去。

几天后,在劳技课上,我先汇总、记录了孩子们收集的资料结果。孩子们的任务完成得很不错,我对此表示满意:“大家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布置这样的任务吗?其实螃蟹不仅可以是我们餐桌的美味佳肴,蟹壳也有很大的用处,可以制作成许多精美的小东西,你们瞧,我手中的是什么?”

“哇,是用蟹壳做的猫头啊。真有趣!”孩子们的好奇和兴趣都被我手中的玩意儿吸引住了。

1 我告诉孩子们:“你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心爱的蟹壳作品,那我们讨论一下可以制作成哪些小玩意儿?”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有的学生边说边做手势,有的学生讲得脸都发红了,还有的甚至手舞足蹈起来……

班长金雨雯首先提出用:“我们可以用大闸蟹的蟹壳制作人脸,因为大闸蟹的外壳表面很像一张人脸。”一边说着,一边还举起她收集资料时画得画。

“是吗?真的很像!”一些同学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用颜料和画笔在蟹壳上描绘出来就行了。”金雨雯又补充了一点。 “我觉得这个建议好是好,”没等金雨雯坐下,坐在她后面的林子欣马上站起来,“不过大闸蟹太贵了,为了制作要花费很多钱。”好家伙!看样子前期工作做得很充分,连价格都调查清楚了,我在心里为她赞叹。

“那怎么办呢?”我笑着问孩子们,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蟹壳图片,其他的蟹壳能不能代替大闸蟹制成人脸呢?”

马上,有几位学生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花蟹!花蟹的花纹很像人脸!”“花蟹要比大闸蟹便宜很多!”孩子们很兴奋地说着自己的发现。

我们班的“大画家”郭婧托着下巴,眉头紧锁地说:“我觉得直接将人脸描绘上去太简单了,好像不是很好看,光秃秃的!”“这个容易啊!”一旁的劳技课代表说:“在描绘之后,在纸上画一些人的头发、胡子、耳朵、眼睛剪下来贴上去不就行了吗?”“有道理,花蟹壳红颜色比较多,做出来的人脸像喝醉酒了一样!”“大画家”郭婧露出了笑脸。

“除了大闸蟹和花蟹,哪有其他的吗?”我问 美术课代表苏晨浩说:“我很喜欢兔子,我觉得梭子蟹的壳很像兔子的脸,如果把蟹脚的一部分粘在壳上,就像是兔子的两个长耳朵了。”他的提议收到了大家的好评,梭子蟹蟹壳的两端突出,就像卡通兔子的胡子,还有其他小朋友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意见。

我引导大家:“蟹壳不仅可以制作成人脸、兔子脸,还可以做什么呢?”在我的引导下,其他同学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点认为可以制成各种小船,有的说可以制成吊床,有的说能制作成钟表、风铃等。

孩子们的讨论已经进入了高潮,他们的创造力逐渐被发挥出来。青蟹、的外壳比较坚硬,模样也普通,同学们也想出了不少妙招。喜爱花草的叶烨说:“青蟹的外壳坚硬,可以利用它们制作迷你盆景,比如,芦荟、水仙花等小植物,我想这样的盆景一定新奇、有趣!”我刚想要表扬,一片掌声已在教室不约而同地想起……

我和孩子们把蟹壳制作的打算汇总如下: 大闸蟹:脸谱(人或动物) 梭子蟹:脸谱、小动物、船 花 蟹:脸谱、小动物、装饰物 田 蟹:小型挂饰

青 蟹:迷你盆景、瓜果盆 我还给了孩子们一些建议:

① 煮熟的蟹壳可以制作,利用菊花或菊花茶驱除腥味。 ② 制作比较脆弱的蟹壳时,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损毁。 ③ 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④ 为了达到良好效果,多利用一些辅助材料:棉花、纸、布料…… ⑤ 起个好名字

孩子们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讨论,都撞击出了绚丽的花火;每一次有新的发现,每一次完成作品,他们欢呼,他们雀跃,我相信他们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

2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成立的过程。与以记忆、理解为目标的一般学习方法相比,这一课程既要调查,去超市、菜场,又要查资料,问亲人朋友,并详细的画图做记录,回来又把获得的信息以及感受组织交流,还要动手操作。看着他们那么投入和认真,我觉得,即使最后没有制作成功,这个过程就已经显示一种主动探究的可贵了!

观察实验类——重在参与,加强指导

在劳动技术课程内容中安排了好几次动手种植花草春天凤仙花,夏天太阳花,冬天水仙花,既掌握了一些盆栽、水养的技术,又能体验劳动的美、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那么孩子们怎么样在这类课程内容中体会快乐呢?

