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五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8: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名句,丰富文化积淀。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我国古代经典文化谈起,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由小组汇报预习情况,展示交流预习成果;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加以明确。可根据预习反馈情况,适当修订学习目标。 2.检测学生的诵读情况及字词的掌握情况。 采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三、学习这五首诗

(一)学习《饮酒》(其五) 1.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2.关于本诗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3.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只有超凡脱俗的无所挂碍,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物我合一,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5.“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 人的自然本性。

1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作者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陶渊明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意,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行路难》(其一) 1.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 2.朗读赏析。

3.结合课下注释,试解释诗句。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

5.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6.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是怎样的?

“金樽清洒”、“玉盘珍羞”:欢乐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冰塞川”、“雪满山”:内心苦闷抑郁 “垂溪碧钓”、“乘舟梦日”::昂扬、明朗

“行路难„„”: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闷彷徨之中

“长风破浪”、“济沧海”:复又振起,表示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 7.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三)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走近作者: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他经历了安史之乱,政治腐败,生灵涂炭,使他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于是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他也被尊称为“诗圣”。 2.关于“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3.字词读音。

2 4.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一二三节:秋风破屋,心情苦痛:顽童抱茅,无可奈何;长夜沾湿,忧思不绝。(写景记事) 四节: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直抒胸臆) 5.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6.回顾一下,看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四)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

“白雪歌”即“咏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2.朗读,注意读写。 3.诗意分析。

漫天大雪图(前10句),送武判官归京(送别),雪中送别图(后8句)。 赞叹边地奇异风光,颂扬将士意志;与友人离别的,无限惆怅之情。 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及与友人离别的惆怅。

5.试比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诗的相同处: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茅》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而《白》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6.试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生动形象揭示雪的洁白、鲜润,为寒冷的边塞增添无限春意,表现了作者化苦为乐,积极乐观的情怀。

(五)学习《己亥杂诗》

3 1.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 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往返途中,写了绝句315首。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课文所选为第五首。 2.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是离别京城、告别好友的忧伤;另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 3.这首诗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最后两句以形象抒情: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表达了龚自珍的爱国热忱。

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主题: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四、达标检测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搜集整理优秀古诗,并试做一下分类。

八级语文下册第课《敬畏自然》教案新人教版精

八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课《敬畏自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

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华南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

八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三峡》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五首教案

八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课《雪》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

八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课《端午的鸭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推荐)

八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湖心亭看雪》主题探究设计新人教版精

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五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
《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诗五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