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4: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金乡县胡集中学 戴新月

【课前准备】(课前3分钟)

班长宣布:1.下面开始温故互查,前后两位同学相互检查提问。过关者得5分。

2.请将得分以“正号”的形式,画在你的作业本上。

3.(上课铃响)接下来请韩老师上课——起立 【导入新课】

【教师抽查】请看大屏幕,请读题并说出答案。(1分钟)

伴随着战争的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我们看段视频,感受那段民族危难的历史——

幻灯:播放视频(危局中国)(3分钟)

谭嗣同对祖国的悲惨命运扼腕叹息,他在诗中写道“四万万同胞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伴随着清政府自救的洋务运动失败,一些爱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站在时代的前沿,上书皇帝、锐意改革,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的改革浪潮。今天,让再次走进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去领略爱国志士变法图强的光辉历史吧!(4分钟)

【设问导读】 幻灯:自学初体验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32-33页正文黑色字体,结合设问导读“圈划、标注课文”。 1.采取浏览、快读(两倍语速),捕捉关键信息。

2.学案“冒号”前面的关键词,请你写在课文对应的知识要点处。 3.在自渎、标注的基础上,前后六人小组相互交流,进行修正、补充。

(10分钟)

【精讲深化】

幻灯:【危局警示篇】公车上书

师:请同学们在读课文,结合关键词提示,描述历史事件“公车上书”。前后两人一小组,一位同学描述,另一位同学进行点评纠正。

接下来,请一位班长主持,提问有关“公车上书”的时间、背景、发动者、主张、影响等相关知识信息。(请公平照顾每个小组)

活动:班长主持,学生回答。(13分钟)

师:公车上书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科举考试举人的爱国运动,它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康有为、梁启超是成为此后的维新名士,哪位同学能简要地介绍一下他们—— 生1:介绍康有为。

师:康有为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西方文化也很有研究,他认为应该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变法。

生2:介绍梁启超。

师:梁启超才思敏捷,幼年有“神童”的美誉,可谓是学富五车。他接受了康有为的变法思想,真诚地拜康有为做老师。谭嗣同说——

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师生:万事都不是一层不变的,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这是全天下公认的真理!

师:两人志同道合,有了共同的人生理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他们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救国图强的道路。(16分钟)

师:为了宣传和准备变法,康梁积极创办报纸和建立变法团体。请同学介绍一下——

生1:创建的报纸是《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师:同学们注意“纪”的写法。 生2:建立维新团体强学会。 师:维新派主要宣传了怎样的思想?

生:维新派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更加深入地宣传变法。 师:此后,维新报纸和团体如雨后春笋,陆续在全国建立。我们看一下创办者,主要以哪些人为代表?

生:康有为、梁启超。

师:甲午战败,举国蒙羞,康梁等举人公车上书,甘愿为变法图强赴汤蹈火,其爱国之心可敬;创办报纸,建立团体,宣传变法,探求救过之路,其责任之感可敬!一场变法图强的改良运动开始了!(18分钟)

幻灯:变法图强篇——百日维新 师:齐读课文33页第一段。 生:读书,感受光绪帝决议变法。

师:康有为心系国运,慷慨陈词;光绪帝誓言不做亡国之君,决议变法。1898年6月,光绪帝办过法令,进行改革—— (20分钟)

幻灯:维新派认为当时清政府面临哪些问题? 生:阅读相关文字。

师:请分别说一说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分别有哪些内容? 生1: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生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生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生4:训练新式军队。

师:戊戌变法中,触动封建顽固势力利益的是哪项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又是什么?

生1-2:回答。(22分钟)

师:变法中还成立了京师大学堂,这就成为后来北京大学的前身。可见,这次变法是系统学习西方,希望实现救国图强。那么,戊戌变法有什么影响呢?

幻灯:探究提示

生1:传播了___________先进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生2: 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发展__________,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24分钟) 师:然而,面对变法,朝廷中的意见不一。主要分为两派—— 幻灯:维新派和顽固派。 师: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还有支持变法的光绪帝。 师:顽固派的代表人物—— 生:慈禧太后、荣禄等。

师:相比较而言,掌握实权的是—— 生: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师:光绪帝4岁登基,16岁亲政,但是一直没有实权。戊戌变法时,光绪帝27岁,虽励志救国,但是无力与慈禧太后为首的慈禧太后抗衡。在这场政治较量中,光绪帝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生:他被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

师:戊戌政变爆发了,皇帝被囚禁,一场浩劫接踵而至。维新派的命运如何? 生:慈禧太后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戊戌变法失败了。(26分钟)

师:谭嗣同慷慨就义,但是他的临刑前的豪言壮语振聋发聩。 幻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下,组长归纳观点,分析下他话的深刻含义—— 生1:有心杀贼,贼指的是反对变法、发动政变 的顽固派。

生2:无力回天的原因是,变法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光绪帝,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维新派又没有自己的军队。

师:人之将死,没有留恋就罢了。他却说快哉、快哉!这是为什么? 生3:舍生取义,警示后人。

师:谭嗣同他为了变法甘心流血牺牲,以此唤醒国人的改革意识。这种精神可敬、可歌可泣!应该说,维新志士用血和泪书写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华章!

幻灯: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生:齐读失败的原因。

师: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30分钟)

师:戊戌变法历时仅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既振奋人心、更发人深思!我们结束了本课主要内容的学习。下面,我们学以致用,进入自学检测和拓展延伸。请班长宣布纪律和评分要求。

【自学检测】 【拓展延伸】

班长:1.合上课本、笔记,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互相评改,选择题错1题扣5分,材料题错一问扣5分。 3.统计分数。100分者加历史量化分10分,80分以上者加5分。

(35分钟)

【课堂总结】

回望历史的天空,远去的是甲午战败的屈辱岁月,散去的是紫禁城内弥漫的政变血腥,流放至今的是维新志士救亡图存的变法誓言。(幻灯:图片1)

这就是——忆往昔,百日维新探索近代化(幻灯:对联上)

时光如梭,百年沧桑巨变!革命缔造了新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幻灯:图片2)

历经35年的励志图新,又共圆“中国梦”的新篇章!(幻灯:图片3) 正可谓——看今朝,改革开放践行中国梦!(幻灯:对联下) 横批——励志图新(幻灯:横批)

同学们,让我们投入时代的洪流,发出自己的呐喊—— 天下兴亡,我之责任(幻灯) 师:1900年,梁启超感伤变法失败,更寄希望于未来,挥笔写下《少年中国说》。让我齐声朗诵,以此励志!

师:同学们起立,我们一起大声读—— 师:请坐。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祝福同学们,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如有剩余时间,让学生整理笔记! (38分钟) 板书:

一、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二、高潮: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帝

三、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慈禧太后/谭嗣同

维新变法运动说课稿

简述清末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2

八年级历史《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教案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谢丹)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谢丹)

第7课计算机教案

第7课禽类教案

第7课赛龙舟教案

第7课《致大海》教案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