学生在这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通过自主了解花草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认识,学生的探究精神更加高涨,在活动中获得清感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逐渐形成积极的性格。

在进行实验类课程时,由于会遇到种种原因,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① 实验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

② 实验观察日记、观察表的记录不完善。 ③ 缺少实验的必备器材。

④ 对于耗时长的实验缺乏耐心。

在学生研究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适时的指导拨。 案例二

1、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水仙花的相关资料,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花鸟市场购买水仙花球茎和水盆。

教师准备几盆教学用的水仙花,制作相关课件,并准备美工刀等工具。

2、新课引入:教师展示水仙花栽培的课件,学生相互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水仙花栽培养护方法。

3、教学过程:学生探讨教科书中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教师对水仙花球茎的修剪和切割进行操作指导、讲解。并进行操作前的安全教育。 在尝试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

在操作结束之后,教室布置水仙花球茎浸泡、水培等护养活动的要求。

4、活动建议:教学形式可以设计成单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分校内活动和家庭活动相结合,观察日记为跟踪研究。等水仙花时,主旨一次花展,探讨经验。 下面,是学生的观察日记

水仙花生长观察日记 郭婧 2008年11月23日

今天,为了观察水仙花是如何成长的,妈妈给我买了一盆水仙花。听起来一定是很美的花呀!我迫不及待得去观察了。可我一瞧,水仙花就跟大蒜一样呀,有大有小,“大蒜”上已长出了一根小草一样的东西,“大蒜”下面有许多又长又白的“白胡须”。老是告诉我们,“大蒜”就是水仙花的茎,而“白胡须”是水仙花的根。我感到很奇怪,便开始天天观察水仙花的变化。 2008年12月1日

今天,我又来到了水仙花前,惊讶的发现水仙花上又长出了许多小芽,小芽被大芽夹在中间,不仔细看还看不见呢!我天天为水仙花换水,真希望它能够早日开花,一想到会开出漂亮的花,我对它照顾更细心了!

3 2008年12月10日

今天我又来观察水仙花,那小芽越来越高大了,越来越茂密了,我都有点看不着白色的根了。我一看,这根却没有很大变化,我忽然觉得,这又长又白的根整齐的排列在水仙花的茎下面,就像螃蟹的脚一样,我忍不住拿起一株水仙花,想看看下面到底是什么样。一看,原来水仙花的下面长着许多根,围成了一个个圆圈,外面的根最白,越里面越黄,我觉得太有趣了,下决心要继续观察下去。 2008年12月23日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的水仙花又长高了!最大的球茎中间最大的那个芽已经长出了六片长长的叶子,而且,从叶子中间长出了一个“小扁豆”——它是青绿色,有一层薄薄的膜包着,里面好像还藏着几颗小扁豆粒儿呢,我终于看到了令人开心的一幕——水仙花长出了花骨朵儿!这不就说明了水仙花要开花了吗!我相信,离开花一定不远了,我一定要继续努力观察下去。可当我仔细观察花骨朵儿时,发现花骨朵儿只是叶子的前面胀了起来,不会不是花骨朵儿吧?真希望担心是多余的。 2008年12月30日

担心果真是多余的,我的水仙花终于开花了!那花是白色的,散发着扑鼻的香味,我已经被香味陶醉了!可有几片叶子的尖端却已经有点发黄了。原来,水仙花一开,养分都给花了,其他部分的养分当然没了,我感到有些伤心。 2008年1月10日

水仙花已经枯萎了,花已不再那么美。但这次养水仙花,让我对水仙花的一生有了很大的了解,真是十分有用处。我感到,养一株水仙花是多么快乐的事!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手种植、栽培,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在劳技课中,我仅仅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着,在时间安排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去学习,反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以探索的眼光,快乐地上劳技,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新的变化,也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未来社会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团队合作、善于探讨、勤于动手操作的人。同时,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劳技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它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经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为此,我们要不断充电,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完善个性,和孩子们携手努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劳动与技术教学参考 》 浙江省教研室

小学教学研究 2008 7《合理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

小学教学研究2008 12 《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专题学习与实践》

《示范课程精选与小课题研究》 山西教育出版社

巧用绘本 活化课堂(何花)

巧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

巧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益

巧用简笔画,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构建劳技有效课堂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品德课堂实效性

巧用微课提高课堂成效

活用生活素材 提高课堂实效

聚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17.巧用文本 活化课堂——提高劳技课堂实效(优秀)
《17.巧用文本 活化课堂——提高劳技课堂实效(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