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宋徽宗的书画人生及其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8: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宋徽宗的书画人生及其影响力

摘要:提起宋徽宗赵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昏庸无能,荒淫无度。却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罕见的艺术奇才,是中国书画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也是贡献最多的书画大家。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历史中。有着两位遭遇极为相似的皇帝.一个是陈后主李煜.另一位就是宋徽宗赵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政治上的昏庸无能,荒淫无度,亡国之君。但是在艺术上,他们却有着极高的天分,他们思想丰富.文笔优美。陈后主李煜创作了大量的意境凄凉、冷美的文学作品。而宋徽宗赵佶在书法和绘画上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宋神宗的第十一子,是宋代第八个皇帝。执政25年导致国家倾覆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政治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艺术方面却是一代宗师。他天资聪明酷好艺术,从小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精通音乐,在书法绘画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天赋。突出表现在花鸟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开创了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新时代。在书法方面,他的 “瘦金书”独步天下。更为可贵的是,他将绘画与书法、诗歌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画境、书法之美、诗歌之境交融的艺术境界,创作出不可多得的传世佳品。他在中国美术教育方面也是一位开创者和推动者,运用权力推动和发展绘画艺术,改革画院与“画学”,领导画家创作,促进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使中国的绘画展现出辉煌的成就。元汤厘在《画鉴》中赞道:“历代帝王能画者,至徽宗可谓尽意”。本文试就他的书画艺术成就和贡献作一些探讨,作为赵估书画艺术研究的一个尝试。

关键词:宋徽宗

书画皇帝

画院 一,书画人生的源起

赵佶生活在诗书画全盛、名家辈出的北宋时代。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变革,使军人逐渐失去了以往左右政局的力量,保证了中央对国家的绝对统治。文官政治被确立为统治国家的最高原则。北宋的皇帝自宋太宗起就没有不爱字画 1

的,多年来宫廷采取各种手段到处征集字画,搜罗画师,到宋徽宗的时候,“翰林图画院”已经创立了百余年.宫中收藏的字画已超过盛唐,多达上万件。在宫廷的影响下.北宋的王公、士大夫都以收藏鉴赏书画为荣.他们竞相附庸风雅.讲求艺术蔚然成风。宫廷书画艺术的繁荣与士大夫书画创作,使北宋名家辈出.李成、范宽、米芾、黄庭坚、崔自等书画大师如群星耀日。当时的京都汴梁艺术家云集,连酒馆茶楼都张挂书画供客人欣赏。北宋书画艺术的发展到了全盛的时期。由于皇室对绘画的偏爱和重视,文人士子购藏赏鉴蔚然成风,无论是诗词、话本,还是绘画和书法,均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

出生在帝王家的赵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展示出优秀的艺术天赋。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北宋丰富肥沃的艺术土壤为赵佶提供了足够的养料。使他能全面的了解当时画坛的整体风貌,以及各种艺术流派的技法.使他能兼收并蓄,借鉴吸收诸家之长,得以完善自己的艺术。赵佶十六七岁时,拜著名的画家王冼等人为师,凭借着勤奋好学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很快“盛名圣誉布于人间”。公元1100年,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因膝下无子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向太后认为赵佶才华出众,且仁孝端正,并在诸多臣子的劝解下,由18岁的端王继位.即后来的宋徽宗。而赵佶处于是远离政治,吟诗作画,谋求自由之身;还是执守朝政,为国家社稷尽所能之力的两难之中。

宋徽宗执政初期,有过励精图治、中兴祖业的政治抱负,有过做一个好皇帝的强烈愿望。他颁发诏书,昭告天下人畅所欲言品评朝政,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又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平反冤狱。大观元年七月,京城持续大水浸居民,道路不通,宋徽宗亲带官员分督疏导,修治桥梁。接着扩修了丰利渠,能灌溉关中七个县350万亩农田,为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在用人方面,宋徽宗有了重大失误,蔡京、高俅等人官商勾结,大肆搜刮,使农民命运更加凄 2

苦,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一系列的努力失败后,宋徽宗终于心灰意冷,而采取了另一种消极隐忍的态度——寄情书画,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此后,赵佶更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曾直言不讳地向群臣表述:“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加上自身的良好条件,为他以后的艺术成就做了铺垫。

二,卓越的艺术成就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多见的艺术天才,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画,无所不精。传世作品,约有二十余件,尤以花鸟画更为精妙绝伦。发展完善了宋初形成的“富贵”体花鸟画,又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 ,创造了被后世盛赞的“宣和院体”宫廷画派。

