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6: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 对策研究

论文摘 要: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社会阅历的增长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中职生,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中职生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对中等职业学校及其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应对,以维护和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人必备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通共识。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建立中职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是对中职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环节。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并通过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测量,借以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进一步研究教育对象,从而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知识,帮助中职生掌握一定心理保健方法,促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达到自我心理调节之目的。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注重心理知识的普及,又要讲究实际操作,增加心理训练活动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如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人际交往等心理训练活动,优化中职生心理素质,开发中职生心智潜能,增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进而提高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全面自由的发展。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中职生及其学习与成长的需要进行。

3、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素质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心理素质良好的师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日本,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督导员心理素质与业务技能的要求甚严,必须具备心理学基础、心理辅导与治疗知识、精神医学与精神分析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而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相关水平堪忧。这方面的教师大都是由相关人员兼任,基本属于半路出家,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相当缺乏。因此,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尤为迫切。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理论培训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首先培训一批骨干教师,起示范作用;二是轮训各班主任,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三是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

促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环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培养学生品德、陶冶学生人性、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此,学校应不断地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根据专业设置需要,建立社会实践与实习基地,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重视校园教育阵地建设,多出反映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校报、黑板报、宣传栏,结合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比赛、表演、联谊及中职生社团等活动,这样不仅能使新生自进校门那天起,就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促使他们及时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新的环境,而且也能帮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增进交往,增强自信,积极调整心态,进而明确自己生活的目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三、利用网络技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普及与运用,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平等性和交互性特点,它不同于传统的单向正面教育,从根本上消除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沟通障碍。因而利用互联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充分尊重中职生追求平等的个体需要,又能促进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利用互联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营造一个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为中职生提供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其次,精心挑选或编制包括心理专家最新理论成果及典型心理咨询案例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化说教为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再次,由心理专家主持并参与开设“心理聊天室”、“在线心理咨询”等活动,精心设计集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网页以吸引广大中职生参与。

四、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是一个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日臻完善。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学校与家庭对中职生的教育与影响极为深远。所以,学校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既能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乏有实行或家长专制、或溺爱纵容、或放任自流,极大地影响了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主动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家长转变教育方式,实现对子女的民主化管理,使子女在民主、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情况,针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与家长协商解决。帮助学生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要求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其子女心理活动、情感及思维特征,注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子女,促进子女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Liu Shengyang.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Guizhou, 2004,seventh.

2, Zhang Wenxin.The psychology of shtats.com/88yulecheng adolescent development, Shan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2 edition.

3, Hou Yubo.Social psychology, Peking University pre, 2007 edition.gnksguyhl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对策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实践创新研究

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职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中职生心理健康期末试题

中职生心理健康期末试题

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