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历史研究并不能客观的再现历史的真实

发布时间:2020-03-03 23:57: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研究是主体化的历史

在历史研究领域追求历史真实的再现,几乎是每一位研究的历史的学者的追求,他们都是希望最大限度的反映再现历史本来的面目,但是,我认为,即使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以历史研究来客观再现历史的真相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是历史研究的结果无限的接近历史的真相,而历史研究也不应该片面的追求强调绝对的历史真相,历史研究的主体和客体也是不可能绝对分离的。

一、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①

我们都知道,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客体的历史就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这个对象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能再重现在我们眼前。而所谓主体化的历史就是历史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客观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历史。而正因为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描述和归纳,所以这样的历史就是经过了主体加工的,所以与客体是不会完全相同的,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况。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这就决定了历史研究是不能客观的再现历史的真实的。

之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兰克学派倡导客观主义的史学,主张在历史的研究中“排除自我”,排除一切主观意识的影响,执着的追求历史的真相。但是这在实际的操作上却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研究就让历史研究成为史料的堆积,不能掺杂历史学家一丝一毫的思想;并且即使是对史料进行堆积,也是不能离开个人因素的影响的;而且,“史料是无论如何说不出隐藏在古人行为表象背后的真实的思想动

机”的。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最终受到众多学者的批判,带着而起的“新史学”要求加入历史研究者对历史的解释,从主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由于过分的强调主观的作用,甚至还出现了克罗齐、柯林伍德等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甚至否认了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性。

事实上,无论历史著作的作者承认与否,古今中外的所有史书,在史实的叙述和评论中,无不包括著述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和感情。在中国古代的众多史著中,这一点就十分的明显,司马迁作《史记》的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②。而《史记》的“太史公曰”、《左传》中的“君子曰”、《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都是表达作者个人观点的。而西方更是不乏这样的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对当时雅典政事的记载时,就强烈的表露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他高度赞扬雅典的民主政体,颂扬伯利克里的政策,他的《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实际上即使借伯利克里之口来歌颂雅典的民主制度。

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论述同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者们,由于主观认识的不同,得出的结构往往是大相径庭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比如说,关于罗马帝国的盛衰的原因,不同的研究者就有不同的观点,各自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1734年发表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提出,罗马帝国在共和国时期之所以强盛是因为罗马的公民具有政治权利,是国家的主人翁,所以他们就具有了勤劳、勇武、爱国爱荣誉等美德,但是到了帝制时代,专制主

义剥夺了人们的政治权利,扼杀了人民的自由,罗马就一天天衰落下去。而同样是关于罗马盛衰的原因,比孟德斯鸠稍晚的研究者、英国史学家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在其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提出,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在于“基督教和野蛮主义的胜利”,基督教的传入,是罗马人不再重视务实和道德的实践,爱国心亦随之低落,防务日渐空虚,直至最终灭亡。吉本还断言:要说明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非此不得其解。

人们在认识历史的活动中,无时无处不受着本人所具有的主体意识的支配,人们总是站在某种立场上,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怀着某种感情去观察历史、认识历史,所谓的纯客观、不带任何主观意识的历史认识,实际上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历史研究也是不可能再现真实客观的历史实际的。

二、影响历史研究客观再现历史真实的因素

每一位历史研究者在认识历史的实践活动中,都难免会为种种的因素所局限,从而使他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对历史资料考察研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影响,导致他所写作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在历史研究中,影响历史研究客观再现历史真实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历史资料的局限性,历史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很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以将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史迹遗存)和文献资料两大类。我们在研究这些史料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无法重演,现在的技术更是不可能是人回到过去的年

代去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当时的历史,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大部分就是解读这些史料,从中尽可能得出与历史真相相近的历史。在研究一段历史时,史料的完整程度、史料的真伪以及不同研究者对史料的不同认识都会制约研究者了解历史的真实。比如说,我国历史上的夏朝,由于缺乏充分的史料,只凭古籍中的零散的记载,很难使研究者对夏朝的历史做出正确的判断,稍有不慎,就可能偏离历史的真相。 再如,殷商时期曾经迁都五次,但是由于缺乏史料的佐证,对这五次迁都的具体时间地点都无法得知。又如,研究者从史料中推断古典时期奴隶的数量时,根据相同的史料,大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说是20.6万,有的说是8万到10万,还有人说是6到8万,等等,但是究竟古典时期的奴隶数量,恐怕只有当时的人知道了。

不但在古代史上有许多史实由于史料的局限而至今难以定论,而且众多的近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件,相互矛盾的记载也很多。历史资料的局限,严重制约着历史研究对历史真相的再现。

2、历史时代的局限性

历史时代的局限性而导致的非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在漫长的时期内占据统治地位,进而导致历史研究者对社会历史的进程和规律产生与历史真相发生根本性背离的理解和描述。

比如说在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各个阶层的人们,都相信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者人的命运,因此当时盛行天命史观和神意史观,他们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是天、神灵或上帝。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启蒙思想家们认为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终极

原因不是神,而是人性或者理性。但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英雄和精英。 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抛弃了传统史学中的英雄史观或精英史观,开始重视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史,更加注重人民大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历史研究者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的认识都是不同的。

3、研究者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

历史研究者的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不但与前面历史时代的局限相联系,还表现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事件、人物的研究和写作中限制着研究者的观察视野,从而在他们的历史著述中总是烙上他们特有的阶级和政治立场的烙印。

在中国古代,史书大多出自官府之手,所以在叙述中,对于用暴力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多污蔑他们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寇”“匪”“盗”“贼”,这毫不掩饰修书者的阶级偏见。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史学工作者自然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历代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污蔑采取了理所当然的驳斥,充分肯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甚至将农民起义当做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这又直接刻上了无产阶级的烙印。这种片面的所谓的“革命立场”,也限制了人民对历史真相的认识,导致了与客体历史的背离。

4、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

前面所说的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主要指的是本国、本民族的范围而言的,民族立场的局限,主要是指在研究历史时,研究者受到民族立场的局限。比如说,许多研究者在谈到黑人的历史时,总是会戴着

一种本能的歧视;又如,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推行极端的民族主义,必定会对犹太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行不同程度的歪曲和污蔑;而在中国古代,一向中央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历史研究也是存在民族立场限制的,特别是在讲到突厥、匈奴等曾与中央政府为敌的民族,历史文献中将周边的各民族称之为“夷”“狄”“奴”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种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也会造成历史研究与历史真相的背离。

5、研究者能力水平的局限

历史研究者的知识水平,搜集、整理、鉴别、解读史料的能力以及分析研究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都会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历史研究与历史真实的背离。

虽然说历史研究是不能客观的再现真实的历史的,但也不是说,我们就不必重视历史研究的准确性,历史研究者需要认识历史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局限,这有助于促使研究者在研究历史时自觉地克服这些局限,最大限度地降低与客观历史真相发生背离的程度,在阅读历史著作中,也要注意鉴别其中有可能是出于作者某种局限而产生的与历史真相背离的情况,避免盲目的亲信。

① 这个观点我采用的是庞卓恒老师编写的《史学概论》中关于“主体化历史及其与客体历史的关系”中的观点。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

如何地再现客观世界教案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教案

法律真实或客观真实抑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纪录片《圆明园》中的“真实再现”——《圆明园》观后感

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草稿

对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思考

对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思考

《历史研究》读后感

历史研究读后感

历史研究并不能客观的再现历史的真实
《历史研究并不能客观的再现历史的真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历史的真实 历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