首先,赵佶在绘画艺术方面的精深造诣和卓越成就并非完全依赖于他的帝王身份.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绘画的热爱和勤奋。据史书记载,他从小就喜爱诗文书画,在绘画上深受王冼、赵孟頫影响。并为其后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即位后仍然不忘绘画,日益投身于绘画的爱好之中。在《图绘宝鉴》卷三《宋》中,就这样记载着:“徽宗,万几之暇。惟好书画,兴学较艺,如取土法。丹青卷轴,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尤善墨花石。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 ①

其次,宋徽宗的勤奋还体现在他能够仔细地观察生活。据《画继》记载: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亟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烂然。但是孔雀欲开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日:“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②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国之君。他对孔雀升墩是先举左脚还是先举右脚都观察得这么仔细,可见.他对绘画是多么的爱好。

最后.正是由于他对生活观察细微和勤奋努力,所以他在绘画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他的工笔花鸟画,更是堪称一绝。其中北京博物馆所藏的《芙蓉锦鸡图》就是最好的例子。后来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对他是这样评价的:“道君聪明天纵,其于绘事。尤极神妙,动植之物无不曲尽其非人力所能及。”③

赵佶艺术成就的取得不仅在于他善于学习和不懈追求,而且在于他的强烈的独创造精神。在之前苏轼已提出诗画结合,而他却将书法、绘画和诗歌甚至还 3

音乐的弦律融为一体。赵佶又是文人画之首倡,所制《宣和睿览集》和《宣和睿览册》,开文人画册页之先河。他在形式上改革了绘画的表现技巧、手法、式样,使绘画从实用性和功利性转向娱乐性和艺术性,倡导画家得心应手地表达自身的意趣及墨戏。尤其是《宣和睿览集》后累积一千余册,有古珍,亦有时贤,洋洋大观,亦见赵佶的良苦用心。文人画的发展不能不说有赵佶莫大的功绩。

(一) “雄冠天下 ”的绘画艺术

1、花鸟画:他的花鸟画取法吴元瑜、崔白 ,大部分是描绘“艮岳 ”中的珍禽异卉 ,在绘画中为了“妙体众形 ”,宋徽宗赵佶十分注重写生 ,并且每天坚持不辍。他的写生画稿日积月累,最后收编成集有千册之多。这个写生集册名为《宣和睿览集》。有记载他在政和初年 (1111年)绘制的一幅《筠庄纵鹤图》,图中共描绘了二十种鹤的不同姿态 :“或上林、或饮太液 ,翔凤跃龙之形 ,警露舞风之态 ……各极其妙 。他还将这种思想扩大到画院的画师中,形成一种清新的艺术风气。他的《鸲鹆图》《柳鸦图》卷,等一类的水墨淡写,野趣横生,已脱富贵雍华的气息,而立简淡悠远之意。《池塘秋晚图》则笔法朴拙而略带放逸,而属于“写意”的路子了。从这几幅作品中,可以看到赵佶的花鸟画,笔法流畅,线条优美,神韵灵活,构图别致。他强调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描绘富于戏剧性的情节,在他的笔下是情绪的境界,醉人的情趣。使观赏者用生命情感去感觉它,领悟一切对象的生命力,沟通了人的心灵,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所以他的花鸟画是充满了情趣的诗篇。可见赵佶的花鸟画,注入了真实的情感。是一幅幅充满情趣富于诗意的画卷。

《瑞鹤图》赵佶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是宋徽宗的“御笔画”,一改常规花鸟画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图中群鹤姿态百变,没有一只相同,鹤身以粉画墨写,眼睛以生漆点染,看上去自然灵动,栩栩如生。表现方法上亦发挥了动与静相互依衬的形式美。利用鹤群的飞动,宫殿的静,对立的统一,使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才能使画面更加传神。赵佶就此画并题记此番情景,又写诗赞叹,属宋画中扛鼎之作。

《芙蓉锦鸡图》设色华贵,构图饱满、虚实相生;芙蓉花开,秋菊摇曳、双蝶翻飞。画面上,一只美丽的锦鸡,伫立在芙蓉枝头上回首仰望,耿耿地逐视着 4

翩飞的双蝶,极其巧妙地表现了一刹那间跃跃欲试的神态。那枝芙蓉花的枝干微微地弯曲,非常自然地表现了由于锦鸡的运动而产生的重量,这种细节的描写,从而创造了一个和谐安逸的小世界。赵信并题诗句:“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无德,安逸胜凫翳。”触景生情,对物叹咏。

《柳鸦芦雁图》分两卷,前段为柳鸦图,后段是芦雁图。前段柳条下垂,坡边是飘逸的草叶,坡后是凤尾草,四只白头鸦,两只栖息在枝头,一只在树枝上俯身张嘴与树根处的白头鸦遥相呼应,呀呀呜叫,给寂静的大自然平添了一派生机。后段画的是在池边的四只大雁,它们有的伸着长颈向河面饮水,有的仰颈喙食,有的在整理羽毛,情趣盎然,婉然如生。把粗笔写意与精心写实刻画结合起来,在粗略中见精巧,墨色丰富,层次分明,有人认为,它是研究花鸟画由重“色”向重“墨”过渡的重要作品。

《写生珍禽图》是宋徼宗的晚年作品。工笔重彩,形象生动、逼真,是典型的宫廷花鸟画。流失多年,于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亮相,专家预计拍卖价格可能在千万元以上。在肯定宋徽宗书画艺术的同时,也有人在质疑,一个历史上的昏君,凭什么赢得中国拍卖史天价?

2、人物画:赵佶的人物画追法唐人,但有自己特殊表现能力。在画中,他不仅以摹写唐人作品见长,描写对封建贵族的文化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极为出色。其中以《听琴图》最为著名。画中以听琴为主题,集中表现一个“听”字,景物不多,“听”字却表现得十分充分,没有高度的技巧和深入理解生活,是不可能刻划得如此神情毕露。此图上方右边有赵估题鉴“听琴图”三字,而正上方是蔡京题七绝一首。

3、山水画:赵佶的山水画传世极少,但有相当的造诣,如《雪江归棹图》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山水画长卷,是他山水画中的代表作。这应与王诜、赵孟頫等人所传授有关。他注重山水画实践,是曾点拨过画院艺学王希孟的技法,而今王希孟有《千里江山图》流传。《雪江归棹图》画面结构工密,境界自然,山峦林木、村舍溪桥的处理都不落常套,云光山色,气韵充沛极见功力,表现的山野雪后的壮阔景致、疏密相间,山峦与江面幽转起伏,人物楼阁点缀其中。与王诜画法近似,比范宽《雪景寒林匮》多了几分人间气息。其画大致分两种,一种精工富丽的重设色的风格,受到黄筌、黄居案父子黄派传统影响,如从《瑞鹤图》、5

《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等作品来看,用笔精细,一派富贵艳丽的情调,他的这种风格对画院画家的影响很深;另一种水墨渲染的技法,以水墨为主,崇尚清淡的笔墨情趣,这是受到徐熙、崔白的影响。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有《柳鸭芦雁图》,和纯用小笔表现的《斗鹦鹉图》。而每一种画法,又各有粗细繁简的不同。他的创作“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俗史莫能也”(《画继》卷一)。同时运用工整研丽的作风,表现出花和鸟的精神特质,给人以优美高贵和愉快的感觉。因而形成自己一种独特的风格。折枝花鸟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淡墨勾勒,用色柔和,“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图绘宝鉴》卷三)。

(二) “旷古绝今 ”的书法大师

北宋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 ,当时“篆、隶、楷、行、草 ”等各种书体完备 。前有两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书法传承;后有盛唐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的辉映。更有当代书法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的佳作。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赵佶不仅善画,书法亦是卓然成家。宋徽宗赵佶在书法上的学养和悟性极高。

1,宋徽宗的“瘦金体”

他独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瘦金体”。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自有一种秀美洒脱的风骨。“瘦金体”举为“瘦筋体”,以“金”易“筋”,只是人们对赵佶“御书”的珍重。

赵佶的“瘦金体”独具特色,瘦硬中寓于腴润之致。这种书法艺术完全融合了赵佶本人的风格气质。在创作“瘦金体”之初的时候,当时年轻的赵佶,才情横溢,风华正茂,而且又是未来的一国之君。即骄纵又矜持,即放逸又束敛。这一切用在书法上就造成了咄咄逼人的“瘦金体”。又因为他擅长工笔画。更喜欢硬笔之弹力.表现在书法上,则线条如张弓之弦。其形曲折,其势迅捷.其意则踌躇满淼。书画两种艺术的融合、互借,构成了瘦金体的特有魅力。其代表作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贴》、《夏日诗贴》、《欧阳询张翰贴跋》等等。

他的书法中有画意。有人说他的字“点如菊,撇捺似兰,横直如竹,虽字亦画。”陈邦彦在《宣和诗卷》后的题跋云“宣和书画超轶古今,此卷以画法作书, 6

脱去笔墨畦迳,行间如幽兰从竹,冷冷作风雨声,真神品也”。可见赵佶的书法富有诗情画意,足与李煜的“金错刀”书法相媲美。因而赵佶的书法是自立门户,融画法于书法于一体。中锋重顿“鹤膝”,收笔现于“坠尾”,铁划银钩,纵横飘逸,俊秀清雅,因而有仙鹤翻飞之姿,彩蝶翩跹之态。他的画,凡签名及题句、题诗、题跋都用“瘦金体”书法,和他的绘画作品极相配合调和。有人认为赵佶的书法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格局,是和他画花鸟画有关,因为这种字体跟花鸟画的趣味极为相同。画翎毛花卉需用长锋而细的笔。画好后顺便题款,久而久之字体变为瘦,写多了自然变为风格别致的瘦金体。这种秀劲的字体,一点一划都有特殊的风骨,和工丽的画面配合更显得“相得溢彰”高雅绝俗。在内容上特别讲究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认为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幅好画就是没有文字的诗。

2、宋徽宗的草书艺术

虽然赵佶的书法艺术以 “瘦金体”为主要代表。但是赵佶的草书艺术也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尤其是他的《掠水燕诗纨扇》和《草书千字文》,而《掠水燕诗纨扇》更能体现他在草书方面的艺术成就。这是一幅以“瘦金体”入草,又别具风韵:“不像行书正书那样‘有瘦无肥’。而是瘦肥相间,纵逸萧朗。在用笔上,明显可见轻重的变化。并不一味追求“瘦”;线条挺劲飞动,铺毫提按顿挫,有怀素之笔意,具山谷之墨情,鸾翔凤翥,极尽变化。“④由此可见,赵佶的草书功底十分深厚。他能以“瘦”字见称,又不失“圆润”,完全是以一种十分愉快的心情在入作。让欣赏的人也好像能感觉到当时的挥笔之豪情,可谓是一代草书大师。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赵佶那挺劲犀利、秀丽飘逸的“瘦金体”。还是他那炉火纯青、洒脱自然的草书,在中国历史的书法中。都是独树一帜的。以帝王书法家称呼他,他显然是毫不为过。

(三) 诗词艺术

除了作画,他还作诗填词制乐,著有《宣和宫词》三卷,被后人编辑成《宋徽宗诗词》一书。他的诗词,擅于用无声的景物渲染气氛,曲尽其妙,更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所想,兼有豪放,婉约两派之长。今存《御制集》一类的诗词,虽不能称字字珠玑,但也有别出心裁、化雨春风之句,如“杏花笑吐香红浅。又 7

还是,春将半”(《探春令》)。当然,若论深刻,还是“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燕山亭·见杏花作》)的叹言,“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III曼JL媚》)的惆怅。

诗画一体.不仅在外观上改变了中国绘画的视角形式,也使书法、话题、跋、诗文、署名、印章等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了书法和绘画的表现力,使之成为了一门综合性艺术.正因为如此,才有中国今天的艺术奇葩!

(四) 诗、画、印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史上,像文学创作之初一样.作品都不曾署上作者的姓名,及到北宋后期,赵佶开创了中国诗画、诗、画、铃、印相配合的先例。在他之前,也有人尝试着有署名的意识。可他们基本上是通过画来影射或隐藏的方式来表达。而赵佶则是是敢于在画面上的主要位置上题写诗、字、铃印。如他在《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中题写了五言诗;在《祥龙石图》和《瑞鹤图》上,画纸的一边写诗歌,一边作画,所以说。赵佶是大胆开创中国诗画的“天下一人”。 “天下一天”是赵佶在给画面签押的时候,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署名方式。这四个字以“巧”和“简”为主,又融合了他那挺拔秀丽、飘逸犀利的“瘦金体”,使得它画风辉映。

三,中国艺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教育家

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设立了专门培养绘画人的学校——画学,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加强艺术教育,以招揽天下画家。而且分得非常的细,还设置了书画专业考试制度。另外,由他组织编纂的《宣和画谱》保留了当时所有有价值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他普及绘画艺术.为中国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大观四年“画学”又并入“画院”由画院代行领导,画学的建立,标志着一个较为完整的有系统、有目的的培养人才的皇家美术学院正式建立,是中国最早的美术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美术学院。由此可见中国的艺术教育,远在宋代就超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画院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艺术机构,起源于西汉,历史都有内庭供奉的画家,但地位并不高,到了赵佶掌握政权后,画院才有更大更完善的发展,不仅规模宏大、名手众多,在制度上加以改革,采取了新的措施;提高画家的政治 8

地位与经济待遇。允许书画院人员和其它文官一样,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其它琴院、棋院、玉院百工等技艺人员皆在下院,支给其他局里工匠的报酬叫“食钱”,而书画两院的报酬,叫“俸值”,表示书画家的报酬不以众工对待而是加以区别。画家的地位和待遇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除此之外,画家还可以获得高官显爵,可升至光禄待丞,最高可升至国子监。激发了画家们对绘画的努力和兴趣,也引起举国上下对绘画的重视,直接推动了我国绘画事业的发展。以画取仕,培养人才,从而揭开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序幕。

赵佶是理解并尊重画师的,而画师地位的提高,为绘画艺术的拓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因而,北宋翰林图画院的成就使“宋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种重要的艺术现象和典范。赵估以皇帝大画家的身份,亲自领导画院,接着他自己的审美观来指导画家的创作,极力提倡写生。经常和画家们一起作画。他对画家们的待遇虽然很宽厚,但对他们培养、教育和督导都非常严格。

赵佶领导的画院在收集、整理,鉴定历史名迹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如在他领导下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宣和书谱》等规模宏大的美术图书。单就《宣和画谱》就有二十卷,画家们把内府所藏晋、魏以来的各画包括二百三十一家,计六千三百九拾四件作品,进行认真的鉴定、分类、编篡,详细分为十门加以品第。不仅记录了珍藏品目,还编写了作者史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编著,对考察先朝各画古迹,总结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起了极为了不起的作用。

从他要求画学、画院以诗句为考题,考其应招者标准来看,以不仿前人,出新意,说明了宋徽宗在艺术上力求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他的艺术实践和积极倡导下形成一种“宣和体”的绘画风格。在徽宗的身体力行下,画院和画学取得了巨大成绩,一方面培养了诸如张希颜、孟应之、赵宣等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另一方面开创了北宋绘画的新境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里程碑。学术界有“北宋绘画,实为中国最完美绘画”的美誉,这与徽宗酷爱并重视艺术而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直接关系。

四,结语

赵佶个人经历中从王到帝,由盛转衰,由万人之上到“坐井观天”,其反差之巨,有他本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宋徽宗对政治缺乏兴趣和敏感.政治生涯的 9

确是灰暗的。但是由于赵佶酷好艺术,精研绘画、书法,将画与瘦金书、诗融合为一体,他是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才华横溢的一个,他创作出不可多得的传世佳品;他改革画院与“画学”,领导画家创作,无论是画家的队伍状况,或是画院的艺术水平,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朝代的官方画院,使绘画艺术成为宋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他在艺术上的贡献是别的帝王无法相提并论的,即使他政治上的昏庸也不会掩盖了他艺术上的光芒。

卿本佳人,奈何为帝。如果宋徽宗不做皇帝,一如以前地潜心写诗,作画,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完美甚至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美术史上,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但这样交错的人生,又远远不是他所能自主的——这是他的不幸,也是国家社稷黎民苍生的不幸。

综观宋徽宗的一生,评价众说不一。就事实而论,他虽然在政治没什么成就。但却是一位相当完美的艺术家。他集书法家、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于一身。他独创的“瘦金体”至今无人能够超越。而且对中国绘画的普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称宋徽宗赵佶为“皇帝书画家”显然毫不为过。 注释: ①夏文彦.图文宝鉴[M】。吴孟夏。中国画论。卷二【C】.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② [南宋]邓椿,画继,吴梦夏.中国话论(卷一)[C].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③侠名.宣和画谱(卷一七)[M]。吴孟夏。中国画论(卷二)【C】。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④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379页. 参考文献:

[1] 徐书城著,宋代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3-4 [2] 虞云国著,细说宋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2,258-276 [3] 徐书城著,宋代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2,60—62 [4] 王伯敏著,中国绘画通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2 [5] 罗文中著,中国历代绘画之谜, 湖南美术出版社 [6] 《画继》卷一

[7] 华彬著 中国宫廷绘画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12 106页 [8] 虞云国著,细说宋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2, 258 11

论社团影响力

论领导者的影响力

诗书画与人生

论人生

论人生

论汽车区域营销影响力

论延安整风运动及现实影响力

周国平论人生

论人生读书笔记

《论人生》读后感

论宋徽宗的书画人生及其影响力
《论宋徽宗的书画人生及其影响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